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盐水余量警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8416发布日期:2020-08-05 01:43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输液盐水余量警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液警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液盐水余量警报器。



背景技术:

输液采用高度差的原理,输液袋需要挂设于高于人体高度的输液架上,输液袋中的药液通过输液管流至病人的体内,当病人在医院输液时,通常需要护士或家人看护。当液体输完时,如果没人看护,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危险,目前,市面上常使用输液盐水余量警报器用于提醒输液袋中输液盐水的剩余量,当输液盐水的剩余量达到一定标准时,立即发出报警,提示看护人很快拔掉输液管,减少了病人和陪床者的负担。

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20776882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余量报警功能的输液袋挂架,本实用新型通过随着输液袋中药液的减少,挂钩逐渐上升,而当输液袋中药液余量不足时,挂钩的杆状部上升至设定位置,位置传感器监测到杆状部上升的位置并发送信号给警报器,警报器发出警报,从而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输液袋或者拔除针头。

但是,输液架的高度固定,不可调节,由于输液袋挂设的高度要满足病人站立时的高度,所以当病人躺下休息时,输液管的可移动长度较小,当病人睡着后,进行输液的手臂无意识的摆放,容易拉动输液管,从而增大了输液袋的重力,输液盐水余量警报器很难根据输液袋的重力准确的对余量进行报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输液盐水余量警报器,能够增加输液架高度的可调节性,提高输液盐水余量警报器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输液盐水余量警报器,包括输液架和报警装置,输液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二架体上设置有固定装置,第一架体包括第一柱体和固定架,固定架固定设置于第一柱体的顶部,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挂钩,第二架体包括第二柱体和支撑架,支撑架固定设置于第二柱体的底部,第二柱体套设于第一柱体的外侧,第一柱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二柱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固定;

报警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挂环,挂环和第一挂钩相适配,壳体上设置有报警器,壳体内设置有位置传感器、t字型导杆和第一弹簧,位置传感器和报警器电连接,第一弹簧套设于t字型导杆的外侧,壳体底部设置有第三通孔,t字型导杆的一端穿过第三通孔并连接设置有第二挂钩,第二挂钩和输液袋相适配。

随着输液时间的增加,输液袋内的液体逐渐减少,输液袋的重量随之减少,报警装置根据输液袋重量的变化进行报警,当病人需要站起来移动时,可转动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一端离开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向上拉动第一柱体,第一柱体相对于第二柱体向上移动,调高了输液架的高度,当调节至合适高度后,再次转动固定装置,并将固定装置的一端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用于固定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当病人躺下进行休息时,可按同样的操作原理,调低输液架的高度,病人可移动的输液管长度变长,可降低病人因移动而影响输液袋重量,影响输液盐水余量警报器准确性的可能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板、第一连接杆和固定件,第二柱体上设置有固定杆,连接板置于固定杆上,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连接板相铰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和固定件相铰接,固定件的一端和第二柱体相铰接,固定件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

固定杆作为支撑点,于连接板一端踩下连接板,连接板另一端向上推动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向上推动固定件,固定件相对于第二柱体转动,固定件连接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一端离开第二柱体,可调节输液架的高度,当调节结束后,于连接板一端向上抬起连接板,固定件一端可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对输液架进行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和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

第二弹簧起回复作用,于连接板一端踩下,固定件一端离开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时,第二弹簧呈拉伸状态,当调节输液架高度结束后,解除对连接板施加的外力,借助第二弹簧的弹力,连接板回复至初始位置,固定件的一端重新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对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进行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位置传感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分别固定设置于壳体的相对的内侧壁上,所述t字型导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信号盘,信号盘设置于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之间。

于第二挂钩处挂上输液袋后,输液袋拉动t字型导杆向下移动,信号盘离开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之间,当输液袋的重量变小时,信号盘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重新回复至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之间,报警器进行报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报警器包括报警铃。

报警铃通过声音即可提醒护士。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行走装置。

借助行走装置可拉动输液架进行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行走装置包括固定板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和支撑架之间相铰接,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滚轮,固定板包括相同的两个,两个固定板分别设置于第二连接的两侧,固定板的顶端和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

借助滚轮的转动可移动输液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板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三弹簧。

当滚轮碰到地面上的凸起物时,第二连接杆相对于支撑架转动,第二连接杆一侧的第三弹簧收缩,第二连接杆另一侧的第三弹簧拉伸,当经过地面上凸起物时,在第三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第二连接杆回复至原始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连接杆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块,第三弹簧的一端和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套设于连接块的外侧。

连接块用于加大第三弹簧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接触面,加大第三弹簧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固定性。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挂环挂于第一挂钩处,于第二挂钩处挂上输液袋,输液袋拉动t字型导杆向下移动,信号盘离开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之间,由于输液袋在输液的过程中液体体积逐渐变小,输液袋的重量随之减轻,当输液袋的重量减轻至一定程度后,信号盘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重新回复至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之间,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护士。

2、固定杆作为支撑点,于连接板一端踩下连接板,连接板另一端向上推动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向上推动固定件,固定件相对于第二柱体转动,固定件连接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一端离开第二柱体,可调节输液架的高度,此时第二弹簧呈拉伸状态,当调节结束后,去除对连接板施加的外力,第二弹簧在弹力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固定件的一端重新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用于固定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即输液架的高度得到固定。

