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可调节的便携式变形拄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8134发布日期:2020-09-08 14:55阅读:85来源:国知局
高度可调节的便携式变形拄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便携式变形拄拐。



背景技术:

当患者腿部受伤后,通常使用拄拐器来实现简单的行走,现有的拄拐器一般只能调节整体高度,无法调节握把与腋托之间的距离,不便于患者使用,且没有减震功能,长时间使用腋窝会有酸痛感,容易产生疲劳,另外,因患者腿部受伤,行走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在行走一段时间后需要找地方休息,而室外可休息的椅子数量较少,不便于寻找。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便携式变形拄拐,实现拄拐可变形为椅子、握把与腋托之间距离可调节、对拄拐进行减震等功能,以提高拄拐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便携式变形拄拐,包括腋托支架、握把支架、主体支架和避震支架,所述腋托支架下端滑移连接握把支架上端,腋托支架上端设有腋托垫,所述握把支架中部转动连接主体支架上端,握把支架中部设有握把组件,所述避震支架上端转动连接主体支架下端,所述握把支架上端设有用于锁定腋托支架的第一锁定机构,握把支架下端设有用于锁定主体支架的第二锁定机构,所述主体支架下端设有用于锁定避震支架的第三锁定机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握把组件包括握把锁定块、握把套筒、握把弹簧、握把垫和设置在握把支架中部两侧的握把调节孔,所述握把锁定块一端滑移连接握把套筒一端,所述握把弹簧设置在握把套筒内,并位于握把锁定块与握把套筒之间,为握把锁定块提供一个向握把套筒一端移动的力,所述握把锁定块另一端和握把套筒另一端分别卡接在握把调节孔内,所述握把垫套接在握把套筒外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锁定块、第一限位块、第一弹簧、设置在腋托支架下端的第一定位孔和设置在握把支架上端两侧壁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限位块安装在腋托支架内,第一限位块中部设有第一避让孔,第一弹簧位于第一避让孔内,两个所述第一锁定块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两端,第一锁定块另一端穿过第一定位孔后卡接在第一调节孔内,所述第一调节孔沿着握把支架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进一步的,所述腋托垫卡接在腋托支架另一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第二锁定球、第二锁定套筒、第二弹簧、设置在握把支架下端的第二固定孔和设置在锁定主体支架上的第二锁定孔,所述第二锁定套筒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孔内,第二锁定套筒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尺寸小于第二锁定球的最大尺寸,所述第二锁定球与第二弹簧位于第二锁定套筒内,第二弹簧使第二锁定球贴合开口,所述第二锁定球一端经过开口后卡接在第二锁定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板、第二锁定板和第一锁定螺栓,所述第一锁定板位于主体支架下端一侧壁,第二锁定板位于主体支架下端另一侧壁,第一锁定板上设有通孔,第二锁定板上设有螺纹孔,第一锁定螺栓穿过通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三锁定机构滑移连接主体支架下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避震支架包括避震腿柱、腿柱调节杆、转动活扣、第四锁定机构和避震弹簧,所述转动活扣转动连接主体支架下端,腿柱调节杆上端固定连接转动活扣,腿柱调节杆上端套接在腿柱调节杆下端内,所述避震弹簧位于避震腿柱内,所述避震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上限位块,避震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下限位块,上限位块通过第四锁定机构固定连接腿柱调节杆,下限位块固定连接避震腿柱;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锁定机构包括两个第四锁定块、第四弹簧、设置在腿柱调节杆上的第四锁定孔和设置在避震腿柱上端的第四滑槽,所述上限位块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四弹簧位于第二避让孔内,两个所述第四锁定块一端分别与第四弹簧两端固定连接,第四锁定块