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房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983发布日期:2020-05-22 21:16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房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湿房镜。



背景技术:

点滴眼药水时,使用者需要仰头向上,用手拿着药水瓶,对准眼睛滴眼药水,由于滴药水的时候药水瓶一般距离眼睛较近,人的眼睛在距离较小的时候无法聚焦,从而会出现药水滴落在眼睛外部的位置,这时候需要重新滴药,因此需要继续保持仰头的姿势,手拿着药水瓶继续对准眼睛,滴好后还需要继续仰头保持一段时间,不然药水会从眼睛流出来,但是时间长了会明显感觉到疲劳。

目前,公布号为cn10708061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自主雾化的湿房镜,它包括镜框、储水箱、弹性眼罩、超声波换能片、微控制电路板和锂电池,所述镜框包括框体、镜腿和镜片,框体的底部设有喷雾口,框体左右两外侧设有凹槽,储水箱装在凹槽内并可以进行拆卸;弹性眼罩安装框体在靠近人眼的一侧并且可以拆卸;微控制电路板装在一侧镜腿的内部,微控制电路板通过程序控制超声波换能片工作。

使用者在需要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睛干涩、刺痛等症状,但又无法停止用眼时,这种湿房镜虽然能起到缓解干眼症状,但上述湿房镜包括有以下缺陷:1、由于储水箱装在框体左右两外侧的凹槽内,因此需要通过两个储水箱分别提供药液,从而实现对两侧眼睛雾化加湿,而两个蓄水箱不仅存在加液和拆装的多次操作,也势必增加了蓄水箱与框体的拆装结构,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2、由于储水箱是嵌装到框体上的凹槽内的,因此蓄水箱的体积无法太大,从而导致其容量不大,不利于使用者长时间佩戴使用,需要重复填液。

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进行开发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房镜,该湿房镜加液操作简便,并且适用于使用者长时间佩戴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房镜,包括有湿房镜本体、和设置在湿房镜本体上的雾化装置,所述湿房镜本体包括有镜框、和设置在镜框上的镜片,所述雾化装置设置在镜框上,所述雾化装置位于镜框中部并且位于镜片的内侧,所述雾化装置包括设置有蓄液腔的蓄液仓、和能够向镜片内的两侧进行喷雾作业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进液口与蓄液仓导通,所述雾化器的出雾口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出雾口分别朝向鼻梁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雾化装置与镜框之间通过卡扣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有用于调控雾化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有用于外接电源的电源接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镜框成壳体结构设置,所述电路板嵌设于镜框内,所述电源接口设置于镜框的外侧壁上,所述电路板上电连接有第一导电件,所述雾化装置上设置有与雾化器电连接的第二导电件,雾化装置通过卡扣连接结构安装到镜框上后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雾化器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雾化器分别位于蓄液仓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对应设置有两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湿房镜还包括有眼镜盒,所述眼镜盒设置有用于供湿房镜本体安置的安置腔,所述眼镜盒内还设置有能够对雾化器供电的移动电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电源位于安置腔的中部,所述安置腔成环形结构设置并且安置腔围绕于移动电源的周边设置,所述移动电源设置有位于上端的供电接口,所述眼镜盒上设置有能够扣盖于安置腔开口处的盒盖,所述盒盖上对应供电接口处设置有避让口,盒盖扣盖于眼镜盒上时避让口能够让供电接口露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雾化装置的底端设置有鼻托,所述鼻托的下端面设置为能够增加与鼻梁接触面积的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液仓的侧壁设置有能够显示蓄液腔内水位的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设置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透视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镜片与镜框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镜片的上侧边凸设有扣接边,所述镜框上开设有供扣接边插入的扣接槽,所述扣接边的相对两侧向外凸设有能够扣接在扣接槽边缘处的扣接凸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雾化装置设置于镜框上的中部,两个出雾口位于镜片的内侧,并且分别朝向鼻梁两侧,该雾化装置仅需配备一个蓄液仓,即可通过雾化器的两个出雾口实现对双眼进行雾化加湿,因此对雾化装置的加液仅需对一个蓄液仓进行加液操作,操作简单方便,并且该雾化装置位于镜框上的中部,能够具有更大的安置空间供蓄液仓设置,从而能够储蓄更多的药液,有利于延长雾化装置一次蓄液后的使用时长,从而能够适用于使用者长时间佩戴使用,既不影响使用者正常用眼,也能通过湿房镜改善眼部的不适症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湿房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湿房镜另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镜框与雾化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湿房镜的剖视图;

