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减负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5698发布日期:2020-07-31 21:4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腰椎减负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延伸或者牵引的减负护套,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人们坐立时使用的腰椎减负护套。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久坐。对于很多职业来说,例如办公室人员、司机等,尤其是长途车司机,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久坐不动对人体有很多的危害,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导致腰椎问题,轻则腰肌劳损,重则腰椎间盘突出。目前为了缓解久坐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人们通常在座椅靠背上放一个靠枕或者在腰部带一个护腰托,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只能为腰椎轻微减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人们坐立时有效为腰椎减负的腰椎减负护套。

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包括腰带、支撑在座椅靠背上的悬挂支撑件和位于座椅靠背前侧的吊带,所述吊带的下端与所述腰带上的中间弹性带的外侧连接,所述吊带的上端与所述悬挂支撑件连接,所述腰带一端的内侧为内层勾面,所述腰带另一端的外侧为能与所述内层勾面配合粘接的外层毛面。

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其中所述悬挂支撑件为可套在座椅靠背上的椅套,所述吊带有两条并对称分布,两条所述吊带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椅套两侧的上部,两条所述吊带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中间弹性带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其中所述椅套的前侧为两层织物缝合在一起,所述两层织物之间装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天然乳胶、聚醚型聚氨酯和聚酯纤维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其中所述椅套后侧还设置一条可以通过第二调节扣调节长短的束带,所述束带的两端对称固定于所述椅套两侧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其中所述悬挂支撑件为可卡在所述座椅靠背上端的倒u型卡爪,所述吊带有两条并对称分布,两条所述吊带的上端固定在倒u型卡爪的后侧,两条所述吊带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中间弹性带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其中所述吊带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扣。

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其中所述腰带上的腰部按摩层与中间弹性带之间缝有磁石、中药包和艾绒包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腰带上的腹部按摩层与外层毛面之间缝有磁石、中药包和艾绒包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中间弹性带的外侧缝有几片横向间隔排列的条形金属片。

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其中所述腰带和所述吊带通过可以拆分的粘扣带连接在一起,所述粘扣带由固定于所述中间弹性带外侧的第二勾面和能够与所述第二勾面配合粘接并固定于所述两条吊带下端的第二毛面组成,所述两条吊带固定于所述第二毛面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其中所述腰带和所述吊带通过可以拆分的挂钩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在人体坐立使用时,将悬挂支撑件套在或卡在座椅靠背上,调节吊带,吊带对人体产生向上拉力,可以明显有效地减轻人体坐立时对腰椎产生的负重,具体减轻负重可达10kg,提高了人们坐立时的舒适度,且使用起来简单便捷、携带方便、造价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的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的椅套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的椅套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的腰带外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的腰带内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的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的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包括腰带1、套在座椅靠背100上的椅套21和两条吊带3。椅套21的前侧由两层织物缝合在一起,聚酯纤维填充在两层织物之间,使椅套21的前侧形成与脊柱自然曲度相接近的弧度,聚酯纤维价格低廉可以节省成本,也可以用天然乳胶或聚醚型聚氨酯代替聚酯纤维。如图4所示,椅套21后侧还设置一条可以通过第二调节扣6调节长短的束带5,束带5的两端缝在椅套21两侧的下部,通过第二调节扣6收紧束带5,将椅套21固定在座椅靠背100上。如图5和图6所示,腰带1由腰带内层和腰带外层缝合而成,腰带内层从左到右依次由内层勾面10、内层左弹性带15、腰部按摩层8、内层右弹性带17和腹部按摩层9缝合而成,腰带外层从左到右依次由外层毛面11、外层弹性带16、中间弹性带18、外层弹性带16′和外层毛面11′缝合而成。腰部按摩层8与中间弹性带18大小相同,腰部按摩层8与中间弹性带18缝合在一起且中间从内层到外层依次缝有磁石和一层海绵垫。内层右弹性带17与外层弹性带16′大小相同。腹部按摩层9与外层毛面11′大小相同,腹部按摩层9与外层毛面11′缝合在一起且中间从内层到外层依次缝有磁石和一层海绵垫。中间弹性带18外侧缝有4-6条横向等距排列的条形织带13,条型织带13与中间弹性带18之间装有条形金属片(图中未示出),条形金属片可以更好的支撑腰部并使腰部获得更有效的受力。两条辅助弹性带12和12′的一端对称缝在中间弹性带18的两端,两条辅助弹性带12和12′的另一端分别缝有第一勾面(图中未示出),辅助弹性带12上的第一勾面与腰带1上的外层毛面11粘接在一起,辅助弹性带12′上的第一勾面与腰带1上的外层毛面11′粘接在一起,用于再次收紧腰带1。第二勾面14缝合在中间弹性带18的最外侧。如图3所示,吊带3对称分布于椅套21的前侧,两条吊带3的上端缝在椅套21两侧的上部,两条吊带3的下端缝在第二毛面7的背面,第二毛面7与腰带1上的第二勾面14粘接在一起,将两条吊带3与腰带1连接。吊带3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扣4,可以通过第一调节扣4对吊带3进行长短调节。本实施例中的吊带和腰带还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挂钩连接在一起,此处不做赘述。

如图2所示,使用时,先把椅套21套在座椅靠背100上,调节椅套21后侧束带5上的第二调节扣6,使椅套21固定在座椅靠背100上。接下来需要把腰带1固定在人体腰部,先把腰带1的腰部按摩层8对准人体腰椎部,然后将腰带1一端的内层勾面10与另一端的外层毛面11′粘接在一起,使整个腰带1的内层与人体腰部完全贴合,如果感觉贴合不是很好,此时可以继续调节辅助弹性带12的第一勾面与外层毛面11之间的距离,及辅助弹性带12′的第一勾面与外层毛面11′之间的距离,以便进一步收紧腰带1。此时人坐在座椅上,向座椅靠背100靠去,腰带1最外侧的第二勾面14与吊带3下端的第二毛面7粘接在一起。感受一下吊带3对人体腰椎向上的拉力,如果拉力太大或者太小,可以通过调节吊带3的第一调节扣4,对吊带3进行长短调节,使人体腰椎部获得一个舒适均匀的向上拉力。在办公室座椅或者驾驶座位上使用时,可将椅套21固定在座椅靠背100上,把吊带3调节到一个合适长度,每次坐立时只需将腰带1戴在腰上,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椅套21更换为可卡在座椅靠背100上端的倒u型卡爪22,两条吊带3′的上端对称固定在倒u型卡爪22的后侧。

如图8所示,使用时,先将倒u型卡爪22卡在座椅靠背100的上端,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将腰带1固定在腰部,人坐立后,调节吊带3′上的第一调节扣4′,使人体腰椎部获得一个舒适均匀的向上拉力。采用倒u型卡爪22作为悬挂支撑件应用范围更广,不仅可以用于独立座椅,还可以用于联排座椅。

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使用时不仅简单方便,而且能有效地减轻人体坐立时对腰椎产生的负重,具体减轻负重可达10kg,另外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造价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