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妇科推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0999发布日期:2020-09-01 18:49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新型妇科推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在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推药器。



背景技术:

阴道炎、宫颈炎是妇科最为常见的病症,这类疾病的治疗手段主要以药物外用为主,其中妇科凝胶是比较常用的外用药,由于患处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妇科凝胶使用时需要借助专用的推药器置于患处。目前的推药器结构类似注射器,通常由筒管、活塞以及推杆构成,虽然其结构简单,安全卫生,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显著的不足。具体缺点为:现有妇科推药器通过筒管前端的开口将妇科凝胶排出,排出的妇科凝胶呈团状,一方面,呈团状的妇科凝胶溶解速率慢,药物吸收效率低,另一方面,妇科凝胶与患处接触面积小,分布不均匀,即使溶解后药效也往往仅能集中作用于一带状局部区域,无法对病患部位进行全方位的药物治疗。同时,由于患者在使用妇科凝胶时,多集中于睡眠期间,身体长时间呈一姿势,妇科凝胶溶解后的药剂成分的分布位置较为恒定,进一步降低了妇科凝胶的治疗效果。此外,在现有技术中,不乏有技术方案采用了筒管侧壁开孔的方式,以提高排出的妇科妇科凝胶与患处的接触面积,但这类推药器往往结构较为复杂,前后分布的侧孔排出的药量并不均一,且在使用过程中筒管内容易残留较多的妇科凝胶,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优势并不显著,进而未能被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加妇科凝胶与患处接触面积,并使妇科凝胶分布均匀而易于溶解及吸收,可显著改善妇科凝胶治疗效果的新型妇科推药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妇科推药器,其包括一药管,药管内设有活塞,活塞后侧设有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管由前后一体成型的锥形部和直管部构成;所述锥形部的内径由前向后渐增,前端封闭,四周侧壁均布有侧孔;所述的活塞仅可在直管部内滑动,活塞的前侧固定有锥形头,锥形头的外径由前向后渐增;当活塞位于直管部最前端时,锥形头前端与锥形部的前端内壁接触,锥形头的侧壁与锥形部的内壁接触;所述的直管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管壳状的握管,握管尾端沿轴向开设有一导向螺孔,握管尾端套置有一仅可与其相对旋转的转套,转套上设有向外延伸的指柄;所述的推杆从导向螺孔中穿过,推杆上设有与导向螺孔配合的导向螺纹,推杆后端设有手柄,手柄的侧面和后端面均具有防滑纹;推杆驱动活塞向前移动过程中,在导向螺孔与导向螺纹的导向下,握管带动药管与推杆相对旋转;初始状态时,活塞位于直管部的后端,药管内腔中位于活塞前侧的空间内填充有妇科凝胶,药管外包覆有将侧孔封堵的塑料膜。

