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桡动脉压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0278发布日期:2020-09-04 12:5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的桡动脉压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脉压迫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的桡动脉压迫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压迫器在压迫止血时只能凭医生个人感觉给予一定力量按压,导致一些患者压迫过紧,出现肢体端缺血表现;另外一些患者压迫过松,出现出血或血肿。从而给患者带来不适,也为医护人员粘接了工作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改良的桡动脉压迫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桡动脉压迫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的桡动脉压迫器,包括压迫片,所述压迫片的两端缠绕有弹力带,所述压迫片的顶面设置有压力显示模块,所述压迫片的顶面一端处设有框型结构的方形台,所述方形台的一侧且朝向压迫片的另一端开设有通口,所述压迫片的顶面且靠近其另一端开设有线孔,所述通口和所述线孔之间设置有线盒,所述线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开口,并分别与所述通口和所述线孔相对应,所述压力显示模块卡接于所述方形台的内部,所述压力显示模块的外侧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压力感应薄膜,所述压力感应薄膜粘接于所述压迫片的底面,所述压力感应薄膜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压迫片的底面粘接于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方形台的顶面卡接有封盖。

优选的,所述线盒的底面与所述压迫片顶面粘接。

优选的,所述压力显示模块与所述压力感应薄膜之间连接的导线依次穿过所述线孔、所述线盒和所述通口。

优选的,所述压迫片的顶面两端处开设有带口,所述弹力带的一端绕过其中一个所述带口并缝合。

优选的,所述弹力带的未缝合端的底面缝合有刺面魔术贴,所述弹力带的底面且位于所述压迫片下方缝合有与所述刺面魔术贴粘接的毛面魔术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改良的桡动脉压迫器,通过设置了压迫片,并在压迫片上安装了压力显示模块,用于测试肢体桡动脉受压情况并显示,使压迫力量可以量化,以便医护人员调整弹力带的松紧,从而避免压迫过紧或过松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迫片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迫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显示模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1、压迫片;10、方形台;100、通口;11、线盒;101、线孔;12、带口;13、硅胶垫;14、封盖;2、弹力带;20、刺面魔术贴;21、毛面魔术贴;3、压力显示模块;30、压力感应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中心线”、“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深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的桡动脉压迫器,为了避免桡动脉受压过紧或过松,本发明人设置了压迫片1。其包括压迫片1,压迫片1的两端缠绕有弹力带2,压迫片1的顶面设置有压力显示模块3。压迫片1的顶面一端处设有框型结构的方形台10,方形台10的一侧且朝向压迫片1的另一端开设有通口100,通口100与方形台10内相连通。压迫片1的顶面且靠近其另一端开设有线孔101,线孔101贯穿于压迫片1。通口100和线孔101之间设置有线盒11,线盒1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开口,并分别与通口100和线孔101相对应。压力显示模块3卡接于方形台10的内部,使其稳固。压力显示模块3的外侧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压力感应薄膜30,压力感应薄膜30粘接于压迫片1的底面,压力感应薄膜30的下方且位于压迫片1的底面粘接于硅胶垫13,硅胶垫13置于桡动脉伤口或穿刺口处,其柔韧性好且吸附性好,从而利于压迫桡动脉愈合。

本实施例中,压迫片1采用中硬度硅胶材质制成透明一体成型结构,其柔韧性好,使其贴合皮肤舒适。

进一步的,方形台10的顶面卡接有封盖14,封盖14也是透明材质,便于看清压力显示模块3的压力数值。

具体的,线盒11的底面与压迫片1顶面粘接,使其稳固的保护着内部的导线。

具体的,压力显示模块3与压力感应薄膜30之间连接的导线依次穿过线孔101、线盒11和通口100,使其导线受到保护。

除此之外,压迫片1的顶面两端处开设有带口12,弹力带2的一端绕过其中一个带口12并缝合,使弹力带2一端稳固,便可牵拉另一端使其绷紧绕在肢体上,使得压迫片1压迫着桡动脉处。

需要补充的是,弹力带2的未缝合端的底面缝合有刺面魔术贴20,弹力带2的底面且位于压迫片1下方缝合有与刺面魔术贴20粘接的毛面魔术贴21,便于调整弹力带2的松紧。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涉及到压力显示模块3和压力感应薄膜30采用深圳市力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超薄柔性压力感应薄膜和压力显示模块一体传感器,其配套的电路和压力显示模块3内部安装的电池也可由本厂家提供;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压力显示模块3和压力感应薄膜3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桡动脉压迫器在使用时,将手臂肢体套入压迫片1和弹力带2之间,牵拉弹力带2的一端使压迫片1紧贴肢体,此时硅胶垫13被压在桡动脉处,其反压力作用在压力感应薄膜30上,压力感应薄膜30的机械形变而产生阻值变化的现象,即电阻应变效应,当压力感应薄膜30受到外力作用时表面会形成电荷,电荷通过电荷放大器放大以及变换阻抗以后,就会被转换成为与所受外力成正比关系的电量输出,从而在压力显示模块3上显示出压力数值,医护人员根据预设压力值而拉紧弹力带2,再将弹力带2上的刺面魔术贴20和毛面魔术贴21粘接,使得弹力带2固定,即保持一定的压力时压迫片1压在肢体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