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尿液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3711发布日期:2020-08-21 15:2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尿液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尿液采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尿液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解尿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行为,任何人都不可避免,且解尿并非是人体所能控制的行为,当膀胱内的尿液到达一定存量时,就自然会产生尿意;而且尿液属于排泄物,其中存有人体所排出的废弃物,故尿液中含有许多的细菌或毒素,原本膀胱有黏膜足以围堵这些病害,但在长期憋尿的情况下,具有保护作用的黏膜会失去保护功能,使尿液中的有害物质有机会进入人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所以一旦产生尿意就必须加以排出。现有技术设计了较多便携的尿液采集装置,用于避免人们在车上或其他不便于解尿的地方时,无法及时进行解尿的情况,但是,现有技术的尿液采集装置要么结构复杂,使用繁琐;要么需要使用者用手将采集装置的开口固定在生殖器下侧的部位,容易让女性使用者产生尴尬的情绪,而且还容易出现尿液洒到手上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便携式尿液采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容易出现尿液洒到手上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便携式尿液采集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尿液的袋体,袋体的上端设有开口,开口与袋体连通;还包括用于控制开口开闭状态的开关结构,开关结构包括两根相互铰接的连杆,开口上设有用于供连杆插入的通道。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用户只需要控制连杆的一端相互张开,连杆的另一端就会在杠杆作用下同步张开,从而将袋体的开口撑开,便于对尿液进行采集;

本方案不需要用户用手将袋体固定在生殖器下侧位置,避免了女性用户使用时容易产生尴尬情绪的情况,也能避免解尿完成后,取下袋体的过程中,残存的尿液滴落到手上的情况;如果是冬季使用,大多女性的手部均会处于冰凉的状态,本方案还能避免女性用手将袋体固定在大腿内侧时,手部对大腿内侧造成冰冷刺激的情况。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通道由开口处的袋体向下翻卷并与袋体固定而形成。

本方案的通道与袋体一体成型,使通道的稳定性更强,不易出现断裂的情况。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开口的上端设有与人体生殖器配合的弧形形状。

本方案使袋体的上端与人体更贴合,更便于尿液的收集,避免了解尿过程中,尿液洒到人手上的情况。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通道设于开口的上端,开口上固定设有若干翻折部,翻折部的自由端与开口之间设有用于固定的可拆卸连接件,翻折部与开口之间形成供连杆穿入的通道;连杆插入通道的一端设有与通道配合的弧形弯曲部。

本方案将通道设于开口的上端,使连杆为袋体提供的支撑作用均匀地分布于开口的上端,避免开口处出现垮塌的情况;本方案使用若干翻折部对连杆进行固定,便于对连杆的固定,使连杆插入通道的一端能设计成与开口配合的弧形的形状,从而使连杆对开口的支撑作用更佳;而且本方案使连杆与袋体可拆卸连接,使连杆能重复使用,从而节省了成本。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可拆卸连接件为子母扣,母扣固定设于开口上,子扣固定设于翻折部上。

本方案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袋体上固定设有用于将开口密封的凹凸扣。

本方案使开口密封,便于对尿液进行密封存放,避免尿液流出,同时也避免了异味挥发的情况。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袋体内设有高吸水树脂。

本方案能立刻对尿液进行固化除味,避免解尿过程中异味散发导致尴尬的情况。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袋体内设有用于存放高吸水树脂的自溶性包装袋,高吸水树脂密封包装于自溶性包装袋内。

本方案能避免高吸水树脂粉末随着袋体的摇晃而粘附到袋体的四周的情况,使解尿后的尿液均能固化在袋体的底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连杆从袋体露出的一端设有把手。

本方案便于用户的使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袋体上固定设有套绳,连杆上设有用于固定套绳的立柱。

本方案能对袋体和连杆进行固定,避免袋体从连杆上滑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尿液采集装置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开关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袋体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开关结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袋体1、开口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通道5、套绳6、轴销7、立柱8、翻折部9、母扣10、子扣11、凹凸扣12。

实施例一

如附图1所示:便携式尿液采集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尿液的袋体1,袋体1的上端设有开口2,开口2与袋体1连通;还包括用于控制开口2开闭状态的开关结构,开关结构包括两根通过轴销7相互铰接的连杆,此处为方便区分,分别命名为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开口2上设有用于供连杆插入的通道5,通道5由开口2处的袋体1向下翻卷并与袋体1热融固定而形成,通道5的左端开有供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穿过的通孔。连杆露出的一端设有把手(图中未示出)。袋体1左侧的上端胶粘固定有套绳6,套绳6可以是两端均与袋体1固定,从而形成闭合挂圈的形式;也可以是一端与袋体1固定,另一端自由露出。如图2所示,轴销7的下端焊接固定有用于固定套绳6的立柱8,立柱8上一体成型有用于卡紧套绳6的凹槽。

