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7798发布日期:2020-09-23 01:2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疤痕是各种创伤后引起的一种正常的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上的改变,并且从疤痕发展的原理来看,疤痕的形成时创面修复过程中必然形成的物质。一般浅表创伤或者规则整齐的切割伤形成的疤痕组织较小,比较平整,使用一般的硅酮凝胶结合硅凝胶膜产品就可以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注射装置不能准确的将药品敷在疤痕处,导致治疗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装置,其能够提高对伤口的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射装置,用于给伤口敷药,包括:固定组件、注入组件及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注入组件选择性地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选择性地连通,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在所述伤口处,所述固定组件上具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具有与固定腔连通的进液口及固定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注入组件连通,所述固定口与所述伤口对应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上还设置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注入组件与所述进液孔选择性地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弹力层及固定层,所述弹力层与所述固定层相互贴合,所述进液孔设置在所述弹力层上,所述固定腔设置在所述固定层上,所述固定层远离所述弹力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弹力层与所述固定层之间,一侧与所述弹力层贴合,另一侧与所述固定层贴合,所述进液孔穿过所述缓冲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组件上设置有混液腔、出液口及至少两个混合口,所述出液口及至少两个所述混合口与所述混液腔连通,所述注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注液件,至少两个所述注液件与至少两个所述混合口一一对应地选择性配合,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固定组件选择性地对应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混合段及进液段,两个所述混合口均设置在所述进液段的一端,所述进液段的一端与所述混合段连通,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混合段远离所述进液段的一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段呈螺旋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段包括多个混液管,所述混液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多个所述混液管的第一端连通后与所述进液段连通,多个所述第二端连通后形成所述出液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混液管中,至少两个所述混液管多次交叉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液件包括注液筒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安装在所述注液筒内,所述注液筒上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选择性地与所述混合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注射装置包括固定组件、注入组件及混合组件,混合组件的一端与注入组件选择性地连通,另一端与固定组件选择性地连通,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在伤口处,固定组件上具有固定腔,固定腔具有与固定腔连通的进液口及固定口,进液口与注入组件连通,固定口与伤口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多种药物通过注入组件注入到混合组件内后,混合组件将多个药物均匀地混合后注入至固定腔内,混合药物在固定腔内逐渐固化,使固化后的药物能够敷在伤口处。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件固定在伤口处,固定口与伤口对应设置,使固化后的混合药物能够准确的敷在伤口处,提高了对伤口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注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注射装置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注射装置的混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注射装置的注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注射装置;110-固定组件;1122-固定腔;1124-进液口;1126-固定口;1128-进液孔;114-弹力层;116-固定层;118-缓冲层;120-混合组件;1222-混液腔;1224-出液口;1226-混合口;124-混合段;126-进液段;128-混液管;130-注入组件;132-注液件;134-注液筒;136-活塞杆;138-注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射装置100,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射装置100能够提高对伤口的治疗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射装置100主要用于给伤口敷药,适用于事前无法混合注入的药物,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射装置100先将多个药物混合后,待混合后形成的混合药物在伤口处固化后敷在伤口处。

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注射装置100包括:固定组件110、注入组件130及混合组件120,混合组件120的一端与注入组件130选择性地连通,另一端与固定组件110选择性地连通,固定组件110用于固定在伤口处,固定组件110上具有固定腔1122,固定腔1122具有与固定腔1122连通的进液口1124及固定口1126,进液口1124与注入组件130连通,固定口1126与伤口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多种药物通过注入组件130注入到混合组件120内后,混合组件120将多个药物均匀地混合后注入至固定腔1122内,混合药物在固定腔1122内逐渐固化,使固化后的药物能够敷在伤口处。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110固定在伤口处,固定口1126与伤口对应设置,使固化后的混合药物能够准确的敷在伤口处,提高了对伤口的治疗效果。

本实施例中,药物主要是多种硅油原料,多种硅油原料在常温下混合后2-3min即可形成柔软富有弹性的弹性硅酮体,因此在使用前这两部分处于分离状态。伤口主要是疤痕。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110上还设置有进液孔1128,进液孔1128与进液口1124连通,混合组件120与进液孔1128选择性地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红,当需要给伤口处敷药时,注入组件130与混合组件120连通,混合组件120远离注入组件130的一端安装在进液孔1128内,将经过混合组件120混合后的混合药物注入到固定腔1122内。

