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促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4678发布日期:2020-08-05 01:30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透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促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析领域,具体涉及透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促进装置。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的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

动静脉内瘘(avf)是永久性血管通路,国内外将其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首选。avf成熟需要4~12周,在等待内瘘成熟期间,大多选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过渡通路。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越高,严重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尽快促进内瘘成熟尤为重要。功能锻炼是目前促进内瘘成熟的重要措施,功能锻炼包括:每天用术侧手捏握橡皮球,在上臂捆扎止血带或气压表袖带。但是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不能规范有效的完成锻炼,效果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依照现有的促进内瘘成熟的方法,患者不能规范有效的完成锻炼,不便于内瘘的成熟,目的在于提供透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促进装置,解决促进内瘘成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透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促进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手臂的放置板,放置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上连接有用于给手提供压力的第一压力结构,第二连接臂上连接有用于给手臂提供压力的第二压力结构;

第二压力结构为袖带;

第一压力结构包括用于包裹在手掌上的第一放置套以及包裹在手指上的第二放置套,手指放置在第二放置套内,第二放置套内设置有第二气囊,第二气囊连接有充气装置,充气装置用于调节第二气囊中的压力。

进一步的,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患者的手臂置于放置板上,将袖带固定在患者手臂上,然后将手以手心向上的方向放入第二压力结构中,此时,四个手指放入第二放置套中,手掌放入第一放置套中,通过充气装置对第二气囊进行充气,手臂和手的压力共同作用,使血管内压力增高,促进内瘘成熟。

优选的,透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促进装置,放置板上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红外线灯,红外线灯用于照射手臂。在加压同时,配合红外线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内瘘的成熟时间,提高使用效率。

优选的,透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促进装置,第一放置套内设置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与充气装置相连接,充气装置用于调节第一气囊中的压力。

第一放置套内设置第一气囊,在使用时,第一气囊对手掌提供压力,不仅手感舒适,也更有利于缩短内瘘成熟时间。

优选的,透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促进装置,第一压力结构的两个相对的侧面设置有开口,开口用于放置大拇指。在第一压力结构的两侧设置开口,在将手放入第一压力结构时,大拇指可直接穿过开口,放置在第一压力结构外,这样在使用时,更便于使用,同时设置两个相对的开口,针对左右手也能更好的放置。

进一步的,透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促进装置,充气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气压的阀门以及计量压力大小的压力表。通过充气装置上的阀门对充气装置的充放气进行控制,进而可控制第二气囊和第一气囊中的压力,并通过压力表进行观察,可直观的观察压力大小,更有利于促进内瘘成熟。

具体的,透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促进装置,10-15mmh2o。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阀门调节使第二气囊中的压力为10-15mmh2o,使用效率更高,更有利于促进内瘘成熟。同时,本装置在手指之间进行施压,这样可以有效的压迫手指两侧血管,升高静脉压力,促进内瘘成熟。

并且,放置板水平放置,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与放置板均通过铰链连接。放置板和第二连接臂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本装置在使用时,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与放置板之间的角度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节,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当根据手臂的弯曲度,将放置板和第二连接臂之间的角度设置为120度时,能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更有利于促进内瘘成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透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促进装置,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压力的方式促进内瘘成熟,能更好的促进血管内压力的增高,使血管逐渐变粗,最终内瘘成熟;

2、本实用新型透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促进装置,本装置将传统的人工的方式改变为机械的方式,能有效的缩短内瘘成熟的时间,并且能促进患者完成功能锻炼,提高使用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透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促进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并且气囊位置的设置,能更有利于促进内瘘成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压力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压力结构中第一放置套处截面示意图;

图4为第一压力结构中第二放置套处截面示意图;

图5为第一压力结构中第二放置套处另一种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放置板,2-连接杆,3-红外线灯,4-第一连接臂,5-第一压力结构,6-第二连接臂,7-第二压力结构,8-第一放置套,9-第二放置套,10-第二气囊,11-第一气囊,12-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透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促进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手臂的放置板1,放置板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臂4和第二连接臂6,第一连接臂4上连接有用于给手提供压力的第一压力结构5,第二连接臂6上连接有用于给手臂提供压力的第二压力结构7;

第二压力结构7为袖带;

第一压力结构5包括用于包裹在手掌上的第一放置套8以及包裹在手指上的第二放置套9,手指放置在第二放置套9内,第二放置套9内设置有第二气囊10,第二气囊10连接有充气装置,充气装置用于调节第二气囊10中的压力。

其中,第一连接臂4和第二连接臂6为用于支撑患者手腕以及手臂的支撑结构,第一连接臂4和第二连接臂6能更好的使患者固定好姿势,进而能更好的进行放置,促进内瘘成熟。

第一连接臂4和第二连接臂6为矩形连接板,并且第一连接臂4和第二连接臂6与水平的放置板1铰链连接,通过固定螺栓调节第一连接臂4和第二连接臂6与放置板1之间的角度。

第一连接臂4和第二连接臂6不仅用于连接支撑第一压力结构5和第二压力结构7,还能有效的对手臂和手腕进行支撑。

在使用时,患者的手掌以手心向上的方式放入第一压力结构5中,此时,大拇指穿过第一压力结构5侧面的开口12,四个手指穿过第二放置套9的通孔,手掌穿过第一放置套8的内侧,然后分别通过充气装置调节,第一放置套8以及第二放置套9中的第一气囊11和第二气囊10中的压力,进而促进内瘘成熟。

实施例2

透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促进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四个第二放置套9连接为一体,连接为一体的四个第二放置套9内设置有四个通孔,第二气囊10设置在通孔的侧面,手指放置在第二放置套9中的通孔内,此时,第二气囊10位于手指的两侧,在使用时,第二气囊10之间的手指的压力为10-15mmh2o。

并且,充气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气压的阀门以及计量压力大小的压力表。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调节。

实施例3

本装置在使用时,将患者的手臂放置在放置板1上,袖带缠绕在手臂上,提供压力,然后将患者的手掌放置在第一放置套8上,第一气囊11对手掌进行施压,手指12放置在第二放置套9内,通过阀门和充气装置调节第二放置套9中的第二气囊10的压力,进而调节本结构对手指的压力,因此,在使用时不仅更加舒适,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内瘘的成熟。

同时,第一压力结构5的外侧为硬质的壳体,第一压力结构5的内侧与第一放置套8和第二放置套9之间均填充有海绵,填充的海绵不仅能有效的将第一放置套8和第二放置套9固定在第一压力结构5内的特定位置中,同时在第一气囊11和第二气囊10充入气体膨胀时,也能有效的进行缓冲,防止发生损坏,更便于长期使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