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揉摩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8459发布日期:2020-06-05 19:4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揉摩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保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梳通人体颈动脉和脑血管的揉摩枕。能够预防颈动脉、脑血管硬化堵塞,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经络不通,引发的头晕、头痛多种疾病。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电动按摩枕,在按摩颈部时力量过硬,颈部须用力抬头配合,配合不好还会夹痛夹伤颈部,因此颈部不能放松睡在枕上,长时间僵持反而无按摩效果。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电动按摩枕加以改进。

cn201987140u公开了“一种电动按摩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枕头本体内设有1个或多个电动按摩器,电动按摩器设有1个或多个偏心轮,电动按摩器接有电源控制器和电源插件,所述电源控制器和电源插件设在枕头本体外面。由于枕头本体内装有带偏心轮的电动按摩器,通过按摩作用,可以消除颈部疲劳,使颈椎曲度得到自然恢复,预防颈椎病发生。在睡眠的同时进行按摩,还可以促进睡眠。

cn2885225公开了“一种电动颈椎按摩枕头”,包含海绵枕垫体,海绵枕垫体一边装上一个按摩器,按摩器由微型电机,传动齿轮,传动涡杆,及多个高低大小不一的按摩头,传动轴,传动轴套等组成,按摩头以下部分安装在一个安装架里,电机配有控制器,连接电源线。整个电动颈椎按摩枕有布外套,多个高低大小不一的按摩头紧贴着布外套底部,使布外套凸出略高于海绵枕垫,启动按摩电机,多个按摩头紧贴布外套突起底部旋转,达到类似中医推拿的按摩手法。

毫无疑问,上述现有技术都是所属技术领域对改进电动按摩枕作出的有益尝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揉摩枕,其能够适用于对不同大小、形状和重量的人体头部进行揉摩,既能对人体的颈部进行揉摩,又能同时对人体的头部进行揉摩,避免夹痛、夹伤颈部情况发生,使保健者轻松自如睡在枕上享受揉摩,从而梳通颈动脉和脑血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揉摩枕,包括枕本体和设在其内的动力箱,所述枕本体的上表面为曲面形,与人体颈部相适配;其特征是:

一电机组件设在所述动力箱内,所述电机组件由多台电机组成;

多副颈部揉摩构件分别连接在设置在所述枕本体内的颈项弹簧支架上,并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与一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所述颈项弹簧支架位于所述枕本体中;

一副头部揉摩构件连接在位于所述枕本体外的头箍弹簧支架上,并通过传动机构与一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所述头箍弹簧支架倒呈“u”型。

进一步,设在所述动力箱内的电机组件由三个电机组成,分别是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四电机;两副连接在所述枕本体内的颈项弹簧支架上的颈部揉摩构件,分别是第一颈部揉摩构件和第二颈部揉摩构件;所述第一颈部揉摩构件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颈部揉摩构件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一副所述头部揉摩构件连接在所述头箍弹簧支架上,并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

进一步,设在所述动力箱内的电机组件由四个电机组成,分别是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三副连接在所述枕本体内的颈项弹簧支架上的颈部揉摩构件,分别是第一颈部揉摩构件、第二颈部揉摩构件和第三颈部揉摩构件;所述第一颈部揉摩构件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颈部揉摩构件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三颈部揉摩构件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一副所述头部揉摩构件连接在所述头箍弹簧支架上,并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颈项弹簧支架由一段平直弹簧片的一端与一段上凸圆弧弹簧片的一端相连构成,在所述上凸圆弧弹簧片上设有2—3个结构相同呈上边开口的倒梯形支块,所述倒梯形支块的下边固定连接在所述颈项弹簧支架的上凸圆弧弹簧片上,所述倒梯形支块的两边内侧与一副颈部揉摩构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颈部揉摩构件、第二颈部揉摩构件和第三颈部揉摩构件均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颈部揉摩构件;所述颈部揉摩构件包括第一轴承盒和与其连接的第一护罩,一第一转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轴承盒与一第一揉摩头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配合连接。

进一步,一副所述头部揉摩构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头部揉摩构件;所述头部揉摩构件包括第二轴承盒和与其连接的第二护罩,一第二转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轴承盒与一第二揉摩头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平行设置且两端部分别定位配合连接在所述动力箱的箱板上的多根主动轴和多根从动轴,在所述主动轴的中部配合连接有主动齿轮,在所述从动轴的中部配合连接有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多根所述主动轴的一端分别与一减振/减噪连轴套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减振/减噪连轴套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组件中的一台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多根所述主动轴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软轴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软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颈部揉摩构件的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配合连接,或者与所述头部揉摩构件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配合连接。

进一步,多根所述从动轴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软轴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软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颈部揉摩构件的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配合连接,或者与所述头部揉摩构件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枕本体采用浮胶海绵制作;所述颈项弹簧支架与枕本体连接为一体。

所述电机组件的多台电机的启停、转速、转向和工作时间分别受一控制器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动力箱(减噪箱)连接四台电机、减振减噪连轴套、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软轴,分别带动颈部揉摩构件和头部揉摩构件。

(1)在揉摩颈部时,两副或三副颈部揉摩构件在第一护罩和乳胶海绵的相互支撑作用下,自适应调节揉摩头的最佳位置和力度,能够让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颈部和不同重量的头体的颈部肌肉及血管不受伤害,从而梳通颈动脉。预防人体颈动脉硬化堵塞,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经络不通,引发的头晕、头痛多种疾病的有益效果。

