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及其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0927发布日期:2020-07-17 15:5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椅及其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及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适用于腿部残极的病患或者老年人的手动轮椅车,主要包括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脚踏板、扶手、靠背、坐垫以及安装在车架两侧的行走轮,正常的情况下,使用者坐在轮椅上,手部通过波动突出于扶手至上的行走轮来直接驱动行走轮转动,当需要停车时,需要人手控制行走轮的转动即可。

而这种驱动形式,在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会产生较大的体力消耗,速度较慢的时候需要全程一直转动行走轮,仅能依靠初始速度以后后续的惯性才能行走一段路程,速度不能太快,对出行的使用者来说非常不方便。而且整体的驱动较为单一,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轮椅驱动过程费力、驱动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轮椅的驱动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驱动机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驱动机构包括基础框架,基础框架上转动设置有主轴,主轴上设有主齿轮,所述主轴的两端均设有分别用于与轮椅的两个行走轮同轴固定以使主齿轮与行走轮同步转动的连接轴,所述基础框架上位于主齿轮的径向相背两侧均转动设有辅齿轮组,所述辅齿轮组包括两根转动设置在基础框架上的辅助轴,辅助轴上设有各自与主齿轮啮合传动的辅助齿轮,各个辅助齿轮上均偏心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背向主齿轮延伸并与基础框架固定连接,同一组的两个辅助齿轮的偏心角度呈不大于九十度的设定夹角以使主轴转动时,其中至少一个弹簧收缩以释放能量进而驱动对应的辅助齿轮转动。

进一步的,两个辅齿轮组的偏心方向以主轴的中心互为中心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上沿轴向间隔布置有两个以上主齿轮。

进一步的,设定夹角为九十度。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轮椅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轮椅包括车架和转动设置在车架两侧的行走轮,车架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基础框架,基础框架上转动设置有主轴,主轴上设有主齿轮,所述主轴的两端均设有分别用于与轮椅的两个行走轮同轴固定以使主齿轮与行走轮同步转动的连接轴,所述基础框架上位于主齿轮的径向相背两侧均转动设有辅齿轮组,所述辅齿轮组包括两根转动设置在基础框架上的辅助轴,辅助轴上设有各自与主齿轮啮合传动的辅助齿轮,各个辅助齿轮上均偏心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背向主齿轮延伸并与基础框架固定连接,同一组的两个辅助齿轮的偏心角度呈不大于九十度的设定夹角以使主轴转动时,其中至少一个弹簧收缩以释放能量进而驱动对应的辅助齿轮转动。

进一步的,两个辅齿轮组的偏心方向以主轴的中心互为中心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上沿轴向间隔布置有两个以上主齿轮。

进一步的,设定夹角为九十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轮椅,通过主齿轮、与主齿轮配合的辅齿轮组的偏心设置等结构形成的驱动机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仅需要给主轴施加一个初始旋转力,将其中一个弹簧处于储能状态,在弹簧的作用力下,驱动辅助齿轮转动,带动主齿轮转动,并且通过各个弹簧的不断的储能释能,使主齿轮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能够持续转动,该驱动机构比较省力,而且仅仅需要提供一个初始力即可保证主轴持续转动一段时间,进而能够通过主轴带动行走轮转动,实现轮椅的行走,比较方便,使用者在使用轮椅时,比较省力,驱动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椅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图1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主轴与行走轮的装配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2-行走轮;3-驱动机构;4-基础框架;5-主轴;6-主齿轮;7-辅助轴;8-辅助齿轮;9-弹簧;10-拐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轮椅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轮椅包括车架1和设置在车架1两侧的行走轮2,车架1上具有扶手、脚踏板等结构,该轮椅的主体框架结构与现有的手动轮椅的结构基本一致,不做详细描述,机架上还设有驱动机构3,通过手动驱动行走轮2转动一定角度后,驱动机构3可以带动行走轮2持续转动一定的时间。

