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腔喷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1007发布日期:2020-09-01 18:4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腔喷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鼻腔喷药设备。



背景技术:

鼻炎是由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及全身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炎症。通常人们认为慢性鼻炎比较难治,甚至有人将慢性鼻炎看作是终身复发疾病。鼻炎虽不直接危害人的生命,但鼻炎反复发作的症状及其长病程,常常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工作及交际,给鼻炎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喷药是鼻炎的常用药物,可以通过鼻腔喷剂来治疗鼻炎,可以喷一些抗炎类药物,但现有技术中,鼻腔喷剂一般都是水剂,效果不佳。

因此,现有技术中使用水雾喷剂治疗鼻炎所导致的治疗效果不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鼻腔喷药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水雾喷剂治疗鼻炎所导致的治疗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鼻腔喷药设备,包括喷射部及与喷射部相连通的握持部,喷射部与握持部呈竖立设置,喷射部的前端设有喷嘴,握持部为中空结构,握持部的一端与喷嘴相连通,握持部的另一端设有进风口,握持部的内腔依次设有空气净化装置、吹风装置、加热装置、供药接口和加湿装置,握持部的外壁上对应设有用于控制吹风装置、加热装置和加湿装置的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握持部的内腔上设有进风通道和进药通道,供药接口包括用于输入药粉的入药管道及设于入药管道上用于控制药粉进料大小的进料开关,入药管道的出口与进药通道相接通,吹风装置、加热装置和加湿装置设于进风通道上。

进一步地,入药管道的入口呈漏斗状,进料开关设于入药管道的出口处。

进一步地,进风通道上对应设有与进药通道相接通用于临时存储药粉的存储仓,存储仓包括底壁和侧壁,侧壁靠近吹风装置的一侧设置。

进一步地,底壁延伸至喷嘴处且略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吹风装置为风扇。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装置上设有用于去除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的活性炭滤网。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器。

进一步地,控制开关为按键式开关。

进一步地,加湿装置为负电子加湿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喷药设备,其有益效果如下所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鼻腔喷药设备,可直接喷射药粉入鼻腔,治疗效果佳;空气经过前端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去除细菌、粉尘等杂质,不会加重鼻腔的病情;进入鼻腔的空气经过加热,不会由于冷空气直接接触鼻腔造成对患者的病情加重;药粉经过加湿装置后具有一定的粘度,不会造成撞击鼻腔而使人体不适,同时也便于药粉粘在鼻腔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喷药设备,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且大大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鼻腔喷药设备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鼻腔喷药设备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控制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喷射部;20、握持部;30、控制开关;21、进风口;22、空气净化装置;23、吹风装置;24、加热装置;25、供药接口;26、加湿装置;201、进风通道;202、进药通道;251、入药管道;252、进料开关;27、存储仓;271、底壁;272、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鼻腔喷药设备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本实施提供一种鼻腔喷药设备,包括喷射部10及与喷射部10相连通的握持部20,喷射部10与握持部20呈竖立设置,喷射部10的前端设有喷嘴11,握持部20为中空结构,握持部20的一端与喷嘴11相连通,握持部20的另一端设有进风口21,握持部20的内腔依次设有空气净化装置22、吹风装置23、加热装置24、供药接口25和加湿装置26,握持部20的外壁上对应设有用于控制吹风装置23、加热装置24和加湿装置26的控制开关30。其中,吹风装置23可采用现有小型风扇。加热装置24采用现有电加热器。控制开关30为按键式开关。加湿装置26采用市场销售的小型负电子加湿器。具体地,空气净化装置22上设有用于去除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的活性炭滤网。

本实施例提供的鼻腔喷药设备,其工作原理为:

使用时,空气净化装置22首先对进风通道201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吹风装置23将空气净化装置22净化后的空气吹出,加热装置24对吹风装置23吹出的空气进行加热,然后打开供药接口25和控制开关30,通过吹风装置23和加湿装置26的相互作用将供药接口25供给的药粉进行加湿喷出,并经由喷嘴11喷至患者的喉咙。

