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手术介入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0916发布日期:2020-06-26 21:3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脏手术介入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脏手术辅助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心脏手术介入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由于创伤小、疗效好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并且介入路径也逐渐由桡动脉途径取代股动脉途径,左侧桡动脉更是经常选用的途径,医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调节病患上肢手臂的高度以便手术操作,现有的装置不方便使用,都是用枕头来抬高手臂,手术时手臂的高度不方便调整且摆动的角度不容易固定,直接影响医生的介入手术治疗,很不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心脏手术介入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手术时患者手臂的高度不方便调整、及不便于医生手术操作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的固定架,固定架右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让位槽,让位槽内设有可上下摆动的肱骨座,让位槽前后两侧壁分别开设有前后轴向且开口相对的圆槽,肱骨座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可插入其对应侧圆槽内的转轴,前侧的转轴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开口朝前的条形槽,前侧的圆槽内设有多个可插入对应侧条形槽内的挡块,后侧的转轴与后侧的圆槽之间设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摆动的肱骨座固定手臂,利用挡块与条形槽锁止肱骨座,便于医护人员调整患者手臂向上摆动的角度,通过压紧块的上下移动使固定架按一定角度固定在床上,便于医护人员调整手臂水平的摆动,方便医生进行手术的操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后视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固定架1,固定架1右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让位槽2,让位槽2内设有可上下摆动的肱骨座3,让位槽2前后两侧壁分别开设有前后轴向且开口相对的圆槽4,肱骨座3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可插入其对应侧圆槽4内的转轴5,前侧的转轴5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开口朝前的条形槽6,前侧的圆槽4内设有多个可插入对应侧条形槽6内的挡块7,后侧的转轴5与后侧的圆槽4之间设有弹簧8。

为了将固定架1固定在床边,所述的固定架1左侧开设有开口朝左且前后贯通的通槽9,固定架1上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螺栓杆10,螺栓杆10上端伸入通槽9内且同轴设有压紧块11,螺栓杆10下端同轴设有旋钮12。

为了防止手臂从肱骨座3上掉落,所述的肱骨座3前侧设有两个左右方向且呈环状的搭扣13,肱骨座3后侧固定有两个前后方向的束带14,两个束带14可分别与对应侧的搭扣13连接。

为了使束带14可固定手臂,所述的两个束带14的前侧分别设有第一魔术贴15,两个束带14的后侧分别设有可与第一魔术贴15粘合的第二魔术贴16。

为了方便肱骨座3的操作和提高患者舒适度,所述的肱骨座3前侧固定连接有手柄17,肱骨座3上侧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上的弧形槽18。

为了防止肱骨座3向下摆动,所述的固定架1右端设有止动块19,止动块19上表面与让位槽2底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其初始状态为束带14与搭扣13不接触,压紧块11下侧面与固定架1接触,肱骨座3下侧面与止动块19接触,多个挡块7均位于条形槽6内使肱骨座3处于锁止状态;

将通槽9卡在患者的手术床边,通槽9可使固定架1与床外侧面形成一定的角度,转动旋钮12带动螺栓杆10正转,螺栓杆10带动压紧块11向上移动,压紧块11与通槽9上侧面配合将固定架1按照预定的角度固定在手术床边,将患者手臂放入肱骨座3上的弧形槽18内,两个束带14分别从搭扣13中穿过后,束带14前侧的第一魔术贴15与后侧的第二魔术贴16粘合,患者的手臂固定在肱骨座3上;

当需要手臂向上摆动一定的角度时,握住手柄17将肱骨座3沿让位槽2向后移动,肱骨座3带动转轴5在圆槽4内滑动,后侧的转轴5沿后侧的圆槽4向后挤压弹簧8,前侧的转轴5沿前侧的圆槽4向后移动,前侧的转轴5前后移动使多个挡块7与条形槽6分离,肱骨座3解除锁止状态,止动块19防止肱骨座3向下摆动损伤患者,将肱骨座3带动手臂向上摆动到一定角度后,撤去手柄17上的力,弹簧8经后侧的转轴5带动肱骨座3向前滑动恢复到初始状态,同时肱骨座3带动前侧的转轴5沿圆槽4向前滑动,前侧的转轴5向前滑动使多个挡块7位于条形槽6内,肱骨座3处于锁止状态;

当使用结束后,将第一魔术贴15与第二魔术贴16分离,束带14从搭扣13中取出,将手臂从肱骨座3上放下,同时反转旋钮12使压紧块11向下运动到与固定架1接触,恢复到初始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摆动的肱骨座固定手臂,利用挡块与条形槽锁止肱骨座,便于医护人员调整患者手臂向上摆动的角度,通过压紧块的上下移动使固定架按一定角度固定在床上,便于医护人员调整手臂水平的摆动,方便医生进行手术的操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心脏手术介入护理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固定架(1)右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让位槽(2),让位槽(2)内设有可上下摆动的肱骨座(3),让位槽(2)前后两侧壁分别开设有前后轴向且开口相对的圆槽(4),肱骨座(3)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可插入其对应侧圆槽(4)内的转轴(5),前侧的转轴(5)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开口朝前的条形槽(6),前侧的圆槽(4)内设有多个可插入对应侧条形槽(6)内的挡块(7),后侧的转轴(5)与后侧的圆槽(4)之间设有弹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手术介入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1)左侧开设有开口朝左且前后贯通的通槽(9),固定架(1)上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螺栓杆(10),螺栓杆(10)上端伸入通槽(9)内且同轴设有压紧块(11),螺栓杆(10)下端同轴设有旋钮(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手术介入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肱骨座(3)前侧设有两个左右方向且呈环状的搭扣(13),肱骨座(3)后侧固定有两个前后方向的束带(14),两个束带(14)可分别与对应侧的搭扣(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脏手术介入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束带(14)的前侧分别设有第一魔术贴(15),两个束带(14)的后侧分别设有可与第一魔术贴(15)粘合的第二魔术贴(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手术介入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肱骨座(3)前侧固定连接有手柄(17),肱骨座(3)上侧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上的弧形槽(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手术介入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1)右端设有止动块(19),止动块(19)上表面与让位槽(2)底面平齐。


技术总结
一种心脏手术介入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手术时患者手臂的高度不方便调整、及不便于医生手术操作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固定架,固定架右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让位槽,让位槽内设有可上下摆动的肱骨座,让位槽前后两侧壁分别开设有前后轴向且开口相对的圆槽,肱骨座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可插入其对应侧圆槽内的转轴,前侧的转轴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开口朝前的条形槽,前侧的圆槽内设有多个可插入对应侧条形槽内的挡块,后侧的转轴与后侧的圆槽之间设有弹簧;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周付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