滑移连接在第四滑槽内,第四锁定块穿过第四滑槽后卡接在第四锁定孔内,所述第四锁定孔具有多个,其沿着腿柱调节杆的长度方向均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支架下端固定连接有垫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的有益效果为:该拄拐具有拄拐状态、椅子状态和折叠状态,拄拐状态可作为普通拄拐使用,椅子状态可便于患者休息,折叠状态则便于拄拐的存放,该拄拐可实现快速拆卸,便于三种状态的切换;通过设置握把垫和腋托垫的可拆卸,可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更换;通过避震支架可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拄拐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折叠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椅子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握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锁定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锁定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避震腿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避震腿柱的结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腋托垫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腋托支架,2-握把支架,3-主体支架,4-避震支架,5-握把组件,6-第一锁定机构,7-第二锁定机构,8-第三锁定机构,9-腋托垫,10-第五锁定机构,31-垫板,41-避震腿柱,42-腿柱调节杆,43-转动活扣,44-第四锁定机构,45-避震弹簧,46-上限位块,47-下限位块,51-握把锁定块,52-握把套筒,53-握把弹簧,54-握把垫,55-握把调节孔,61-第一锁定块,62-第一限位块,63-第一弹簧,64-第一定位孔,65-第一调节孔,66-第一避让孔,71-第二锁定球,72-第二锁定套筒,73-第二弹簧,74-第二固定孔,75-第二锁定孔,76-开口,81-第一锁定板,82-第二锁定板,83-第一锁定螺栓,441-第四锁定块,442-第四弹簧,443-第四锁定孔,444-第四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10所示的高度可调节的便携式变形拄拐,包括腋托支架1、握把支架2、主体支架3和避震支架4,所述腋托支架1下端滑移连接握把支架2上端,腋托支架1上端设有腋托垫9,所述握把支架2中部转动连接主体支架3上端,握把支架2中部设有握把组件5,所述避震支架4上端转动连接主体支架3下端,所述握把支架2上端设有用于锁定腋托支架1的第一锁定机构6,握把支架2下端设有用于锁定主体支架3的第二锁定机构7,所述主体支架3下端设有用于锁定避震支架4的第三锁定机构8,当需要从拄拐状态切换成椅子状态时,通过第二锁定机构7将握把支架2与主体支架3解锁,然后将主体支架3向上转动90°,并将握把支架2下端与地面接触,然后通过第三锁定机构8将主体支架3与避震支架4解锁,然后将避震支架4向下转动90°,使避震支架4下端与地面接触,最后通过第三锁定机构8将主体支架3与避震支架4锁定,即可形成椅子,当需要从拄拐状态切换成折叠状态进行存放时,先将第三锁定机构8拆卸,然后将避震支架4转动180°,然后通过第一锁定支架解锁腋托支架1,并将腋托支架1收回握把支架2内即可进行存放;进一步的,当处于椅子状态时,可增加第五锁定机构10,所述第五锁定机构10由u形板和锁定把手组成,所述第二锁定螺栓螺纹连接u形板一侧,通过第二锁定螺栓可将u形板锁定在握把支架2上,对握把支架2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避免在椅子状态下握把支架2与主体支架3发生转动,在握把支架2与主体支架3之间的转动连接位置配合精度较紧时,也可不采用第五锁定机构1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握把组件5包括握把锁定块51、握把套筒52、握把弹簧53、握把垫54和设置在握把支架2中部两侧的握把调节孔55,所述握把锁定块51一端滑移连接握把套筒52一端,所述握把弹簧53设置在握把套筒52内,并位于握把锁定块51与握把套筒52之间,为握把锁定块51提供一个向握把套筒52一端移动的力,所述握把锁定块51另一端和握把套筒52另一端分别卡接在握把调节孔55内,所述握把垫54套接在握把套筒52外部,上述握把调节孔55可设置为多个,其沿着握把支架2的长度方向均布,以便适用于各种体型的使用者,便于使用者调节握把垫54与腋托垫9之间的距离,通过锁定块、握把套筒52、握把弹簧53的配合,可实现握把组件5的快速拆卸,便于调节和便于握把垫54的更