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4461发布日期:2020-06-26 21:5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艾灸设备。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燃烧产生的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现有的艾灸设备在使用时,设备易移动,温度不均匀持久,对一些重要穴位不能单独完成调理操作,影响使用效果;和艾灸普及推广,同时现有的艾灸设备往往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及运输,或者,需两人配合才能使用艾灸设备,较为不便。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包括一艾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炉包括一中空的炉体,所述炉体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炉体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处安有一用于容纳艾灸材料的炉膛,所述炉膛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炉膛下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宽度,所述炉膛上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宽度,所述炉膛的上部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炉膛的底部设有至少三个第一透气孔;

所述炉体的上部设有一炉盖,所述炉盖的上表面上设有至少三个第二透气孔;

所述炉体的下部设有一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第三透气孔,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一根用于固定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侧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两侧部上。

所述第一透气孔的直径在1.5mm~2.5mm之间。

所述连接带采用一松紧带。或者,所述连接带上穿有一日字扣。

所述炉体的下部设有一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呈环状排布在所述炉体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三透气孔的内壁上设有一用于卡入所述条状凸起的环状凹槽。或,所述炉体的下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三透气孔的内壁上设有一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所述底座采用硅胶制成。

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一用于防止烫伤的隔离布。

所述炉体的外侧套设有一弹性布料制成的布套,所述炉盖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布套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可通过连接带将炉体固定在使用者身上,减少炉体位移的状况发生,提高了使用效果;同时此设计体积小,便于携带及运输,并且使用者通过此设备可独自进行艾灸操作,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包括一艾灸炉,艾灸炉包括一中空的炉体7,炉体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开口,炉体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处安有一用于容纳艾灸材料的炉膛6,炉膛的横截面呈圆形,炉膛下部的直径小于第一开口处的宽度,炉膛上部的直径大于第一开口处的宽度,炉膛的上部设有第三开口,炉膛的底部设有至少三个第一透气孔;炉体的上部设有一炉盖1,炉盖的上表面上设有至少三个第二透气孔;炉体的下部设有一底座5,底座的中部设有第三透气孔,底座上设有至少一根用于固定的连接带3,连接带的两侧部分别固定在底座的两侧部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可通过连接带将炉体固定在使用者身上,减少炉体位移的状况发生,提高了使用效果;同时此设计体积小,便于携带及运输,并且使用者通过此设备可独自进行艾灸操作,较为便捷。

为了保证设备的使用效果,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连通炉体内的中空腔。至少三个第一透气孔均匀排布在炉膛的底面上。至少三个第二透气孔均匀排布在炉盖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透气孔的直径在1.5mm~2.5mm之间。

连接带采用一松紧带。或者,连接带上穿有一日字扣。松紧带具有一定弹性,便于使用者穿戴。或者,也可通过日字扣调整连接带的长度。

炉体的下部设有一条状凸起,条状凸起呈环状排布在炉体的下表面上,第三透气孔的内壁上设有一用于卡入条状凸起的环状凹槽。或,炉体的下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第三透气孔的内壁上设有一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底座采用食品级硅胶制成。可通过条状凸起卡入到环状凹槽内,将炉体固定到底座上;或者,可通过螺纹拧接,将将炉体固定到底座上。

底座的下方设有一用于防止烫伤并达到均匀传热的隔离布4。隔离布采用阻燃无纺布制成。炉体的外侧套设有一弹性布料制成的布套2,炉盖的下部设置在布套内。隔离布、布套均起到了减少烫伤的状况发生,同时布套还起到了进一步固定炉盖与炉体的作用,使设备在使用时更为稳定。

此设备,在使用时,将艾灸材料放置入炉膛内并点燃,再将炉膛的下部插入炉体上的第一开口,盖上炉盖,使炉盖套设在炉膛的上方,同时将布套套设在炉体及炉盖的外侧,再将炉体的下部固定到底座上并在底座的下方垫上隔离垫,最后,使用者通过连接带将艾灸炉进行固定,艾灸完成后即可拆卸,使用便捷,且保证了使用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包括一艾灸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炉包括一中空的炉体,所述炉体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炉体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处安有一用于容纳艾灸材料的炉膛,所述炉膛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炉膛下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宽度,所述炉膛上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宽度,所述炉膛的上部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炉膛的底部设有至少三个第一透气孔;

所述炉体的上部设有一炉盖,所述炉盖的上表面上设有至少三个第二透气孔;

所述炉体的下部设有一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第三透气孔,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一根用于固定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侧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两侧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气孔的直径在1.5mm~2.5m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采用一松紧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上穿有一日字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下部设有一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呈环状排布在所述炉体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三透气孔的内壁上设有一用于卡入所述条状凸起的环状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采用硅胶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一用于防止烫伤的隔离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外侧套设有一弹性布料制成的布套,所述炉盖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布套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艾灸炉。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包括一艾灸炉,艾灸炉包括一中空的炉体。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用于养生及调理经络的艾灸设备,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可通过连接带将炉体固定在使用者身上,减少炉体位移的状况发生,提高了使用效果;同时此设计体积小,便于携带及运输,并且使用者通过此设备可独自进行艾灸操作,较为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苏鸣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鸣清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