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尿道损伤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47623发布日期:2020-08-28 21:0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防尿道损伤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尿道损伤支架。



背景技术:

尿道支架(或称前列腺支架)置入术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在尿道狭窄处放置尿道支架,将尿道狭窄或阻塞处撑开,以起到支撑及导尿的作用,尿道本身就狭窄,现有的尿道支架在往尿道置入的过程中,容易损伤尿道,给手术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尿道损伤支架,它可以在置入尿道的过程中有效避免尿道被损伤,降低了手术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尿道损伤支架,它包括:

支架本体,其内设置有排尿通道,其头部设置有导入头,其靠近导入头的部分和/或导入头的周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排尿通道相连通的排尿口,其侧壁设置有分别沿其轴向贯穿的导丝通道和注液通道;

大球囊,所述大球囊固定在支架本体的位于排尿口之后的部分上,所述支架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大球囊相连通以至少用于向所述大球囊内充介质以使得所述大球囊撑开的第一介质通道;其中,

在所述大球囊处于收缩状态时,大球囊可随支架本体进入膀胱内或随支架本体脱离膀胱;

在所述大球囊处于撑开状态时,大球囊与膀胱颈部相抵接以防止支架本体脱离膀胱。

进一步为了防止在支架本体置入到位、并撑开大球囊后,支架本体在膀胱内上移范围过大,防尿道损伤支架还包括:

小球囊,所述小球囊固定在支架本体上,支架本体在尿道内置入到位后,所述小球囊位于球部尿道内,所述支架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小球囊相连通以至少用于向所述小球囊内充介质以使得所述小球囊撑开的第二介质通道;其中,

在所述小球囊处于收缩状态时,小球囊可随支架本体进入球部尿道内或随支架本体从球部尿道抽出;

在所述小球囊处于撑开状态时,小球囊与球部尿道的靠近括约肌的位置相抵接以限制支架本体的上移范围。

进一步为了方便确认支架本体在尿道内的位置,所述支架本体的与大球囊相连接位置的尾段具有便于确定其位置的显影层。

进一步为了方便通过注液通道往尿道内注入药液以对尿道起到消炎作用,或往尿道注入普通液体以起到润滑作用,所述支架本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注液通道相连通的排液孔。

进一步为了方便支架本体与尿袋连接管的连接,所述支架本体的尾部连接有与所述排尿通道相连通、且用于连接尿袋连接管的接头。

进一步为了方便往大球囊内充介质及方便排出大球囊内的介质,所述支架本体的尾部向侧方延伸有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上安装有控制其开关的第一阀。

进一步为了方便往小球囊内充介质及方便排出小球囊内的介质,所述支架本体的尾部向侧方延伸有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上安装有控制其开关的第二阀。

进一步为了方便往注液通道内注入液体,所述支架本体上安装有与所述注液通道相连通的鲁尔接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先将导丝插入尿道,在导丝前行受阻或置入到位后,将导丝从导丝通道穿过,通过导丝导向支架本体的置入,在支架本体前行受阻后,通过注液通道往尿道内注入液体,使得尿道充盈,并通过液体扩张受阻处的间隙,再将支架本体沿间隙继续前行置入,在支架本体前行至与导丝相齐平的位置后,如果支架本体未置入到位,继续通过注液通道往尿道内注入液体以扩张受阻后的间隙,然后继续沿间隙往前送导丝和支架本体,直至支架本体前行到位,然后通过第一介质通道往大球囊内注入液体介质,使得大球囊撑开以与膀胱颈部相抵接,再抽出导丝,则完成支架本体的置入,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减小了尿道支架置入的难度,可有效避免在置入尿道支架的过程中损伤尿道;本实用新型具有位于球部尿道内的小球囊,在撑开大球囊后,再通过第二介质通道往小球囊内注入液体介质以撑开小球囊,通过大球囊和小球囊的共同作用,可有效限制尿道支架在尿道内的移动范围,使得尿道支架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本体上还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与注液通道相连通的排液孔,除了可以通过注液通道往前行受阻处注液体以起到扩张的目的外,还可以通过注液通道往尿道的置有支架本体的部分注入液体以起到润滑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置入难度,尿道内长期有异物,也会不舒服,还可以通过注液通道往尿道的置有支架本体的部分注入药液以减轻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尿道损伤支架的一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尿道损伤支架的另一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尿道损伤支架在尿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防尿道损伤支架,它包括:

