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2636发布日期:2020-07-29 02:4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方便手术操作者以微创的方式精准锁定一椎间盘,以进行经皮内视镜椎间盘手术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椎间盘手术多依靠手术者的经验来判断手术的切入位置,因而易造成偏离或定位不准的情况,而可能伤及脊椎骨周围的血管和神经组织,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另外,反复调切入位置也会延长手术时间。

此外,在传统的椎间盘手术过程中,由于术中需要照射x光,病患与医护人员会有放射线暴露的风险。为了避免此风险,医院须花费高额费用购买导航与术中影像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亟需一新颖的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其可提供高精准度的定位作业,从而产生良好的椎间盘手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其可提供微创方式减小手术切口并可避免损伤脊椎骨周围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组织。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其可提供多个不同方位的手术器械导引路径,以方便手术的进行,从而缩短手术时间。

为达前述目的,一种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被提出,其具有:

一横梁,具有延伸于一第一水平方向的一长度,且其中间处具有延伸于一第二水平方向的一定位部,该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水平方向,其中,该长度依一病患的一x光断层扫描影像中的两侧髋骨的间距决定,且该定位部具有多个纵向穿孔以供至少一定位针穿入该病患的至少一脊椎骨上;

一第一侧边脚座,具有一第一纵向架体及一第一水平脚座,该第一纵向架体的一上端与该横梁的一第一侧连接,且该第一纵向架体的一下端与该第一水平脚座连接,其中,该第一水平脚座用来放置在一手术台上;以及

一第二侧边脚座,具有一第二纵向架体及一第二水平脚座,该第二纵向架体的一上端与该横梁的一第二侧连接,且该第二纵向架体的一下端与该第二水平脚座连接,其中,该第二水平脚座用来放置在该手术台上,该第二纵向架体具有一导引部,该导引部具有多个导引穿孔,且所述多个导引穿孔的假想延长线会合在该病患的一待手术处理的椎间盘上;

在操作时,一内视镜手术器械经由所述多个导引穿孔中的一导引穿孔触及并处理该待手术处理的椎间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为一一体成形的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由3d打印产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针由钢或钛合金制成。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目的,现附以附图及优选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将本实用新型的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跨在一病患的两侧髋骨外缘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相对该病患的部分脊椎的示意图;

图4为将两个定位针固定在两个脊椎骨上的示意图;

图5为将一内视镜手术器械穿过一导引穿孔以触及并处理待手术处理的椎间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包括一横梁100、一第一侧边脚座110以及一第二侧边脚座120。

横梁100具有延伸于一第一水平方向的一长度,且其中间处具有延伸于一第二水平方向的一定位部101,该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水平方向,其中,该长度依一病患的一x光断层扫描影像中的两侧髋骨200的间距决定,且定位部101具有多个纵向穿孔101a以供至少一定位针300穿入该病患的至少一脊椎骨210上。

第一侧边脚座110具有一第一纵向架体111及一第一水平脚座112,第一纵向架体111的一上端与横梁100的一第一侧连接,且第一纵向架体111的一下端与第一水平脚座112连接,其中,第一水平脚座112用来放置在一手术台400上。

第二侧边脚座120具有一第二纵向架体121及一第二水平脚座122,第二纵向架体121的一上端与横梁100的一第二侧连接,且第二纵向架体121的一下端与第二水平脚座122连接,其中,第二水平脚座122用来放置在手术台400上,第二纵向架体121具有一导引部1211,导引部1211具有多个导引穿孔1211a,且所述多个导引穿孔1211a的方位依据该x光断层扫描影像决定,以使各导引穿孔121la的假想延长线会合在该病患的一待手术处理的椎间盘211上。也就是说,通过使各个导引穿孔1211a都指向待手术处理的椎间盘211,一手术操作者便可在手术过程中,使一内视镜手术器械500选择一方便、适当的导引穿孔1211a以触及并处理待手术处理的椎间盘211,从而缩短手术时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可为一一体成形的装置,可由例如(但不限于)3d打印产生,且定位针300可由钢或钛合金制成。

另外,有关本实用新型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的操作流程请参照图2-图5,其中,图2为将本实用新型的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跨在一病患的两侧髋骨外缘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相对该病患的部分脊椎的示意图;图4为将两个定位针300固定在两个脊椎骨210上的示意图;以及图5为将一内视镜手术器械500穿过一导引穿孔1211a以触及并处理待手术处理的椎间盘211的示意图。

通过上述所公开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可提供高精准度的定位作业,从而产生良好的椎间盘手术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可提供微创方式以减小手术切口并可避免损伤脊椎骨周围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组织。

3.本实用新型的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可提供多个不同方位的手术器械导引路径,以方便手术的进行,从而缩短手术时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横梁,具有延伸于一第一水平方向的一长度,且其中间处具有延伸于一第二水平方向的一定位部,该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水平方向,其中,该长度依一病患的一x光断层扫描影像中的两侧髋骨的间距决定,且该定位部具有多个纵向穿孔以供至少一定位针穿入该病患的至少一脊椎骨上;

一第一侧边脚座,具有一第一纵向架体及一第一水平脚座,该第一纵向架体的一上端与该横梁的一第一侧连接,且该第一纵向架体的一下端与该第一水平脚座连接,其中,该第一水平脚座用来放置在一手术台上;以及

一第二侧边脚座,具有一第二纵向架体及一第二水平脚座,该第二纵向架体的一上端与该横梁的一第二侧连接,且该第二纵向架体的一下端与该第二水平脚座连接,其中,该第二水平脚座用来放置在该手术台上,该第二纵向架体具有一导引部,该导引部具有多个导引穿孔,且所述多个导引穿孔的假想延长线会合于该病患的一待手术处理的椎间盘上;

在操作时,一内视镜手术器械经由所述多个导引穿孔中的一导引穿孔触及并处理该待手术处理的椎间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一一体成形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由3d打印产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由钢或钛合金制成。


技术总结
一种经皮内视镜椎间盘定位装置,具有:一横梁,其中间处具有一定位部,该横梁的长度依一病患的一X光断层扫描影像中的两侧髋骨的间距决定,且该定位部具有多个纵向穿孔以供至少一定位针穿入该病患的至少一脊椎骨上;以及与该横梁连接的一第一侧边脚座及一第二侧边脚座,其中,该第二侧边脚座具有一导引部,该导引部具有多个导引穿孔,且所述多个导引穿孔的假想延长线会合在该病患的一待手术处理的椎间盘上;在操作时,一内视镜手术器械经由所述多个导引穿孔中的一导引穿孔触及并处理该待手术处理的椎间盘。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中;廖振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庚医疗财团法人林口长庚纪念医院;明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15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