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4015发布日期:2020-07-31 21:3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心包积液是一种常见的心内科疾病,目前,心包积液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用穿刺针将心包穿刺并将积液抽出。对心包积液的抽取是治疗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穿刺效果理想、可靠性强、安全性好的穿刺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心包积液的治疗,但现有的穿刺装置,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对准,用力将穿刺针插入到患者体内,不仅十分费力,又会影响穿刺针插入的准确性,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包括定位底座,所述定位底座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设有左右对称设置有滚珠,所述凹槽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消毒块,所述定位底座的上表面关于定位孔左右对称设置有电推杆,两个所述电推杆顶端均与固定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上固定夹持有穿刺针,所述穿刺针贯穿定位底座且延伸至定位底座的下部,所述穿刺针滑动插接在两侧所述滚珠之间,两个所述消毒块相互靠近的侧壁分别与穿刺针的左右外壁紧密贴合,所述定位底座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微动控制开关,两个所述电推杆分别通过导线与微动控制开关电控连接,所述定位底座的前侧壁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与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指针,所述定位底座的前侧壁固定安装有保护罩,所述转杆、配重块和指针均位于保护罩的内部,所述保护罩的截面圆心与转杆的转动轴心重合,所述保护罩的表面设有角度线。

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对称安装在固定环的表面上,两个所述限位板的表面均滑动插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对称设有弧形凹槽,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同侧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穿刺针的顶端卡接在弧形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穿刺针的表面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定位底座的右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铰接有握把,所述握把位于把手的下侧。

优选的,所述把手和握把的外壁均固定套接有防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通过定位孔和滚珠的配合,保证穿刺针的运动方向为平行于定位底座,从而保证穿刺针能够准确的进行穿刺工作,通过消毒块对穿过的穿刺针进行消毒,通过电推杆对固定环进行推拉工作,通过夹持装置对穿刺针进行夹持,通过固定环和夹持装置的配合,使得电推杆能够带动穿刺针进行运动,解决传统穿刺针穿刺过程中费力、不准确的现象,通过把手便于使用者拿持定位底座,通过转杆、配重块和指针的配合,配重块受重力的作用带动指针一直指向垂直于地面的方向,通过保护罩对转杆、配重块和指针进行保护,并通过保护罩上的角度线直观的观察定位底座的角度,便于使用者控制穿刺针插入患者的角度,提高穿刺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定位底座、2-凹槽、3-滚珠、4-消毒块、5-电推杆、6-固定环、7-夹持装置、71-限位板、72-固定板、73-弧形凹槽、74-限位块、75-弹簧、8-穿刺针、9-微动控制开关、10-把手、11-转杆、12-配重块、13-指针、14-保护罩、15-角度线、16-刻度线、17-安装槽、18-握把、19-防滑套、20-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包括定位底座1,所述定位底座1的表面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孔20,所述定位孔20的内部设有左右对称设置有滚珠3,所述凹槽2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消毒块4,所述定位底座1的上表面关于定位孔20左右对称设置有电推杆5,两个所述电推杆5顶端均与固定环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夹持装置7,所述夹持装置7上固定夹持有穿刺针8,所述穿刺针8贯穿定位底座1且延伸至定位底座1的下部,所述穿刺针8滑动插接在两侧所述滚珠3之间,两个所述消毒块4相互靠近的侧壁分别与穿刺针8的左右外壁紧密贴合,所述定位底座1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把手10,所述把手1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微动控制开关9,两个所述电推杆5分别通过导线与微动控制开关9电控连接,所述定位底座1的前侧壁转动安装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的一端固定安装与配重块12,所述配重块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指针13,所述定位底座1的前侧壁固定安装有保护罩14,所述转杆11、配重块12和指针13均位于保护罩14的内部,所述保护罩14的截面圆心与转杆11的转动轴心重合,所述保护罩14的表面设有角度线15。

通过定位底座1提供基础,通过凹槽2放置消毒块4,通过定位孔20和滚珠3的配合,保证穿刺针8的运动方向为平行于定位底座1,从而保证穿刺针8能够准确的进行穿刺工作,通过消毒块4对穿过的穿刺针8进行消毒,通过电推杆5对固定环6进行推拉工作,通过夹持装置7对穿刺针8进行夹持,通过固定环6和夹持装置7的配合,使得电推杆5能够带动穿刺针8进行运动,通过把手10便于使用者拿持定位底座1,通过微动控制开关9对电推杆5进行控制,通过转杆11、配重块12和指针13的配合,配重块12受重力的作用带动指针13一直指向垂直于地面的方向,通过保护罩14对转杆11、配重块12和指针13进行保护,并通过保护罩14上的角度线15直观的观察定位底座1的角度,便于使用者控制穿刺针8插入患者的角度。

具体而言,所述夹持装置7包括限位板71,所述限位板71对称安装在固定环6的表面上,两个所述限位板71的表面均滑动插接有固定板72,两个所述固定板72相互靠近的一端对称设有弧形凹槽73,两个所述固定板7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74,同侧所述限位块74与限位板71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75,所述穿刺针8的顶端卡接在弧形凹槽73内。

通过限位板71提供固定板72左右滑动的基础,通过固定板72将穿刺针8的顶部抵住,防止穿刺针8受到患者皮肤的反向推力向上方运动,通过两个固定板72上的弧形凹槽73与穿刺针8顶端的造型卡接,防止穿刺针8受到重力向下运动,达到夹持穿刺针8的目的,通过限位块74便于拉动固定板72,通过弹簧75使得被拉动的限位块74自动复位,从而使得两个固定板72重新闭合在一起,使用时,拉动一侧限位块74,使得两个固定板72和弧形凹槽7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随后将穿刺针8的顶端根据穿刺针8顶端造型卡入到一侧弧形凹槽73内部,随后松开限位块74,固定板72受到弹簧75的作用,回复到原来位置,使得两个固定板72和弧形凹槽73重新闭合在一起,达到夹持穿刺针8的目的。

具体而言,所述穿刺针8的表面设有刻度线16。

通过刻度线16能够直观的观察穿刺针8插入的长度,便于使用者控制是否继续插入。

具体而言,所述定位底座1的右侧壁开设有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的内部铰接有握把18,所述握把18位于把手10的下侧。

通过安装槽17安装握把18,通过握把18增加便于使用者稳定定位底座1的底端,与把手10配合,便于准确、稳定的将穿刺针8刺入患者体内。

具体而言,所述把手10和握把18的外壁均固定套接有防滑套19。

通过握把18和把手10上的防滑套19起到防滑的作用,使得使用者更加稳定的握住握把18和把手10。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穿刺针8穿过凹槽2和定位孔20,随后向凹槽2中添加消毒块4,将穿刺针8的顶端固定在夹持装置7上,随后医护人员握住把手10,将穿刺针8对准穿刺点,并转动定位底座1,通过转杆11、配重块12和指针13的配合,根据指针13指向的角度线15观察穿刺针8的角度,当穿刺点和穿刺角度调节好后,医护人员稳定定位底座1,按动微动控制开关9,通过微动控制开关9控制电推杆5收缩,电推杆5带动固定环6运动,通过固定环6和夹持装置7的连接,使得穿刺针8运动,从而将穿刺针8准确刺入到患者体内,完成穿刺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