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护理可移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0314发布日期:2020-10-02 08:2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可移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呼吸内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护理可移动工作台。



背景技术:

呼吸内科为现代西医中一个科室,常见病症有急性肺脓肿、哮喘、肺部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急慢性咳嗽、各个类型的胸腔积液、呼吸衰竭、上呼吸道感染、自发性气胸等,在医用工作台范围内,对于呼吸内科的病患来说,在呼吸内科的日常护理工作中,除常用的输液架以外,还需要经常使用呼吸机、吸痰器、氧气瓶、加湿器等医疗设备,现有的工作台通常的架构比较简单,无法将各类设备进行有序摆放,同时,各类设备数量多且整体占地面积大;在呼吸内科的日常护理工作中,还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棉纱等医疗废弃物,而传统工作台上用于挂置输液瓶的支撑架往往存在方向上的局限性,无法根据患者的方位随意的调整方向,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护理可移动工作台,具有便于移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护理可移动工作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侧面和放置台内壁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侧面固定连接有抽屉,所述抽屉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隔板侧面设置有放置仓,所述放置台侧面固定连接有合页,所述放置台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放置台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侧面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共有多个,且均设置有挡板侧面。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废液收集箱,所述废液收集箱顶端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漏斗顶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翻盖,所述翻盖侧面固定连接有锁扣,所述锁扣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漏斗侧面,所述废液收集箱侧面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表面套接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内部设置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表面套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支撑管内壁侧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活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螺纹管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支撑管顶端镶嵌有滑套,所述滑杆活动连接在滑套内部,所述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底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共有四个,且成矩形排列在底板下表面,所述底板下表面和基座内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底板内部开设有储能仓,所述储能仓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底板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底板侧面固定连接有扶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正反电机、螺纹柱和螺纹管,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对病人进行护理时,通过控制开关启动正反电机,正反电机通过螺纹柱带动螺纹管进行移动,同时螺纹管带动滑杆进行移动,使得滑杆的高度得以调整,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对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更加轻松,通过设置抽屉和卡环,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放置工具的过程中,在卡环的作用下,使得小型医疗器具得以固定,在抽屉的作用下,使得医疗器具得以存放,避免了各种医疗器具的随便摆放,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放置工具的过程更加轻松。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正视图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放置台;3、隔板;4、挡板;5、卡环;6、抽屉;7、活动门;8、第一滑槽;9、第一滑块;10、废液收集箱;11、滤网;12、漏斗;13、翻盖;14、电磁阀;15、排液管;16、支撑管;17、正反电机;18、螺纹柱;19、螺纹管;20、滑杆;21、滑套;22、连接杆;23、挂钩;24、连接块;25、蓄电池;26、储能仓;27、电动推杆;28、万向轮;29、基座;30、凹槽;31、控制开关;32、扶手;33、第二滑槽;34、第二滑块;35、放置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护理可移动工作台,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台2,所述放置台2内部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侧面和放置台2内壁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第一滑槽8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滑块9侧面固定连接有抽屉6,所述抽屉6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隔板3侧面设置有放置仓35,所述放置台2侧面固定连接有合页,所述放置台2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活动门7,所述活动门7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放置台2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侧面固定连接有卡环5,所述卡环5共有多个,且均设置有挡板4侧面,通过设置抽屉6和卡环5,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放置工具的过程中,在卡环5的作用下,使得小型医疗器具得以固定,在抽屉6的作用下,使得医疗器具得以存放,避免了各种医疗器具的随便摆放,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放置工具的过程更加轻松。

具体的,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废液收集箱10,所述废液收集箱10顶端固定连接有漏斗12,所述漏斗12内部设置有滤网11,所述漏斗12顶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翻盖13,所述翻盖13侧面固定连接有锁扣,所述锁扣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漏斗12侧面,所述废液收集箱10侧面固定连接有排液管15,所述排液管15表面套接有电磁阀14,通过设置电磁阀14和排液管15,使得医护人员在排放废液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开关31启动电磁阀14,使得电磁阀14得以打开,在电磁阀14的作用下,使得废液收集箱10内的废液通过排液管15开始排出,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在排放废液的过程更加方便。

具体的,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管16,所述支撑管16内部设置有正反电机17,所述正反电机17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8,所述螺纹柱18表面套接有螺纹管19,通过设置正反电机17、螺纹柱18和螺纹管19,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对病人进行护理时,通过控制开关31启动正反电机17,正反电机17通过螺纹柱18带动螺纹管19进行移动,同时螺纹管19带动滑杆20进行移动,使得滑杆20的高度得以调整,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装置对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更加轻松,所述螺纹管19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34,所述支撑管16内壁侧面开设有第二滑槽33,所述第二滑块34活动连接在第二滑槽33内部。

具体的,所述螺纹管19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20,所述支撑管16顶端镶嵌有滑套21,所述滑杆20活动连接在滑套21内部,所述滑杆20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4,所述连接块24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底端固定连接有挂钩23。

具体的,所述底板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基座29,所述基座29共有四个,且成矩形排列在底板1下表面,所述底板1下表面和基座29内部均开设有凹槽30,所述凹槽30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7,通过设置电动推杆27,使得医护人员对该装置进行移动过程中,通过控制开关31控制电动推杆27伸长,使得万向轮28与地面接触,然后拖动扶手32带动该装置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对该装置进行移动过程更加便捷,所述电动推杆27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8。

具体的,所述底板1内部开设有储能仓26,所述储能仓26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5,所述底板1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31,所述控制开关31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底板1侧面固定连接有扶手3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当医护人员使用该装置对病人进行输液时,首先通过控制开关31启动正反电机17,然后正反电机17通过螺纹柱18带动螺纹管19进行移动,同时螺纹柱18带动滑杆20向上移动,使得滑杆20的位置得以调整,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输液,当医护人员收集废液时,首先打开漏斗12侧面的锁扣,然后拖动翻盖13,将废液倒弃在漏斗12内部,然后经过滤网11将废液中的杂质过滤,从而将废液存放在废液收集箱10内部,当废液收集箱10内部的废液需要排放时,首先通过控制开关31启动电磁阀14,使得电磁阀14得以打开,然后废液收集箱10内的废液通过排液管15开始排出,当医护人员使用该装置进行放置医疗器具时,首先将小型器具卡接在卡环5内部,然后将中型器具放置在抽屉6内部,将大型器具放置在放置仓35内部,当医护人员需要拖动该装置时,首先通过控制开关31控制电动推杆27伸长,然后电动推杆27带动万向轮28向下移动,使得万向轮28与地面接触,然后拖动扶手32,从而使得该装置进行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