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1061发布日期:2020-09-29 09:26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妇科时常需要进行宫颈组织切除的手术,例如宫颈息肉拆除术、宫颈锥切术、宫颈癌切除术等,现在部分手术可采用leep刀,但leep刀技术复杂、设备昂贵,而且采用leep刀还需要额外的装置辅助将组织物排出体外,整体成本较高,而且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该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通过移位页、上隔片和下隔片等结构设置,能极大的方便一些较为简单的手术进行,大幅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装有螺旋页片状的移位页,管体前端有上隔片和下隔片,上隔片和下隔片均由转杆可转动固定在管体上使得管体前端可开合,固定上隔片的两根转杆之间和固定下隔片的两根转杆之间均有拉杆,有拉索沿管体外表面布置,拉索前端固定在拉杆上;在管体后端内部可拆卸固定有固定块,移位页的轴心有连轴,连轴可转动固定在固定块上。

所述连轴后端为扁平状。

所述固定块为两根圆杆以中心交叉构成十字状,连轴穿过中心交叉位置。

所述转杆内侧开有滑槽,拉杆端部固定在滑槽中并可沿滑槽移动。

所述转杆后端可转动固定在固定轴上,固定轴固定在管体外表面,且四个固定轴于管体横截面上均布。

所述管体外表面上固定有多个套环,拉索穿过套环布置。

所述多个套环中,每一拉索穿过的套环以直线分布。

所述移位页前端固定有刀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移位页、上隔片和下隔片等结构设置,能极大的方便一些较为简单的手术进行,大幅降低成本,而且结构清晰简单,易于维护和更换配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管体和固定块半剖后的侧视图。

图中:11-管体,12-移位页,13-连轴,14-固定块,15-套环,21-上隔片,22-下隔片,23-转杆,24-固定轴,25-拉杆,26-滑槽,27-拉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包括管体11;所述管体11内装有螺旋页片状的移位页12,管体11前端有上隔片21和下隔片22,上隔片21和下隔片22均由转杆23可转动固定在管体11上使得管体11前端可开合,固定上隔片21的两根转杆23之间和固定下隔片22的两根转杆23之间均有拉杆25,有拉索27沿管体11外表面布置,拉索27前端固定在拉杆25上;在管体11后端内部可拆卸固定有固定块14,移位页12的轴心有连轴13,连轴13可转动固定在固定块14上。

由此,通过转动连轴13即可使得移位页12转动,将管体11前端的组织物往管体11后端移动而排出,而上隔片21和下隔片22可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开合可以实现对组织物的剪切,另一方面在管体11伸入至体腔内的过程中通过合上可以避免非目标组织物进入管体11。

所述连轴13后端为扁平状,由此可便于将连轴13插入至转动装置的输入轴,由电控转动装置带动转动。

所述固定块14为两根圆杆以中心交叉构成十字状,连轴13穿过中心交叉位置,因此一方面便于拆装放置,另一方面也便于清洗。

所述转杆23内侧开有滑槽26,拉杆25端部固定在滑槽26中并可沿滑槽26移动。

所述转杆23后端可转动固定在固定轴24上,固定轴24固定在管体11外表面,且四个固定轴24于管体11横截面上均布。

所述管体11外表面上固定有多个套环15,拉索27穿过套环15布置。

所述多个套环15中,每一拉索27穿过的套环15以直线分布。

所述移位页12前端固定有刀片。

拉索27一般为钢丝,既能拉动拉杆25使上隔片21和下隔片22打开,也能推动拉杆25使上隔片21和下隔片22合上,而且通过两根拉索27的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操作管体11转动、弯曲。

操作时,先将移位页12、连轴13、固定块14、拉索27组装,保持两根拉索27同步于管体11深入至患者体腔内,当需要转动或弯曲管体11时,操作两根拉索27相对转动或弯曲即可;当管体11前端到达预定位置,则可以同步操作两根拉索27使上隔片21和下隔片22开合对组织物进行剪切,同时转动连轴13使得移位页12将组织物排出患者体外。可见,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妇科手术,特别是切除宫颈癌之类的异常组织物切取手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包括管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1)内装有螺旋页片状的移位页(12),管体(11)前端有上隔片(21)和下隔片(22),上隔片(21)和下隔片(22)均由转杆(23)可转动固定在管体(11)上使得管体(11)前端可开合,固定上隔片(21)的两根转杆(23)之间和固定下隔片(22)的两根转杆(23)之间均有拉杆(25),有拉索(27)沿管体(11)外表面布置,拉索(27)前端固定在拉杆(25)上;在管体(11)后端内部可拆卸固定有固定块(14),移位页(12)的轴心有连轴(13),连轴(13)可转动固定在固定块(1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13)后端为扁平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4)为两根圆杆以中心交叉构成十字状,连轴(13)穿过中心交叉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23)内侧开有滑槽(26),拉杆(25)端部固定在滑槽(26)中并可沿滑槽(26)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23)后端可转动固定在固定轴(24)上,固定轴(24)固定在管体(11)外表面,且四个固定轴(24)于管体(11)横截面上均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1)外表面上固定有多个套环(15),拉索(27)穿过套环(15)布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套环(15)中,每一拉索(27)穿过的套环(15)以直线分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页(12)前端固定有刀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妇科内腔组织物取出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装有螺旋页片状的移位页,管体前端有上隔片和下隔片,上隔片和下隔片均由转杆可转动固定在管体上使得管体前端可开合,固定上隔片的两根转杆之间和固定下隔片的两根转杆之间均有拉杆,有拉索沿管体外表面布置,拉索前端固定在拉杆上;在管体后端内部可拆卸固定有固定块,移位页的轴心有连轴,连轴可转动固定在固定块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移位页、上隔片和下隔片等结构设置,能极大的方便一些较为简单的手术进行,大幅降低成本,而且结构清晰简单,易于维护和更换配件。

技术研发人员:兰艳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甸县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