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内科诊疗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6741发布日期:2020-06-26 22:05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内科诊疗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诊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内科诊疗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内科是一种医学科属。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传染病科,小儿科等。在对儿内科进行诊疗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儿童患者进行抽血或者输液操作。

在对儿童进行抽血或输液过程中,由于儿童的自制力较差,容易出现儿童自己拔掉输液管或者抽血管现象,对儿童造成二次伤害,需要医务人员长时间的监护,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儿内科诊疗辅助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儿童进行诊疗辅助,保护了儿童的安全,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儿内科诊疗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内科诊疗辅助装置包括:弧形挡板;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挡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夹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挡板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夹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弧形夹板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夹板上,且第一所述弧形夹板和第二所述弧形夹板对称设置;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夹板的侧壁上;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挡板的上端;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缠绕机构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螺纹杆和螺纹槽,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夹板和所述第二弧形夹板的侧壁上,所述螺纹杆竖直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块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且所述螺纹杆插设于所述螺纹槽中并与其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安装板、滑板、绕柱和条形开口,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挡板上侧的侧壁上,且所述滑板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两个所述绕柱横向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滑板一侧的侧壁上,所述条形开口开设于所述弧形挡板中。

优选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横杆、滑杆、滑槽和弹簧,所述横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侧壁上,且所述滑杆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板的侧壁上,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横杆中,且所述滑杆靠近所述横杆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滑槽中并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滑槽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夹板和所述第二弧形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中均连接有护垫。

优选的,所述弧形挡板和第一弧形夹板以及第二弧形夹板的边缘处均设有倒圆角。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内科诊疗辅助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儿童进行输液或者抽血时,通过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将装置固定在儿童的手臂上,通过弧形挡板对输液或者抽血部位进行遮挡,可防止儿童触碰针头或者其他物体意外触碰针头而对其造成二次伤害,保护了儿童的安全,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内科诊疗辅助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弧形挡板,2、连接机构,21、第一弧形夹板,22、第二弧形夹板,3、固定机构,31、第一固定块,32、第二固定块,33、螺纹杆,34、螺纹槽,4、缠绕机构,41、安装板,42、滑板,43、绕柱,44、条形开口,5、弹性机构,51、横杆,52、滑杆,53、滑槽,54、弹簧,6、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内科诊疗辅助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示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儿内科诊疗辅助装置包括:弧形挡板1、连接机构2、固定机构3、缠绕机构4、弹性机构5。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示,连接机构2固定连接于弧形挡板1的两端,连接机构2包括第一弧形夹板21和第二弧形夹板22,两个第一弧形夹板21分别固定连接于弧形挡板1的两端,且两个第一弧形夹板21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弧形夹板22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一弧形夹板21上,且第一弧形夹板21和第二弧形夹板22对称设置,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儿童进行输液或者抽血时,通过第一弧形夹板21和第二弧形夹板22将装置固定在儿童的手臂上,通过弧形挡板1对输液或者抽血部位进行遮挡,可防止儿童触碰针头或者其他物体意外触碰针头而对其造成二次伤害,保护了儿童的安全,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参考图1和图2示,固定机构3固定连接于第一弧形夹板21的侧壁上,固定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块31、第二固定块32、螺纹杆33和螺纹槽34,第一固定块31和第二固定块32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弧形夹板21和第二弧形夹板22的侧壁上,螺纹杆33竖直贯穿第二固定块32并与其螺纹连接,螺纹槽34开设于第一固定块31上,且螺纹杆33插设于螺纹槽34中并与其螺纹连接,将第一弧形夹板21和第二弧形板22对准儿童的手臂套上,并将第一弧形夹板21和第二弧形夹板22闭合,转动螺纹杆33,使其旋进螺纹槽34中,对第一固定块31和第二固定块32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对第一弧形夹板21和第二弧形夹板22进行连接固定,使装置固定在儿童的手臂上,通过弧形挡板1对输液或者抽血部位进行遮挡。

参考图1和图2示,缠绕机构4固定连接于弧形挡板1的上端,缠绕机构4包括安装板41、滑板42、绕柱43和条形开口44,安装板41固定连接于弧形挡板1上侧的侧壁上,且滑板42位于安装板41的一侧,两个绕柱43横向对称固定连接于安装板41靠近滑板42一侧的侧壁上,条形开口44开设于弧形挡板1中,在弧形挡板1对输液部位进行遮挡时,将输液管从条形开口44处绕进,并依次在两个绕柱53上绕一圈,输液管进行限制,防止意外拉扯输液管而导致针头出现偏移对儿童造成伤害,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

参考图3示,弹性机构5固定连接于缠绕机构4上,弹性机构5包括横杆51、滑杆52、滑槽53和弹簧54,横杆51固定连接于安装板41的侧壁上,且滑杆52横向固定连接于滑板42的侧壁上,滑槽53开设于横杆51中,且滑杆52靠近横杆51的一端插设于滑槽53中并通过弹簧54与滑槽53的内壁连接,在需要将输液管缠绕在绕柱43上时,拉动滑板42,带动滑杆52在滑槽53中滑动,对弹簧54进行拉伸,从而使绕柱43的一端露出,输液管可从绕柱43的一端缠绕在上面,松开滑板42,在弹簧54的弹性力作用下,滑板42与绕柱43抵住,从而对输液管进行限制。

参考图1个图2示,第一弧形夹板21和第二弧形夹板22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中均连接有护垫6,通过设置护垫6,减小了第一弧形夹板21和第二弧形夹板22固定在儿童手臂上时的不适感。

参考图1和图2示,弧形挡板1和第一弧形夹板21以及第二弧形夹板22的边缘处均设有倒圆角,通过设置倒圆角,防止装置与儿童手臂的接触部位出现尖锐而对儿童造成伤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