图5为湿房镜另一侧的剖视图;

图6为镜框与镜片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湿房镜放置在眼镜盒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眼镜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盒盖开启);

图9为眼镜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盒盖闭合)。

附图标记:1、湿房镜本体;11、镜框;111、扣接槽;12、镜片;121、扣接边;122、扣接凸块;13、卡扣连接结构;14、电路板;141、电源接口;142、第一导电件;2、雾化装置;21、蓄液仓;211、可视窗口;22、雾化器;221、出雾口;23、第二导电件;24、鼻托;241、弧形面;3、眼镜盒;31、安置腔;32、移动电源;321、供电接口;33、盒盖;331、避让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9所示,一种湿房镜,包括有湿房镜本体1、和设置在湿房镜本体1上的雾化装置2,湿房镜本体1包括有镜框11、和设置在镜框11上的镜片12,雾化装置2设置在镜框11上,雾化装置2位于镜框11中部并且位于镜片12的内侧,雾化装置2包括设置有蓄液腔的蓄液仓21、和能够向镜片12内的两侧进行喷雾作业的雾化器22,雾化器22的进液口与蓄液仓21导通,雾化器22的出雾口221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出雾口221分别朝向鼻梁两侧。

雾化装置2设置于镜框11上的中部,两个出雾口221位于镜片12的内侧,并且分别朝向鼻梁两侧,该雾化装置2仅需配备一个蓄液仓21,即可通过雾化器22的两个出雾口221实现对双眼进行雾化加湿,因此对雾化装置2的加液仅需对一个蓄液仓21进行加液操作,操作简单方便,并且该雾化装置2位于镜框11上的中部,能够具有更大的安置空间供蓄液仓21设置,从而能够储蓄更多的药液,有利于延长雾化装置2一次蓄液后的使用时长,从而能够适用于使用者长时间佩戴使用,既不影响使用者正常用眼,也能通过湿房镜改善眼部的不适症状。

上述雾化装置2能够将蓄液仓21与雾化器22进行结合设置,该蓄液仓21设置有开口,并且开口处扣盖有密封盖,其中需保持雾化器22的进液口与蓄液仓21导通,而雾化器22的两个出雾口221可通过选用设置有两个出雾口221的雾化器22,或是选用两个仅设置有一个出雾口221的雾化器22,将其设置于蓄液仓21的两侧,便于对鼻梁两侧进行雾化作业;而将雾化器22和蓄液仓21进行结合设置成整个模块后,可将整个雾化装置2与湿房镜本体1设置成分体结构,并且雾化装置2与镜框11之间能够通过卡扣连接结构13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不仅能够方便将雾化装置2取下后实现对蓄液仓21的加液操作,也能够方便对各部件的维修、替换。

其中可在镜框11上设置供雾化装置2嵌入的安装槽,当雾化装置2嵌入安装槽内后可通过卡扣结构将其固定在镜框11上,该卡扣结构能够通过弹性件将卡扣件扣接在雾化装置2外侧壁上实现卡扣作用,而需将雾化装置2取下时能够按压卡扣件令卡扣件与雾化装置2分离即可方便将其取下,结构简单易实施,可采用通常设计。

综上所述,使用者在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睛干涩、刺痛等症状,但又无法停止用眼时,使用该湿房镜可以在不影响使用者正常用眼的情况下,改善眼部的不适症状。

雾化装置2还包括有用于调控雾化器22的电路板14,电路板14电连接有用于外接电源的电源接口141。电路板14为公知技术,采用通常设计,能够用于控制雾化器22的启闭,以及调控雾化器22的喷雾量。而电源接口141的设置能够通过数据线连接外接电源实现供电或是充电,而本申请的设计优先选用通过电源接口141实现供电,该设计无需在湿房镜本体1上设置电源,有利于减少整个湿房镜的重量,减轻湿房镜在使用时的佩戴重量,从而能够有利于使用者长时间佩戴使用,增强湿房镜于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