在本实施例中,进液孔1128的孔径小于固定腔1122的孔径,使混合组件120能够插入至进液孔1128内,防止混合后的混合药物在注射的过程中从进液孔1128内溢出。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110包括弹力层114及固定层116,弹力层114与固定层116相互贴合,进液孔1128设置在弹力层114上,固定腔1122设置在固定层116上,固定层116远离弹力层114。

在工作时,固定层116与伤口贴合,弹性层可以对伤口进行进一步地施压,根据伤口组织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更大的压力,当需要更大的压力时,可以通过弹性层对伤口组织进行进一步施压,给伤口组织提供足够的回弹力,克服伤口组织的张力作用,产生更加积极的治疗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层为弹性绷带。固定层116为硅凝胶膜层能够很好的起到固定敷贴至伤口组织表面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防止伤口组织周围水分的蒸发作用,该层大约为3-5mm。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110还包括缓冲层118,缓冲层118设置在弹力层114与固定层116之间,一侧与弹力层114贴合,另一侧与固定层116贴合,进液孔1128穿过缓冲层118。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层118为泡沫层,能够有效防止伤口组织受到外界意外的碰撞等其他影响再次受伤,起到了缓冲作用。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混合组件120上设置有混液腔1222、出液口1224及至少两个混合口1226,出液口1224及至少两个混合口1226与混液腔1222连通,注入组件130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注液件132(请参阅图4),至少两个注液件132与至少两个混合口1226一一对应地选择性配合,出液口1224与固定组件110选择性地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出液口1224与进液孔1128选择性的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注液件132与混合口1226一一对应地设置,将不同的药物通过混合口1226注入到混液腔1222内,多种不同的药物经过混液腔1222的多次混合后形成混合药物经过出液口1224与进液孔1128连通后注入至固定腔1122内。

在本实施例中,混合组件120包括混合段124及进液段126,至少两个混合口1226均设置在进液段126的一端,进液段126的一端与混合段124连通,出液口1224设置在混合段124远离进液段126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混合口1226为两个,进液段126大致呈u型,两个混合口1226分别设置在进液段126的两个顶部,进液段126的底部与混合段124连通,不同的药物分别从u型管的两侧进入到其底部后进入到混合段124内。

在本实施例中,混合段124包括多个混液管128,混液管128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多个混液管128的第一端连通后与进液段126连通,多个第二端连通后形成出液口1224。

在本实施例中,多种药物进入到混合段124内后经过多个混合管的分离单独混合后,在混合到一起,使多种药物之间能够均匀混合,提高了多个药物的混合均匀度。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混液管128中,至少两个混液管128多次交叉连通。混液管128交叉连通,使药物在进入到其中一个混液管128内后可以通过该交叉处与另一个混液管128中的药物混合后,进入到其中一个混液管128中,使混合药物能够经过多次的分离和混合提高其混合均匀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混合段124还可以呈螺旋型,螺旋形的混合段124可以多次改变混合药物的流动方向,提高其混合均匀度。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注液件132包括注液筒134及活塞杆136,活塞杆136安装在注液筒134内,注液筒134上设置有注液孔138,注液孔138选择性地与混合口1226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杆136与注液孔138之间的空腔形成了注液段,先将药物吸入注液筒134的过程中,活塞杆136向远离注液孔138的方向运动,使注液段的容积逐渐变大,将药物吸入至注液段中。将药物注射至进液段126的过程中,活塞杆136向靠近注液孔138的方向运动,使注液段的容积逐渐减小,药物逐渐从注液段中排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射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注液组件先将药物吸入其中,再将不同的药物分别注入到不同的进液段126中,进入进液段126进入到混合段124中,混合段124多次混合多种药物形成混合药物,混合药物进入到固定腔1122内后固化,敷在伤口组织处。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射装置100,在本实施例中,多种药物通过注入组件130注入到混合组件120内后,混合组件120将多个药物均匀地混合后注入至固定腔1122内,混合药物在固定腔1122内逐渐固化,使固化后的药物能够敷在伤口处。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110固定在伤口处,固定口1126与伤口对应设置,使固化后的混合药物能够准确的敷在伤口处,提高了对伤口的治疗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