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狭窄环境使用的双人担架背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2834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狭窄环境使用的双人担架背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狭窄环境使用的双人担架背负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担架多用于平时状态,但在应急时期或者战时往往不堪使用,比如伤病员因为多发伤需要脊柱固定,而现有的担架系统因为多为两杆一柔性承重垫的结构,往往导致负载的伤病员脊柱下凹有引发二次损伤的风险;其次现有担架对于负载伤病员的固定往往依赖胸腰带的横向固定,对于伤病员在担架上的纵向移位特别是对于人员上下狭窄楼梯的高角度移动控制较为困难;此外现有担架未能考虑灾害情况下的无照明或者低照明状态下的工作能力,对于特殊情况的救援往往难以胜任;进一步现有的担架的中间软质材料往往为简单的封闭式设计,人员的透气性差,如有背部出血等问题有被掩盖的风险;最后现有担架系统对于担架人员的双手限制较多,相关人员往往在操纵担架时分身乏术,对于负载伤病员的突发状况或者行走路途崎岖颠簸由于双手被限制在担架杆上负重,很难进行及时的干预操作以及自我行走姿态的维持,容易引发担架人员摔倒或者下肢关节扭伤等,严重者可导致担架人员和负载人员一同摔倒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担架在各种非正常环境尤其是狭窄环境中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狭窄环境使用的双人担架背负系统,该担架系统可在各种非正常环境下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狭窄环境使用的双人担架背负系统包括硬性支撑机构、柔性负载机构和柔性背负机构;

所述硬性支撑机构包括两条纵向设置的担架杆、若干可变形的菱形连杆和一条加强撑杆;

所述若干菱形连杆纵向间隔设于两条所述担架杆之间,各所述菱形连杆的横向相对的两个支点直接或通过三角连杆与所述担架杆连接;各所述菱形连杆的纵向相对的支点中,位于两端的两个支点处设有引导管,其他支点处设有连接环;

所述加强撑杆贯穿所述引导管和所述连接环,所述加强撑杆两端分别设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旋钮、转轴以及若干曲柄挡块,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加强撑杆端部,所述转轴另一端与所述旋钮固接,所述转轴的表面设有轴向齿条,所述若干曲柄挡块分别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加强撑杆端面上并间隔分布在所述转轴周围,所述曲柄挡块的尾端的端面为圆柱面,所述圆柱面设有挡块齿条并与所述轴向齿条啮合;所述转轴转动驱使所述曲柄挡块绕所述销轴转动时所述曲柄挡块的头端可伸出或者缩回所述加强撑杆的延伸柱面;

所述柔性负载机构覆设在所述硬性支撑机构上面;

所述柔性背负机构包括两对软质的环形肩带,分别通过延伸带连于两条担架杆的两端,同一端的两条延伸带之间的中部连有横向固定带。

较佳的,其还包括遮盖机构,所述遮盖机构包括遮盖布、一对扇骨型连接件和两条侧边连接件;所述侧边连接件和所述担架杆设有对应的卡扣卡槽、尼龙扣、搭扣或者磁块,以此所述侧边连接件可连接在所述担架杆上;所述扇骨型连接件包括若干铰接在同一支点的骨架,所述扇骨型连接件的支点可连于所述加强撑杆端部,边上的两根骨架的末端可连于所述侧边连接件的端部;所述遮盖布连于两条所述侧边连接件之间以及所述扇骨型连接件之间。

较佳的,所述担架杆包括可拆解的若干段,所述担架杆的段与段相互套接且连接处通过可压缩弹珠卡扣锁定。所述担架杆类似于可折叠雨伞的伞柄设计,需要连接时插入通过弹珠卡簧稳定结构,需要松开时则按压相关的弹珠卡簧进行松解。

较佳的,所述加强撑杆为可伸缩的多节段结构。进一步的,中间位最粗节段,向两端逐节段变细。

所述担架杆和所述加强撑杆多阶段设计可适应不同升高的人员。

较佳的,所述担架杆中转动或滑动设有显示负载人员病情的颜色标示模块,所述颜色标示模块具有若干对应不同病情的颜色区域,所述担架杆外侧对应所述颜色标示模块的位置设有窗口用于示出颜色区域。实际使用时,根据负载病人的病情,可转动或滑动所述颜色标示模块,窗口可切换显示对应的颜色区域,比如根据负载病人的情况颜色区域可分为绿色(病情平稳)、橙色(病情中度)以及红色(病情严重)。

