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锁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9903发布日期:2020-06-23 21:5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伤口锁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伤口锁合装置。



背景技术:

伤口锁合装置作为现有手术后代替传统手术缝合的器具,能避免给皮肤造成新的损伤、缝线过敏、易感染、愈合伤口不美观呈“蜈蚣脚”、伤口内留下异物等不足。

公开号为cn1524507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皮肤伤口锁合器,通过棘条上的棘齿和锁扣内的止动棘爪的卡紧作用实现皮肤伤口的锁合。但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止动棘爪无法解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棘条拉扯过头导致伤口过紧的情况,不仅不利于伤口的愈合,且会导致伤口愈合形状凸起,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锁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根据伤口开合程度调整齿条的松紧度,使伤口达到齐平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伤口锁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和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底座;所述齿条为双向齿条,锯齿分布在齿条的两边且向齿条的中部倾斜,齿条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固定底座包括本体及用于锁定锯齿的锁定机构,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缝皮钉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穿孔及啮合齿,所述穿孔安装在本体一端向上延伸的固定部上,啮合齿安装于穿孔的后方,啮合齿的一端经半柔性连接部与固定部连接,啮合齿的另一端设置有解锁条。

进一步的,所述解锁条的末端设置有向下的凸部。

进一步的,所述半柔性连接部开设有沿齿条前进方向的开槽。

进一步的,所述缝皮钉安装孔向本体的侧边延伸直至贯穿形成增强本体柔度的沟槽。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下端面设置有粘胶层,粘胶层外设置有保护膜。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和固定底座采用聚酰胺、聚酯或聚乙烯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的啮合齿上设置有解锁条,可将啮合齿与齿条解锁,根据伤口的开合程度自由调整伤口锁合装置的松紧度,令伤口达到齐平的效果。另一方面,齿条中部设置有限位机构,可防止齿条拉扯过头导致啮合齿滑动至方向相反的锯齿上,造成装置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齿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施例的固定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底座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底座与齿条安装示意图。

图中:1、齿条;11、锯齿;12、限位机构;2、固定底座;21、锁定机构;211、穿孔;212、啮合齿;213、固定部;214、半柔性连接部;215、解锁条;216、开槽;217、凸部;22、缝皮钉安装孔;23、沟槽;24、粘胶层;25、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伤口锁合装置,包括齿条1和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底座2,固定底座2固定于伤口两侧的皮肤上,在通过齿条1连接两个固定底座2实现对伤口的锁合,有助于伤口愈合。

请参照图2,所述齿条1为双向齿条,上表面设置有锯齿11;锯齿11分布在齿条1的两边且向齿条1的中部倾斜,齿条1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2,所述限位机构12为向上延伸的挡板,防止固定底座2从齿条1的第一侧滑向另一外一侧,失去锁紧的效果。

请参照图3,所述固定底座2包括本体及用于锁定锯齿11的锁定机构21,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缝皮钉安装孔22。值得一提的是,缝皮钉安装孔22的数量为偶数个,两个为一组,均匀排列在本体上,缝皮钉通过相邻的两个缝皮钉安装孔22将固定底座牢牢固定在皮肤上。人体皮肤通常不是平整的,比如手臂和腿部等位置,因此为了将固定底座更好地固定在皮肤上。齿条1和固定底座2采用半柔性材料制成,例如聚酰胺、聚酯或聚乙烯等;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固定底座2的可弯曲性,所述缝皮钉安装孔22向本体的侧边延伸直至贯穿形成增强本体柔度的沟槽23。

请结合图3和图4,所述锁定机构21包括穿孔211及啮合齿212,所述穿孔211安装在固定底座2本体一端向上延伸的固定部213,且穿孔211小于限位机构12的大小,限位机构12才能起到相应的限位作用。啮合齿212安装于穿孔211的后方,如图5所示,在齿条1穿过穿孔211后,锯齿11与啮合齿212实现啮合作用,卡住齿条1使固定底座2仅能往齿条1的中部运动。为了实现啮合齿121的解锁,啮合齿212的一端经半柔性连接部214与固定部213连接且啮合齿212的另一端设置有向后上方弯曲的解锁条215;为了进一步增强半柔性连接部214的柔性,所述半柔性连接部214开设有沿齿条1前进方向的开槽216。使用时,只需向上轻抬解锁条215,啮合齿212便可从锯齿11中分离,实现解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伤口锁合装置使用场景的特殊性,医护人员操作时一般穿戴橡胶手套,为了使解锁条的使用更加方便,所述解锁条215的末端设置有向下的凸部217,有利于医护人员手指的着力。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座2本体的下端面设置有粘胶层24,粘胶层24外设置有保护膜25。使用时,仅需先将保护膜25撕开,便可通过粘胶层24将固定底座2初步固定在伤口两侧的皮肤上,进一步再使用缝皮钉进行最终固定。

为了一般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该伤口锁合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进一步介绍,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两个固定底座分别固定在伤口两侧的皮肤上;具体包括:

s11,初步固定,撕开固定底座本体下端面的保护膜,通过粘胶将固定底座初步固定在伤口两侧的皮肤上;

s12,最终固定,在缝皮钉安装孔中打入缝皮钉,将固定底座牢牢固定于皮肤上。

s2,将齿条安装于两个固定底座上,齿条两边的锯齿分别由两侧的固定底座的锁定机构锁定;

s3,根据伤口的开合程度调整齿条的松紧,具体包括:

s31,调紧,当伤口开合过大时,保持固定底座不动,将齿条的任意一端向外拉扯;

s32,调松,当伤口过紧时,保持固定底座不动,向上抬起解锁条,使固定底座的啮合齿与齿条的锯齿分离实现解锁,再将解锁侧的齿条向内侧推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伤口锁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和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底座;所述齿条为双向齿条,锯齿分布在齿条的两边且向齿条的中部倾斜,齿条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固定底座包括本体及用于锁定锯齿的锁定机构,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缝皮钉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锁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穿孔及啮合齿,所述穿孔安装在本体一端向上延伸的固定部上,啮合齿安装于穿孔的后方,啮合齿的一端经半柔性连接部与固定部连接,啮合齿的另一端设置有解锁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伤口锁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条的末端设置有向下的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伤口锁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柔性连接部开设有沿齿条前进方向的开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锁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皮钉安装孔向本体的侧边延伸直至贯穿形成增强本体柔度的沟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锁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下端面设置有粘胶层,粘胶层外设置有保护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锁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和固定底座采用聚酰胺、聚酯或聚乙烯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公开了一种伤口锁合装置,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齿条和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底座;所述齿条为双向齿条,锯齿分布在齿条的两边且向齿条的中部倾斜,齿条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固定底座包括本体及用于锁定锯齿的锁定机构,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缝皮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伤口开合程度调整齿条的松紧度,使伤口达到齐平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江利民;曾林如;朱理;方章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贤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