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的药物能自动分离的皮肤科护理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6255发布日期:2020-08-28 16:5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的药物能自动分离的皮肤科护理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捷的药物能自动分离的皮肤科护理罐。



背景技术:

皮肤病是人体较容易得的一直病患,而且皮肤病的特点还很容易出现大面积多处感染的情况,在治疗方面多采用内服药物结合外涂药膏的方式结合治疗。但由于多数外用药物一般为软管包装的膏状或液体,使用时需要从包装中挤出进行涂抹。在医院就医时经常需要现场进行护理,医生或护士经常需要不断的将药膏上在药棉上进行涂抹,如果患者的感染区面积大的话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将非常大,一整天治疗下来那就要进行更多的给药棉上药的重复性劳动。所以迫切需要一种快速便捷的给药棉上药膏的护理装置来给医护人员减轻劳动量。同时,也有部分医护人员为了减轻劳动量会直接用一个药罐盛一部分药膏或药水,然后直接放一些药棉在里面,要用的时候也是可以直接使用,但这样做的缺点就是这部分被倒出的药物量不好控制,往往会要多于药棉上药量,这些多出的药物一般会因为卫生问题或因为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使用一次就被清理掉,这样就将造成药物的浪费。所以也迫切需要一种护理罐能使上药多出来的药物自动分离流回药物罐中,节约药物的同时保证药物的药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的药物能自动分离的皮肤科护理罐,主要解决在皮肤科中,在应用时医护人员能够一次性快速便捷地将多根药棉进行上药,而且为了防止药性挥发以及外部病菌污染药物,还对已经上好药的药棉进行隔离保护,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从侧面改善医患关系。并且解决给药棉上药后的药物回收问题,达到药棉上完药后多余的药物能自动倒流回药物罐中,达到节约药物用量和保证药效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包括药物罐,该药物罐的上端螺旋连接有密封盖,在密封盖的底部中间固定有一个药物暂存室,药物暂存室的底部连接有吸管,药物暂存室与吸管连接部位设有单向流通控制室,单向流通控制室内设有滚珠,药物暂存室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的上端固定有推杆ⅰ,推杆ⅰ的上端固定有药棉罐,在推杆ⅰ的外部套有一个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上端固定于药棉罐的底部,伸缩弹簧的下端与密封盖的上端接触,且药棉罐的底部靠近伸缩弹簧的位置设有限位块,活塞的中间设有通药口,通药口与推杆ⅰ的中间镗通的通孔连通,通孔的上端与药棉罐内室连通,药棉罐的内部悬挂有导药筛板,导药筛板设有筛孔,且在导药筛板的上端放置有栅栏,在药棉罐的上端设有顶盖,在导药筛板的一侧固定有一根导管,导管的内部中间设有推杆ⅱ,在推杆ⅱ的上端固定有按钮,按钮的上端穿过顶盖置于外部,在推杆ⅱ的底部固定有一个封堵,封堵穿过并活动连接与药棉罐底部开设的一个泄水孔中,在推杆ⅱ的中部套有一个弹簧推动按钮,在泄水孔的正下方在密封盖上也开设有一个进药口,密封盖上端和药棉罐的底部固定有一个软管将泄水孔和进药口包住。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盖的上端外侧边缘设有一圈围护,所述围护套住部分药棉罐的底部,这样可以对药棉罐在下压过程中的运动进行导向限制,避免药棉罐大幅度的倾斜下压而损坏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药棉罐的深度为5-15cm,这个范围的药棉罐深度主要是为了保障市面上大部分的药棉棒在放置在药棉罐的时候能盖上顶部的顶盖。

作为优选,所述导药筛板的上端活动放置有栅栏,所述栅栏内部是井田结构的多个小格子结构,此设计主要是为了药棉棒放置时不会出现倾倒的现象,从而保证使用时不会使药棉棒杆粘到药物,同时这样也有利于医护人员拿取药棉棒。

作为优选,所述药物罐的上端螺旋连接有密封盖,所述药棉罐的底部靠近所述伸缩弹簧的位置设有限位块,可以通过螺旋连接的深度调节药物罐与密封罐间的距离,从而来调节每次从药物罐中所吸取的药物的量。同时还可以调整限位块的长度来调节每次从药物罐中吸取药物的量。

作为优选,所述按钮与所述弹簧间设有自锁装置,该自锁装置可实现像自动圆珠笔那样按下按钮松手后能锁住推杆ⅱ,从而使封堵与泄水孔保持开启状态,不需要人一直按住按钮进行开启封堵。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盖上端和所述药棉罐的底部固定有一个软管将所述泄水孔和进药口包住,软管的设置能保证药棉罐的下压动作正常进行,又不影响泄水孔与进药口间管路的建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专门的药棉上药罐相对于原始的软管包装能装更多的药物,从而减少重复性的拆药膏包装;2.专门的药棉上药罐能一次性对多根药棉同时上药,省时省力;3.药棉能被上药罐的顶盖盖住,减少与空气中细菌的接触,提高无菌系数;4.上药罐既可以用于盛装药膏也可以用于盛装消毒酒精等多种药物;5.上药罐上药过程中不会沾到药物在手中,方便医护人员作业;6.上药量可调节,方便调节药棉中的药物量;7.药棉罐中多余的药物能自动倒流回药物罐,可避免药棉长时间浸泡在药物中,药物也不需要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空气中,保证了药效,也节约了药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栅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药物罐、2.密封盖、201.围护、202.进药口、3.药棉罐、301.泄水孔、4.推杆ⅰ、401.通孔、5.伸缩弹簧、6.限位块、7.活塞、701.通药口、8.药物暂存室、

