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减负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5698发布日期:2020-07-31 21: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腰椎减负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1)、支撑在座椅靠背(100)上的悬挂支撑件和位于座椅靠背(100)前侧的吊带(3,3′),所述吊带(3,3′)的下端与所述腰带(1)上的中间弹性带(18)的外侧连接,所述吊带(3,3′)的上端与所述悬挂支撑件连接,所述腰带(1)一端的内侧为内层勾面(10),所述腰带(1)另一端的外侧为能与所述内层勾面(10)配合粘接的外层毛面(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减负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支撑件为可套在座椅靠背(100)上的椅套(21),所述吊带(3)有两条并对称分布,两条所述吊带(3)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椅套(21)两侧的上部,两条所述吊带(3)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中间弹性带(18)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减负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套(21)的前侧为两层织物缝合在一起,所述两层织物之间装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天然乳胶、聚醚型聚氨酯和聚酯纤维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腰椎减负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套(21)后侧还设置一条可以通过第二调节扣(6)调节长短的束带(5),所述束带(5)的两端对称固定于所述椅套(21)两侧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减负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支撑件为可卡在所述座椅靠背(100)上端的倒u型卡爪(22),所述吊带(3′)有两条并对称分布,两条所述吊带(3′)的上端固定在倒u型卡爪(22)的后侧,两条所述吊带(3′)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中间弹性带(18)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腰椎减负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3,3′)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扣(4,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腰椎减负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1)上的腰部按摩层(8)与中间弹性带(18)之间缝有磁石、中药包和艾绒包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腰带(1)上的腹部按摩层(9)与外层毛面(11′)之间缝有磁石、中药包和艾绒包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中间弹性带(18)的外侧缝有几片横向间隔排列的条形金属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腰椎减负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1)和所述吊带(3,3′)通过可以拆分的粘扣带连接在一起,所述粘扣带由固定于所述中间弹性带(18)外侧的第二勾面(14)和能够与所述第二勾面(14)配合粘接并固定于所述两条吊带(3,3′)下端的第二毛面(7)组成,所述两条吊带(3,3′)固定于所述第二毛面(7)的背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腰椎减负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1)和所述吊带(3,3′)通过可以拆分的挂钩连接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包括腰带(1)、支撑在座椅靠背(100)上的悬挂支撑件和位于座椅靠背(100)前侧的吊带(3,3′),吊带(3,3′)的下端与腰带(1)上的中间弹性带(18)的外侧连接,吊带(3,3′)的上端与悬挂支撑件连接,腰带(1)一端的内侧为内层勾面(10),腰带(1)另一端的外侧为能与内层勾面(10)配合粘接的外层毛面(11′)。本实用新型腰椎减负护套可以实现当人体坐立时,借助吊带(3,3′)向上的拉力明显有效为腰椎减负,结构简单,造价低,方便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叶金鱼;叶希悦;叶芷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叶金鱼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