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2811发布日期:2020-08-14 19:5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上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皮肤科患者护理时,经常需要为患者涂药。目前涂药主要采用棉签蘸取药液后手动涂抹在患处。由于棉签头部较小,不仅涂药效率低且难以涂抹均匀,从而使涂药过程费时费力,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为患者涂药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药装置,包括:壳体;药液推送机构,设置在壳体上;导液管,导液管的第一端与药液推送机构连通,导液管的第二端为滴药口;涂抹机构,设置在壳体内,涂抹机构具有沿预设环形轨迹运动且绕非固定轴线旋转的涂抹头,涂抹头延伸至壳体外;其中,药液推送机构用于将待涂抹的药液挤压至导液管并通过滴药口滴落在待涂药位置;涂抹机构用于通过涂抹头将滴落在待涂药位置的药液涂抹均匀。

进一步地,药液推送机构包括:储液管,储液管用于暂存药液;活塞杆,可移动地设置在储液管内;其中,导液管的第一端与储液管连通,活塞杆在储液管内移动时将储液管内的药液挤压至导液管。

进一步地,上药装置还包括:进药管,进药管与储液管连通,进药管上设置有进药阀,进药阀打开时通过进药管向储液管输送药液。

进一步地,导液管为多根,多根导液管绕储液管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上药装置还包括:固定座,设置在壳体的下端,固定座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其中,多根导液管的第二端一一对应地穿过多个定位孔以将多根导液管固定。

进一步地,涂抹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驱动机构与涂抹头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涂抹头沿预设环形轨迹运动且绕非固定轴线旋转。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壳体内,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与壳体的延伸方向平行;旋转臂,旋转臂的第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垂直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旋转臂的第二端,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与旋转臂的延伸方向垂直并与壳体的延伸方向平行;其中,涂抹头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驱动电机工作时通过旋转臂驱动涂抹头沿预设环形轨迹运动,第二驱动电机工作时驱动涂抹头绕非固定轴线旋转。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壳体内,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与壳体的延伸方向平行;旋转臂,旋转臂的第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垂直固定连接;连接轴,连接轴与旋转臂相互垂直并与壳体的延伸方向平行,连接轴的第一端通过轴承机构与旋转臂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涂抹头固定设置在连接轴的第二端;齿圈,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齿圈的中心线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心线共线;齿轮,固定设置在连接轴上;其中,齿轮与齿圈相互啮合,第三驱动电机工作时通过旋转臂驱动涂抹头沿预设环形轨迹运动,齿轮沿齿圈旋转运动带动涂抹头绕非固定轴线旋转。

进一步地,涂抹头包括:转盘,驱动机构与转盘连接以驱动转盘沿预设环形轨迹运动且绕非固定轴线旋转;吸液棉块,设置在转盘的下表面,吸液棉块跟随转盘运动以将滴落在待涂药位置的药液涂抹均匀。

进一步地,转盘上开设有漏液孔,漏液孔沿转盘的厚度方向开设,漏液孔为多个,多个漏液孔在转盘上均匀开设;其中,漏液孔用于使滴落在转盘上的药液渗漏至下方的吸液棉块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上药装置,包括壳体、药液推送机构、导液管以及涂抹机构;药液推送机构设置在壳体上;导液管的第一端与药液推送机构连通,导液管的第二端为滴药口;涂抹机构设置在壳体内,涂抹机构具有沿预设环形轨迹运动且绕非固定轴线旋转的涂抹头,涂抹头延伸至壳体外;其中,药液推送机构用于将待涂抹的药液挤压至导液管并通过滴药口滴落在待涂药位置;涂抹机构用于通过涂抹头将滴落在待涂药位置的药液涂抹均匀。从而在对皮肤科患者进行涂药时,能够有效提高涂药效率,同时能够将药液涂抹均匀,省时省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为患者涂药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上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上药装置的药液推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上药装置的第一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上药装置的第二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20、药液推送机构;21、储液管;22、活塞杆;30、导液管;40、涂抹机构;41、涂抹头;411、转盘;412、吸液棉块;413、漏液孔;42、驱动机构;421、第一驱动电机;422、旋转臂;423、第二驱动电机;424、第三驱动电机;425、连接轴;426、齿圈;427、齿轮;50、进药管;51、进药阀;60、固定座;70、电池模块;80、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施例的上药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0、药液推送机构20、导液管30以及涂抹机构40;药液推送机构20设置在壳体10上;导液管30的第一端与药液推送机构20连通,导液管30的第二端为滴药口;涂抹机构40设置在壳体10内,涂抹机构40具有沿预设环形轨迹运动且绕非固定轴线旋转的涂抹头41,涂抹头41延伸至壳体10外;其中,药液推送机构20用于将待涂抹的药液挤压至导液管30并通过滴药口滴落在待涂药位置;涂抹机构40用于通过涂抹头41将滴落在待涂药位置的药液涂抹均匀。从而在对皮肤科患者进行涂药时,能够有效提高涂药效率,同时能够将药液涂抹均匀,省时省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为患者涂药效率较低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药液推送机构20包括储液管21和活塞杆22,储液管2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壳体10的上端,储液管21用于暂存药液;活塞杆22可移动地设置在储液管21内,活塞杆22具有活塞头;其中,导液管30的第一端与储液管21的下端连通,储液管21内储满药液时,通过手动方式下压活塞杆22从而将储液管21内的药液挤压至导液管30。储液管21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从而可以读取推入导液管30的药液容量,即滴落到患者待涂药位置的药液量。

