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清洗排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2322发布日期:2020-09-08 14:2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镜清洗排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腹腔镜清洗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后腹腔镜手术传统方法是在病人腰部作三个1厘米的小切口,各插入一个叫做“trocar”的管道状工作通道,以后一切操作均通过这三个管道进行;再用特制的加长手术器械在电视监视下完成与开放手术同样的步骤,达到同样的手术效果。

临床各科在开展腔镜手术的过程中,会经常联合使用电刀、电凝、双极电凝、超声刀等各种仪器来达到分离、切割组织以及凝固止血的目的。而在使用这些仪器的同时,体腔内常常会产生并存积大量的烟雾、废气和气化水雾颗粒,使镜头变得模糊不清,严重影响了术者的视野及对下一步操作的判断,减缓了手术进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腹腔镜清洗排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镜清洗排烟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腹腔镜清洗排烟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握柄,所述握柄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数据线,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三腔套管,所述三腔套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端帽,所述端帽上固定安装有灯珠与微型摄像头,所述端帽上还开设有进气孔,所述三腔套管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所述安装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进气孔均与第三通道相通,所述第一管道远离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远离第一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均与气囊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的中部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管道的中部安装有第二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气囊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一管道远离安装座的一端与第一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第二接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所述第一芯体穿过第一通道与灯珠连接,所述第二芯体穿过第二通道与微型摄像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型摄像头的镜头上粘贴固定有防雾膜,所述防雾膜上涂有纳米自洁涂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阻拦由气囊向第三通道运动的流体,所述第二单向阀阻拦由外部向气囊内部运动的流体。

优选的,所述握柄的外部通过粘合剂粘贴固定有防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腹腔镜清洗排烟装置,通过设置的气囊、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端帽深入患者腹腔内,进气孔的位置靠近微型摄像头的镜头,腹腔内烟雾附着于镜头上或笼罩镜头时,控制气囊收缩,气囊内部的空气穿过第二管道排出到外部环境中,使气囊内部形成负压,通过负压吸附的原理,吸入患者腹腔内部微型摄像头的镜头附近笼罩的烟雾以及附着的烟雾,在患者腹腔内部即可完成镜头的清洗,并且,微型摄像头镜头上防雾膜与纳米自洁涂层的设计,能够降低烟雾附着率以及烟雾的附着力度,便于清理,在整个结构中,第一单向阀能够阻拦由气囊向第三通道运动的流体,防止在控制气囊收缩的过程中,气囊内部空气进入患者腹腔内,第二单向阀能够阻拦由外部向气囊内部运动的流体,防止在负压吸附的过程中,外部空气穿过第二管道进入气囊内部,导致患者腹腔内部烟雾无法吸出,此外,吸出的烟雾集中于气囊内部,便于处理,整个一种腹腔镜清洗排烟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清洗排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清洗排烟装置中端帽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清洗排烟装置的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清洗排烟装置的图1中b的放大图。

图中:1、握柄;2、数据线;3、安装座;4、三腔套管;5、端帽;6、灯珠;7、微型摄像头;8、进气孔;9、第一管道;10、第一单向阀;11、第一接头;12、气囊;13、第二接头;14、第二管道;15、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腹腔镜清洗排烟装置,包括安装座3,安装座3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握柄1,握柄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数据线2,安装座3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三腔套管4,三腔套管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端帽5,端帽5上固定安装有灯珠6与微型摄像头7,端帽5上还开设有进气孔8,三腔套管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安装座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9,第一管道9、进气孔8均与第三通道相通,第一管道9远离安装座3的一端设置有气囊12,气囊12远离第一管道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管道14,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4均与气囊12的内部相通,第一管道9的中部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0,第二管道14的中部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5,进气孔8的位置靠近微型摄像头7的镜头,手握气囊12控制气囊12收缩,气囊12内部的空气穿过第二管道14排出到外部环境中,使气囊12内部形成负压,通过负压吸附的原理,吸入患者腹腔内部微型摄像头7的镜头附近笼罩的烟雾以及附着的烟雾,在患者腹腔内部即可进行微型摄像头7镜头的清洗。

进一步的,气囊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11,气囊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头13,第一管道9远离安装座3的一端与第一接头11固定连接,第二管道14的一端与第二接头13固定连接,对接后连接强度高,更为稳固,不易脱落。

进一步的,数据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第一芯体穿过第一通道与灯珠6连接,第二芯体穿过第二通道与微型摄像头7连接,为灯珠6与微型摄像头7提供电源,并为微型摄像头7提供数据传输功能。

进一步的,微型摄像头7的镜头上粘贴固定有防雾膜,防雾膜上涂有纳米自洁涂层,能够降低烟雾附着率以及烟雾的附着力度,便于清理。

进一步的,第一单向阀10阻拦由气囊12向第三通道运动的流体,防止在控制气囊12收缩的过程中,气囊12内部空气进入患者腹腔内,第二单向阀15阻拦由外部向气囊12内部运动的流体,防止在负压吸附的过程中,外部空气穿过第二管道14进入气囊12内部,导致患者腹腔内部烟雾无法吸出。

进一步的,握柄1的外部通过粘合剂粘贴固定有防滑套,提高手部操作时的防滑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腹腔镜清洗排烟装置,使用时,腹腔镜结构中的端帽5深入患者腹腔内,进气孔8的位置靠近微型摄像头7的镜头,当腹腔内烟雾附着于微型摄像头7镜头上或笼罩微型摄像头7镜头时,患者腹腔内部画面模糊,此时,手握气囊12控制气囊12收缩,气囊12内部的空气穿过第二管道14排出到外部环境中,使气囊12内部形成负压,通过负压吸附的原理,吸入患者腹腔内部微型摄像头7的镜头附近笼罩的烟雾以及附着的烟雾,手部松开气囊12,气囊12自然回弹,烟雾穿过进气孔8、三腔套管4内部的第三通道与第一管道9后,进入到气囊12的内部,在患者腹腔内部即可进行微型摄像头7镜头的清洗,手术结束后,使用收集容器,对准第二管道14的端口,手握气囊12控制气囊12收缩,将气囊12内部的烟雾排出到收集容器内,进行后续处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