3、当移动输液架时,滚轮碰到地面上的凸起物,第二连接杆相对于支撑架转动,用于经过凸起物,降低了因经过凸起物需抬起输液架的不便利性,此时第二连接杆一侧的第三弹簧呈压缩状态,第二连接杆另一侧的第三弹簧呈压缩状态,当滚轮经过凸起物后,第三弹簧在弹力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在两个第三弹簧的力的作用下,输液架可借助滚轮在地面上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报警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液架;2-报警装置;3-固定装置;4-行走装置;5-固定杆;10-第一架体;100-第一柱体;101-固定架;102-第一挂钩;11-第二架体;110-第二柱体;111-支撑架;20-壳体;21-挂钩;22-t字型导杆;23-第一弹簧;24-位置传感器;25-第二挂钩;26-报警器;27-信号盘;240-发光二极管;241-光敏二极管;30-连接板;31-第一连接杆;32-固定件;33-第二弹簧;40-固定板;41-滚轮;42-第三弹簧;43-连接块;44-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输液盐水余量警报器,包括输液架1和报警装置2,输液架1包括第一架体10和第二架体11,第二架体11上设置有固定装置3,第一架体10包括第一柱体100和固定架101,固定架101固定设置于第一柱体100的顶部,固定架101上设置有第一挂钩102,第二架体11包括第二柱体110和支撑架111,支撑架111固定设置于第二柱体110的底部,第二柱体110套设于第一柱体100的外侧,第一柱体100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二柱体11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挂钩102用于挂设报警装置2。

固定装置3包括连接板30、第一连接杆31和固定件32,第二柱体110上设置有固定杆5,连接板30置于固定杆5上,第一连接杆31的一端和连接板30相铰接,第一连接杆31的另一端和固定件32相铰接,固定件32的一端和第二柱体110相铰接,固定件3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

固定杆5作为支撑点,于连接板30一端踩下连接板30,连接板30另一端向上推动第一连接杆31,第一连接杆31向上推动固定件32,固定件32相对于第二柱体110转动,固定件32连接第一柱体100和第二柱体110的一端离开第二柱体110,即可调节输液架1的高度。

第一连接杆3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33,第二弹簧33的一端和第一连接杆31固定连接,第二弹簧33的另一端和支撑架111之间固定连接。当于连接板30一端踩下,进行输液架1高度调节时,此时第二弹簧33呈拉伸状态,当调节输液架1高度结束后,解除对连接板30施加的外力,借助第二弹簧33的弹力,连接板30回复至初始位置,固定件32的一端重新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对第一柱体100和第二柱体110进行固定,即对调节完高度的输液架1进行固定。

当病人需要起身进行行走时,可将输液架1调节至较高的高度,使输液袋的高度高于人体的高度,便于输液,当病人卧床进行休息时,可将输液架1调节至较低的高度,此时病人进行输液的手臂可移动的输液管长度变长,降低了病人因移动而影响输液袋重量,从而影响盐水余量警报器准确性的可能性,增加了输液架1高度的可调节性,提高了输液盐水余量警报器的准确性。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报警装置2包括壳体20,壳体20的顶部设置有挂环21,挂环21和第一挂钩102相适配,用于将报警装置2挂设于输液架1上,壳体20上设置有报警器26,壳体20内设置有位置传感器24、t字型导杆22和第一弹簧23,位置传感器24和报警器26电连接,第一弹簧23套设于t字型导杆22的外侧,壳体20底部设置有第三通孔,t字型导杆22的一端穿过第三通孔并连接设置有第二挂钩25,第二挂钩25和输液袋相适配,在进行输液时,将输液袋挂设于第二挂钩25上。

位置传感器24包括发光二极管240和光敏二极管241,发光二极管240和光敏二极管241分别固定设置于壳体20的相对的内侧壁上,第一弹簧23的外径小于t字型导杆22的最大宽度,第一弹簧23的外径大于第三通孔的直径,t字型导杆2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信号盘27,信号盘27设置于发光二极管240和光敏二极管241之间,报警器26包括报警铃。

于第二挂钩25处挂上输液袋后,输液袋拉动t字型导杆22向下移动,信号盘27离开发光二极管240和光敏二极管241之间,此时第一弹簧23呈压缩状态,随着输液时间的增加,输液袋内的液体逐渐减少,输液袋的重量随之减少,信号盘27在第一弹簧23的弹力作用下,重新回复至发光二极管240和光敏二极管241之间,报警铃进行报警,报警铃通过声音即可提醒护士。

如图4所示,支撑架11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行走装置4,行走装置4包括固定板40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和支撑架111之间相铰接,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滚轮41,固定板40包括相同的两个,两个固定板40分别设置于第二连接的两侧,固定板40的顶端和支撑架111之间固定连接。固定板40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三弹簧42,第二连接杆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块43,第三弹簧42的一端和所述固定板40固定连接,第三弹簧42的另一端固定套设于连接块43的外侧,连接块43用于加大第三弹簧42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接触面,加大第三弹簧42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固定性。

地面上常常存在凸起物,当移动输液架1遇到凸起物时,需要向上抬起输液架1,至经过凸起物后,再重新放下输液架1进行行走,十分的不便,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输液架1的移动时,滚轮41碰到地面上的凸起物,第二连接杆相对于支撑架111转动,用于经过凸起物,降低了因经过凸起物需抬起输液架1的不便利性,此时第二连接杆一侧的第三弹簧42呈压缩状态,第二连接杆另一侧的第三弹簧42呈压缩状态,当滚轮41经过凸起物后,第三弹簧42在弹力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在两个第三弹簧42的力的作用下,输液架1可借助滚轮41继续在地面上进行移动,降低了输液架1经过凸起物时的不实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