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转运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7064发布日期:2020-10-28 12:0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转运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转运床。



背景技术:

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

对重症病人地转运过程中,需要用到转运床进行拖运病人,并将多功能监护仪、便携式呼吸机等多种医疗设备放置在转运床固定位置以备随时使用,但现有技术中的转运床功能单一,无法在转运过程中将多功能监护仪、便携式呼吸机等多种医疗设备携带在转运床上,导致重症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医生无法及时通过多功能监护设备了解病人的异常病情,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无法使用呼吸机进行急救,增加病情恶化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转运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运床结构单一,无法在转运病人的同时携带多功能监护仪、便携式呼吸等多种医疗设备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包括床体,床体底部设有带脚刹的脚轮,其特征在于,床体底部两侧均设有结构相同的u型滑轨,两个u型滑轨平行布置,u型滑轨下部连接有两个竖直的连接杆,连接杆下端均布有球形的凸起,两个连接杆之间铰接有可以弯折的折叠部,两个折叠部下部之间铰接有放置部。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使用前折叠部处于收紧状态并贴靠于床底地面,使用时先施力拉动折叠部,在拉力的作用下可以使折叠部从床底滑出,向下拉动折叠部,在拉力的作用下可以使折叠部打开呈框体状,放置部上可以放置多功能监护仪、便携式呼吸机等多种医疗设备,不使用医疗设备时,向原始状态位置推动折叠部,在推力的作用下可以使折叠部滑进床底,不需要在转运病人的同时携带医疗设备时,取下医疗设备,向上拖动折叠部,在拉力的作用下能使折叠部折叠收起,贴靠到床底底面。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的折叠部为可折叠结构,转运床在不需要携带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下,可以将折叠部折叠,贴靠在床底,这样不影响与救护车或者护理床的对接;

(2)本方案的折叠部及放置部连接有滑轨,可以实现水平推拉功能,当需要使用多功能监护仪、便携式呼吸机或者其他医疗设备时,可以将放置装置从床底拉出,使用完后再推进床底。

进一步,折叠部包括与两个连接杆铰接的第一折叠层,第一折叠层下部铰接有第二折叠层。这样设备便于在不放置医疗设备的时候快速地将折叠部折叠。

进一步,第一折叠层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一折叠杆,第一折叠杆一端与连接杆铰接,第一折叠杆两端均布有球形的凸起,两个第一折叠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折叠板。通过设置第一折叠杆与第一折叠板可以限制放置在放置部上的医疗设备左右移动,通过设置第一折叠杆两端的凸起,可以增加第一折叠杆在转动过程中的阻尼。

进一步,第二折叠层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二折叠杆,第二折叠杆一端与第一折叠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折叠杆两端均布有球形的凸起,两个第二折叠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折叠板。通过设置第二折叠杆与第二折叠板可以限制放置在放置部上的医疗设备左右移动,并且增加了放置医疗设备的空间,通过设置第二折叠杆两端的凸起,可以增加第二折叠杆在转动过程中的阻尼。

进一步,放置部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横杆,横杆两端分别与第二折叠杆远离第一折叠杆的一端铰接,横杆两端均布有球形的凸起,两个横杆之间设有两个竖直的挡板,两个挡板平行布置,挡板上设有用于捆扎多功能监护仪等医疗设备的绑带。通过设置挡板可以限制放置在放置部上的医疗设备前后移动,通过设置横杆两端的凸起,可以增加横杆在移动过程中的阻尼,通过设置绑带可以限制放置在放置部上的医疗设备上下移动。

进一步,床体底部转动连接有挂钩,挂钩位于两个u型滑轨中间。这样设置可以使折叠部在折叠的状态下用挂钩挂住,保证折叠部在长时间不使用或者晃动情况下不向下打开。

进一步,床体上部一端连接有两个竖直的圆管,圆管上部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放置多功能监护仪的支架。在转运病人过程中需要使用多功能监护仪时,从放置部取出支架,先将支架快速安装到床体的圆管上,然后将多功能监护仪放置在支架上,使用结束后将多功能监护仪及支架取下放置到放置部。

进一步,床体下部一端设有用于放置氧气罐的挂架。设置挂架可以将备用的氧气罐放置到床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转运床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折叠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第一折叠层与第二折叠层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放置部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床体1、脚轮2、u型滑轨3、连接杆4、折叠部5、放置部6、第一折叠层7、第二折叠层8、第一折叠杆9、第一折叠板10、第二折叠杆11、第二折叠板12、横杆13、横板14、挡板15、绑带16、挂钩17、凸起18、圆管19、支架20、挂架21。

结合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转运床,包括床体1,床体1底部安装有带脚刹的脚轮2,床体1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结构相同的u型滑轨3,两个u型滑轨3平行布置,u型滑轨3下部焊接有两个竖直的连接杆4,结合图5所示,连接杆4下端均布有球形的凸起18,两个连接杆4之间铰接有可以弯折的折叠部5,两个折叠部5下部之间铰接有放置部6。

结合图2所示,折叠部5包括与两个连接杆4铰接的第一折叠层7,第一折叠层7下部铰接有第二折叠层8。结合图3所示,第一折叠层7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一折叠杆9,第一折叠杆9一端与连接杆4铰接,第一折叠杆9两端均布有球形的凸起18,两个第一折叠杆9之间安装有第一折叠板10。结合图3所示,第二折叠层8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二折叠杆11,第二折叠杆11一端与第一折叠杆9远离连接杆4的一端铰接,第二折叠杆11两端均布有球形的凸起18,两个第二折叠杆11之间安装有第二折叠板12。结合图4所示,放置部6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横杆13,横杆13两端分别与第二折叠杆11远离第一折叠杆9的一端铰接,横杆13两端均布有球形的凸起18,两个横杆13之间安装有两个竖直的挡板15,两个挡板15平行布置,挡板15上安装有用于捆扎多功能监护仪等医疗设备的绑带16。床体1底部转动连接有挂钩17,挂钩17位于两个u型滑轨3中间。结合图1、图6所示,床体1上部一端焊接有两个竖直的圆管19,圆管19上部安装有用于放置多功能监护仪的支架20,支架20下部套入圆管19内,并可以拆卸。结合图7所示,床体1下部一端安装有用于放置氧气罐的挂架21。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使用前横板14处于收紧状态并贴靠于床底地面,使用时先施力拉动横板14,在拉力的作用下可以使横板14从床底滑出,向下拉动横板14,在拉力的作用下可以使横板14打开呈框体状,横板14上可以放置多功能监护仪、便携式呼吸机等多种医疗设备,不使用医疗设备时,向原始状态位置推动横板14,在推力的作用下可以使横板14滑进床底,不需要在转运病人的同时携带医疗设备时,取下医疗设备,向上拖动横板14,在拉力的作用下能使横板14折叠收起,贴靠到床底底面。放置在横板14上的医疗设备不能超出第一折叠板10与第二折叠板12,防止医疗设备因晃动从横板14上掉落,放置在横板14上的医疗设备使用绑带16固定,防止医疗设备因晃动从横板14上掉落。横板14上长时间不放置医疗设备时,将横板14拉起用挂钩17挂住,防止横板14因晃动向下打开,在转运病人过程中需要使用多功能监护仪时,从横板14上取出支架20,并将支架20快速安装到床体1的圆管19上,然后将多功能监护仪放置在支架20上,使用结束后将多功能监护仪及支架20取下放置到横板14。在转运病人过程中需要使用氧气罐时,可以将氧气罐提前放到挂架21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