所述颜色标示模块可在一侧担架杆的两头或者两侧分布。

为指示负载病人的病情,还可采用指示灯的设计,比如类似便携式手电的设计,通过指示灯来变化颜色,揿钮来调整指示灯的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比如:一次按钮为开启绿色,再按一次为橙色,再按一次为红色,再按一次为关闭,为一个循环,同时可根据负载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便于后续分级分类处理。

较佳的,所述柔性负载机构对应担架人员背部的位置设有网状镂孔。上述镂空设计有利于患者透气通风的同时,也能方便及时发现后背部位出血的问题。

较佳的,其设置有可遮蔽的系列荧光点位。荧光点位的设计方便在低照明或者无照明情况下完成患者的固定,同时荧光点位的可遮蔽设计也可保证在转运过程中的不暴露。荧光点位可设置在硬性支撑机构、柔性负载机构、柔性背负机构和遮盖机构上任意可观测到的部位。

较佳的,所述担架杆上面设有长条形卡槽,所述卡槽中设有简易输液杆,所述简易输液杆顶端设有分叉,底端铰接在所述卡槽中。

较佳的,所述担架杆侧面设有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圆弧形挂钩,所述圆弧形挂钩底端铰接在所述担架杆上,顶部通过不可伸缩或者可伸缩材质的拉索与一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担架杆的内壁上。

较佳的,所述横向固定带中间为通过魔术贴或搭扣连接的可调节松紧的连接结构。

较佳的,所述延伸带可参照书包带的可调节长短的结构设计。

较佳的,所述硬性支撑机构的硬性骨架结构包括担架杆、菱形连杆、三角连杆等为金属(铝合金、铝镁合金等)或者碳纤维等轻质高强度材料构成。

较佳的,为适应担架系统使用的不同环境,诸如雨天、冰雪天、高热直晒天、大风天,实现一定的防雨、防风、防强光日照、防冰雪、防蚊等效果,所述遮盖布可采用雨衣材质、防风材质、防日照材质、防寒保温材质、蚊帐材质的轻质可折叠织物等等。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狭窄环境使用的双人担架背负系统适用于应急状态或者灾难时期的人员急救和转运,优点在于:

1、硬性支撑机构中在两条担架杆之间设计若干菱形连杆和纵向的加强撑杆,一方面可加强脊柱部位的支撑,减少脊柱损伤后因为支撑不够发生二次损伤的风险;另一方面,所述加强撑杆可抽出,进而所述菱形连杆可纵向延伸而横向收缩,可有效减小横向的宽度,大大减少整个担架系统的占用空间,可适用于狭窄环境;

2、硬性支撑机构中,加强撑杆两端的锁定机构的曲柄挡块的头端可伸出或者缩回所述加强撑杆的延伸柱面;曲柄挡块的头端缩回加强撑杆的延伸柱面时,加强撑杆的两端可自由贯穿引导管,曲柄挡块的头端伸出加强撑杆的延伸柱面时,曲柄挡块可挡住引导管,可防止菱形连杆纵向伸长横向收缩,起到撑开担架的作用;

3、柔性负载机构在对应负载人员背部为部分网状镂空设计,有利于患者透气通风的同时,也能方便及时发现后背部位出血的问题;

4、设置有可遮蔽的系列荧光点位,方便在低照明或者无照明情况下完成患者的固定,同时荧光点位的可遮蔽设计也可保证在转运过程中的不暴露;

5、柔性背负机构中,通过担架两端的柔性材料以及肩部肩带设计,降低担架人员的手部负担,在必要时可解放相关人员的双手或者单手,有利于整体担架在复杂路况或者崎岖地区的移动;横向固定带可向中间的牵拉对抗肩带的下滑;

6、悬挂装置的设计,在担架两侧设置有可折叠挂靠点,方便尿袋、引流袋的悬挂,以及可折叠简易输液架,方便转运过程中的紧急输血和输液操作;

7、遮盖装置的设计,担架可装载框式可折叠防风蚊帐,方便在特殊情况下防护负载伤员的转运,必要时蚊帐可更换为隔离材料,帮助负载伤员在被转运过程中与外界恶劣环境的隔离或者减少已被传染人员对外界环境的潜在污染的风险;

