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中医脉诊仪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9040发布日期:2020-05-26 17:46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中医脉诊仪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脉诊仪领域,尤其涉及便携式中医脉诊仪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全民重视健康的大前提下,人们对个人健康的重视有一定的高度,脉诊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可作为个人对健康进行持续监测的方法,并通过脉诊的结果对日常生活进行指导,使得人们真正做到健康生活。

脉诊作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一般的中医诊断中,医生通过手诊对患者的脉象进行感知,通过脉搏的数,位,形,势等特征进行判断,这种诊断方式主观性比较强,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对脉象进行量化判断,也不利于经验积累。

市面还也有相关的脉诊的仪器,用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式进行脉诊,即使实现自动化,但仪器的体积也相应的比较大,重量也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的便携式中医脉诊仪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便携式中医脉诊仪结构,其包括底座、移动手板和加压机构,底座的上端面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移动手板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所述移动手板上设有用于放置人体手腕的u型槽,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且位于滑槽的一端末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线运动副,该直线运动副包括竖向电机、丝杆、导向轨和滑座,所述丝杆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立柱上并通过联轴器与竖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导向轨沿竖直方向固定在丝杆的两侧,滑座的两侧与导向轨滑动连接,滑座的中部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加压机构的外壁通过固定架与滑座固定连接,加压机构包括封装壳体和传感器连接件,封装壳体的底面具有敞口,所述传感器连接件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封装壳体内,传感器连接件的下端面用于固定传感器,所述封装壳体内分别连接有驱动传感器连接件移动的驱动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输出端带有螺杆的步进减速电机,所述传感器连接件的另一端面上固定有螺母,该螺母与螺杆传动连接。

所述传感器连接件的一侧具有导向凸块,所述封装壳体一侧内壁上设有导向滑道,所述导向凸块滑动连接于导向滑道内。

所述传感器连接件的另一侧具有挡板,所述步进减速电机的壳体上固定有行程开关,传感器连接件回位的过程中挡板触碰到行程开关时,行程开关控制步进减速电机停止运转。

所述传感器连接件用于固定传感器的端面为与人体手腕处功能曲线相适配的曲面。

所述传感器连接件为3个,3个传感器连接件间隔设置以用于检测三个脉象点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加压机构整合在底座的立柱上,整个仪器的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携带。

2、可以通过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位置的调整,实现快速地对准脉象,适合不同手腕粗细的要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加压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加压机构的剖视图;

图4为直线驱动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之一所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中医脉诊仪结构,其包括底座1、移动手板2和加压机构3,底座1的上端面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滑槽11,所述移动手板2滑动连接于滑槽11内,所述移动手板2上设有用于放置人体手腕的u型槽,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且位于滑槽11的一端末固定有立柱12,所述立柱12上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线运动副,该直线驱动副驱动加压机构3沿竖直方向运动以调节其高度。

直线运动副包括竖向电机4、丝杆5、导向轨6和滑座7,所述丝杆5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立柱12上并通过联轴器与竖向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导向轨6沿竖直方向固定在丝杆5的两侧,滑座7的两侧与导向轨6滑动连接,滑座7的中部与丝杆5传动连接,所述加压机构3的外壁通过固定架8与滑座7固定连接。其中,竖向电机4可以选用risym品牌42步进电机,型号为42bygh34。

加压机构3包括封装壳体31和传感器连接件32,封装壳体31的底面具有敞口,所述传感器连接件32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封装壳体31内,传感器连接件32的下端面用于固定传感器,所述封装壳体31内分别连接有驱动传感器连接件32移动的驱动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输出端带有螺杆35的步进减速电机33,步进减速电机33可以选用唯可泰微型电机的10毫米带丝杠和金属齿轮箱的5v微型步进减速电机,型号为sm10-816g。所述传感器连接件32的另一端面上固定有螺母34,该螺母34与螺杆35传动连接。步进减速电机33可以精确调控按压力。

所述传感器连接件32的一侧具有导向凸块36,所述封装壳体31一侧内壁上设有导向滑道37,所述导向凸块36滑动连接于导向滑道37内,这样设计可以减小在螺杆35上行走时的轴向跳动。

所述传感器连接件32的另一侧具有挡板38,所述步进减速电机33的壳体上固定有行程开关39,传感器连接件32回位的过程中挡板38触碰到行程开关39时,行程开关39控制步进减速电机33停止运转,且挡板38的高度取值可以减小传感器连接件32行走时在径向跳动。

所述传感器连接件32用于固定传感器的端面为与人体手腕处功能曲线相适配的曲面。在上述曲面上贴合整片传感器,这样在加压时,能快速,找到脉点进行检测。传感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压力传感器(比如cn201710831121.4,一种基于多点压力传感器的脉诊仪中提及的采用石墨烯制备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连接件32为3个,3个传感器连接件32间隔设置以用于检测三个脉象点位,分别为“寸,关,尺”位置。

在使用过程中,个人将手腕放置在移动手板2上,移动手板2在滑槽11内可自由移动,通过改变移动手板2的位置可以调节手腕的水平位置,通过启动竖直电机,在滑轨的上下行走运动可以调节传感器的高度,使其贴合在手腕部分,通过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调整,可以实现脉位置的快速定位,由此可以开始进行脉诊。然后启动步进减速电机33,步进减速电机33通过螺杆35带动传感器连接件32伸出,对手腕的“寸,关,尺”位置进行加压,步进减速电机33通过三段的加压过程,实现切脉的“轻取,中取,重取”三种不同力道,这样来进行取脉,诊脉。



技术特征:

1.便携式中医脉诊仪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移动手板和加压机构,底座的上端面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移动手板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所述移动手板上设有用于放置人体手腕的u型槽,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且位于滑槽的一端末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线运动副,该直线运动副包括竖向电机、丝杆、导向轨和滑座,所述丝杆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立柱上并通过联轴器与竖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导向轨沿竖直方向固定在丝杆的两侧,滑座的两侧与导向轨滑动连接,滑座的中部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加压机构的外壁通过固定架与滑座固定连接,加压机构包括封装壳体和传感器连接件,封装壳体的底面具有敞口,所述传感器连接件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封装壳体内,传感器连接件的下端面用于固定传感器,所述封装壳体内分别连接有驱动传感器连接件移动的驱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中医脉诊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输出端带有螺杆的步进减速电机,所述传感器连接件的另一端面上固定有螺母,该螺母与螺杆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中医脉诊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连接件的一侧具有导向凸块,所述封装壳体一侧内壁上设有导向滑道,所述导向凸块滑动连接于导向滑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中医脉诊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连接件的另一侧具有挡板,所述步进减速电机的壳体上固定有行程开关,传感器连接件回位的过程中挡板触碰到行程开关时,行程开关控制步进减速电机停止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中医脉诊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连接件用于固定传感器的端面为与人体手腕处功能曲线相适配的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中医脉诊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连接件为3个,3个传感器连接件间隔设置以用于检测三个脉象点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便携式中医脉诊仪结构,其包括底座、移动手板和加压机构,底座的上端面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移动手板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所述移动手板上设有用于放置人体手腕的U型槽,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且位于滑槽的一端末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线运动副,该直线驱动副驱动加压机构沿竖直方向运动以调节其高度。本实用新型将加压机构整合在底座的立柱上,整个仪器的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携带。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位置的调整,实现快速地对准脉象,适合不同手腕粗细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吴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9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