(2)在揉摩头部时,一副头部揉摩构件在头箍弹簧支架和第二护罩的相互支撑作用下,自适应调节揉摩头的最佳舒适力度,让太阳穴位肌肉及血管不伤害。从而梳通脑血管,预防太阳穴血管硬化堵塞,导致供血不足,造成头晕头痛多种疾病的有益效果。

(3)在控制器和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三组揉摩头分组循环揉摩,在揉摩时让整个颈部的肌肉和神经不会感到麻痹,让大脑能感受到揉摩的点位准确力度舒适,颈部和脑体能够轻松自如睡在枕上享受揉摩,从而梳通颈动脉和脑血管,松驰大脑神经,解除大脑工作疲痨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颈项弹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颈部揉摩构件安装在颈项弹簧支架上的示意图;

图6是安装在动力箱内的电机组件及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颈部揉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头部揉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枕本体;

2—动力箱,21—第一电机,22—第二电机,23—第三电机,24—第四电机;

3—颈项弹簧支架,30—斗腔形支块,31—第一颈部揉摩构件,32—第二颈部揉摩构件,33—第三颈部揉摩构件,34—第一轴承盒,35—第一护罩,36—第一转动轴,37—第一揉摩头;

4—头箍弹簧支架,41—头部揉摩构件,44—第二轴承盒,45—第二护罩,46—第二转动轴,47—第二揉摩头;

5—传动机构,51—主动轴,52—从动轴,53—主动齿轮,54—从动齿轮,55—减振/减噪连轴套,56—第一软轴,57—第二软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揉摩枕,包括枕本体1和设在其内的动力箱2,所述枕本体1的上表面为曲面形,与人体颈部相适配;当头部睡在揉摩枕上时,整个颈部和后脑同时均匀受力,给后脑颈骨分担承受力的作用。头顶前边无阻挡,对头顶无阻力,感觉舒适;其特征是:

一电机组件设在所述动力箱2内,所述电机组件由多台电机组成;

多副颈部揉摩构件分别连接在设置在所述枕本体1内的颈项弹簧支架3上,并分别通过传动机构5与一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所述颈项弹簧支架3位于所述枕本体1中;

一副头部揉摩构件连接在位于所述枕本体1外的头箍弹簧支架4上,并通过传动机构5与一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所述头箍弹簧支架4倒呈“u”型。

实施例一:所述的揉摩枕的动力箱2内的电机组件由三个电机组成,分别是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22和第四电机24;两副连接在所述枕本体1内的颈项弹簧支架3上的颈部揉摩构件,分别是第一颈部揉摩构件31和第二颈部揉摩构件32;所述第一颈部揉摩构件31通过传动机构5与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颈部揉摩构件32通过传动机构5与所述第二电机22的输出轴配合连接;一副所述头部揉摩构件41连接在所述头箍弹簧支架4上,并通过传动机构5与所述第四电机24的输出轴配合连接。

实施例二:所述的揉摩枕的所述动力箱2内的电机组件由四个电机组成,分别是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22、第三电机23和第四电机24;三副连接在所述枕本体1内的颈项弹簧支架3上的颈部揉摩构件,分别是第一颈部揉摩构件31、第二颈部揉摩构件32和第三颈部揉摩构件33;所述第一颈部揉摩构件31通过传动机构5与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颈部揉摩构件32通过传动机构5与所述第二电机22的输出轴配合连接;所述第三颈部揉摩构件33通过传动机构5与所述第三电机23的输出轴配合连接;一副所述头部揉摩构件41连接在所述头箍弹簧支架4上,并通过传动机构5与所述第四电机24的输出轴配合连接。

所述颈项弹簧支架3由一段平直弹簧片的一端与一段上凸圆弧弹簧片的一端相连构成,在所述上凸圆弧弹簧片上设有2—3个结构相同呈上边开口的倒梯形支块30,所述倒梯形支块30的下边固定连接在所述颈项弹簧支架3的上凸圆弧弹簧片上,所述倒梯形支块30的两边内侧与一副颈部揉摩构件连接。

所述第一颈部揉摩构件31、第二颈部揉摩构件32和第三颈部揉摩构件33均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颈部揉摩构件;所述颈部揉摩构件包括第一轴承盒34和与其连接的第一护罩35,一第一转动轴36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轴承盒34与一第一揉摩头37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36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5配合连接。所述揉摩头能够绕转动轴在护罩内转动,实现颈部揉摩功能。

一副所述头部揉摩构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头部揉摩构件41;所述头部揉摩构件41包括第二轴承盒44和与其连接的第二护罩45,一第二转动轴46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轴承盒44与一第二揉摩头47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46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5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揉摩头能够绕第二转动轴在第二护罩内转动,实现头部揉摩功能。

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平行设置且两端部分别定位配合连接在所述动力箱2的箱板上的多根主动轴51和多根从动轴52,在所述主动轴51的中部配合连接有主动齿轮53,在所述从动轴52的中部配合连接有从动齿轮54,该从动齿轮54与所述主动齿轮53啮合;

多根所述主动轴51的一端分别与一减振/减噪连轴套55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减振/减噪连轴套5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组件中的一台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多根所述主动轴5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软轴56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软轴56的另一端与所述颈部揉摩构件的第一转动轴36的另一端配合连接,或者与所述头部揉摩构件第二转动轴46的另一端配合连接。

多根所述从动轴52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软轴57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软轴57的另一端与所述颈部揉摩构件的第一转动轴36的另一端配合连接,或者与所述头部揉摩构件第二转动轴46的另一端配合连接。

所述枕本体1采用浮胶海绵制作;所述颈项弹簧支架3与枕本体1连接为一体。

所述电机组件的多台电机的启停、转速、转向和工作时间分别受一控制器(图中未画出)的控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