对于驱动机构3来说,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3包括固定在车架1上的基础框架4,在本实施例中,基础框架4包括四根横梁以及各个纵梁合围形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在基础框架4的中间位置处转动设置有主轴5,主轴5的轴线垂直于基础框架4的相背布置的两个侧面,主轴5的两端分别与机架上的行走轮2固定同轴连接,行走轮2转动时,主轴5同步转动,主轴5上对应长方体的基础框架4的两个侧面位置处设有主齿轮6,而对应基础框架4的中心位置处也设置有主齿轮6。

定义基础框架4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位于主轴5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均布置有辅齿轮组,辅齿轮组包括两根转动设置在基础框架4上的辅助轴7,各个辅助轴7的轴线与主轴5的轴线平行,同时同一个辅齿轮组中的两根辅助轴7的轴线沿上下方向间隔并排布置,在辅助轴7上对应主轴5的主齿轮6的各个位置处间隔布置有辅助齿轮8,各个位置的辅助齿轮8均与对应的主齿轮6啮合实现传动配合,也就是说,在实际的驱动过程中,主齿轮6和辅助齿轮8同步转动。

辅助齿轮8上固定有拐臂10,拐臂10的外端连接有弹簧9,弹簧9的一端与拐臂10固定连接,另一端则沿左右方向背向主齿轮6延伸并与基础框架4固定连接,通过拐臂10的设置实现弹簧9在辅助齿轮8上的偏心安装。

而且同一组的两个辅助齿轮8的偏心角度为九十度夹角,这样能够在其中一个辅助齿轮8上的弹簧9受压而储存能量时,另一个弹簧9则收缩而释放能量,这样能够驱动对应的辅助齿轮8转动。

在初始状态时,如图所示,同一组的两个辅助齿轮8中其中一个上的拐臂10朝向左侧,另一个的拐臂10朝向下侧,在将主轴5转动到九十度后,拐臂10朝向右侧的辅助齿轮8连接的弹簧9受拉变形最大,此时储能最高,而另一个的拐臂10朝向下侧,此时处于半受拉变形状态,而在主轴5初始速度的作用下,拐臂10转过储能最高点后,弹簧9会驱动对应的辅助齿轮8继续转动,并且带动另一个辅助齿轮8继续转动,且释能过程中,带动另一个弹簧9继续储能。以此往复,实现辅助齿轮8对主轴5的持续驱动。

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轮椅能够在人手驱动力施加后保证轮椅能够在驱动机构3的作用下持续行走,同一个辅齿轮组中的两个辅助齿轮8的偏心角度的夹角设计非常重要,在本实施例中,二者的偏心角度设置为九十度,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为60度或者45度等,不做具体限定。

而本实施例中,设置三个主齿轮6的结构主要功能是能够保证主轴5的各个位置均能够实现啮合传动,保证整体驱动机构3的驱动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主齿轮6也可以设置为间隔布置的两个,也可以仅仅设置一个。

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辅齿轮组的结构主要还是保证驱动机构3整体的稳定性,除此之外,两个辅齿轮组中的各个辅助齿轮8的偏心方向以主轴5的中心互为中心对称,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保证无论主齿轮6转动到什么角度,均存在一个弹簧9处于释放能量的状态,且释放的能量要大于另外三根弹簧9储能的能量,这样能够保证主齿轮6的持续转动,进而保证行走轮2能够齿轮行走。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辅齿轮组的偏心方向也可以有微小的差异,不做具体限定。

该轮椅实际行走时,使用者坐于轮椅上,先转动行走轮2,给行走轮2一初始的行走速度,也就是给主轴5施加一个初始旋转力,将其中一个弹簧9处于收缩释放能量的状态,在弹簧9的作用力下,驱动辅助齿轮8转动,带动主齿轮6转动,并且通过各个弹簧9的不断的储能释能,使主齿轮6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能够持续转动,该驱动机构3比较省力,而且仅仅需要提供一个初始力即可保证主轴5持续转动一段时间,进而能够通过主轴5带动行走轮2转动,实现轮椅的行走,比较方便,使用者在使用轮椅时,比较省力,驱动方便简单。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驱动机构3的实施例,其结构与上述的轮椅的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3的结构一致,不再详细描述。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