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连接的电极片导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0395发布日期:2020-05-20 01:5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平连接的电极片导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学电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连接的电极片导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广泛使用的心电图(edg)监视器已获得关联心肺系统的电活动信号,使用时是把电极片粘连在患者皮肤上,而后导线一端通过导线连接器与电极片相连接,导线另一端与edg监视器连接,现有的导线连接器一般是通过按扣的方式与电极片相连接,这种方式在使用时存在很大的缺陷,医生在连接导线连接器与电极片时,需要一个相当大的向下的力让两者进行连接,这种向下的力会导致患者额外的不适与疼痛感,另一方面当医生需要分离导线连接器与电极片时,同样需要一个相当大的向上的力,这种力量会导致电极片突然从患者皮肤上撕扯开,再次让患者感到疼痛。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连接的电极片导线连接器,通过改变导线连接器与电极片的连接受力方向,让导线连接器与电极片进行连接。

一种水平连接的电极片导线连接器,包括:壳体、导电金属头一、导线、卡合组件、弹片、连接柱、扭力弹簧;

所述壳体壁面上分别设有贯通口一与贯通口二,壳体内部底面设有滑槽;

所述滑槽为弯曲状,位于滑槽内部设置有挡块;

所述导电金属头一固定在壳体内部顶面;

所述导线部分设置在壳体内部,一端与导电金属头一相连接;

所述卡合组件由块一、块二、块三组成;

所述连接柱下端与壳体内部底面相固定,上端贯穿卡合组件;

所述扭力弹簧缠绕连接柱,扭力弹簧一端与壳体内部底面相固定,另一端与卡合组件相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金属头一下端设有导电橡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贯通口一垂直贯通口为喇叭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块为直角三角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绝缘材质制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导线连接器与电极片的连接受力方向,由原来的垂直改变为水平,让导线连接器与电极相互连接,避免了向下按压或向上分离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线连接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线连接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线连接器内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导线连接器与电极片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导线连接器与电极片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如图中所示:1-导线连接器、2-电极片、11-壳体、12-导电金属头一、13-导线、14-卡合组件、15-弹片、16-连接柱、17-扭力弹簧、21-导电金属头二、22-电极、111-贯通口一、112-贯通口二、113-滑槽、114-挡块、141-块一、142-块二、143-块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出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6所示,一种水平连接的电极片导线连接器,包括:壳体11、导电金属头一12、导线13、卡合组件14、弹片15、连接柱16、扭力弹簧17;

所述壳体11壁面上分别设有贯通口一111与贯通口二112,壳体11内部底面设有滑槽113;

如图3-4所示,所述贯通口一111由水平与垂直两条贯通口连通组成,垂直贯通口设置在壳体11一垂直壁面上,水平贯通口位于壳体11底面,其中垂直贯通口的宽度大于水平贯通口;

如图5所示,所述滑槽113为弯曲状,位于滑槽113内部设置有挡块114;

所述导电金属头一12固定在壳体11内部顶面;

所述导线13部分设置在壳体11内部,一端与导电金属头一12相连接;

如图7所示,所述卡合组件14由块一141、块二142、块三143组成;

所述块一141位于贯通口一111水平贯通口的上方,其中块一141底面设有垂直的弹片15;

所述块二142位于贯通口一111水平贯通口的一侧;

所述块三143位于滑槽113的上方;

所述连接柱16下端与壳体11内部底面相固定,上端贯穿卡合组件14;

所述扭力弹簧17缠绕连接柱16,扭力弹簧17一端与壳体11内部底面相固定,另一端与卡合组件14相固定;

所述电极片2包括:导电金属头二21、电极22;

所述导电金属头二21上端直径大于下端,其中导电金属头二21上端直径大于通口一111水平贯通口的宽度;

所述电极22顶面与导电金属头二21下端相连接,电极22底面与皮肤相贴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电金属头一12下端设有导电橡胶,导电金属头二21在贯通口一111内移动时,导电金属头二21挤压导电橡胶,当导电金属头二21到达贯通口一111末端时,导电橡胶压合导电金属头二21顶面,其目的为让导电金属头二21与导电金属头一12连接的更加紧密。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贯通口一111垂直贯通口为喇叭状,在导线连接器1水平移动卡合导电金属头二21上端时,能够更方便的进入贯通口一111水平贯通口。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挡块114为直角三角形,挡块114的坡面朝向弹片15沿卡合导电金属头二21移动方向的后方,弹片15移动时随着挡块114的坡面移动,弹片15逐渐弯曲,到达挡块114垂直壁面一侧时,弹片15重新绷直,其目的为方便弹片15移动至挡块114后方。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壳体11为绝缘材质制成,防止电流通过导电金属头一12沿壳体11向外部漏出,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如图8-9所示,首先电极22贴合皮肤,水平推动导线连接器1,让导电金属头二21上端卡合进贯通口一111内,导电金属头二21在贯通口一111内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导电金属头二21推动块一141,块一141带动块二142以连接柱16为轴心进行翻转,扭力弹簧17扭转,弹片15跟随块一141进入滑槽113内,当导电金属头二21移动至贯通口一111末端时,弹片15移动至挡块114后方,对块一141进行定位,同时块二142挤压导电金属头二21,对导电金属头二21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导电金属头二21与导电金属头一12上下面相贴合,块三143沿贯通口二112移出壳体11;如需要导线连接器1与电极片2分离,向上抬起块三143,卡合组件14沿连接柱16上向移动,同时弹片15与挡块114分离,松开块三143,扭力弹簧17复位,块二142不再挤压导电金属头二21,反方向水平移动导线连接器1,电极片2从导线连接器1内移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