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年康复护理训练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0281发布日期:2020-08-07 18:0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老年康复护理训练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老年康复护理训练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座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生病行动不便的老人,由于长时间的行动不便,身体得不到锻炼,常常会引发肌肉萎缩,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痛头晕,使人的全身血管血容量减少,心脏功能减退,加重人的心脏病、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病,并且长期得不到运动的老人,肠胃蠕动减慢,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

现有的座椅,大部分是普通的座椅,还有部分带按摩功能的座椅,功能都比较单一,无法达到使老人锻炼身体的目的,不足以满足当今人们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老年康复护理训练座椅,旨在解决现有的座椅,大部分是普通的座椅,还有部分带按摩功能的座椅,功能都比较单一,无法达到使老人锻炼身体的目的,不足以满足当今人们的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老年康复护理训练座椅,包括水平放置的座板,所述座板上平行的两边分别转动连接有靠板与踏脚板,所述靠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板,所述踏脚板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板,所述座板的下侧固定设置有隔音箱,所述隔音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往复电机,所述往复电机分别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往复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往复电机输出端的传动轴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适配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分别通过一个所述链条传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三齿轮。

优选的,所述座板靠近所述靠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管组,所述座板靠近所述踏脚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管组,所述第一套管组与所述第二套管组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上圆柱段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靠板靠近所述座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三套管组,所述踏脚板靠近所述座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四套管组,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套管组相适配的第一四棱柱组,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套管组相适配的第二四棱柱组。

优选的,所述座板上固定设置有坐垫,所述靠板上固定设置有靠垫。

优选的,所述靠板、所述坐垫与所述靠垫上均均匀分布有按摩球,且所述坐垫与所述座板及所述靠垫与所述靠板上均对应开设有通风孔。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腿,所述座板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座板的另外两条平行边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扶手,两个所述扶手上均设置有一个扶手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老年康复护理训练座椅,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往复电机,方便使所述靠板与所述踏脚板进行转动,使用者坐在本康复护理训练座椅上后,所述往复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往复电机带动了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进行往复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带动了所述靠板的往复转动,所述第二转轴带动了所述脚踏板的转动,从而起到了对使用者的腰部及腿部进行锻炼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旋转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靠板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套管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板;2、靠板;3、踏脚板;4、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隔音箱;7、往复电机;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链条;12、第一套管组;13、第二套管组;14、第三套管组;15、第一四棱柱组;16、第四套管组;17、第二四棱柱组;18、坐垫;19、靠垫;20、按摩球;21、通风孔;22、支撑腿;23、扶手;24、扶手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老年康复护理训练座椅,包括水平放置的座板1,座板1上平行的两边分别转动连接有靠板2与踏脚板3,靠板2通过第一转轴4转动连接于座板1,踏脚板3通过第二转轴5转动连接于座板1,座板1的下侧固定设置有隔音箱6,隔音箱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往复电机7,往复电机7分别传动连接于第一转轴4与第二转轴5,往复电机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隔音箱6,方便起到隔音的效果,当往复电机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后,在往复电机7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通过隔音箱6将噪音阻拦在内,防止了使用者受到噪音的影响,从而减少了噪音污染,同时,放置有往复电机7的隔音箱6又起到了配重的作用,防止了本康复护理训练座椅的倾倒,保证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与往复电机7,方便靠板2与踏脚板3的转动,往复电机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后,往复电机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于第一转轴4与第二转轴5,而第一转轴4与第二转轴5又分别带动了靠板2与踏脚板3的转动,从而达到了对使用者做康复训练的目的,通过设置隔音箱6,方便起到隔音的效果,当往复电机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后,在往复电机7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通过隔音箱6将噪音阻拦在内,防止了使用者受到噪音的影响,从而减少了噪音污染,同时,放置有往复电机7的隔音箱6又起到了配重的作用,防止了本康复护理训练座椅的倾倒,保证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进一步的,往复电机7输出端的传动轴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第一转轴4与第二转轴5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第一齿轮8和第二齿轮9相适配的第三齿轮10,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分别通过一个链条11传动连接于两个第三齿轮1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方便同时带动第一转轴4与第二转轴5的转动,往复电机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后,第一齿轮8通过一个链条11传动连接于第一转轴4上的第三齿轮10,第二齿轮9利用另一个链条11传动连接于第二转轴5上的第三齿轮10,从而使得第一转轴4与第二转轴5可以做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座板1靠近靠板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管组12,座板1靠近踏脚板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管组13,第一套管组12与第二套管组13分别与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上圆柱段相适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将第一转轴4插入第一套管组12中,方便容纳第一转轴4,使用者将第二转轴5插入第二套管组13中,方便容纳第二转轴5,方便了第一转轴4与第二转轴5的转动。

进一步的,靠板2靠近座板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三套管组14,踏脚板3靠近座板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四套管组16,第一转轴4上设置有与第三套管组14相适配的第一四棱柱组15,第二转轴5上设置有与第四套管组16相适配的第二四棱柱组17。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在安装第一转轴4时,直接将第三套管组14对应放置在第一套管组12的空挡处,再将第一转轴4插入,使得第一四棱柱组15嵌入在第三套管组14中;同样的,使用者将第四套管组16对应放置在第二套管组13的空挡处,再将第二转轴5插入,使得第二四棱柱组17嵌入在第四套管组16中,方便了靠板2与座板1的转动。

进一步的,座板1上固定设置有坐垫18,靠板2上固定设置有靠垫19。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坐垫18与靠垫19,在使用者坐下后,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感,方便使用者做康复护理训练。

进一步的,靠板2、坐垫18与靠垫19上均均匀分布有按摩球20,且坐垫18与座板1及靠垫19与靠板2上均对应开设有通风孔2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者进行康复护理训练中,各部分的按摩球20可以对使用者对应的腿部、背部进行按摩,从而达到了边做训练边按摩的目的,通过设置通风孔21,能够及时的将使用者身体上的热量排出,进一步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腿22,座板1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腿22。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四个支撑腿22,可以将座板1、靠板2及踏脚板3支撑起,同时又能够保持平稳,方便使用者的坐立。

进一步的,座板1的另外两条平行边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扶手23,两个扶手23上均设置有一个扶手垫24。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使用者坐立在座板1上后,两只手臂可以自然而然的放置在两个扶手23上,利用两个扶手垫24,增加了使用者手臂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