镜框11成壳体结构设置,电路板14嵌设于镜框11内,电源接口141设置于镜框11的外侧壁上,电路板14上电连接有第一导电件142,雾化装置2上设置有与雾化器22电连接的第二导电件23,雾化装置2通过卡扣连接结构13安装到镜框11上后第一导电件142与第二导电件23电连接。由于雾化装置2与湿房镜本体1分体设置,为实现两者于连接状态下雾化器22能够作业,可分别通过第一导电件142和第二导电件23的连接实现电输送,该结构设计巧妙,通过上述连接方式能够实现雾化装置2在安装到镜框11上后第一导电件142与第二导电件23电连接。

雾化器22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雾化器22分别位于蓄液仓21的两侧,第一导电件142和第二导电件23对应设置有两套。使用两个雾化器22与一个蓄液仓21做结合时,在雾化装置2与湿房镜本体1连接时通过两套导电件实现对两个雾化器22的供电,从而实现电路板14调控雾化器22的作用。

湿房镜还包括有眼镜盒3,眼镜盒3设置有用于供湿房镜本体1安置的安置腔31,眼镜盒3内还设置有能够对雾化器22供电的移动电源32。在不使用时可将湿房镜收纳入眼镜盒3的安置腔31内,方便供湿房镜收纳,而在需要使用时,能够通过数据线连接移动电源32与镜框11上的电源接口141实现对雾化器22供电。该方案能够将移动电源32与眼镜盒3做有效结合,不仅有利于节约空间,同时也方便携带,大大提高了湿房镜的使用便捷程度。

移动电源32位于安置腔31的中部,安置腔31成环形结构设置并且安置腔31围绕于移动电源32的周边设置,移动电源32设置有位于上端的供电接口321,眼镜盒3上设置有能够扣盖于安置腔31开口处的盒盖33,盒盖33上对应供电接口321处设置有避让口331,盒盖33扣盖于眼镜盒3上时避让口331能够让供电接口321露出。将湿房镜本体1的镜腿进行折叠收拢后整个湿房镜本体1能够成长条状的环形结构,因此将安置腔31设置成与镜腿折叠收拢后的湿房镜本体1相适配的环形,在能够供湿房镜本体1安置的同时也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定位,避免湿房镜本体1在眼镜盒3内易产生晃动而损坏。并且将移动电源32设置在安置腔31的中部,是在移动电源32与眼镜盒3进行结合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眼镜盒3的安置空间,有利于缩小眼镜盒3的体积,方便使用携带;同时湿房镜本体1放入安置腔31内后,移动电源32位于镜腿折叠收拢后的湿房镜本体1中部,也能够起到对湿房镜本体1的定位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湿房镜放置在眼镜盒3内的稳固程度。

雾化装置2的底端设置有鼻托24,鼻托24的下端面设置为能够增加与鼻梁接触面积的弧形面241。鼻托24能够可拆卸固定连接于雾化装置2的底端,使整副湿房镜较重的中间部位能够通过鼻托24直接架在鼻梁上,有利于提高整副湿房镜佩戴时的稳定程度,而弧形面241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湿房镜的佩戴舒适性和佩戴时的稳定程度,并且两者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也能够方便对各部件的维修、替换。

蓄液仓21的侧壁设置有能够显示蓄液腔内水位的可视窗口211,可视窗口211设置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透视板。起到透视观察的作用,方便观察蓄液仓21内的水位高度,便于及时添加药液。

镜片12与镜框11可拆卸固定连接,镜片12的上侧边凸设有扣接边121,镜框11上开设有供扣接边121插入的扣接槽111,扣接边121的相对两侧向外凸设有能够扣接在扣接槽111边缘处的扣接凸块122。镜片12与镜框11分体设置,在使用时两者保持连接状态,仅需在扣接边121插入扣接槽111内后,扣接凸块122扣接在扣接槽111的边缘处即可实现镜片12与镜框11的连接,拆装简单方便,便于对各部件的维修、替换。

同时,该镜片12还可设置为有度数的镜片12,方便使用者佩戴湿房镜时也能够用眼,而镜片12与镜框11的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镜片12的更换,方便不同屈光状态的使用者,进而有利于扩大湿房镜的使用灵活程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