9.单向流通控制室、10.滚珠、11.吸管、12.导药筛板、1201.筛孔、13.栅栏、14.顶盖、15.按钮、16.推杆ⅱ、17.自锁装置、18.弹簧、19.导管、20.软管、21.封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是一种便捷的药物能自动分离的皮肤科护理罐,如图1-2所示,皮肤科护理罐包括药物罐1,该药物罐1的上端螺旋连接有密封盖2,在密封盖2的底部中间固定有一个药物暂存室8,药物暂存室8的底部连接有吸管11,药物暂存室8与吸管11连接部位设有单向流通控制室9,单向流通控制室9内设有滚珠10,药物暂存室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7,活塞7的上端固定有推杆ⅰ4,推杆ⅰ4的上端固定有药棉罐3,在推杆ⅰ4的外部套有一个伸缩弹簧5,伸缩弹簧5的上端固定于药棉罐3的底部,伸缩弹簧5的下端与密封盖2的上端接触,且药棉罐3的底部靠近伸缩弹簧5的位置设有限位块6,活塞7的中间设有通药口701,通药口701与推杆ⅰ4的中间镗通的通孔401连通,通孔401的上端与药棉罐3内室连通,药棉罐3的内部悬挂有导药筛板12,导药筛板12设有筛孔1201,且在导药筛板12的上端放置有栅栏13,在药棉罐3的上端设有顶盖14,在导药筛板12的一侧固定有一根导管19,导管19的内部中间设有推杆ⅱ16,在推杆ⅱ的上端固定有按钮15,按钮15的上端穿过顶盖14置于外部,在推杆ⅱ的底部固定有一个封堵21,封堵21穿过并活动连接于药棉罐3底部开设的一个泄水孔301中,在推杆ⅱ16的中部套有一个弹簧18推动按钮15,在泄水孔301的正下方在密封盖2上也开设有一个进药口202,密封盖2上端和药棉罐3的底部固定有一个软管20将泄水孔301和进药口202包住。

在使用时先旋开药物罐1上端的密封盖2,将药膏或酒精等药物加入药物罐1中,再盖上密封盖2。此时可以打开护理罐的顶盖14将药棉先行放入其中,再盖上顶盖14,然后用手作用于顶盖14上使药棉罐3往下运动,从而带动位于药棉罐3底部的推杆ⅰ4往下运动,推杆ⅰ4带动活塞7往下运动,在第一次用时从活塞7中间的通药孔701排出的是药物暂存室8里面的空气,在松掉下压力后,药棉罐3在伸缩弹簧5的作用下往上恢复原来的位置,同时推杆ⅰ4也在往上运动的同时带动活塞7往上运动,并因进一步抽离药物暂存室8里面的空气,导致药物暂存室8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从而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将药物罐1中的药物从吸管11中往上推,药物顶开单向流通控制室9中的滚珠10流入药物暂存室8。再第二次下压药棉罐3,药棉罐3底部的推杆ⅰ4带动活塞7向下运动,药物暂存室9里面的药物在活塞7下压的过程中因为底部滚珠此时堵住了往吸管11中流通的管路,药物只能从活塞中间的通药口701中往推杆ⅰ4内部的通孔401排出。药物最终从通孔401进入药棉罐1中。进入的药棉罐1中的药物在药棉罐1中随着数量的增多会触碰到悬挂在药棉罐1中的导药网板12,药物在导药网板12的阻挡作用下往四周扩散,同时药物也在扩散的过程中从导药网板12上的筛孔1201中进入上端被栅栏13隔离的各个小格子中,最终密布于整个药棉罐3的底部。此时药棉罐1中实际已放置好了药棉,所以药物会自动粘黏到药棉上,从而达到批量给药棉上药的目的。

在药棉棒完成上药后,医护人员可以按下按钮15,与按钮15连接的推杆ⅱ16同步往下运动,此时推杆ⅱ16带动自锁装置17开启自锁准备运动,并推动封堵21往下运动,实现封堵21与泄水孔301从接触密封状态变为开启导通状态,当松开按钮15时自锁装置17完成对推杆ⅱ16的锁紧,从而使封堵21与泄水孔301保持导通状态,从而使药棉罐3中的药物从泄水孔301流经软管20从进药口202流回药物罐1中。一段时间后再度按下按钮15,带动推杆ⅱ使自锁装置17完成自锁动作,推杆ⅱ16和按钮15在弹簧18的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

医护人员只需简单的下压药棉罐1就能实现对药棉的上药,在需要使用药棉时,揭开上端的顶盖14取出药棉即可,用完后马上盖住顶盖14隔离外部的细菌。对于整个护理罐的清理也很方便,药棉罐1中的栅栏13、导药网板12均不是固定死的结构,可自由的取出清洁。

本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结构,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方案,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