支架本体1,其内设置有排尿通道2,其头部设置有导入头3,其靠近导入头3的部分和/或导入头3的周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排尿通道2相连通的排尿口4,其侧壁设置有分别沿其轴向贯穿的导丝通道5和注液通道6;

大球囊7,所述大球囊7固定在支架本体1的位于排尿口4之后的部分上,所述支架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大球囊7相连通以至少用于向所述大球囊7内充介质以使得所述大球囊7撑开的第一介质通道8;其中,

在所述大球囊7处于收缩状态时,大球囊7可随支架本体1进入膀胱100内或随支架本体1脱离膀胱100;

在所述大球囊7处于撑开状态时,大球囊7与膀胱颈部相抵接以防止支架本体1脱离膀胱100。

具体地,先将导丝插入尿道,在导丝前行受阻或置入到位后,将导丝从导丝通道5穿过,通过导丝导向支架本体1的置入,在支架本体1前行受阻后,通过注液通道6往尿道内注入液体,使得尿道充盈,并通过液体扩张受阻处的间隙,然后将支架本体1沿间隙继续前行置入,在支架本体1前行至与导丝相齐平的位置后,如果支架本体1未置入到位,继续通过注液通道6往尿道内注入液体以扩张受阻后的间隙,然后继续沿间隙往前送导丝和支架本体1,直至支架本体1前行到位,然后通过第一介质通道8往大球囊7内注入液体介质,使得大球囊7撑开以与膀胱颈部相抵接,再抽出导丝,则完成支架本体1的置入,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减小了尿道支架置入的难度,可有效避免在置入尿道支架的过程中损伤尿道。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确认支架本体1在尿道内的位置,所述支架本体1的与大球囊7相连接位置的尾段具有便于确定其位置的显影层。

如图1、2、3所示,为了防止在支架本体1置入到位、并撑开大球囊7后,支架本体1在膀胱100内上移范围过大,防尿道损伤支架还包括:

小球囊16,所述小球囊16固定在支架本体1上,支架本体1在尿道内置入到位后,所述小球囊16位于球部尿道200内,所述支架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小球囊16相连通以至少用于向所述小球囊16内充介质以使得所述小球囊16撑开的第二介质通道9;其中,

在所述小球囊16处于收缩状态时,小球囊16可随支架本体1进入球部尿道200内或随支架本体1从球部尿道200抽出;

在所述小球囊16处于撑开状态时,小球囊16与球部尿道200的靠近括约肌300的位置相抵接以限制支架本体1的上移范围。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具有位于球部尿道200内的小球囊16,在撑开大球囊7后,再通过第二介质通道9往小球囊16内注入液体介质以撑开小球囊16,通过大球囊7和小球囊16的共同作用,可有效限制尿道支架在尿道内的移动范围,使得尿道支架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

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通过注液通道6往尿道内注入药液以对尿道起到消炎作用,或往尿道注入普通液体以起到润滑作用,所述支架本体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注液通道6相连通的排液孔10。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本体1上还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与注液通道6相连通的排液孔10,除了可以通过注液通道6往前行受阻处注液体以起到扩张的目的外,还可以通过注液通道6往尿道的置有支架本体1的部分注入液体以起到润滑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置入难度,尿道内长期有异物,也会不舒服,还可以通过注液通道6往尿道的置有支架本体1的部分注入药液以减轻不适感。

如图1、2、3所示,为了方便支架本体1与尿袋连接管的连接,所述支架本体1的尾部连接有与所述排尿通道2相连通、且用于连接尿袋连接管的接头11。

如图1、3所示,为了方便往大球囊7内充介质及方便排出大球囊7内的介质,所述支架本体1的尾部向侧方延伸有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8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头12,所述第一连接头12上安装有控制其开关的第一阀13。

如图1、3所示,为了方便往小球囊16内充介质及方便排出小球囊16内的介质,所述支架本体1的尾部向侧方延伸有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9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头14,所述第二连接头14上安装有控制其开关的第二阀15。

如图1、2、3所示,为了方便往注液通道6内注入液体,所述支架本体1上安装有与所述注液通道6相连通的鲁尔接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