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负压伤口治疗系统的多内腔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0480发布日期:2020-12-04 14:1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用于负压伤口治疗系统的多内腔桥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负压伤口治疗领域。更特别地,本公开涉及用于促进流体向难以接近的伤口部位流动/从难以接近的伤口部位流动的桥(bridge)。



背景技术:

负压伤口疗法(在医学界中也称为“减压(reducedpressure)疗法”或“真空疗法”)的主要目的是向伤口部位施加减压(也称为“负压”或“真空压力”但在本文中将要称为“减压”)以促进康复并且从伤口部位去除多余的渗出物。负压伤口治疗系统(以下简称“npwt系统”)的主要组件包括:减压源(例如,真空泵);废物罐,用于从伤口部位收集提取的渗出物;伤口敷料/外壳,用于填充/覆盖伤口部位并且将伤口敷料/外壳用管子流体地连接到减压源和罐。伤口敷料一般包括诸如泡沫或纱布的伤口填充物以及薄膜(一般是聚氨酯膜),该薄膜粘附至患者的伤口部位周围的皮肤和伤口填充物上。该薄膜在伤口部位形成基本密封的外壳。一般在伤口中心附近的薄膜中设置孔以使伤口敷料能够经由“圆顶(dome)”流体地联接到减压源,该“圆顶”将管子流体地连接到薄膜中的孔。

为了协助减压源,已经确定在圆顶中额外的空气流的存在对将渗出物从伤口部位移动至罐起着重要作用。传统上,通向圆顶周围的空气的通风孔是该额外的空气流的来源。然而,来自npwt系统外部的周围/环境空气的使用增加了空气质量问题。进一步,难以使用圆顶中的通风孔来管理额外的空气流和来自减压源的减压。

另外,伤口部位的位置通常不允许在伤口部位上放置坚硬的、笨重的和/或不符合要求的圆顶。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要么使圆顶位于远离伤口部位一段距离的地方并且使用一般由软材料制成的桥将圆顶流体地联接到伤口敷料,要么完全省略圆顶并且将来自减压源的管子直接连接到桥。在针对难以接近伤口部位的前一种解决方案中,已经发现桥和圆顶之间的距离阻止了圆顶中的双重空气流对从伤口部位到罐的渗出物去除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后一种解决方案中,针对难以接近伤口部位,一般省略所需的双重空气流或者在桥或伤口敷料中设置通风孔,这仍然具有将无法有效控制的环境空气引入如上所述的npwt系统的不良效果。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npwt系统桥,以用于以可管理的额外的空气流向伤口敷料传递减压以促进渗出物从伤口部位流向罐。另外,需要在不从周围环境引入周围空气的情况下提供该空气流。



技术实现要素:

通过用于促进向伤口部位传递减压的系统满足了上述及其他需求。该系统包括:桥,具有减压内腔;二级压力内腔;以及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可操作地连接到设置在伤口部位的伤口敷料。减压内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减压内腔的第一端被配置为流体地联接到减压管,该减压管流体地联接到减压源。二级压力内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二级压力内腔的第一端被配置为流体地联接到二级压力管,该二级压力管流体地联接到二级压力源。二级压力内腔的第二端流体地联接到减压内腔的第二端以使用二级压力源通过减压源促进从伤口部位去除的渗出物的流动。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相对于减压内腔放置和配置以通过伤口敷料向伤口部位施加来自减压内腔的减压并且通过减压内腔向减压管传递从伤口部位去除的渗出物。

根据某些实施例,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密封构件;第二密封构件;以及多支管构件,该多支管构件设置在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之间以形成减压内腔和二级压力内腔。根据该实施例,多支管构件包括用于将二级压力内腔流体地连接到减压内腔的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延伸穿过第一密封构件并且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中的至少一个邻近多支管构件的开口设置。

根据某些实施例,第一密封构件被配置为使患者的皮肤与第一密封构件接触,该第一密封构件包括透湿膜以允许来自患者的水分通过透湿膜转移到减压内腔和二级压力内腔中的至少一个中。