本实施例公开的鼻腔喷药设备,可直接喷射药粉入鼻腔,治疗效果佳;空气经过前端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去除细菌、粉尘等杂质,不会加重鼻腔的病情;进入鼻腔的空气经过加热,不会由于冷空气直接接触鼻腔造成对患者的病情加重;药粉经过加湿装置后具有一定的粘度,不会造成撞击鼻腔而使人体不适,同时也便于药粉粘在鼻腔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喷药设备,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且大大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优选地,请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公开的鼻腔喷药设备,握持部20的内腔上设有进风通道201和进药通道202,供药接口25包括用于输入药粉的入药管道251及设于入药管道251上用于控制药粉进料大小的进料开关252,入药管道251的出口与进药通道202相接通,吹风装置23、加热装置24和加湿装置26依次设于进风通道201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进药通道202来供给药粉,通过进风通道201来将药粉均匀喷射至喷嘴11,从而直达患者的鼻腔内,提高治疗效果。

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公开的鼻腔喷药设备,为了便于放入药粉,入药管道251的入口呈漏斗状。进料开关252设于入药管道251的出口处,从而便于对药粉的输入量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进料开关252采用插板。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鼻腔喷药设备,进风通道201上对应设有与进药通道202相接通用于临时存储药粉的存储仓27,存储仓27包括底壁271和侧壁272,侧壁272靠近吹风装置23的一侧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底壁271延伸至喷嘴11处且略向下倾斜设置。从而便于药粉从进风通道201均匀输送到喷嘴11,并输送到患者的鼻腔内,提高治疗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鼻腔喷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射部(10)及与所述喷射部(10)相连通的握持部(20),所述喷射部(10)与所述握持部(20)呈竖立设置,所述喷射部(10)的前端设有喷嘴(11),所述握持部(20)为中空结构,所述握持部(20)的一端与所述喷嘴(11)相连通,所述握持部(20)的另一端设有进风口(21),所述握持部(20)的内腔依次设有空气净化装置(22)、吹风装置(23)、加热装置(24)、供药接口(25)和加湿装置(26),所述握持部(20)的外壁上对应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吹风装置(23)、所述加热装置(24)和所述加湿装置(26)的控制开关(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喷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部(20)的内腔上设有进风通道(201)和进药通道(202),所述供药接口(25)包括用于输入药粉的入药管道(251)及设于所述入药管道(251)上用于控制所述药粉进料大小的进料开关(252),所述入药管道(251)的出口与所述进药通道(202)相接通,所述吹风装置(23)、所述加热装置(24)和所述加湿装置(26)依次设于所述进风通道(20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喷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药管道(251)的入口呈漏斗状,所述进料开关(252)设于所述入药管道(251)的出口处。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鼻腔喷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通道(201)上对应设有与所述进药通道(202)相接通用于临时存储所述药粉的存储仓(27),所述存储仓(27)包括底壁(271)和侧壁(272),所述侧壁(272)靠近所述吹风装置(23)的一侧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腔喷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271)延伸至喷嘴(11)处且略向下倾斜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喷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风装置(23)为风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喷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22)上设有用于去除所述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的活性炭滤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喷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24)为电加热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喷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开关(30)为按键式开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喷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装置(26)为负电子加湿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腔喷药设备,包括喷射部及与喷射部相连通的握持部,喷射部与握持部呈竖立设置,喷射部的前端设有喷嘴,握持部为中空结构,握持部的一端与喷嘴相连通,握持部的另一端设有进风口,握持部的内腔依次设有空气净化装置、吹风装置、加热装置、供药接口和加湿装置,握持部的外壁上对应设有用于控制吹风装置、加热装置和加湿装置的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喷药设备,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且大大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风;褚玉会;司江勇;兰海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0.22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