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气源冷却的手术电极回路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3214发布日期:2020-07-14 17:09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气源冷却的手术电极回路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气源冷却的手术电极回路垫。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高频手术电刀对病人进行手术操作时,实现将手术电刀通过人体与电刀高频发生器构成高频电流回路的方式主要有:一种为传统的负极板方式,另一种为电容型回路垫方式。

使用电容型回路垫手术时,由手术电刀将电刀高频发生器产生的高频电流,经由病人身体和回路垫中金属布导电极板形成一个高频电流回路,以用来进行手术切割和凝固组织。而电容型回路垫因具有不需选择固定部位且不易产生皮肤灼伤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手术中。

脑外科手术,需要对人体进行降温,以达到暂时阻断血流运行的目的。一般情况下,脑外科手术是暂时阻断血运的最佳温度为30℃以下,因此,需要保证手术过程中,人体的供血温度在30℃以下,才能确保手术的正常进行。利用电极回路垫进行人体降温,由于电极回路垫会与手术电刀、人体形成高频回路,所以采用水或冷却液进行降温会存在触电、漏电等损伤,严重更会危害病人生命。因此,常见的水或冰块冷却方式不适用于手术电极回路垫。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气源冷却的手术电极回路垫,其能在手术过程中对人体进行冷却、暂时阻断人体血运,同时,不会出现漏电与触电现象、不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更具安全性、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气源冷却的手术电极回路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回路垫主体、循环气泵与气源冷却器;所述电极回路垫主体由从上至下依次排布的第一tpu膜层、上部海绵层、第二tpu膜层、导电布、第三tpu膜层、下部海绵层、冷却层和pu膜层组成;

其中,所述冷却层内均匀排布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从所述冷却层一角插入与伸出、分别为进气管与出气管;两根相邻且互相平行的导气管拐角处为半圆弧形、两根相互垂直的导气管拐角处为1/4圆弧形;远离进气管端的半圆弧形贴近所述冷却层边缘,靠近进气管端的半圆弧形与所述冷却层边缘有一定距离、以便于导气管由最下端垂直伸出;所述导气管直径为所述冷却层厚度的3/4且所述导气管圆心位于所述冷却层中心线上;

所述循环气泵通过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与所述冷却层相连;所述进气管从远离到靠近电极回路垫依次设置有气阀装置a、气源冷却器、温度传感器a与压力传感器a;所述出气管从远离到靠近电极回路垫依次设置有气阀装置b、温度传感器b与压力传感器b;

为防止导气管堵塞、保证温度的均匀性,同时确保有效降低病人身体的温度,所述下部海绵层的厚度为5~8mm,所述冷却层的厚度为9~10mm。

通过导气管半圆弧形、1/4圆弧形以及海绵层的设计,保证在手术电极回路垫工作时,导气管不会因外部压力而出现堵塞的问题,保证气管气压以及气管流速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导气管位置的排布以及导气管大小、冷却层厚度的设置,保证手术电极回路垫温度的均匀性,确保手术回路垫能通过导气管快速进行热量交换、进而吸收热量、降低病人血液温度,避免因某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而影响手术进程、导致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损伤。

通过气阀、传感器的设置,实现对进气管与出气管温度、压力进行监控,进而直观、方便、快捷的对手术电极回路垫的温度以及气压进行调控,规避手术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进一步,所述第一tpu膜层、第二tpu膜层和第三tpu膜层的厚度均为0.2~0.5mm;所述上部海绵层的厚度为1.2~1.7mm;所述导电布的厚度为0.1mm;所述pu膜层的厚度为0.1~0.5mm;所述电极回路垫主体的总厚度为16~21.5mm。

