一种肿瘤内科患者辅助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5013发布日期:2020-06-23 22:1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肿瘤内科患者辅助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肿瘤内科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肿瘤内科患者辅助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但并非是遗传的,它是指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单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而得名,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性的不同,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前者生长缓慢,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不发生转移,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大,后者生长迅速,可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还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正常器官结构,使机体功能失调,威胁生命,肿瘤内科主要从事各种良和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生活中部分肿瘤患者在行走时较为困难,时常需要借助外物进行移动,但是,普通的辅助行走装置在调节高度方面不够完善,为此,本实用新型研发了一种肿瘤内科患者辅助行走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肿瘤内科患者辅助行走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肿瘤内科患者辅助行走装置,包括上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内部设有可升降的底杆,所述底杆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上支撑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把。

可选的,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靠垫,所述靠垫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垫,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四个。

可选的,所述支撑管外表面靠近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杆,所述支撑管外表面靠近侧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头。

可选的,所述主齿轮的外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主齿轮啮合连接有次齿轮,所述次齿轮啮合连接有底杆。

可选的,所述底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减震管,所述减震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

可选的,所述减震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滚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肿瘤内科患者辅助行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肿瘤内科患者辅助行走装置,通过支撑管和底杆的设置,需要对该行走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时,转动转动头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的一端通过主齿轮带动次齿轮进行转动,次齿轮通过齿牙带动底杆向上或者向上进行移动,进而可以对该行走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了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使用,从而达到了方便调节高度的目的。

2、该肿瘤内科患者辅助行走装置,通过靠垫和减震弹簧的设置,当患者由于长时间利用该行走装置进行移动,而感到疲劳时,可将背部倚靠在靠垫的表面,进行休息,并且,靠垫表面的气垫可以增加患者背部的舒适感,当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减震弹簧的作用力还可以减小晃动的幅度,从而达到了方便使用和减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减震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支撑架;2、支撑管;3、底杆;4、滚轮;5、手把;6、连接杆;7、靠垫;8、气垫;9、侧杆;10、转动杆;11、主齿轮;12、转动头;13、支撑杆;14、次齿轮;15、减震杆;16、减震管;17、减震弹簧;18、连接块;19、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内科患者辅助行走装置,包括上支撑架1,上支撑架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管2,支撑管2的内部设有可升降的底杆3,底杆3的底部设置有滚轮4,上支撑架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把5;

支撑管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靠垫7,靠垫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垫8,连接杆6的数量为四个,支撑管2外表面靠近连接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杆9,支撑管2外表面靠近侧杆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0,转动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11,转动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头12,在实际情况中,设计者可利用履带或者传送带之类的东西搭接在两个转动杆10的外表面,使得使用者在转动一个转动杆10时,可带动一侧的另外一个转动杆10同时进行转动,方便调节高度,并且,传送带或者履带为公知技术,故在此不进行赘述;

为了使得底杆3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底杆3的外表面设置有齿牙,并且齿牙的大小与次齿轮14的齿牙相适配,工作时,次齿轮14通过齿牙带动底杆3进行上下移动;

主齿轮11的外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3,对次齿轮14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主齿轮11啮合连接有次齿轮14,次齿轮14啮合连接有底杆3,底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杆15,减震杆1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减震管16,减震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7,减震管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连接块18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片19,连接片1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滚轮4;

为了使得该行走装置具有减震效果,在移动时,由于地形的原因,滚轮4在行进的过程中突然下落,接触到比较低的地面,由于重力的原因发生碰撞,此时,减震弹簧17开始蓄力,对其力度进行缓冲,当到达其临界点时,再释放蓄能使得底杆3进行复位,在此过程中,由于重力的原因产生的碰撞和晃动极大的得到了缓冲和抵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使用时,患者两只手扶住手把5,背向靠垫7即可。

综上所述,该肿瘤内科患者辅助行走装置,使用时,通过支撑管2和底杆3的设置,需要对该行走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时,转动转动头12带动转动杆10进行转动,转动杆10的一端通过主齿轮11带动次齿轮14进行转动,次齿轮14通过齿牙带动底杆3向上或者向上进行移动,进而可以对该行走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了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使用,从而达到了方便调节高度的目的,通过靠垫7和减震弹簧17的设置,当患者由于长时间利用该行走装置进行移动,而感到疲劳时,可将背部倚靠在靠垫7的表面,进行休息,并且,靠垫7表面的气垫8可以增加患者背部的舒适感,当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减震弹簧17的作用力还可以减小晃动的幅度,从而达到了方便使用和减震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