本新型妇科推药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

使用时,将塑料膜揭下,持握管将药管部分置于患者阴道内适宜位置;持转套或指柄向前推动手柄,推动手柄过程中应防止手柄旋转;推杆将驱使活塞向前移动,一方面,锥形头与活塞同步前移,由于锥形头与锥形部均具有锥度而使两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妇科凝胶受压后将通过上述间隙从各个侧孔中向外排出,与患者阴道壁接触,另一方面,在导向螺纹与导向螺孔的配合下,握管将带动药管与推杆发生相对旋转,即推杆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药管会旋转,进而实现旋转式给药,进一步提高妇科凝胶剂与患处的接触面积,且旋转的药管能够起到一定的涂抹作用;待推杆无法继续向前推进时,说明活塞与锥形头均位于各自行程前端,此时活塞位于直管部前端、锥形头前端与锥形部的前端内壁接触、锥形头的侧壁与锥形部的内壁接触,本新型妇科推药器在这一状态下,药管内的妇科凝胶几乎无残留;最后将本新型妇科推药器从患者体内取出,即完成了整个推药操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新型妇科推药器在临床使时,在整个推药过程中,药管能够进行旋转且每个侧孔均能够全程排出妇科凝胶,保证药物分布状态与病患部位的生理结构特点相匹配,提高了妇科凝胶与患处的直接接触面积,并具备一定的涂抹作用,使妇科凝胶分布更加分散、更加均匀,从而有利于妇科凝胶的溶解以及药效成分的快速吸收;与此同时,由于妇科凝胶受挤压经侧孔排出后呈细絮状,相较以往的“团状”更加利于溶解和吸收。同时,本妇科推药器实现旋转式给药是基于科学的结构设计,使用方式与以往推药器并不存在较大差异,即操作方便,乃至患者可自行操作。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廉,复合一次性使用要求,安全卫生。因此,本新型妇科推药器在临床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和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新型妇科推药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实施例1中新型妇科推药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实施例1中新型妇科推药器推药工作原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锥形头前端与锥形部前端内壁接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新型妇科推药器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中锥形头和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杆,2、握管,3、指柄,4、导向螺孔,5、导向螺纹,6、手柄,7、转套,8、活塞,9、直管部,10、锥形头,11、侧孔,12、锥形部,13、凹座,14、球形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看图1-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新型妇科推药器,其主要由药管、锥形头10、活塞8、推杆1、握管2以及转套7构成;所述的药管由前后一体成型的锥形部12和直管部9构成;所述锥形部12的内径由前向后渐增而具有一锥度,锥形部12的前端封闭,其四周侧壁均布有将其内腔与外界连通的侧孔11;所述的直管部9呈柱筒状即前后内径一致,所述的活塞8仅可在直管部9内腔中密封滑动,锥形头10位于活塞8的前侧且两者相对位置固定,锥形头10的外径由前向后渐增而具有一锥度;当活塞8位于直管部9的最前端时,锥形头10前端与锥形部12的前端内壁接触,锥形头10的侧壁与锥形部12的内壁接触,即锥形头10位于最前端时可将锥形部12的内腔空间趋于填满;所述的握管2呈管壳状,其与直管部9的后端固定连接,握管2尾端中心处沿轴向开设有一导向螺孔4,所述的转套7套置在握管2尾端外部,套置与握管2仅可相对旋转,转套7上设有向外延伸的指柄3;所述的推杆1从导向螺孔4中穿过,推杆1上设有与导向螺孔4内螺纹配合的导向螺纹5,推杆1的后端设有手柄6,手柄6的侧面和后端面均具有防滑纹;推杆1用于驱动活塞8向前移动,推杆1驱动活塞8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在导向螺孔4与导向螺纹5的导向下,握管2将带动药管与推杆1相对旋转;初始状态时,活塞8位于直管部9的后端,药管内腔中位于活塞8前侧的空间内填充有妇科凝胶(未示出),药管外包覆有将侧孔11封堵的塑料膜(未示出),塑料膜一方面用于防止妇科妇科凝胶经侧孔11流出,另一方面将妇科凝胶与空气隔离,避免妇科凝胶发生质变。

参看图3、4所示,本新型妇科推药器使用时,将塑料膜揭下,持握管2将药管部分置于患者阴道内适宜位置;持转套7或指柄3向前推动手柄6,推动手柄6过程中应防止手柄6旋转;推杆1将驱使活塞8向前移动,一方面,锥形头10与活塞8同步前移,由于锥形头10与锥形部12均具有锥度,在锥形头10到达锥形部12前端之前两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妇科凝胶受压后将通过上述间隙从各个侧孔11中向外排出,与患者阴道壁接触,另一方面,在导向螺纹5与导向螺孔4的配合下,握管2将带动药管与推杆1发生相对旋转,即推杆1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药管会旋转,进而实现旋转式给药,进一步提高妇科凝胶剂与患处的接触面积,且旋转的药管能够起到一定的涂抹作用,使妇科凝胶的分布更加均匀、与患处接触更加紧密;待推杆1无法继续向前推进时,说明活塞8与锥形头10均位于各自行程前端,此时活塞8位于直管部9前端、锥形头10前端与锥形部12的前端内壁接触、锥形头10的侧壁与锥形部12的内壁接触,本新型妇科推药器在这一状态下,药管内的妇科凝胶几乎无残留;最后将本新型妇科推药器从患者体内取出,即完成了整个推药操作。