进一步,为保证温度的均匀性,所述靠近进气管端的半圆弧形与所述冷却层边缘间的距离为两根相邻且互相平行的导气管之间距离的2倍。

进一步,为确保快速吸收热量进行冷却,所述导气管壁厚为0.05~0.1mm。

进一步,所述气阀装置a、温度传感器a、压力传感器a、气阀装置b、温度传感器b、压力传感器b均为一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气源冷却的手术电极回路垫,主要用于脑外科手术、对人体进行降温,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体化、可根据人体需要进行气源所需的温度进行设定,降温效率高、不会出现温度不稳定的现象,更具高效性、实用性;与水或冷却液降温相比,其更具安全性,不会出现漏电、触电等损伤,同时也不会出现局部过冷或过热的现象,温度分布更均匀、更安全,更能确保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手术电极回路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手术电极回路垫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手术电极回路垫冷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向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第一tpu膜层;2、上部海绵层;3、第二tpu膜层;4、导电布;5、第三tpu膜层;6、下部海绵层;7、冷却层;71、导气管;72、半圆弧形;73、1/4圆弧形;8、pu膜层;9、电极回路垫主体;10、循环气泵;11、气源冷却器;101、进气管;102、出气管;103、气阀装置a;104、温度传感器a;105、压力传感器a;106、气阀装置b;107、温度传感器b;108、压力传感器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利用气源冷却的手术电极回路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回路垫主体9、循环气泵10与气源冷却器11;所述电极回路垫主体9由从上至下依次排布的第一tpu膜层1、上部海绵层2、第二tpu膜层3、导电布4、第三tpu膜层5、下部海绵层6、冷却层7和pu膜层组成8;

其中,所述冷却层7内均匀排布导气管71,所述导气管71从所述冷却层7一角插入与伸出、分别为进气管101与出气管102;两根相邻且互相平行的导气管71拐角处为半圆弧形72、两根相互垂直的导气管71拐角处为1/4圆弧形73;远离进气管101端的半圆弧形72贴近所述冷却层7边缘,靠近进气管101端的半圆弧形72与所述冷却层7边缘有一定距离、以便于导气管71由最下端垂直伸出;所述导气管71直径为所述冷却层7厚度的3/4且所述导气管71圆心位于所述冷却层7中心线上;

所述循环气泵10通过所述进气管101和出气管102、与所述冷却层7相连;所述进气管101从远离到靠近电极回路垫依次设置有气阀装置a103、气源冷却器11、温度传感器a104与压力传感器a105;所述出气管102从远离到靠近电极回路垫依次设置有气阀装置b106、温度传感器b107与压力传感器b108;

为防止导气管71堵塞、保证温度的均匀性,同时确保有效降低病人身体的温度,所述下部海绵层6的厚度为5~8mm,所述冷却层7的厚度为9~10mm;所述第一tpu膜层1、第二tpu膜层3和第三tpu膜层5的厚度均为0.2~0.5mm;所述上部海绵层2的厚度为1.2~1.7mm;所述导电布4的厚度为0.1mm;所述pu膜层8的厚度为0.1~0.5mm;所述电极回路垫主体9的总厚度为16~21.5mm。

如图3所示,为保证温度的均匀性,所述靠近进气管101端的半圆弧形72与所述冷却层7边缘间的距离为两根相邻且互相平行的导气管72之间距离的2倍;所述导气管71壁厚为0.05~0.1mm。

如图4所示,所述气阀装置a103、温度传感器a104、压力传感器a105、气阀装置b106、温度传感器b107、压力传感器b108均为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a104、压力传感器a105、温度传感器b107、压力传感器b108连接带有显示屏的控制装置。

一种利用气源冷却的手术电极回路垫,初始状态气阀装置a103、气阀装置b106均为关闭状态。使用时,先开启气源冷却器11并设定需要的降低的温度,然后缓慢打开循环气泵10以及气阀装置a103、气阀装置b106,向手术电极回路垫输入冷却气体以及排除导气管71内的空气;待温度传感器a104与温度传感器b107反馈的数值相同且均为手术需要的温度时,手术电极回路垫实现了循环供冷,此时可以开始进行手术,手术电极回路垫中的气体温度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从而影响手术进程。手术完成后,先关闭循环气泵10以及气阀装置a103,再关闭气源冷却器11,待温度传感器b107反馈的数值趋近于0时,关闭气阀装置b106。

温度传感器a104与温度传感器b107还用于监控手术过程中进气管101与出气管102的温度,若两端温差较大,则证明手术电极回路垫中温度有升高,需重新供冷、保证手术的延续性;同时若压力传感器b108气压远小于压力传感器a105的气压,则证明回路垫中导气管71有气体泄露,需更换回路垫。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术电极回路垫,其温度均匀性好、能实现大面积的降温、暂时阻断人体血运,避免出现漏电与触电现象;同时,本实用新型使用更为方便、安全,能实时进行监控,更为直观、简便的保证了手术的进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