根据某些实施例,第一密封构件被配置为使患者的皮肤与第一密封构件接触,该第一密封构件包括用于将桥固定到患者的皮肤的粘合剂以及用于在将桥固定到患者的皮肤之前基本覆盖第一密封构件的防粘衬里。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粘衬里包括:多个穿孔部分,用于选择性地将第一密封构件应用于患者的皮肤。

根据某些实施例,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包括:第一流体配接器,邻近减压内腔的第二端设置以连接到伤口敷料的第一连接部位;以及第二流体配接器,邻近二级压力内腔的第二端设置以连接到伤口敷料的第二连接部位。根据该实施例,二级压力内腔至少部分基于伤口敷料的第一连接部位和第二连接部位之间会合的流体流动路径而流体地联接到减压内腔。

根据某些实施例,桥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化组件,用于将减压内腔的第一端连接到减压管并且用于将二级压力内腔的第一端连接到二级压力管。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模块化组件包括:双内腔延伸元件,该双内腔延伸元件具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第一内腔用于在第一端流体地联接到减压管并且在第二端流体地联接到减压内腔,第二内腔用于在第一端流体地联接到二级压力管并且在第二端流体地联接到二级压力内腔。根据该实施例,双内腔延伸元件的第一内腔可以与第二内腔隔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内腔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用于将第一内腔连接到设置在第二伤口部位的第二伤口敷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内腔延伸元件的第一内腔包括:流体配接器,设置在第一内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一个或多个模块化组件进一步包括:减压内腔延伸元件,用于流体地联接到双内腔延伸元件的第一内腔的流体配接器。该实施例的减压内腔延伸元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用于将减压内腔延伸元件连接到设置在第二伤口部位的第二伤口敷料。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个或多个模块化组件包括:第一模块化组件,该第一模块化组件包括用于在第一端流体地联接到二级压力管并且在第二端流体地联接到二级压力内腔的单内腔;以及第二模块化组件,该第二模块化组件包括用于在第一端流体地联接到减压管并且在第二端流体地联接到减压内腔的单内腔。根据该实施例,单内腔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该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设置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以将第二模块化组件连接到设置在第二伤口部位的第二伤口敷料。根据又一实施例,一个或多个模块化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内腔延伸元件,用于在第一端流体地联接到二级压力管并且在第二端流体地联接到二级压力内腔或者在第一端流体地联接到减压管并且在第二端流体地联接到减压内腔。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该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减压源,被配置为通过减压管传递减压;罐,与该减压源和减压管流体地联接以接收从伤口部位收集的渗出物;以及二级压力源,被配置为通过二级压力管传递二级压力。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第一封闭容积,设置在减压源与桥的减压内腔的第二端之间;以及第二封闭容积,设置在二级压力源与桥的二级压力内腔的第二端之间,第一封闭容积和第二封闭容积在减压内腔和二级压力内腔的第二端流体地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封闭容积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并且第二封闭容积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与二级压力源通信以选择性地向桥的二级压力内腔传递二级压力。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促进向伤口部位传递减压的系统具有桥,该桥包括:减压内腔,被配置流体地联接到减压源;以及二级压力内腔,被配置为在第一端流体地联接到二级压力源并且在第二端流体地联接到减压内腔以使用二级压力源通过减压源促进从伤口部位去除的渗出物的流动。根据该实施例,减压内腔和二级压力内腔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皮肤接触表面,该皮肤接触表面至少形成在透湿膜的一部分中以允许来自患者的水分通过透湿膜转移到减压内腔或二级压力内腔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皮肤接触表面包括粘合剂,用于将桥固定到患者的皮肤;桥进一步包括防粘衬里,用于在将桥固定到患者的皮肤之前基本覆盖皮肤接触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粘衬里包括:多个穿孔部分,用于选择性地将皮肤接触表面应用于患者的皮肤。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一种用于促进向伤口部位传递减压的系统包括:桥,具有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第一密封构件包括内表面和皮肤接触外表面。第二密封构件被密封到第一密封构件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以形成基本密封的外壳,该基本密封的外壳具有设置在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之间的减压内腔以及二级压力内腔。二级压力内腔流体地联接到减压内腔以在基本密封的外壳内形成流体流动路径。该桥进一步包括:第一流体配接器,用于将减压内腔流体地联接到减压源以通过流体流动路径的减压内腔传递从伤口敷料去除的渗出物;第二流体配接器,用于将二级压力内腔流体地联接到二级压力源使得:当激活二级压力源时,通过二级压力内腔传递的来自二级压力源的流体流动与沿着流体流动路径来自减压源的流体流动会合,以通过减压内腔促进从伤口敷料去除的渗出物的传递;以及第三流体配接器,延伸穿过第一密封构件并且沿着第一流体配接器和第二流体配接器之间的流体流动路径设置以将减压内腔流体地联接到伤口敷料并且将二级压力内腔流体地联接到邻近伤口敷料的减压内腔。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构件至少形成在透湿膜的一部分中以允许来自患者的水分通过第一密封构件转移到基本密封的外壳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构件包括:粘合剂,用于将桥固定到患者,其中桥进一步包括:防粘衬里,用于在将桥固定到患者的皮肤之前基本覆盖皮肤接触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粘衬里包括:多个穿孔部分,用于选择性地将皮肤接触表面应用于患者的皮肤。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参照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元件不按比例以便更清晰地示出细节,其中在若干示意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且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npwt系统的示意图;

