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耳穴清洁护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8220发布日期:2020-05-08 13:4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耳穴清洁护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护理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耳穴清洁护理器。



背景技术:

参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耳朵清洁棒和耳朵自动清洁器(专利公告号为:cn204050010u),包括机壳,机壳上装有开关,机壳内设有小电机和电源,小电机的前端装有清洁头,所述小电机为静音电机,电机运转速度为低速;由于在清洁棒的上面都套有聚氨酯泡沫层,这样就充分运用了聚氨酯泡沫柔软性和弹性,既能保证清理耳朵时耳道不会产生疼痛感,同时聚氨酯泡沫所具有的膨胀和吸附功能,能够充满耳道,把耳道内的耳垢或异物碾碎并吸附。

但是人为手持操作,长时间手会酸痛,从而容易造成手持设备发生偏离,造成与耳朵内侧壁碰撞,造成疼痛感,存在危险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中医耳穴清洁护理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中医耳穴清洁护理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耳穴清洁护理器包括:头箍,所述头箍两端面分别通过卡接机构安装有l形纵向调节板,l形纵向调节板的水平面内部滑动连接有l形横向调节板,l形横向调节板竖直外侧面安装有静音马达,静音马达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连接有聚氨酯泡沫头;

所述l形横向调节板水平侧面内部设有若干个环形设置的弧形空槽,l形横向调节板下侧壁通过金属定型软管连接有射灯。

优选的,所述头箍包括第一弧形板、插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水平侧壁连接有若干个插杆,第一弹簧环绕在插杆上,第一弹簧两端与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相邻的侧壁连接,第一弧形板的内部设有与插杆相匹配的插孔。

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l形卡杆和第二弹簧组成,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竖直侧面内部分别设有矩形空腔,矩形空腔的内部与l形纵向调节板竖直侧面滑动连接,l形纵向调节板竖直侧面内部设有长条空槽,长条空槽的内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卡杆,两个l形卡杆折弯侧壁通过第二弹簧连接,矩形空腔内部两侧壁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卡槽,l形卡杆一端贯穿长条空槽的侧壁并且延伸到卡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外弧形面分别连接v形铁杆,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内弧形面分布连接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l形纵向调节板水平侧面设有滑槽,l形横向调节板水平侧面与滑槽滑动,l形横向调节板水平两侧面分别连接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弧形橡胶垫,滑槽内侧面设有与弧形橡胶垫相匹配的弧形槽。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耳穴清洁护理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耳穴清洁护理器,通过头箍佩戴在头部使用,不需要协助的人长时间手持使用,放置头部能够稳定使用,使得聚氨酯泡沫头与耳朵内侧壁碰撞可能性降低,提高安全性,且通过射灯辅助佩戴,协助操作人操作更为便利,能够同时对双耳进行清洁护理,效率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耳穴清洁护理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卡接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头箍;2、l形纵向调节板;3、静音马达;4、金属定型软管;5、射灯;6、聚氨酯泡沫头;7、转轴;8、l形横向调节板;9、卡接机构;10、弧形空槽;11、第一弧形板;12、插杆;13、第一弹簧;14、第二弧形板;91、滑动空腔;92、长条空槽;93、l形卡杆;94、第二弹簧、9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耳穴清洁护理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卡接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中医耳穴清洁护理器包括:头箍1和卡接机构9。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头箍1两端面分别通过卡接机构9安装有l形纵向调节板8,l形纵向调节板8的水平面内部滑动连接有l形横向调节板2,l形横向调节板2竖直外侧面安装有静音马达3,静音马达3的输出端通过转轴7连接有聚氨酯泡沫头6,l形横向调节板2水平侧面上安装有电池仓,电池仓能够为静音马达3供电,将头箍1佩戴在头部,再依次调节l形纵向调节板8和l形横向调节板2,将转轴7一端连接的聚氨酯泡沫头6塞入到耳朵内部,依次开启两个静音马达3,能够让耳朵内部进行清理,通过头部佩戴方式,不需要另一个人手持操作,能够长时间稳定放置,聚氨酯泡沫头6工作位置不易发生偏离,提高安全性,能够同时对双耳进行处理,提高了清理效率。

所述l形横向调节板2水平侧面内部设有若干个环形设置的弧形空槽10,l形横向调节板2下侧壁通过金属定型软管4连接有射灯5,外界人进行协助佩戴过程,通过开启射灯5,利用金属定型软管4移动到合适位置使用,再通过其弧形空槽10,能够观察到聚氨酯泡沫头6塞入耳内部情况,为装配过程提高照明,更便于操作。

参考图1所示,所述头箍1包括第一弧形板11、插杆12、第一弹簧13和第二弧形板14,第二弧形板14水平侧壁连接有若干个插杆12,第一弹簧13环绕在插杆12上,第一弹簧13两端与第一弧形板11、第二弧形板14相邻的侧壁连接,第一弧形板11的内部设有与插杆12相匹配的插孔,插杆12另一段能够在插孔滑动连接,通过分离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4,能够让第一弧形板11与第二弧形板14之间间距增加,收到第一弹簧13反弹力作用,将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4挤压在头顶部位,能够适用于一定范围内头围使用。

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卡接机构9包括l形卡杆93和第二弹簧94组成,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4竖直侧面内部分别设有矩形空腔91,矩形空腔91的内部与l形纵向调节板8竖直侧面滑动连接,l形纵向调节板8竖直侧面内部设有长条空槽92,长条空槽92的内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形卡杆93,两个l形卡杆93折弯侧壁通过第二弹簧94连接,矩形空腔91内部两侧壁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卡槽95,l形卡杆93一端贯穿长条空槽92的侧壁并且延伸到卡槽95的内部,通过挤压两个l形卡杆93,能够让l形卡杆93的一端从卡槽95的内部移出,从而能够调节l形纵向调节板8向下移动,能够调节聚氨酯泡沫头6距离头顶垂直高度,能够实用于不同耳朵与头顶垂直高度。

参考图1所示,所述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4外弧形面分别连接v形铁杆,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4内弧形面分别连接有海绵垫,v形铁杆倒扣连接在第一弧形板11上,类似猫耳形状,增加整体美观,还便于拉动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4,海绵垫缓冲头部被夹接触位置,降低疼痛感,增加舒适度。

参考图1所示,所述l形纵向调节板8水平侧面设有滑槽,l形横向调节板2水平侧面与滑槽滑动,l形横向调节板2水平两侧面分别连接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弧形橡胶垫,滑槽内侧面设有与弧形橡胶垫相匹配的弧形槽,通过弧形橡胶垫和弧形槽相匹配,能够让l形横向调节板2水平横向调节之间间距增加,从而适用于不同耳内部长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