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电动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7486发布日期:2020-09-15 19:2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自适应电动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车,具体讲是一种自适应电动担架车。



背景技术:

担架车是一种用于转运病人的工具,其结构一般包括用于供病人平躺的担架平台,担架平台的底部连接有支腿,且支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滑轮。现有技术的担架车在使用时将病人水平放置在担架平台上,由医护人员缓缓推着担架车将病人进行转运至病房或手术台,在转运的过程中时常要经过有坡度的路面,由于支腿的高度不能调节,当担架车经过有坡度的路面时,担架车上的病人的体位只能随坡度的不同而被动变化,当病人处于头低脚高体位时,脑血流灌注骤然增加,会使病人感到不适,对脑出血、脑挫伤病人会加重其脑损害;反之,头高脚低位可使脑缺血患者脑血流灌注更加减少,也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因此,现有技术的担架车在转运病人的过程中经过有坡度的路面时,担架平台会随着坡度的倾斜而倾斜,从而使担架平台上的病人因体位倾斜可能引发不适,甚至二次伤害,现有技术的担架车不能满足病人安全转运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转运病人经过坡度不大于20度的路面时能保持担架平台水平状态不变的自适应电动担架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自适应电动担架车:它包括

担架平台,具有供病人放置的上表面;

至少一个第一升降立柱及驱动第一升降立柱升降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升降立柱的上端与担架平台前端的底部连接,第一升降立柱的下端连接有滚轮;

至少一个第二升降立柱及驱动第二升降立柱升降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升降立柱的上端与担架平台后端的底部连接,第二升降立柱的下端连接有滚轮;

控制单元,连接在担架平台上,并通过导线与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用于分别或同时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动作;

倾斜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担架平台上并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实时监测担架平台的倾斜角度,并将担架平台的倾斜角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

电源单元,与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给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控制单元提供电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立柱和第二升降立柱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升降立柱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担架平台前端底部的两侧,两个第二升降立柱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担架平台后端底部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分别与两个第一升降立柱连接,用于使两个第一升降立柱同步升降;两个第二驱动电机分别与两个第二升降立柱连接,用于使两个第二升降立柱同步升降。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升降立柱和第二升降立柱为相同的升降立柱,其包括外管及滑动配合在外管内的至少一个内管,所述外管的下端与滚轮连接,位于最内侧的内管的上端与担架平台的底部连接;所述内管的内孔中连接一线性升降机构,所述的线性升降机构与第一驱动电机或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用于带动内管相对于外管滑动,使升降立柱发生升降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倾斜角度传感器为陀螺仪传感器,且倾斜角度传感器连接在担架平台的底部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单元为连接在担架平台上的蓄电池,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为直流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担架平台的底部连接有承载架,所述第一升降立柱和第二升降立柱的上端分别与承载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担架平台的顶部两侧均设有上凸的挡杆,且担架平台的两端均设有把手。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自适应电动担架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自适应电动担架车在转运病人时,由医护人员推着自适应电动担架车的后端向前移动,在经过或通过坡度不大于20度的倾斜路面时,自适应电动担架车前端的第一升降立柱下端滚轮接触倾斜路面,使担架平台的前端呈现向上抬起或向下下落趋势,此时倾斜角度传感器能监测到担架平台的倾斜角度,从而将监测到的倾斜角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给第一驱动电机发出工作指令,从而使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升降立柱下降或上升,使担架平台的前端下降或上升,当倾斜角度传感器能监测到担架平台为水平状态时,第一驱动电机停止动作,这样在自适应电动担架车经过或通过坡度不大于20度的倾斜路面时,能保持担架平台水平状态不变,保持担架平台上病人的体位保持水平不变;同理,在医护人员推着自适应电动担架车的前端向前移动经过或通过坡度不大于20度的倾斜路面时,倾斜角度传感器将监测到的倾斜角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给第二驱动电机发出工作指令,从而使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升降立柱下降或上升,使担架平台的前端下降或上升,以保持担架平台水平状态不变,保持担架平台上病人的体位保持水平不变。避免病人的体位因担架平台倾斜而被动倾斜产生二次伤害或不适。

另外,第一升降立柱和第二升降立柱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升降立柱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担架平台前端底部的两侧,两个第二升降立柱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担架平台后端底部的两侧;当倾斜角度传感器监测到担架平台的倾斜角度时,将倾斜角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两个第一升降立柱或两个第二升降立柱同步升降,使担架平台保持水平状态,这样设置使该自适应电动担架车在经过或通过坡度不大于20度的倾斜路面时,第一升降立柱或第二升降立柱的升降调节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适应电动担架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适应电动担架车上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适应电动担架车下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适应电动担架车升降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适应电动担架车的电路原理图。

如图所示:

1、担架平台,100、挡杆,101、承载架,102、把手,2、第一升降立柱,200、第一驱动电机,201、外管,202、内管,3、第二升降立柱,300、第二驱动电机,4、滚轮,5、控制单元,6、倾斜角度传感器,7、电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电动担架车,它包括担架平台1,具有供病人放置的上表面;所述担架平台1的顶部两侧均设有上凸的挡杆100,且担架平台的两端均设有把手102,所述的挡杆100用于防止担架平台的上表面上病人滑落,对病人起到保护作用,把手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用手抓着推动担架车。