图2a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并排内腔的多内腔桥的底部截面图;

图2a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固定到桥的底部密封构件的防粘衬里的图2的多内腔桥的底部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具有顶部内腔和底部内腔的多内腔桥的侧视截面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块化连接桥的俯视图;

图4b示出沿着图4的线b截取的模块化连接桥的截面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内腔延伸元件的俯视图;

图5b示出沿着图5的线b截取的多内腔延伸元件的截面图;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单内腔延伸元件的俯视图;

图6b示出沿着图6的线b截取的单内腔延伸元件的截面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模块化桥的截面图;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化桥的截面图;

图9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模块化桥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本公开总体涉及具有减压源12的npwt系统10,该减压源12被配置为通过减压管14向将要布置在伤口部位的伤口敷料16传递减压。如本领域中所理解的那样,伤口敷料16一般包括:泡沫/纱布材料15,用于填充裸露的伤口;以及薄膜17(一般是聚氨酯膜),粘附在患者的伤口部位周围的皮肤上以密封伤口部位。废物罐20与减压源12和减压管14流体地联接以接收从伤口部位收集的渗出物。二级压力源22被配置为通过二级压力管24传递二级压力。在某些实施例中,减压管14和二级压力管2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双内腔管连接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减压管14和二级压力管24可以是完全分开的管。

尽管减压管14和二级压力管24可以如在申请号为16/235,113的美国专利中详细描述的直接连接到设置在伤口部位处的伤口敷料16或密封的伤口外壳,该美国专利共同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且该美国专利的公开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本公开涉及一种桥50,该桥50用于将减压管14和二级压力管24流体地联接到伤口敷料16。桥50促进向伤口部位传递减压,在伤口部位中优先放置由软材料制成的桥50。尽管下面将更详细地解释桥50,但是桥通常包括:减压内腔52,被配置为流体地联接到减压管14;以及二级压力内腔62,被配置为流体地联接到二级压力管24。减压内腔52和二级压力内腔62在桥50和/或敷料16内彼此流体地连接,使得二级压力能够通过桥50的减压内腔52和减压管14促进渗出物的去除直到渗出物沉积在罐20中。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应注意,“被流体地联接”(或“流体地联接”)广义指的是两个或更多个结构或流体通道彼此流体连通,同时识别到用于流体地连接特定结构或流体通道的中间组件的可能性。例如,尽管中间减压管14用于将这些组件连接在一起,但也可以称如上所述的废物罐20“流体地联接”到伤口敷料16。类似地,尽管罐20沿着管14和减压源12之间的流体流动路径设置,但是也可以称减压管14用于将伤口敷料16“流体地联接”到减压源12。另一方面,“被流体地连接”(或“流体地连接”)可以用于表示两个组件之间的更直接的流体连通。例如,当桥50内的两个内腔之间存在直接流体连通时,桥50的减压内腔52和二级压力内腔62在本文中一般被描述为“流体地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并且如图1所示,单真空泵26可以提供减压源12和二级压力源22两者。根据该实施例,真空泵26的入口通过将入口与罐20的收集腔室21流体地连接并且还将减压管14与收集腔室21流体地连接来用作减压源12,使得从伤口部位收集的流体/渗出物沉积在罐20的收集腔室21中。另一方面,单真空泵26的出口通过经由二级压力腔室23(例如,在将由泵出口生成的二级压力与泵入口生成的减压隔离开的同时用于将出口流体地连接到二级压力管24的罐20内的腔室23),二级压力腔室23在与收集腔室21流体地隔离的同时横贯罐20的内部,将出口流体地联接到至二级压力管24来用作二级压力源22。根据该实施例,第一过滤器28优选地设置在泵入口与收集腔室21之间并且第二过滤器30优选地邻近泵出口设置且设置在二级压力腔室23内。第一过滤器28被放置和配置以通过防止渗出物通过泵入口进入真空泵26来使真空泵远离收集在收集腔室21中的渗出物。第二过滤器30被放置和配置以去除由泵出口15生成的不需要的微粒。因此,结合作为减压源12的泵入口和作为二级压力源22的泵出口,使用适当的过滤器28和30,图1的系统10可以使用单真空泵26以用于产生罐20、桥50和伤口敷料16之间的空气流的主动循环。

