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麻醉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9331发布日期:2020-09-11 22:4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麻醉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麻醉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麻醉学(anesthesiology)是运用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以消除患者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在临床上行气管插管前常需先做咽喉及气管内表面麻醉,以减少插管对患者的刺激。

现有的医用麻醉喷雾装置在使用时,其中的过液管需要插入到患者体内,由于人体组织为软质,当过液管需要插入到患者体内后,局部的组织可能会包裹喷洒头,使得喷雾孔被堵塞,从而不利于患者的麻醉。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医用麻醉喷雾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小喷雾孔发生堵塞的医用麻醉喷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麻醉喷雾装置包括:过液管机构;注射器连接机构,所述注射器连接机构连接于过液管机构的一端;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连接于过液管机构;喷洒头机构,所述喷洒头机构连接于过液管机构远离注射器连接机构的一端,且喷洒头机构包括弹簧、条形开口、喷雾孔、软质波纹管、分液盘、喷洒头主体、连接杆、圆柱状气囊、出液仓和导气管,所述喷洒头主体与过液管机构中过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喷洒头主体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同时喷洒头主体内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圆柱状气囊,圆柱状气囊连接导气管的一端,导气管的另一段与充气机构中的气道相互连通;所述喷洒头主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圆周排列的条形开口,每个条形开口内均设有出液仓,出液仓通过连接杆与喷洒头主体的顶端内壁滑动连接,且连接杆通过弹簧与喷洒头主体的内壁连接,同时出液仓相对的两个侧面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雾孔;所述喷洒头主体内固定连接有分液盘,每个出液仓均通过软质波纹管与分液盘连接,且分液盘通过连接管与过液管机构中的过液水道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过液管机构包括过液管和过液水道,所述过液管的内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两端贯通的过液水道。

优选的,所述过液管机构还包括微孔,其中过液管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微孔。

优选的,所述注射器连接机构包括注射通道和注射器连接头,所述注射器连接头固定连接在过液管远离喷洒头主体的一端,且注射器连接头内开设有注射通道,注射通道与过液水道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道、阀门、输气管和按压气囊,其中过液管内开设有两端贯通的气道,且注射器连接头的上方连接有按压气囊,按压气囊通过输气管与气道的一端相互连通,气道的另一端与导气管相互连通,且输气管上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注射器连接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喷洒头主体远离过液管的一端为圆顶结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麻醉喷雾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麻醉喷雾装置,在使用时,开启阀门,然后按压按压气囊,使得按压气囊内的气体通过气道、输气管和导气管进入到圆柱状气囊内,使得圆柱状气囊充气膨胀,从而推动出液仓从对应的条形开口中滑出,当出液仓滑出时,通过出液仓撑开局部组织,避免局装组织堵塞出液仓上喷雾孔,从而保证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麻醉喷雾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喷洒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充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喷洒头机构,11、弹簧,12、条形开口,13、喷雾孔,14、软质波纹管,15、分液盘,16、喷洒头主体,17、连接杆,18、圆柱状气囊,19、出液仓,19a、导气管,2、过液管机构,21、过液管,22、微孔,23、过液水道,3、充气机构,31、气道,32、阀门,33、输气管,34、按压气囊,4、手柄,5、注射器连接机构,51、注射通道,52、注射器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麻醉喷雾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喷洒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充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医用麻醉喷雾装置包括:过液管机构2;注射器连接机构5,所述注射器连接机构5连接于过液管机构2的一端;充气机构3,所述充气机构3连接于过液管机构2;喷洒头机构1,所述喷洒头机构1连接于过液管机构2远离注射器连接机构5的一端。

需要说明:麻醉药液通过注射器连接机构5和过液管机构2进入到喷洒头机构1内。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喷洒头机构1包括弹簧11、条形开口12、喷雾孔13、软质波纹管14、分液盘15、喷洒头主体16、连接杆17、圆柱状气囊18、出液仓19和导气管19a,所述喷洒头主体16与过液管机构2中过液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喷洒头主体16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同时喷洒头主体16内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圆柱状气囊18,圆柱状气囊18连接导气管19a的一端,导气管19a的另一段与充气机构3中的气道31相互连通;所述喷洒头主体16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相互连通的圆周排列的条形开口12,每个条形开口12内均设有出液仓19,出液仓19通过连接杆17与喷洒头主体16的顶端内壁滑动连接,且连接杆17通过弹簧11与喷洒头主体16的内壁连接,同时出液仓19相对的两个侧面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雾孔13;所述喷洒头主体16内固定连接有分液盘15,每个出液仓19均通过软质波纹管14与分液盘15连接,且分液盘15通过连接管与过液管机构2中的过液水道23相互连通。

参考图1和图3所示,所述充气机构3包括气道31、阀门32、输气管33和按压气囊34,其中过液管21内开设有两端贯通的气道31,且注射器连接头52的上方连接有按压气囊34,按压气囊34通过输气管33与气道31的一端相互连通,气道31的另一端与导气管19a相互连通,且输气管33上安装有阀门32。

需要说明:装置在使用时,开启阀门32,然后按压按压气囊34,使得按压气囊34内的气体通过气道31、输气管33和导气管19a进入到圆柱状气囊18内,使得圆柱状气囊18充气膨胀,从而推动出液仓19从对应的条形开口12中滑出,当出液仓19滑出时,通过出液仓19撑开局部组织,且喷雾孔13设置在出液仓19的侧面,从而避免局部组织堵塞出液仓19上喷雾孔13,从而保证装置使用的可靠性,当圆柱状气囊18充气膨胀后,关闭阀门32,使得圆柱状气囊18可以保持状态,从而医务人员不需要一直按压按压气囊34,减小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还需要说明:进入到喷洒头机构1内的麻醉药液首先进入到分液盘15内,然后通过软质波纹管14进入到出液仓19内,然后通过喷雾孔13雾化喷出,从而对局部组织进行麻醉。

还需要说明:当装置不使用时,开启阀门32使得圆柱状气囊18内的气体回流到按压气囊34内,在弹簧11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使得出液仓19滑入到喷洒头主体16内,从而减小出液仓19损坏以及喷雾孔13发生堵塞的几率,有利于装置的存放。

参考图1所示,所述注射器连接机构5包括注射通道51和注射器连接头52,所述注射器连接头52固定连接在过液管21远离喷洒头主体16的一端,且注射器连接头52内开设有注射通道51,注射通道51与过液水道23相互连通。

需要说明:盛有麻醉药液的注射器与注射器连接头52连接,麻醉药液通过注射通道51进入到过液水道23内。

参考图1所示,所述过液管机构2包括过液管21和过液水道23,所述过液管21的内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两端贯通的过液水道23。

需要说明:过液管21插入到患者的体内,且过液水道23为麻醉药液的流通提供通道,使得进入过液水道23内的麻醉药液通过液水道23送入到分液盘15内。

参考图1所示,所述过液管机构2还包括微孔22,其中过液管21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微孔22。

需要说明:通过微孔22可以使得润滑液可以更好的粘附在过液管21的外表面,从而减小过液管21插入到患者体内时的不适感。

参考图1所示,所述注射器连接头5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4。

需要说明:通过手柄4方便医务人员拿持整个装置。

参考图2所示,所述喷洒头主体16远离过液管21的一端为圆顶结构。

需要说明:通过喷洒头主体16的形状,方便喷洒头主体16进入到患者体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