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临床输液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173发布日期:2020-05-22 21:2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临床输液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临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科临床输液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童主要以系统划分呼吸、消化、循环、神经、血液、肾脏、内分泌、遗传代谢、免疫及新生儿医学等。此外还有传染病和急救医学等,虽然在分类上与内科相似,但是其研究内容及内在规律与成人差别颇大,不能混淆或替代。

目前儿童输液过程会出现吵闹现象,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协同帮助下才能完成扎针,这样严重影响到医生输液进度,并且儿童的多动,造成在扎针完成后出现输液针头脱落的现象,从而治疗中断,不利于病情的治疗,儿科临床对患者采用输液进行治疗时,由于输液时间较长,有时还需要连续输几瓶液体,在单调的输液过程中儿童很容易睡着;当对儿童进行输液时,由于儿童输液时睡着和不自主活动,经常导致鼓针或跑针,需要重新更换输液血管位置,对儿童身体造成痛苦,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临床输液防护装置,具备结构简单,防护措施好,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等优点,解决了于儿童输液时睡着和不自主活动,经常导致鼓针或跑针,需要重新更换输液血管位置,对儿童身体造成痛苦,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强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科临床输液防护装置,包括脚架、腿架和弧板,所述脚架的左端与弧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腿架的底部与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脚架的内部包括脚掌槽、脚背固定带、第一固定座、第一锁紧扣,所述脚掌槽位于脚架的表面开设,所述脚背固定带的右端与第一固定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脚背固定带的左端与第一锁紧扣的内壁卡接,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外壁与脚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锁紧扣的外壁与脚架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按摩块的外壁与脚掌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的外壁与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口位于脚架的外壁开设,所述充电线的一端与充电口电性连接,所述传输线的一端与按摩块的底部电性连接。

所述腿架的内部包括腿槽、腿部固定带、第二固定座、第二锁紧扣,所述腿槽位于腿架的表面开设,所述腿部固定带的右端与第二固定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腿部固定带的左端与第二锁紧扣的内壁卡接,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外壁与腿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锁紧扣的外壁与腿架的左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弧板的外部设置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弧板通过设置的固定板分别与脚架和腿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脚背固定带的外壁与脚架的外壁搭接,所述腿部固定带的外壁与腿架的外壁搭接。

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块通过设置的传输线与传感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脚架通过设置的固定板与弧板固定连接,所述腿架通过设置的固定板与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脚架通过设置的弧板与腿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儿科临床输液防护装置,在使用时,将儿童已扎针输液的脚放置在该装置中,将儿童被扎针的脚掌放置在脚掌槽中,通过设置在固定座上连接的脚背固定带穿过第一锁紧扣,将输液软管压在脚背固定带的内部,第一锁紧扣调节脚背固定带的松紧程度,并将被扎针的儿童脚背锁紧在脚槽和脚背固定带之间,固定扎针处,防止儿童的多动,造成在扎针完成后出现输液针头脱落的现象,从而治疗中断,不利于病情的治疗。

2、该儿科临床输液防护装置,通过设置腿架为了将已被扎针的儿童腿部固定在腿槽中,并设置第二固座连接腿部固定带,插入第二锁紧扣中,调节腿部固定带的松紧程度将腿部固定在腿槽中,通过设置按摩块为了缓解儿童长时间输液导致脚部发麻,影响血液循环,并设置弧板连接脚架和腿架,为了使固定脚架和腿架处于直角状态,防止儿童输液时睡着和不自主活动,经常导致鼓针或跑针,需要重新更换输液血管位置,对儿童身体造成痛苦,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脚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脚架;2、腿架;3、脚掌槽;4、腿槽;5、脚背固定带;6、第一固定座;7、第一锁紧扣;8、腿部固定带;9、第二固定座;10、第二锁紧扣;11、固定板;12、弧板;13、按摩块;14、传感器;15、槽;16、充电口;17、充电线;18、传输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2,一种儿科临床输液防护装置,包括脚架1、腿架2和弧板12,脚架1的左端与弧板12的右端固定连接,腿架2的底部与弧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脚架1通过设置的弧板12与腿架2固定连接,脚架1通过设置的固定板11与弧板12固定连接,腿架2通过设置的固定板11与弧板12固定连接,设置弧板12连接脚架1和腿架2,为了使固定脚架1和腿架2处于直角状态,儿童输液时睡着和不自主活动,经常导致鼓针或跑针,需要重新更换输液血管位置,对儿童身体造成痛苦,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强度。