导液管30也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导液管30为多根,多根导液管30绕储液管21的周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导液管30为两根,两根导液管30相对设置在壳体10的外壁上,两根导液管30的上端与储液管21的下端连通,药液进入两根导液管30后顺着导液管30向下流动,并通过下端的滴液口滴落在患者的待涂药位置。

为了实现持续向储液管21内供应药液,方便使用,进一步地,上药装置还包括进药管50,进药管50与储液管21的上端连通,进药管50上设置有进药阀51,进药阀51打开时通过进药管50向储液管21输送药液。通过进药管50进药时,需要将活塞杆22移动至最上端的位置,使活塞杆22的活塞头位置高于进药管50的位置,从而使输入储液管21的药液能够封存在储液管21内。

进一步地,上药装置还包括固定座60,固定座60设置在壳体10的下端,固定座60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具体地,定位孔为两个,两个定位孔沿固定座60的径向相对设置。其中,两根导液管30的第二端一一对应地穿过两个定位孔以将多根导液管30固定。从而防止导液管30下端晃动。

进一步地,涂抹机构40还包括驱动机构42,驱动机构42设置在壳体10内,驱动机构42与涂抹头41连接,驱动机构42用于驱动涂抹头41沿预设环形轨迹运动且绕非固定轴线旋转,从而将滴落在待涂药位置的药液涂抹均匀。

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42有两种实现方式,具体描述如下:

第一种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42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21、旋转臂422以及第二驱动电机423,第一驱动电机421固定设置在壳体10内,第一驱动电机421的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与壳体10的延伸方向平行;旋转臂422的第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421的输出轴垂直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423固定设置在旋转臂422的第二端,第二驱动电机423的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与旋转臂422的延伸方向垂直并与壳体10的延伸方向平行;其中,涂抹头41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423的输出轴上;第一驱动电机421工作时通过驱动旋转臂422旋转从而带动涂抹头41沿预设环形轨迹运动,第二驱动电机423工作时驱动涂抹头41绕非固定轴线旋转。从而实现涂抹头41既可以沿环形轨迹公转,同时可以绕非固定轴线自转,进一步提升涂抹药液的效率和均匀度。

第二种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驱动机构42包括第三驱动电机424、旋转臂422、连接轴425、齿圈426以及齿轮427,第三驱动电机424固定设置在壳体10内,第三驱动电机424的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与壳体10的延伸方向平行;旋转臂422的第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424的输出轴垂直固定连接;连接轴425与旋转臂422相互垂直并与壳体10的延伸方向平行,连接轴425的第一端通过轴承机构与旋转臂422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涂抹头41固定设置在连接轴425的第二端;齿圈426固定设置在壳体10的内壁上,齿圈426的中心线与第三驱动电机424的输出轴的轴心线共线;齿轮427固定设置在连接轴425上;齿轮427与齿圈426相互啮合,第三驱动电机424工作时通过旋转臂422驱动涂抹头41沿预设环形轨迹运动,与此同时,齿轮427沿齿圈426旋转运动带动涂抹头41绕非固定轴线旋转。从而实现涂抹头41既可以沿环形轨迹公转,同时可以绕非固定轴线自转,进一步提升涂抹药液的效率和均匀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壳体10内还设置有可充电的电池模块70,通过电池模块70向第一驱动电机421以及第二驱动电机423或者第三驱动电机424供电。

进一步地,涂抹头41包括转盘411和吸液棉块412,第二驱动电机423的输出轴或者连接轴425与转盘411的中心部位连接以驱动转盘411沿预设环形轨迹运动且绕非固定轴线旋转;吸液棉块412设置在转盘411的下表面,吸液棉块412的下表面为球面,吸液棉块412跟随转盘411运动以将滴落在待涂药位置的药液涂抹均匀。

转盘411在工作过程中,导液管30下端的滴液口滴落的药液会部分落在转盘411上,为了防止落在转盘411上的药液被转盘411甩出而污染环境,进一步地,转盘411上开设有漏液孔413,漏液孔413沿转盘411的厚度方向开设,漏液孔413为多个,多个漏液孔413在转盘411上均匀开设;每个漏液孔413的上端具有弧形凹槽,从而能够使滴落的药液进入弧形凹槽并通过漏液孔413渗漏至下方的吸液棉块412上,有效防止药液浪费,且防止污染环境。

上药装置使用完毕后,为了防止吸液棉块412被污染,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上药装置还包括保护罩80,保护罩80能够扣合在固定座60上从而将吸液棉块412罩住,防止吸液棉块412与其他物体接触而被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