尽管单真空泵26可以用于提供如上所述且在图1中所示的减压源12和二级压力源22两者,但是可以使用具有本公开的桥50的许多其他类型的二级压力源22。例如,二级压力源22可以是在受控条件下充满流体的单独的腔室,以确保流体(例如,过滤的空气)的质量。根据该实施例,如在下文封闭系统中进一步所描述的,可以通过控制/管理二级压力源22的腔室与罐20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来产生/管理所需的在系统10内的流体流动。根据其他实施例,二级压力源22可以是用于将流体主动推向桥50的二级泵。根据另一实施例,二级压力源22可以包括在受控条件下充满流体的腔室和用于将流体从该腔室主动推向桥50的二级泵。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二级压力源22可以是通向大气的通风孔。例如,二级压力源22可以是通过二级压力管24连接到桥50的单独腔室中的通风孔。可以恒定地向桥50施加或者由泵和/或阀(或一系列阀)控制根据该实施例的二级压力。尽管不需要,但是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二级压力源22甚至可以是直接形成在流体地联接到二级压力内腔62的桥50中的通风孔。

无论二级压力源22是如图1描绘的减压源12的出口,还是如上所述并且在共同转让的‘113申请中详细描述的单独腔室/泵,减压源12通过减压管14和减压内腔52生成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如箭头32所示),而二级压力源22通过二级压力管24和二级压力内腔62生成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如箭头42所示)。根据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减压源12可操作地向伤口敷料16提供初级减压,使得流体经由桥50的减压内腔52和减压管14从伤口部位流向罐20。由减压源12生成的减压通过既向伤口部位施加减压又将渗出物从伤口部位移动到罐20来用于促进愈合。根据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二级压力源22可操作地经由二级压力管24和桥50的二级压力内腔62向桥50提供二级压力,以通过如下进一步描述的减压内腔52和减压管14促进渗出物的去除。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由二级压力源22提供的二级压力将大于伤口敷料16和桥50之间的连接处的压力,以防止来自伤口部位的渗出物进入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类似地,二级压力也将大于由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内的减压源12生成的初级减压。因此,由于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经由桥50流体地连接到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并且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的压力大于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的压力,因此当减压源12和二级压力源22均被激活时,来自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的流体被推入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如桥50中的箭头46所示并且在本文中称为“会合的流体流动路径”)。