8、在两侧设置有不同颜色的颜色标示模块,上有醒目颜色,方便对负载人员进行伤情动态评定和及时判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狭窄环境使用的双人担架背负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狭窄环境使用的双人担架背负系统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遮盖机构的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硬性支撑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机构的收缩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机构的撑开锁定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机构的拆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颜色标示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9和图10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种颜色标示模块的示意图;

图11和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输液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13和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挂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硬性支撑机构1,担架杆11,颜色标示模块111a/111b,窗口112,卡槽113,简易输液杆114,圆弧形挂钩115,拉索116,弹簧117,菱形连杆12,加强撑杆13,三角连杆14,引导管15,连接环16,锁定机构17,旋钮171,转轴172,曲柄挡块173,圆柱面173a;

柔性负载机构2;

柔性背负机构3,环形肩带31,延伸带32,横向固定带33,连接结构34;

遮盖机构4,遮盖布41,扇骨型连接件42,侧边连接件4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便于狭窄环境使用的双人担架背负系统,其包括硬性支撑机构1、柔性负载机构2、柔性背负机构3和遮盖机构4。

硬性支撑机构1包括两条纵向设置的担架杆11、四个可伸缩变形的菱形连杆12和一条加强撑杆13。

如图4所示,菱形连杆12设有四个,纵向间隔设于两条担架杆11之间,各菱形连杆12的横向相对的两个支点通过三角连杆13与担架杆11连接;各菱形连杆12的纵向相对的支点中,位于两端的两个支点处设有引导管14,其他支点处设有连接环15。

加强撑杆13贯穿引导管14和连接环15,两端分别设有锁定机构16;如图5-图7所示,锁定机构16包括旋钮161、转轴162以及四个曲柄挡块163,转轴16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加强撑杆13端部,转轴162另一端与旋钮161固接,转轴162的表面设有轴向齿条,四个曲柄挡块163分别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加强撑杆13端面上并间隔分布在转轴162周围,曲柄挡块163的尾端的端面为圆柱面163a,圆柱面163a设有挡块齿条并与轴向齿条啮合;转轴162转动驱使曲柄挡块163绕销轴转动时曲柄挡块163的头端可伸出或者缩回加强撑杆的延伸柱面。曲柄挡块163的头端缩回加强撑杆13的延伸柱面时,加强撑杆13的两端可自由贯穿引导管14,曲柄挡块163的头端伸出加强撑杆13的延伸柱面时,曲柄挡块163可挡住引导管14,可防止菱形连杆12纵向伸长横向收缩,起到撑开担架的作用。

柔性负载机构2覆设在硬性支撑机构1的上面。较佳的,柔性负载机构2对应担架人员背部的位置设有网状镂孔。上述镂空设计有利于患者透气通风的同时,也能方便及时发现后背部位出血的问题。

较佳的,柔性负载机构2为耐牵拉的帆布或者类似织物,其不用时可折叠减少体积,需要使用时打开。柔性负载机构2四个角预留有装载孔,在担架的两根担架杆11的对应位置留有装载凸起,通过装载凸起插入装载孔进行定位。

如图4所示,柔性背负机构3包括两对软质的环形肩带31,分别通过延伸带32连于两条担架杆11的两端,同一端的两条延伸带32之间的中部连有横向固定带33。横向固定带33中间为通过魔术贴或搭扣连接的可调节松紧的连接结构34。较佳的,延伸带32可参照书包带的可调节长短的结构设计。

遮盖机构4,如图3所示,遮盖机构4包括遮盖布41、一对扇骨型连接件42和两条侧边连接件43;侧边连接件43和担架杆11设有对应的卡扣卡槽、尼龙扣、搭扣或者磁块,以此侧边连接件43可连接在担架杆11上;扇骨型连接件42包括若干铰接在同一支点的骨架,扇骨型连接件42的支点可连于加强撑杆13端部,边上的两根骨架的末端可连于侧边连接件43的端部;遮盖布41连于两条侧边连接件43之间以及扇骨型连接件42之间。

