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2059发布日期:2020-06-17 00:19阅读:9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



背景技术:

电子互锁传递窗作为洁净室的一种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与洁净区、非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的小件物品的传递,以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最大限度的降低洁净区的污染。传递窗广泛应用于微细科技、生物实验室、制药厂、医院、食品加工业、lcd、电子厂等等一切需要空气净化的场所。现有技术的电子互锁传递窗,一般为前后门结构,只能进行双向传递,对于一些需要三向传递的场所(如非洁净区、洁净区、洁净区之间的传递),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具有三个门板,能够实现非洁净区、洁净区、洁净区之间的传递,最大限度的降低洁净区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上分别设有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第三门板,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电子互锁装置、第二电子互锁装置、第三电子互锁装置,所述第一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电子互锁装置配合的第一锁槽,所述第二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电子互锁装置配合的第二锁槽,所述第三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电子互锁装置配合的第三锁槽,所述箱体内部上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臭氧发生器,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内侧底部均设有与所述空腔贯通的气孔。

具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内侧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门板内侧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第一遮光板,所述第二开口内侧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门板内侧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的第二遮光板,所述第三开口内侧设有第三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三门板内侧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的第三遮光板。

具体的,所述第一电子互锁装置、第二电子互锁装置、第三电子互锁装置均由控制面板和电磁锁组成,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指示灯,所述第一电子互锁装置、第二电子互锁装置、第三电子互锁装置之间通过集成电路控制联锁。

具体的,所述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第三门板中部均设有玻璃透视窗。

具体的,所述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第三门板外侧还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具有三个门板,能够实现非洁净区、洁净区、洁净区之间的传递,最大限度的降低洁净区的污染;

第二、增加了臭氧发生器、光电传感器,通过门板内侧的遮光板与光电传感器的配合,当其中一个门板开启,遮光板离开光电传感器的遮光区,光电传感器能够接收到光信号,从而可控制臭氧发生器启动,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臭氧具有较佳的灭菌作用,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洁净区的细菌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b-b面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为:箱体1、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第一门板14、第二门板15、第三门板16、气孔17、第一电子互锁装置2、第二电子互锁装置3、紫外线杀菌灯4、臭氧发生器5、第一光电传感器6、第一遮光板7、玻璃透视窗81、把手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7所示:

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包括箱体1,箱体1具有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第一开口11外侧为洁净区,第二开口12外侧为非洁净区,第三开口13外侧为洁净区,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上分别设有第一门板14、第二门板15、第三门板16,箱体1上设有第一电子互锁装置2、第二电子互锁装置3、第三电子互锁装置,第一门板14上设有与第一电子互锁装置2配合的第一锁槽,第二门板15上设有与第二电子互锁装置3配合的第二锁槽,第三门板16上设有与第三电子互锁装置配合的第三锁槽,箱体1内部上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4,紫外线杀菌灯4发出的紫外线对细菌具有很好的灭杀作用,箱体1底部设有一个空腔,空腔内设有臭氧发生器5,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内侧底部均设有与空腔贯通的气孔17,臭氧发生器5产生的臭氧可通过气孔17传递到箱体1内部,而臭氧具有较佳的灭菌作用,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两个洁净区的细菌污染。

优选地,第一开口11内侧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6,第一门板14内侧设有对应于第一光电传感器6的第一遮光板7,第二开口12内侧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二门板15内侧设有对应于第二光电传感器的第二遮光板,第三开口13内侧设有第三光电传感器,第三门板16内侧设有对应于第三光电传感器的第三遮光板,以第一光电传感器6为例,当第一门板14开启后,第一遮光板7离开光第一光电传感器6的遮光区,第一光电传感器6能够接收到光信号,从而可控制臭氧发生器5启动,臭氧发生器5产生臭氧,臭氧具有较佳的灭菌作用,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洁净区的细菌污染。

优选地,第一电子互锁装置2、第二电子互锁装置3、第三电子互锁装置均由控制面板和电磁锁组成,控制面板上设有指示灯,第一电子互锁装置2、第二电子互锁装置3、第三电子互锁装置之间通过集成电路控制联锁,其连锁原理为:当其中一门板打开时,另外两个门板对应的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不亮,提示这个门板不能打开,同时电磁锁动作实现联锁。当该门板关闭时,另外两个门板对应的控制面板上的电磁锁开始工作,同时对应的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会发亮,表示另两个门板可以打开。

优选地,第一门板14、第二门板15、第三门板16中部均设有玻璃透视窗81。

优选地,第一门板14、第二门板15、第三门板16外侧还设有把手82。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具有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所述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上分别设有第一门板(14)、第二门板(15)、第三门板(16),所述箱体(1)上设有第一电子互锁装置(2)、第二电子互锁装置(3)、第三电子互锁装置,所述第一门板(1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电子互锁装置(2)配合的第一锁槽,所述第二门板(15)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电子互锁装置(3)配合的第二锁槽,所述第三门板(16)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电子互锁装置配合的第三锁槽,所述箱体(1)内部上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4),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臭氧发生器(5),所述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第三开口(13)内侧底部均设有与所述空腔贯通的气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11)内侧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6),所述第一门板(14)内侧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6)的第一遮光板(7),所述第二开口(12)内侧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门板(15)内侧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的第二遮光板,所述第三开口(13)内侧设有第三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三门板(16)内侧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的第三遮光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互锁装置(2)、第二电子互锁装置(3)、第三电子互锁装置均由控制面板和电磁锁组成,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指示灯,所述第一电子互锁装置(2)、第二电子互锁装置(3)、第三电子互锁装置之间通过集成电路控制联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14)、第二门板(15)、第三门板(16)中部均设有玻璃透视窗(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14)、第二门板(15)、第三门板(16)外侧还设有把手(8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上分别设有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第三门板,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电子互锁装置、第二电子互锁装置、第三电子互锁装置,所述箱体内部上端设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臭氧发生器,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内侧底部均设有与所述空腔贯通的气孔。本实用新型的三门电子互锁传递窗,具有三个门板,能够实现非洁净区、洁净区、洁净区之间的传递,最大限度的降低洁净区的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鹏驰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