脚架1的内部包括脚掌槽3、脚背固定带5、第一固定座6、第一锁紧扣7,脚掌槽3位于脚架1的表面开设,脚背固定带5的右端与第一固定座6的内壁固定连接,脚背固定带5的左端与第一锁紧扣7的内壁卡接,第一固定座6的外壁与脚架1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一锁紧扣7的外壁与脚架1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脚背固定带5的外壁与脚架1的外壁搭接,通过设置在固定座6上连接的脚背固定带5穿过第一锁紧扣7,将输液软管压在脚背固定带5的内部,第一锁紧扣7调节脚背固定带5的松紧程度,并将被扎针的儿童脚背锁紧在脚槽3和脚背固定带5之间,固定扎针处,防止儿童的多动,造成在扎针完成后出现输液针头脱落的现象,从而治疗中断,不利于病情的治疗。

在本实施例中,按摩块13的外壁与脚掌槽3的底部固定连接,传感器14的外壁与槽15的内壁固定连接,按摩块13通过设置的传输线18与传感器14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传输线18为了方便传感器14控制按摩块13,充电口16位于脚架1的外壁开设,充电线17的一端与充电口16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充电口16为了给传感器14提供电能,传输线18的一端与按摩块13的底部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按摩块13为了缓解儿童长时间输液导致脚部发麻,影响血液循环。

腿架2的内部包括腿槽4、腿部固定带8、第二固定座9、第二锁紧扣10,腿槽4位于腿架2的表面开设,腿部固定带8的右端与第二固定座9的内壁固定连接,腿部固定带8的左端与第二锁紧扣10的内壁卡接,第二固定座9的外壁与腿架2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锁紧扣10的外壁与腿架2的左端固定连接,其中,通过设置腿架2为了将已被扎针的儿童腿部固定在腿槽4中,并设置第二固座9连接腿部固定带8,插入第二锁紧扣10中,调节腿部固定带8的松紧程度将腿部固定在腿槽4中防止儿童输液时乱动,造成鼓针和跑针,对儿童身体造成痛苦。

其中,弧板12的外部设置有两个固定板11,弧板12通过设置的固定板11分别与脚架1和腿架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两个固定板11为了将连接的固定脚架和腿架固定处于直角状态。

其中,腿部固定带8的外壁与腿架2的外壁搭接,通过设置腿架2为了将已被扎针的儿童腿部固定在腿槽4中,并设置第二固座9连接腿部固定带8,插入第二锁紧扣10中,调节腿部固定带8的松紧程度将腿部固定在腿槽4中,并设置弧板12连接脚架1和腿架2,为了使固定脚架1和腿架2处于直角状态,儿童输液时睡着和不自主活动,经常导致鼓针或跑针,需要重新更换输液血管位置,对儿童身体造成痛苦,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强度。

在使用时,将儿童已扎针输液的脚放置在该装置中,将儿童被扎针的脚掌放置在脚掌槽3中,通过设置在固定座6上连接的脚背固定带5穿过第一锁紧扣7,将输液软管压在脚背固定带5的内部,第一锁紧扣7调节脚背固定带5的松紧程度,并将被扎针的儿童脚背锁紧在脚槽3和脚背固定带5之间,固定扎针处,防止儿童的多动,造成在扎针完成后出现输液针头脱落的现象,从而治疗中断,不利于病情的治疗,通过在脚掌槽3中设置按摩块13为了缓解儿童长时间输液导致脚部发麻,影响血液循环和影响儿童脚部的运动机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