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辅助手套和手部康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6178发布日期:2020-09-11 22:2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辅助手套和手部康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康复辅助手套和手部康复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意外伤害、手术后遗症、心脑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的手部运动功能损伤的患者,一定强度的科学的康复训练治疗对于最大限度的恢复手部运动功能有着非常好的康复作用。

目前国内外对于患者手部运动功能受损的改善和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部康复设备带动患指来加强肌肉肌腱的强度锻炼,完成运动学习来重建或改善患者手部的运动功能。但是,患者的手部往往因为受伤或者其他神经损伤导致握持能力不足,连设备都很难握持住,所以如何帮助患者的手部更好地握持手部康复设备,是本实用新型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首先旨在于帮助手部障碍康复患者的手部更好地握持手部康复设备,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康复辅助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上位置对应手的二节拇指处设有供所述二节拇指伸出的第一开口,所述手套主体上位置对应手的三节拇指处设有供所述三节拇指伸出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一绑带,所述第一绑带沿所述三节拇指握持方向绑定于所述手套主体,所述第一绑带辅助所述三节拇指的握持。

采取以上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于手套主体上的第一绑带沿三节拇指握持方向绑定于所述手套主体,辅助三节拇指的握持,进而帮助四根三节拇指更好地握持住手部康复设备,辅助用力,提高康复训练的有效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绑带,所述第二绑带设于所述手套主体上,位置对应手腕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口的数量为二,位置左右对称而设。

进一步的,需进行康复训练的手为右手时,右侧所述第一开口供所述二节拇指伸出。

进一步的,需进行康复训练的手为左手时,左侧所述第一开口供所述二节拇指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绑带与所述手套主体的绑定方式为粘扣绑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绑带与所述手套主体的绑定方式为粘扣绑定。

为了帮助患者的手部进行更好地康复训练,本实用新型进而还提供了一种手部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的康复辅助手套和康复治疗辅助机;所述康复治疗辅助机包括电机和握把,所述电机转动可调地控制于所述握把的握转。

进一步的,所述握把包括一转轴、一握杆和二连接条;二所述连接条分别连接于所述握杆的两端与所述转轴。

进一步的,所述握把还包括一连接转盘,所述连接转盘设于所述转轴上,二所述连接条连接于所述连接转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部康复设备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部康复设备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其中:

包边2

手套主体4

第一绑带3

第二绑带6

第一开口41

第二开口42

电机7

转轴73

握杆71

连接条72

连接转盘74

第一粘扣31

防滑部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有鉴于上,针对市场上手部患者的握持能力不足,难以配合康复治疗辅助机进行康复治疗,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康复辅助手套,包括手套主体4,手套主体4上位置对应手的二节拇指处设有供二节拇指伸出的第一开口41,手套主体4上位置对应手的三节拇指处设有供三节拇指伸出的第二开口42;第二开口42处设有第一绑带3,第一绑带3沿三节拇指握持方向绑定于手套主体4,第一绑带3辅助三节拇指的握持。正常人手分为一根二节拇指(大拇指),四根三节拇指(包括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其中三节拇指起到握持的主要作用,本手套通过设于手套主体4上的第一绑带3沿三节拇指握持方向绑定于手套主体4,辅助三节拇指的握持,进而帮助四根三节拇指更好地握持住手部康复设备,辅助用力,提高康复训练的有效性。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稳定手套的穿戴,需要对手套与手腕进行稳固,本手套还包括第二绑带6,第二绑带6设于手套主体4上,位置对应手腕处,通过粘扣与手套主体4进行连接,手套主体4材料为柔性,粘扣的松紧程度可以决定手套与手腕的稳定程度。

对于患者而言,其可能是左手需要康复训练,或者右手需要康复训练,或者两只手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那为了提高手套使用的便捷性,第一开口41的数量为二,位置左右对称而设,为的是便于患者的使用。

具体的:

需进行康复训练的手为右手时,右侧第一开口41供二节拇指伸出。

需进行康复训练的手为左手时,左侧第一开口41供二节拇指伸出。

为了方便穿戴,第一绑带3与手套主体4的绑定方式为粘扣绑定;第二绑带6与手套主体4的绑定方式为粘扣绑定。以第二绑带6为例,第二绑带6通过第二粘扣粘贴于手套主体4。第一绑带3的粘贴方式同理于第二绑带6。

需要表明的是,第一绑带3与第二绑带6是通过粘扣的方式粘贴于手套主体4。对此,本手套的材料优选为,第一粘扣与31第二粘扣为尼龙扣钩面,第一绑带3与第二绑带6为弹性绒面材质,手套主体4为弹性材质,手套主体4的配合第一粘扣31、第二粘扣处的材质为尼龙扣绒面。

进一步的,手套主体4的掌心处设有防滑部5,该防滑部5为防滑凸点。

再进一步的,第一开口41、第二开口42即手腕入口处都采用包边处理,防止破损。

为了帮助患者的手部进行更好地康复训练,本实用新型进而还提供了一种手部康复设备,包括如上述的康复辅助手套和康复治疗辅助机7;康复治疗辅助机7包括电机和握把,电机阻力可调地控制于握把的握转。需要表明的是,康复治疗辅助机7为现有技术,以优选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单关节康复机器人,其为现有技术,是通过电机的转动代替医生的手动帮助治疗,电机带动电机轴转动,从而带动患者肢体进行恢复运动,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多余赘述,其功能为通过电机来调节握把的握转,来配合患者进行手部的转动、腕关节的转动锻炼的康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帮助无运动能力的患者上肢更好地握住康复治疗辅助机7,是完成康复训练的第一步。

进一步的,握把包括一转轴73、一握杆71和二连接条72;二连接条72分别连接于握杆71的两端与转轴73。

进一步的,握把还包括一连接转盘74,连接转盘74设于转轴73上,二连接条72连接于连接转盘74。

连接条72与连接转盘74和握杆71的连接方式均为枢接,方便握杆71的收纳。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手套通过设于手套主体上的第一绑带沿三节拇指握持方向绑定于手套主体,辅助三节拇指的握持,进而帮助四根三节拇指更好地握持住手部康复设备,辅助用力,提高康复训练的有效性。

二、本手部康复设备通过康复手套辅助患者手部握持住握杆,进行腕关节的恢复训练,简单高效。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多种变化。因而,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宗旨的前提下,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