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6878发布日期:2020-06-26 22:0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科喷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内科治疗常采用雾化药物喷涂的方式进行治疗。

现有的喷药器大多是药罐上安装有一个按压喷嘴的结构,这种结构通过按压喷嘴及与之串联的导管将药罐中的药液抽出进行喷涂,这种结构在使用时会因按压喷嘴导致喷头剧烈晃动,导致喷药飞洒,且喷药时会因按压喷嘴力度的不同导致喷出药液雾化程度的不同,导致喷出药液雾化不彻底,容易呛到患者,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其通过球囊对药罐内进行加压,通过带有堵头的导流管与弹簧配合堵在喷管内,只有当药液压强达到标准强度后才能喷出,保证药液雾化彻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药罐、一号导管、雾化喷头、球囊,其中底座的下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螺纹盖,螺纹盖上螺纹旋设有药罐,底座上穿设固定有一号导管,一号导管的下端穿过螺纹盖后插设在药罐内,且一号导管的下端活动抵设在药罐的下内侧壁上;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喷管,一号导管的上端密封插设固定在喷管的右端口内,喷管的左端串联设置有雾化喷头,喷管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密封套,密封套内活动插设有导流管,导流管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堵头,且堵头密封覆盖导流管的左端口,堵头活动抵设在密封套的左端,导流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密封套的内侧壁活动抵设在出水孔上,导流管的右端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导流管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右端抵设在限位块的左侧壁上,弹簧的左端抵设在密封套的右侧壁上;底座的上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球囊,球囊的出口端插设固定有二号导管,二号导管穿过底座后插设在药罐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支架,且支架架设在球囊上,支架的上表面上螺纹旋接穿设有导向套,导向套内活动穿设有压杆,压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压板,压板活动抵设在球囊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左端开口设置,雾化喷头设置在凹槽的右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管上串联设置有软管,且软管设置在雾化喷头与密封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罐替换为管夹,管夹固定设置在底座的下侧壁上,且管夹设置在螺纹盖的右侧,一号导管的下端弯折后,夹设固定在管夹内,二号导管密封插设在一号导管的活动端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其通过球囊对药罐内进行加压,通过带有堵头的导流管与弹簧配合堵在喷管内,只有当药液压强达到标准强度后才能喷出,保证药液雾化彻底,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喷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座1、螺纹盖2、药罐3、一号导管4、喷管5、雾化喷头6、密封套7、导流管8、堵头9、出水孔10、限位块11、弹簧12、球囊13、二号导管14、支架15、导向套16、压杆17、压板18、凹槽19、软管20、管夹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含底座1、药罐3、一号导管4、雾化喷头6、球囊13,其中底座1的下侧壁上注塑一体成型有螺纹盖2,螺纹盖2上螺纹旋设有药罐3,底座1上穿设胶粘固定有一号导管4,一号导管4的下端穿过螺纹盖2后插设在药罐3内,且一号导管4的下端活动抵设在药罐3的下内侧壁上;底座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喷管5,一号导管4的上端密封插设固定在喷管5的右端口内,喷管5的左端串联设置有雾化喷头6,底座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凹槽19,且凹槽19的左端开口设置,雾化喷头6设置在凹槽19的右端,喷管5上串联设置有软管20,且软管20设置在雾化喷头6与密封套7之间,喷管5的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密封套7,密封套7内活动插设有导流管8,导流管8的左端一体成型有堵头9,且堵头9密封覆盖导流管8的左端口,堵头9活动抵设在密封套7的左端,导流管8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10,密封套7的内侧壁活动抵设在出水孔10上,导流管8的右端外侧壁上胶粘固定有限位块11,导流管8上套设有弹簧12,弹簧12的右端抵设在限位块11的左侧壁上,弹簧12的左端抵设在密封套7的右侧壁上;底座1的上侧壁上胶粘规定有球囊13,球囊13为带有单向阀的按压式充气球囊,球囊13的出口端插设固定有二号导管14,二号导管14穿过底座1后插设在药罐3内,底座1上胶粘固定有支架15,且支架15架设在球囊13上,支架15的上表面上螺纹旋接穿设有导向套16,导向套16内活动穿设有压杆17,压杆17的下端胶粘固定有压板18,压板18活动抵设在球囊13上,按压压杆17可推动压板18按压球囊13,调整导向套16的上下位置可调整压板18的起始位置,进而调整按压一次球囊13时的充气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在进行液体药物喷药时,将药液装载药罐3内,将药罐3旋在螺纹盖2上,且使得一号导管4插在药罐3内,手持喷管5,将雾化喷头6插入患者的鼻腔或是口腔,按压球囊13,球囊13通过二号导管14向药罐3内充气,药罐3内气压加大,将药罐3内的药液压入一号导管4内并进入喷管5,导流管8上的堵头9及密封套7配合堵设,将喷管5密封隔绝为左右两部分,加压后的药液首先进入喷管5的右半部分,加压药液进入导流管8,将导流管8向左顶住移动,导流管8在密封套7内向左移动使得导流管8上的出水孔10露出密封套7的左端,此时加压药液从出水孔10流出进入喷管5的左半部分,并经由雾化喷头6喷出,当喷管5右半部分药液压强减小后,弹簧12顶住导流管8上的限位块11,推动导流管8向右移动,使得导流管8上的出水孔10进入密封套7,并使得堵头9抵住密封套7,此时喷管5密封分隔为左右两部分,等待下次通过球囊13对药罐3加压,进行喷药;在进行粉末药物喷药时,将药粉放在凹槽19内,将雾化喷头6卡入凹槽19,使得药罐3处于空载状态,按压球囊13向药罐3内充气,并通过喷管5吹出加压空气,将凹槽19内的药粉吹入患者呼吸腔,喷管5内加压空气的流动方式与喷药液时药液的流动方式相同。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

1、固定在底座1上的球囊13通过二号导管14向药罐3内加压充气,将药液通过一号导管4压入喷管5,在按压加压时可保证雾化喷头6平稳;

2、导流管8插设在安装于喷管5内的密封套7内,并通过弹簧12抵住,在喷管5中药液达到预定压强时才能保证导流管8两端畅通,保证药液以标准压强喷出,保证药液雾化彻底。

具体实施方式二

根据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药罐3替换为管夹21,管夹21胶粘固定在底座1的下侧壁上,且管夹21设置在螺纹盖2的右侧,一号导管4的下端弯折后,夹设固定在管夹21内,二号导管14密封插设在一号导管4的活动端内,本具体实施方式可保证在进行药粉喷药时将药罐3去除,减小装置的体积,防止药罐3妨碍操作,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操作原理及其余结构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