至少一个第一升降立柱2及驱动第一升降立柱2升降的第一驱动电机200,所述第一升降立柱2的上端与担架平台1前端的底部连接,第一升降立柱2的下端连接有滚轮4;至少一个第二升降立柱3及驱动第二升降立柱3升降的第二驱动电机300,所述第二升降立柱3的上端与担架平台1后端的底部连接,第二升降立柱3的下端连接有滚轮4;所述第一升降立柱2和第二升降立柱3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升降立柱2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担架平台1前端底部的两侧,两个第二升降立柱2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担架平台1后端底部的两侧。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200和第二驱动电机300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驱动电机200分别与两个第一升降立柱2连接,用于使两个第一升降立柱2同步升降;两个第二驱动电机300分别与两个第二升降立柱3连接,用于使两个第二升降立柱3同步升降。所述担架平台1的底部连接有承载架101,所述第一升降立柱2和第二升降立柱3的上端分别与承载架101连接。所述的第一升降立柱2和第二升降立柱3为相同的升降立柱,其包括外管201及滑动配合在外管201内的至少一个内管202,所述外管201的下端与滚轮4连接,位于最内侧的内管的上端与担架平台1的底部连接;所述内管的内孔中连接一线性升降机构,所述的线性升降机构与第一驱动电机200或第二驱动电机300传动连接,用于带动内管相对于外管201滑动,使升降立柱发生升降动作。所述的升降立柱也称升降桌腿,其结构包括外管,滑动配合在外管内孔中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内孔中设有线性升降机构,或称线性推杆机构;所述的线性升降机构包括丝杠,丝杠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在内管的上端;螺纹连接在丝杠上的基座,所述基座的外侧壁上连接一支撑管,支撑管的下端与外管的下端连接;丝杠转动,使基座连同支撑管沿丝杠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外管相对于内管滑动,使升降立柱发生升降动作。该升降立柱为现有较为成熟技术的产品,可参见公开号为cn207659000u所公开的升降立柱,或参见公开号为cn207626789u,所公开的升降桌腿;故本实用新型不再对升降立柱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控制单元5,连接在担架平台1上,并通过导线与第一驱动电机200和第二驱动电机300电性连接,用于分别或同时控制第一驱动电机200和第二驱动电机300动作;该控制单元为电机控制器,以上所述的控制器是很成熟的现有技术,根据需要可以采用主控mcu或称单片机、或称主控制模块,也可以采用plc控制器,该控制器也可采用公开号为cn208919630u中的控制器。

电源单元7,与第一驱动电机200、第二驱动电机300和控制单元5电连接,用于给第一驱动电机200、第二驱动电机300和控制单元5提供电能。所述的电源单元7为连接在担架平台1上的蓄电池,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200和第二驱动电机300均为直流电机。所述的电源单元7为安装在电动担架车的担架平台1底部的直流电源或蓄电池。

倾斜角度传感器6,安装在担架平台1上并与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用于实时监测担架平台1的倾斜角度,并将担架平台1的倾斜角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所述的倾斜角度传感器6为陀螺仪传感器,且倾斜角度传感器6连接在担架平台1的底部中心。所述的倾斜角度传感器6采用陀螺仪传感器,也即多轴加速度传感器,其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电机200和第二驱动电机300的驱动电路连接。该倾斜角度传感器属于x、y、z多方向及多角度检测的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输送给控制单元。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可以是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模块或称三轴加速计如采用得捷电子生产的型号为mpu-6050的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用于采集担架平台1的倾斜角度或姿态角可以理解为角速度,陀螺仪传感器内的加速计用于采集担架平台1在空间坐标系内x,y和z方向的加速度。

该自适应电动担架车在转运病人时,由医护人员推着自适应电动担架车的后端向前移动,在经过或通过坡度不大于20度的倾斜路面时,自适应电动担架车前端的第一升降立柱下端滚轮接触倾斜路面,使担架平台的前端呈现向上抬起或向下下落趋势,此时倾斜角度传感器能监测到担架平台的倾斜角度,从而将监测到的倾斜角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给第一驱动电机发出工作指令,从而使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升降立柱下降或上升,使担架平台的前端下降或上升,当倾斜角度传感器能监测到担架平台为水平状态时,第一驱动电机停止动作,这样在自适应电动担架车经过或通过坡度不大于20度的倾斜路面时,能保持担架平台水平状态不变,保持担架平台上病人的体位保持水平不变;同理,在医护人员推着自适应电动担架车的前端向前移动经过或通过坡度不大于20度的倾斜路面时,倾斜角度传感器将监测到的倾斜角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给第二驱动电机发出工作指令,从而使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升降立柱下降或上升,使担架平台的前端下降或上升,以保持担架平台水平状态不变,保持担架平台上病人的体位保持水平不变。避免病人的体位因担架平台倾斜而被动倾斜产生二次伤害或不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