袋体1上胶粘固定有用于将开口密封的凹凸扣12,凹凸扣12为pvc凹凸扣拉链,凹凸扣12位于套绳6的下侧。袋体1内放置有高吸水树脂和用于存放高吸水树脂的自溶性包装袋,高吸水树脂选用sap高吸水性树脂,自溶性包装袋选用水溶纸,高吸水树脂封闭盛放于水溶纸制成的包装袋内。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将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插入开口2上的通道5中,然后将套绳6缠绕固定在立柱8上的凹槽内,使袋体1与开关结构固定。然后手握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的左端,将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的右端放入大腿内侧,从而实现将袋体1放入大腿内侧的目的,然后掰动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的左端,使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做相互远离的运动,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的右端会带动开口2向两边张开,从而使开口2处于便于对尿液进行收集的状态;解尿过程中,尿液通过开口2进入袋体1内,会将可溶性包装袋溶解,使高吸水树脂流出,高吸水树脂会立刻将尿液固化,避免袋体1发生倾斜而导致尿液倒出的情况;解尿完成后,反向掰动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的左端,使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相互靠近,即可使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的右端相互收拢,进而使开口2相对收拢,便于将袋体1取出。

袋体1取出后,按动凹凸扣12,即可对袋体1的两侧进行密封固定,使用户便于放置存储,等到了有垃圾桶的地方即可对装有尿液的袋体1进行处理。

所以,本方案不需要用户用手将袋体1固定在生殖器下侧位置,避免了女性用户使用时容易产生尴尬情绪的情况,也能避免解尿完成后,取下袋体1的过程中,残存的尿液滴落到手上的情况;如果是冬季使用,大多女性的手部均会处于冰凉的状态,本方案还能避免女性用手将袋体1固定在大腿内侧时,手部对大腿内侧造成冰冷刺激的情况。而且还能立刻对尿液进行固化除味,避免解尿过程中异味散发导致尴尬的情况,也能避免袋体1发生歪斜而导致尿液倒出的情况;同时,本方案的袋体1还能通过凹凸扣进行密封,便于对尿液进行密封存放,避免尿液流出,同时也避免了残余的少数异味挥发出来的情况。

具体使用时,本方案不仅能在旅途或堵车过程中用于救急,避免人们的途中想要解尿时,却没有厕所的尴尬情况;还能将可溶性包装袋取出,用于尿检时对尿液进行收集,比如在产妇尿检的过程中,产妇不便于下蹲时,可以使用本方案实现站立收集尿液;对部分老、弱、病、残人员进行尿检时,自己不方便操作,但是别人帮忙会产生尴尬情绪时,可以使用本方案将袋体1安置好后,手扶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对袋体1进行固定,然后背对待检病患,使待检病患能相对放松地进行解尿。同时,相比于纸尿裤,本方案能避免使用者需要一直佩戴纸尿裤而导致的舒适度不佳的情况;而且,纸尿裤需要使用者提前穿戴,即使没有经历途中想要解尿却没有厕所的情况,也会浪费一片纸尿裤,而本申请的袋体1则可以存放于车上或包内,用于救急。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开口2的上端设有与人体生殖器配合的弧形形状,通道5设于开口2的上端;开口2上固定设有若干翻折部9,翻折部9的自由端与开口2之间设有用于固定的可拆卸连接件,此处可拆卸连接件选用子母扣10,母扣10胶粘固定设于开口2上,子扣11胶粘固定设于翻折部9上,翻折部9与开口2之间形成供连杆穿入的通道5。如图4所示,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的左端均设有用于与通道5配合的弧形弯曲部。

具体实施时,先将子母扣10打开,将连杆左端的弧形弯曲部与开口2上的弧形形状对应,然后将子母扣10扣紧,从而实现将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固定在开口2上端的目的;然后如图5所示,将袋体1放入生殖器的下侧,从而实现对尿液进行收集的目的。

本方案的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上均设有弧形弯曲部,能对开口2上端的弧形形状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使开口2上端与人体生殖器相互贴合固定,使尿液的收集更完全;同时,本方案的弧形弯曲部能增大袋体1与连杆之间的摩擦作用,进一步避免了解尿过程中,袋体1滑落的情况,使尿液收集的过程更稳定;而且,本方案的连杆与袋体1可拆卸连接,所以用户完全可以作为私用物品重复使用,从而节省了资源。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