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控负压面部吸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1787发布日期:2020-07-29 05:12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控负压面部吸脂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部吸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控负压面部吸脂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自己外貌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由于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面部脂肪的过度堆积成为人们追求美的一大阻碍。

面部吸脂是消除面部脂肪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面部皮下脂肪少,血管神经组织多,通过传统负压吸脂机操作容易出现凹凸不平或者损伤血管神经的情况所以面部吸脂相比身体吸脂要更精细,更精准,需要低负压的精密仪器操作才能达到更好更安全的效果。

现有的技术有水动力吸脂,负压吸脂,光纤溶脂等都是针对身体吸脂。所用吸脂仪器负压都是≥0.09mpa,对于面部吸脂负压太大,吸脂针针孔较大,且没有刻度。所以不能控制负压大小,也不能准确知道进针的深浅很容易造成面部组织损伤或不平整。

目前还没有一种可手控的、低负压的、有刻度的、能够精准吸脂的面部吸脂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控负压面部吸脂器,可通过手控低降低负压吸脂对面部组织的损伤,通过刻度提高面部吸脂的精准度。

一种手控负压面部吸脂器,所述吸脂器包括针头部分、空心管体部分和活塞杆。

所述针头部分包括针孔、针头管体、针头储囊和储囊连接部,所述针头管体前端设置有针孔,所述针头管体设置有刻度,操作者可以根据刻度把控抽吸、充填的深浅度,使面部吸脂更精准,吸脂后面部均匀平整。所述针头管体后端设置有针头储囊,所述针头储囊后端设置有储囊连接部。

所述空心管体部分包括空心管连接部、空心管主体和空心管底座,所述空心管主体前端设置有空心管体连接部,所述空心管主体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空心管主体后端设置有空心管底座;所述储囊连接部与空心管连接部活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活塞杆包括活塞头、活塞杆主体和活塞杆底座,所述活塞头、活塞杆主体和活塞杆底座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活动设置在空心管主体内部,操作者可以通过控制活塞杆的位置,使该手控负压面部吸脂器内部达到负压状态,吸取面部脂肪。

优选地,所述针孔共3排,一排4个,共12个。

优选地,所述针孔的直径为3mm。

优选地,所述针孔错位环形排列在针头管体前端。

优选地,所述针头管体长度为15-25cm。

优选地,所述针头管体外直径为2-3mm。

优选地,所述针头管体前端为闭合钝头,使用更为安全,不易损伤血管神经等面部结构。对于针头管体前端不限于闭合钝头,也可以是闭合尖头或非闭合尖头等结构。

优选地,所述活动连接为螺纹连接。所述活动连接不限于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面部吸脂时不开刀、无损伤、无副作用,求美者易接受。

2、该实用新型针头管体有刻度,容易掌握抽吸、充填的深浅度,使面部吸脂更精准,吸脂后面部均匀平整。

3、该实用新型针头管体前端为钝头,使用更为安全,不易损伤血管神经。

4、该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易学,体积轻巧,使用方便。

5、该实用新型既能用于面部吸脂,也能用于吸脂前的麻药的注射,还可以用于面部脂肪填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手控负压面部吸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手控负压面部吸脂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手控负压面部吸脂器中针头部分的主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手控负压面部吸脂器中针头部分的后视图;

附图中,1-针头部分,2-空心管体部分,3-活塞杆,101-针孔,102-针头管体,103-针头储囊,104-储囊连接部,201-空心管连接部,202-空心管主体,203-空心管底座,301-活塞头、302-活塞杆主体,303-活塞杆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一种手控负压面部吸脂器,所述吸脂器包括针头部分1、空心管体部分2和活塞杆3;所述针头部分1包括针孔101、针头管体102、针头储囊103和储囊连接部104,所述针头管体102前端设置有针孔101,所述针头管体102设置有刻度,所述针头管体102后端设置有针头储囊103,所述针头储囊103后端设置有储囊连接部104。

所述空心管体部分2包括空心管连接部201、空心管主体202和空心管底座203,所述空心管主体202前端设置有空心管体连接部201,所述空心管主体202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空心管主体202后端设置有空心管底座203;所述储囊连接部104与空心管连接部201活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活塞杆3包括活塞头301、活塞杆主体302和活塞杆底座303,所述活塞头301、活塞杆主体302和活塞杆底座303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3活动设置在空心管主体202内部。

所述针孔101共3排,一排4个,共12个。

所述针孔101的直径为3mm。

所述针孔101错位环形排列在针头管体102前端。

所述针头管体102长度为15cm。

所述针头管体102外直径为2mm。

所述针头管体102前端为闭合钝头。

所述活动连接为螺纹连接。

实施例2

一种手控负压面部吸脂器,所述吸脂器包括针头部分1、空心管体部分2和活塞杆3;所述针头部分1包括针孔101、针头管体102、针头储囊103和储囊连接部104,所述针头管体102前端设置有针孔101,所述针头管体102设置有刻度,所述针头管体102后端设置有针头储囊103,所述针头储囊103后端设置有储囊连接部104。

所述空心管体部分2包括空心管连接部201、空心管主体202和空心管底座203,所述空心管主体202前端设置有空心管体连接部201,所述空心管主体202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空心管主体202后端设置有空心管底座203;所述储囊连接部104与空心管连接部201活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活塞杆3包括活塞头301、活塞杆主体302和活塞杆底座303,所述活塞头301、活塞杆主体302和活塞杆底座303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3活动设置在空心管主体202内部。

所述针孔101共3排,一排4个,共12个。

所述针孔101的直径为3mm。

所述针孔101错位环形排列在针头管体102前端。

所述针头管体102长度为20cm。

所述针头管体102外直径为2.5mm。

所述针头管体102前端为闭合钝头。

所述活动连接为螺纹连接。

实施例3

一种手控负压面部吸脂器,所述吸脂器包括针头部分1、空心管体部分2和活塞杆3;所述针头部分1包括针孔101、针头管体102、针头储囊103和储囊连接部104,所述针头管体102前端设置有针孔101,所述针头管体102设置有刻度,所述针头管体102后端设置有针头储囊103,所述针头储囊103后端设置有储囊连接部104。

所述空心管体部分2包括空心管连接部201、空心管主体202和空心管底座203,所述空心管主体202前端设置有空心管体连接部201,所述空心管主体202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空心管主体202后端设置有空心管底座203;所述储囊连接部104与空心管连接部201活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活塞杆3包括活塞头301、活塞杆主体302和活塞杆底座303,所述活塞头301、活塞杆主体302和活塞杆底座303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3活动设置在空心管主体202内部。

所述针孔101共3排,一排4个,共12个。

所述针孔101的直径为3mm。

所述针孔101错位环形排列在针头管体102前端。

所述针头管体102长度为25cm。

所述针头管体102外直径为3mm。

所述针头管体102前端为闭合钝头。

所述活动连接为螺纹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