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锁定机构6包括两个第一锁定块61、第一限位块62、第一弹簧63、设置在腋托支架1下端的第一定位孔64和设置在握把支架2上端两侧壁的第一调节孔65,所述第一限位块62安装在腋托支架1内,第一限位块62中部设有第一避让孔66,第一弹簧63位于第一避让孔66内,两个所述第一锁定块61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63两端,第一锁定块61另一端穿过第一定位孔64后卡接在第一调节孔65内,所述第一调节孔65沿着握把支架2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当需要对液托支架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只需按压第一锁定块61,使第一锁定块61缩回第一定位孔64内,然后将液托支架向上拉出/向下推入即可对液托支架的高度进行调节,随着液托支架向上拉出/向下推入,第一锁定块61会移动至下一个第一调节孔65处,并在第一弹簧63的作用下自动弹出,与第一调节孔65卡接;进一步的,所述腋托垫9卡接在腋托支架1另一端,可便于腋托垫9的更换,所述腋托垫9与握把垫54可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锁定机构7包括第二锁定球71、第二锁定套筒72、第二弹簧73、设置在握把支架2下端的第二固定孔74和设置在锁定主体支架3上的第二锁定孔75,所述第二锁定套筒72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孔74内,第二锁定套筒72一侧设有开口76,所述开口76尺寸小于第二锁定球71的最大尺寸,所述第二锁定球71与第二弹簧73位于第二锁定套筒72内,第二弹簧73使第二锁定球71贴合开口76,所述第二锁定球71一端经过开口76后卡接在第二锁定孔75内,当拄拐需要进行状态切换时,可直接用手掰动主体支架3转动,第二锁定球71表面与主体支架3表面接触,被压回第二锁定套筒72内,从而对主体支架3进行解锁/锁定;开口76尺寸的大小与第二锁定球71的露出面积有直接关系,当开口76尺寸越大,第二锁定球71露出的面积就越大,在第二弹簧73弹力不变的情况下,第二锁定球71露出的面积越大则对主体支架3的锁定力度也就越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锁定机构8包括第一锁定板81、第二锁定板82和第一锁定螺栓83,所述第一锁定板81位于主体支架3下端一侧壁,第二锁定板82位于主体支架3下端另一侧壁,第一锁定板81上设有通孔,第二锁定板82上设有螺纹孔,第一锁定螺栓83穿过通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三锁定机构8滑移连接主体支架3下端,第三锁定机构8用于限制避震支架4转动,通过转动第一锁定螺栓83即可实现对避震支架4的锁定/解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避震支架4包括避震腿柱41、腿柱调节杆42、转动活扣43、第四锁定机构44和避震弹簧45,所述转动活扣43转动连接主体支架3下端,腿柱调节杆42上端固定连接转动活扣43,腿柱调节杆42上端套接在腿柱调节杆42下端内,所述避震弹簧45位于避震腿柱41内,所述避震弹簧45上端固定连接有上限位块46,避震弹簧45下端固定连接有下限位块47,上限位块46通过第四锁定机构44固定连接腿柱调节杆42,下限位块47固定连接避震腿柱41,通过避震弹簧45可实现对整个拄拐进行减震,减少使用者受到的反作用力;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锁定机构44包括两个第四锁定块441、第四弹簧442、设置在腿柱调节杆42上的第四锁定孔443和设置在避震腿柱41上端的第四滑槽444,所述上限位块46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四弹簧442位于第二避让孔内,两个所述第四锁定块441一端分别与第四弹簧442两端固定连接,第四锁定块441滑移连接在第四滑槽444内,第四锁定块441穿过第四滑槽444后卡接在第四锁定孔443内,所述第四锁定孔443具有多个,其沿着腿柱调节杆42的长度方向均布,可便于调节避震腿柱41的伸出长度,当需要对避震腿柱41的长度进行调节时,通过按压第四锁定块441,使其缩回第四滑槽444内,然后将避震腿柱41向下拉出/向上推入即可对避震支架4的高度进行调节,随着避震支架4向下拉出/向上推入,第四锁定块441会移动至下一个第四锁定孔443处,并在第四弹簧442的作用下自动弹出,与第四锁定孔443卡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支架3下端固定连接有垫板31,在椅子状态下可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为了提高拄拐的耐用性,所述握把支架与避震支架下端可安装橡胶垫。

上述转动连接可通过销轴的方式实现;上述固定连接均为焊接或螺栓固定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