如图3所示,由于在整个推药过程中,药管可进行旋转,且每个侧孔11均始终能够排出妇科凝胶,保证药物分布状态与病患部位的生理结构特点相匹配,提高了妇科凝胶与患处的直接接触面积,使妇科凝胶分布更加分散、更加均匀,从而有利于妇科凝胶的溶解以及药效成分的快速吸收;与此同时,由于妇科凝胶受挤压经侧孔11排出后呈细絮状,相较以往的“团状”更加利于溶解和吸收。

如图3所示,本新型妇科推药器在使用时,推动手柄6过程中应防止手柄6旋转,不然无法实现推药过程中药管在阴道内旋转的技术目的;由于在推药过程中,手柄6受到手部施加的轴向作用力较大加之其表面设有防滑纹,手柄6与手部之间的摩擦力即可阻止手柄6发生旋转,因此在推药过程中并无需付出额外劳动来阻止手柄6旋转。

如图3所示,本新型妇科推药器在临床使用时,对推药过程中药管的旋转角度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一方面,推药过程中药管的旋转应该至少一圈,由此保证排出的妇科凝胶剂的分布更加均匀;另一方面,推药过程中药管的旋转应该小于三圈,以避免药管旋转过于迅速而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创伤;同时,当推药过程中药管的旋转角度在上述范围之内时,导向螺纹5的螺距势必较大,进而推动手柄6使药管与推杆1相对旋转时所需要的轴向推力并不大,一般操作者都可操作实现。

实施例2

参看图3所示,实施例1所公开的新型妇科推药器在推药过程中,推杆1与药管能够进行相对旋转,如果活塞8与推杆1固定连接,那么推药过程中活塞8与药管也会发生相对旋转,但由于活塞8与药管因具有密封性的要求,进而两者接触较为紧密,活塞8与药管之间的旋转阻力较大,势必造成操作费力。为此,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新型妇科推药器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结构为:

如图5所示,所述的活塞8后侧圆心处设有一凹座13,所述的推杆1前端为球形端14,球形端14可插入凹座13内且两者可相对旋转;由此一来,在推药过程中,推杆1经球形端14推动活塞8前移,推杆1同时会与活塞8相对旋转,而活塞8无需与药管相对旋转,即降低了推杆1与药管相对旋转的阻力,使得推药操作更加便捷省力。

进一步而言,如图6所示,为了使本新型妇科推药器的结构更加简化,易于实施,所述的锥形头10内部中空,凹座13固定于锥形头10的后端圆心处;所述的活塞8呈圆环状,其套置在锥形头10后端的外侧壁上,且两者经粘合进行固定。

再进一步而言,本新型妇科推药器在使用过程中,仅仅药管部分与患者患处接触,务必一次性使用,而除药管以外的握管2、推杆1以及转套7等部件均不与患处接触,能够进行重复使用;因此,为了使本新型妇科推药器的使用成本更加低廉,本实施例还具有如下改进:

参看图5所示,所述的药管与握管2采用螺纹连接,进而能够进行拆组;所述的药管及其内部的活塞8、锥形头10采用一次性医用材料制成,为一次性部件;而握管2、转套7及推杆1为重复使用部件;一套重复使用部件配合多套一次性部件使用。

由于在本新型妇科推药器中,仅药管部位为一次性使用,其结构非常简单,相比现有妇科推药器,其无需设置握持部分进而长度较短,同时无需单独设置推杆1,进而使得本新型妇科推药器的平均使用成本大大降低,甚至低于以往妇科推药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