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6458发布日期:2020-09-25 18:1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施针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麻醉顾名思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因此,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麻醉学是运用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以消除患者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现在,麻醉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一个专门的独立学科,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学、急救复苏医学、重症监测治疗学、疼痛诊疗学和其他相关医学及其机制的研究,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

在妇产科医务人员对于产妇的腹部进行麻醉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人群来调节麻醉施针的角度,在医院里,医务人员控制施针角度时,会使用到角度控制装置来提高施针的准确性,但是现有的施针角度控制装置对于角度的调节较为单一,并且也不能调节该装置的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升降支撑柱,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支撑柱,所述升降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活动板上表面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施针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角度限位板,所述施针板套接于角度限位板的外表面,所述施针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三个。

可选的,所述升降支撑柱包括外部套筒和紧固螺栓,所述外部套筒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外部套筒的内部插接有伸缩柱,所述升降支撑柱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的,所述滑块卡接于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槽的边缘处设置有度数。

可选的,所述施针板包括放针板和卡针槽,所述放针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卡针槽,所述卡针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施针套管。

可选的,所述角度限位板的外形为半拱形,所述角度限位板的一侧印制有度数。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通过升降支撑柱的设置,在医务人员使用该角度控制装置时,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利用升降支撑柱来调节该角度控制装置的高度,从而便于医务人员对不同的人群进行麻醉,方便医务人员的麻醉工作。

2、该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通过活动板和限位槽的设置,在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麻醉时,医务人员可以将活动板在限位槽中滑动,从而调节水平方向上的施针角度,并且通过施针板和角度限位板的设置,医务人员可以在角度限位板上调节施针板的施针角度,从而便于医务人员调节垂直方向上的施针角度,以方便医务人员的麻醉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升降支撑柱;201、外部套筒;202、紧固螺栓;203、伸缩柱;;3、支撑板;4、活动板;5、限位槽;6、滑块;7、施针板;8、角度限位板;9、固定螺栓;10、固定孔701、放针板;702、卡针槽;703、施针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板1和升降支撑柱2,固定板1的外表面开设有固定孔10,固定孔10的数量为三个;

为了避免该施针角度控制装置移动,通过固定板1的设置,医务人员可以将该施针角度控制装置固定在护理床上,从而避免该施针控制装置移动位置,固定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支撑柱2,升降支撑柱2包括外部套筒201和紧固螺栓202,外部套筒20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202,外部套筒201的内部插接有伸缩柱203,升降支撑柱2的数量为两个,升降支撑柱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上表面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板4,支撑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活动板4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块6;

为了方便活动板4活动,通过滑块6的设置,在医务人员调节活动板4的位置时,滑块6会在限位槽5中滑动,从而便于活动板4移动,滑块6卡接于限位槽5的内部,限位槽5的边缘处设置有度数,活动板4上表面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施针板7,施针板7包括放针板701和卡针槽702,放针板701的上表面开设有卡针槽702,卡针槽7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施针套管703,活动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角度限位板8,角度限位板8的外形为半拱形,角度限位板8的一侧印制有度数,施针板7套接于角度限位板8的外表面,施针板7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9;

为了固定施针板7的位置,通过固定螺栓9的设置,在调节好施针板7的位置后,医务人员可以利用固定螺栓9将施针板7固定,从而便于医务人员的麻醉工作。

综上所述,该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使用时,医务人员可以将该装置利用固定板1固定在护理床上,而后根据患者的高度来调节该装置的高度,之后医务人员可以转动活动板4的位置来调节水平方向上的施针角度,并且医务人员可以在角度限位板8上滑动施针板7的位置,从而调节垂直方向上的施针角度,便于医务人员的麻醉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板(1)和升降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支撑柱(2),所述升降支撑柱(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表面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板(4),所述支撑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所述活动板(4)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块(6),所述活动板(4)上表面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施针板(7),所述活动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角度限位板(8),所述施针板(7)套接于角度限位板(8)的外表面,所述施针板(7)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外表面开设有固定孔(10),所述固定孔(10)的数量为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柱(2)包括外部套筒(201)和紧固螺栓(202),所述外部套筒(20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202),所述外部套筒(201)的内部插接有伸缩柱(203),所述升降支撑柱(2)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卡接于限位槽(5)的内部,所述限位槽(5)的边缘处设置有度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针板(7)包括放针板(701)和卡针槽(702),所述放针板(701)的上表面开设有卡针槽(702),所述卡针槽(7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施针套管(7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限位板(8)的外形为半拱形,所述角度限位板(8)的一侧印制有度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升降支撑柱,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支撑柱,所述升降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活动板上表面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施针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角度限位板,所述施针板套接于角度限位板的外表面。该麻醉施针角度控制装置,通过升降支撑柱的设置,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利用升降支撑柱来调节该角度控制装置的高度,从而便于医务人员对不同的人群进行麻醉,方便医务人员的麻醉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李泓;黄绍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