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呼吸用气切式人工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4651发布日期:2020-06-30 20:07阅读:9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呼吸用气切式人工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医疗呼吸用气切式人工鼻。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一些因外伤或其他病变形成鼻缺损的患者,常需要在病人的气管处进行切口手术,用导管引出进行呼吸,并选择人工鼻对病人呼出气体的热量和水分回收后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并充分过滤,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湿化,同时,它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减小气道感染机率。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人工鼻通常是固定插接在金属气切管上,人工鼻本体安装角度固定,不能够倾斜或旋转,佩带舒适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本体可以围绕球形座旋转或倾斜,患者可以调整本体的角度,提高佩带舒适度的医疗呼吸用气切式人工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呼吸用气切式人工鼻,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两端设置有过滤保湿组件,所述本体的底部连接有储痰盒,所述本体的顶部连接有氧气管接头,所述本体的前后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吸气接口和呼气接口座,所述呼气接口座内部开设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卡装有球形座,所述球形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呼气口和呼气接头,所述呼气接头远离本体的一端与连接座上的第一接头套接。

进一步,所述呼气接头一端贯穿至球形座的另一端,且所述呼气接头与呼气口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呼气口位于本体的内腔内部,所述呼气接头远离球形座的一端位于本体的外部。

进一步,所述连接座套接在金属气切管末端的开口上。

进一步,所述过滤保湿组件为海绵块或若干层滤纸。

进一步,所述吸气接口末端一体成型有凸环,且所述吸气接口处套接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为卫生纱布或无纺布,所述过滤层的外圈上缝接有弹性圈,弹性圈套在吸气接口的凸环上。

进一步,所述本体的内腔内部位于吸气接口下方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本体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本体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第三接头,所述储痰盒顶部一体成型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与第三接头螺纹连接,所述储痰盒的一侧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引流球,所述引流球为负压球。

进一步,所述第三接头上一体成型有内螺纹和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呼吸用气切式人工鼻,一是通过设置球形座和球形槽,使得本体可以围绕球形座旋转或倾斜,从而使得患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本体的角度,提高患者的佩带舒适度,同时在患者的下巴触碰到本体时,本体受力会倾斜,从而可以避免本体受到的力直接作用在患者的伤口处,从而增加患者的疼痛。二是通过设置储痰盒,可以利用负压球产生负压将痰吸出来,并储存在储痰盒内,患者可以随时将储痰盒拆卸下来清洗,同时由于与储痰盒连接的第三接头同时设置有内外螺纹,从而在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时,可以与雾化药杯连接。三是通过设置过滤层,采用卫生纱布或无纺布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避免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进入到本体的内部,从而吸附在过滤保湿组件上,影响过滤保湿组件的使用寿命,而且过滤层采用弹性圈套接在吸气接口上,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更换新的过滤层,保证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呼吸用气切式人工鼻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呼吸用气切式人工鼻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本体;2、氧气管接头;3、吸气接口;4、过滤层;5、呼气接口座;6、第一接头;7、连接座;8、金属气切管;9、呼气接头;10、呼气口;11、球形座;12、球形槽;13、隔板;14、过滤保湿组件;15、引流球;16、储痰盒;17、第二接头;18、第三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3,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呼吸用气切式人工鼻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文中所述上、下、前、后、顶、底等关于方位的记载,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或使用方式的限定,而仅仅是为描述方便而采用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具体的,以本装置拼装完成后氧气管接头所在一端为上端,以储痰盒所在的一端为下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呼吸用气切式人工鼻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3所示,给出了一种医疗呼吸用气切式人工鼻的具体结构,包括本体1,本体1的内部两端设置有过滤保湿组件14,本体1的底部连接有储痰盒16,本体1的顶部连接有氧气管接头2,本体1的前后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吸气接口3和呼气接口座5,呼气接口座5内部开设有球形槽12,球形槽12内卡装有球形座11,球形座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呼气口10和呼气接头9,呼气接头9远离本体1的一端与连接座7上的第一接头6套接。

如图3所示,呼气接头9一端贯穿至球形座11的另一端,且呼气接头9与呼气口10为一体成型设置,呼气口10位于本体1的内腔内部,呼气接头9远离球形座11的一端位于本体1的外部。

如图1所示,连接座7套接在金属气切管8末端的开口上。

过滤保湿组件14为海绵块或若干层滤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形座11套在球形槽12内,当本体1受力时,球形槽12会以球形座11为中心,绕球形座11旋转或倾斜,进而使得本体1可以围绕球形座11旋转或倾斜,从而使得患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本体1的角度,提高患者的佩带舒适度,同时在患者的下巴触碰到本体1时,本体1受力会倾斜,从而可以避免本体1受到的力直接作用在患者的伤口处,从而增加患者的疼痛。

如图1和图3所示,吸气接口3末端一体成型有凸环,且吸气接口3处套接有过滤层4,过滤层4为卫生纱布或无纺布,过滤层4的外圈上缝接有弹性圈,弹性圈套在吸气接口3的凸环上。

如图3所示,本体1的内腔内部位于吸气接口3下方设置有隔板13,隔板13与本体1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连接块一端焊接在本体1的内壁上,连接块的另一端焊接在隔板13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过滤层4做浴帽状,并将过滤层4上的弹性圈套在吸气接口3上,吸气时,空气从吸气接口3处进入到本体1的内腔,由于吸气接口3处采用卫生纱布或无纺布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避免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进入到本体1的内部,从而吸附在过滤保湿组件14上,影响过滤保湿组件14的使用寿命,而且过滤层4采用弹性圈套接在吸气接口3上,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更换新的过滤层4,保证过滤效果。

如图2所示,本体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第三接头18,储痰盒16顶部一体成型有第二接头17,第二接头17与第三接头18螺纹连接,储痰盒16的一侧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引流球15,引流球15为负压球。

如图2所示,第三接头18上一体成型有内螺纹和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吸痰时,先将储痰盒16旋转拧紧在第三接头18上,然后利用负压球产生负压将痰吸出来,并储存在储痰盒16内,患者可以随时将储痰盒16拆卸下来清洗,拆卸时,旋转松开第二接头17即可;同时由于与储痰盒16连接的第三接头18同时设置有内外螺纹,从而在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时,可以与雾化药杯连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