较佳的,担架杆11包括可拆解的四段,担架杆11的段与段相互套接且连接处通过可压缩弹珠卡扣锁定。担架杆11类似于可折叠雨伞的伞柄设计,需要连接时插入通过弹珠卡簧稳定结构,需要松开时则按压相关的弹珠卡簧进行松解。

较佳的,加强撑杆13为可伸缩的多节段结构,加强撑杆13的伸缩结构可参照电视天线和鱼竿的结构。进一步的,加强撑杆13的中间位最粗节段,向两端逐节段变细。

较佳的,如图8所示,担架杆11中转动设有显示负载人员病情的颜色标示模块111a,如图9所示,颜色标示模块111a沿纬向分隔有多个对应不同病情的颜色区域,担架杆11外侧对应颜色标示模块的位置设有窗口112用于示出颜色区域。实际使用时,根据负载病人的病情,可转动颜色标示模块111a,窗口112可切换显示对应的颜色区域,比如根据负载病人的情况颜色区域可分为绿色(病情平稳)、橙色(病情中度)以及红色(病情严重)。当然,颜色标示模块111b也可滑动设置,如图10所示,此时颜色标示模块111b的颜色区域沿轴向分隔为多个区域。

较佳的,颜色标示模块111a或111b可在一侧担架杆11的两头或者两侧分布。

为指示负载病人的病情,还可采用指示灯的设计,比如类似便携式手电的设计,通过指示灯来变化颜色,揿钮来调整指示灯的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比如:一次按钮为开启绿色,再按一次为橙色,再按一次为红色,再按一次为关闭,为一个循环,同时可根据负载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便于后续分级分类处理。

较佳的,如图11和12所示,担架杆11上面还可设置长条形卡槽113,卡槽113中设有简易输液杆114,简易输液杆114顶端设有分叉,底端铰接在卡槽113中。简易输液杆114的设置方便转运过程中的紧急输血和输液操作。

较佳的,担架杆11侧面还可设置悬挂机构,方便尿袋、引流袋的悬挂。如图13和图14所示,悬挂机构包括圆弧形挂钩115,圆弧形挂钩115底端铰接在担架杆11上,顶部通过不可伸缩或者可伸缩材质的拉索116与一弹簧117的一端连接,弹簧117的另一端固定在担架杆11的内壁上。平时如图13所示,依靠弹簧117的拉力将圆弧形挂钩115固定为担架杆11的一部分,一旦需要悬挂诸如引流袋或者尿袋等物品时,将圆弧形挂钩115向外拉出,通过引流袋或者尿袋等物品的重力对抗弹簧117的回缩力,实现担架外挂物品的实现,悬挂机构可设计为一侧至少一个或者以上。

较佳的,硬性支撑机构1的硬性骨架结构包括担架杆11、菱形连杆12、三角连杆13,以及各连接部件和锁定机构17等等均可采用金属(铝合金、铝镁合金等)或者碳纤维等轻质高强度材料。

较佳的,为适应担架系统使用的不同环境,诸如雨天、冰雪天、高热直晒天、大风天,实现一定的防雨、防风、防强光日照、防冰雪、防蚊等效果,遮盖布41可采用雨衣材质、防风材质、防日照材质、防寒保温材质、蚊帐材质的轻质可折叠织物等等。此外如果负载人员为可疑传染病患者,则相应的轻质遮盖布41可改为防喷溅的透明材质,一方面方便观察,一方面降低相关传染源对担架人员以及外界环境的污染。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狭窄环境使用的双人担架背负系统还可设置有可遮蔽的系列荧光点位。荧光点位的设计方便在低照明或者无照明情况下完成患者的固定,同时荧光点位的可遮蔽设计也可保证在转运过程中的不暴露。

具体的,比如担架杆11的外周可附着设置荧光或者夜光装置或者环形照明装置,其平时不用或者需要遮蔽时可通过围绕担架杆11的遮光材料围绕,通过尼龙扣的方式固定在其头端;当环境照明弱为低照明状态或者无照明状态时,需要少量光线时,则可打开遮光材料,暴露其下方的荧光或者夜光装置或者环形照明装置。当采用环形照明装置时,则可设计开关,可以围绕担架的两根杆子分布为一个或者以上,呈对称分布,方便在低光照或者无光照环境中显示担架的轮廓结构方便人员的救治以及担架人员行进过程中的光线补充。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新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