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巩膜定量加压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4780发布日期:2020-05-29 12:22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巩膜定量加压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眼科手术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巩膜定量加压块。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度近视患病率的明显增高,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高度近视患者高达2900万至3040万,高度近视引起的眼底病变已成为不可逆盲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高度近视导致的牵引性黄斑病变主要包括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劈裂、黄斑中心凹视网膜脱离和黄斑裂孔三种类型,是一组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的致盲性疾病。

目前临床上对牵引性黄斑病变的治疗方法有几种主流选择,包括黄斑外加压术(macularbuckle)、玻璃体切除手术(parsplanavitrectomy,ppv)和玻切联合黄斑外加压术,手术的目的和关键在于解除各种因素对视网膜的牵引,恢复黄斑区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黄斑外加压术有助于缓解后巩膜葡萄肿对外层视网膜的牵引(前后方向),缩短视网膜复位所需的路程,同时避免内眼手术可能对视网膜功能的损伤。玻璃体切除术主要为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清除对黄斑部有牵引力的组织(切线方向),同时除去细胞病理性增殖的骨架结构,降低黄斑前膜复发的可能性。有研究者认为玻璃体手术能使高度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得到解剖复位和功能改善。另外也有文献报道,对大量样本的分析证明黄斑后巩膜加固术能使患者有较高的视网膜复位率。

由于高度近视患者眼球在解剖上的往往发生改变,表现为眼轴增长、眼球外形不规则和后巩膜葡萄肿,根据3d-mri眼球模型结果发现其整体形态可以大致分球型、锥型、碗型和柱型这4种主要类型。然而,目前的常规黄斑外垫压术中所使用的外加压植入物不能完全吻合眼球形状,这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因此术中容易出现医源性损伤视网膜、巩膜和眼外肌等并发症,术后也可能因外加压植入物贴合不佳而发生暴露感染、斜视、视物变形、散光等症状。目前所有巩膜外加压植入体无法实现定量顶压。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巩膜定量加压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所有巩膜外加压植入体无法实现定量顶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巩膜定量加压块,包括植入本体、植入体柄,所述植入体柄一端与植入本体连接,所述植入本体为柔性中空结构,所述植入体柄内设置有通水管道,所述通水管道沿植入体柄长度方向设置且一端与植入本体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植入体柄背离植入体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植入体柄内还设置有导光丝,所述导光丝沿植入体柄设置,导光丝一端插入植入本体内,另一端从植入体柄背离植入本体一端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通水管道为植入体柄上开设的孔道。

进一步地,所述植入体柄背离植入本体一端设置有贴片,所述贴片的一条侧边与所述植入体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植入本体和植入体柄均采用医用硅胶。

本实用新型实施还提供了一种后巩膜定量加压块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导光丝连接光源;

步骤2、将后巩膜定量加压块精确植入至巩膜葡萄肿外的位置;

步骤3、在术中光学断层相干检查直视下向通水管道注入生理盐水对葡萄肿进行定量顶压;

步骤4、抽出导光丝;

步骤5、缝合固定植入本体和植入体柄,缝合结膜囊。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向通水管道注入生理盐水通过将注射器针头插入所述通水管道内进行注射实现。

进一步地,步骤5还包括在贴片上位于植入体柄两侧部分进行缝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在植入体柄中植入通水管道,在术中通过管道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同时可在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直视下进行定量顶压,使视网膜恢复解剖上贴合的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眼球后巩膜的变形,减少因为顶压过度引起的散光、复视并发症,以及减少因顶压程度不足使得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后巩膜定量加压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植入本体;2、植入体柄;3、通水管道;4、导光丝;5、贴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后巩膜定量加压块,如图1所示,包括植入本体1、植入体柄2,其中,植入本体1用于植入人体眼部进行巩膜外加压,植入本体1采用柔性材质,且采用柔性硅胶,具备弹性变形能力,其内部中空,植入体柄2一端与植入本体1固定连接,植入体柄2内设置有通水管道3,通水管道3沿植入体柄2设置,其一端连通至植入本体1空腔,另一端延伸至植入体柄2背离植入本体1一端,且通水管道3背离植入本体1一端封闭,通水管道3可用于注入灭菌生理盐水,将注射器针头插入通水管道3内后进行注射可使灭菌生理盐水流入植入本体1内,注入的生理盐水对植入本体1进行支撑,从而调节植入本体1的体积,实现定量顶压的目的,当注射的生理盐水后所撑起的植入本体1使视网膜解剖复位时拔出注射器针头,此时,由于植入体柄2采用硅胶材质使植入体柄2上的针孔能够自动闭合,避免针孔位置漏水。

植入体柄2内还设置有导光丝4,导光丝4沿植入体柄2设置,导光丝4一端插入植入本体1内,另一端从植入体柄2背离植入本体1一端伸出,导光丝4可采用导光纤维,导光丝4位于植入体柄2外部一端可连接光源,并将光线导入植入本体1内,从而便于安放后巩膜定量加压块时对植入本体1进行精确定位。导光丝4与通水管道3之间互不干涉,不会造成灭菌生理盐水泄露。导光丝4在植入结束后可直接从植入体柄2中抽出,避免导光丝4影响后巩膜定量加压块的正常使用。在现有技术中,部分眼科手术采用手术过程中在植入体上插入导光丝4并进行打结固定以便于进行植入体植入,此种方法操作不方便,植入完成后也不便于将导光丝4抽出,容易对人体眼部造成伤害,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后巩膜定量加压块,导光丝4预安装在植入体柄2内,不需要在使用时现场安装,可即取即用,操作方便且安全性较好。

通水管道3为植入体柄2上开设的孔道,不需要另行安装其他管道,生产更方便且造价成本更低。

植入体柄2背离植入本体1一端设置有贴片5,该贴片5为长方形薄片,贴片5的一条侧边与植入体柄2固定连接,该贴片5可方便植入体柄2的缝合固定,通过贴片5进行缝合固定后可避免植入体柄2出现晃动、扭转等情况。

由于后巩膜定量加压块需要手术植入人体眼睛内,因此,后巩膜定量加压块优先采用医用硅胶,从而提高手术的卫生安全性和后巩膜定量加压块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安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施例一中后巩膜定量加压块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导光丝4位于植入体柄2外的部分连接光源,从而照亮植入本体1;

步骤2、将后巩膜定量加压块植入至巩膜葡萄肿外的位置;

步骤3、在术中光学断层相干检查直视下向通水管道3注入生理盐水注入生理盐水对葡萄肿进行定量顶压,通过调节通水管道3内注入的生理盐水的量可调节撑起植入本体1的高度,当植入本体1的撑起高度达到视网膜解剖复位时停止注射;

步骤4、抽出导光丝4,抽出过程中可通过手术钳夹住固定植入体柄2,并通过另一个手术钳抽出导光丝4;

步骤5、缝合固定植入本体1和植入体柄2,避免植入本体1和植入体柄2晃动。

优选的,步骤3中向通水管道3注入生理盐水通过将注射器针头插入通水管道3内进行注射实现,注射器取材方便,且便于控制注入量,注射器的针头在植入体柄2上形成的针孔较小,抽出注射器针头后植入体柄2上的针孔可自动闭合,能够避免生理盐水外泄,无需在进行封堵操作,手术过程中使用更方便,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长。

更优的,步骤5还包括在贴片5上位于植入体柄2两侧部位设置缝线孔并进行缝线,通过在贴片5上进行缝线可使植入体柄2的固定更稳定,能够有效避免植入体柄2以及植入本体1晃动,同时,通过设置缝线孔进行缝线的方式具有缩短手术时间的优点。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