会合的流体流动路径46可以用于促进渗出物通过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从伤口部位流向罐20。换言之,应当阻止二级压力源22的激活(诸如通过连接到二级压力源22的控制器)或以其他方式减少桥50的减压内腔52和减压管14的阻塞,作为阻塞的结果,这将需要护士的介入并为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敷料16和/或桥50的更换。例如,根据某些实施例,减压源12可以被配置为经由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向伤口敷料16传递-125mmhg的减压,而二级压力源22可以被配置为经由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向桥50传递-80mmhg的减压。因此,当减压源12和二级压力源22都被激活时,具有-80mmhg的压力的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将与具有-125mmhg的压力的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会合。然后会合的流体流动路径46将具有比由减压源12生成的-125mmhg更大的压力,以促进通过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从伤口部位16到罐20的流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减压源12将被配置为向伤口部位施加约-5mmhg至约-200mmhg之间的减压,并且最优选地约-40mmhg至约-125mmhg之间。然后二级压力源22被配置为向桥50施加大于由减压源12向伤口部位施加的压力的压力。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二级压力将比由减压源12在伤口部位施加的压力高约1mmhg至约760mmhg之间,更优选地比在伤口部位施加的压力高约1mmhg至约740mmhg,并且最优选地比在伤口部位施加的压力大约5mmhg至约40mmhg。

根据在本文中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使用通过桥50流体地连接的两个或更多个封闭容积(closedvolume)来产生/管理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和/或会合的流体流动路径46中的流体流动。由于使用两个流体地连接的封闭容积来产生/控制系统10内的流体流动,因此生成/管理流体流动无需任何类型的通风布置来产生或管理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和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的流体流动。换言之,尽管本公开可以提供将空气排放到大气以释放系统内的压力,但是在本文中描述的流体流动路径32、42的流体流动能够通过以下方式独立于系统内部或外部的压力被控制:通过控制两个流体地连接的封闭容积而不需要引入或释放外部空气以生成/管理流体流动路径。因此,出于本公开的目的,短语“封闭容积”指的是npwt系统的一部分,该部分不允许在特定的封闭容积的流体流动路径中激活流体流动的同时空气或流体从系统外部(即,环境空气)转移进入系统中。类似地,“封闭系统”指的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流体地连接的封闭容积的npwt系统,在该封闭容积中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不允许在流体流动路径32和42中激活流体流动的同时外部空气或流体转移进入系统中(除了从伤口部位去除的渗出物流体之外)。

仍然参照图1,该实施例的npwt系统10的第一封闭容积包括与罐20流体连通的减压源12、密封的伤口敷料16、减压管14以及桥50的减压内腔52。桥50的二级压力源22、二级压力管24和二级压力内腔62形成npwt系统10的第二封闭容积。由于减压源12和二级压力源22都在桥50内流体地连接,因此第一封闭容积流体地连接到第二封闭容积使得可以管理两个封闭容积之间的流体流动而无需从封闭系统10外部引入环境空气。

根据图1中例示的和上面描述的系统10的另一方面,第一压力传感器38可以沿着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设置,而第二压力传感器48可以沿着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设置。就这一点而言,只要在流体流动路径中极少或没有液体/渗出物存在并且流体流动路径的内径与长度之比不是太小,在流体流动路径的一端测量的压力应当基本等于在该流体流动路径的另一端的压力。结果,当二级压力源22未被激活,或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以其他方式与二级压力源22生成的任何二级压力流体地隔离(例如,处于关闭位置的阀设置在二级压力源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时,只要在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中几乎没有流体,第二压力传感器48就可以用于测量由减压源12向伤口敷料16施加的初级减压。

当减压源12和二级压力源22都被激活时,可以通过将来自第一压力传感器38的压力读数与来自第二压力传感器48的压力读数进行比较,来确定封闭系统10的各种操作条件。特别地,对来自两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读数的监控可以提供关于经由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从伤口敷料16向罐20传递的渗出物的量的信息。例如,两个压力传感器的读数之间的小的差异将指示少量的渗出物正经由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向罐20传递,而压力读数之间的较大的差异将指示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中的大量的渗出物。换言之,在减压源12和二级压力源22两者激活期间当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和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的压力相同或基本相似时,这表明由于来自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的二级压力已经能够与来自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的减压会合以形成沿着整个会合路径的、具有相似的压力的会合的流体流动路径46,则应该存在相对少量的渗出物(如果有的话)从伤口敷料16流到罐20。然而,当在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中存在大量渗出物时,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的压力将与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的压力大不相同,因为由于在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中存在大量渗出物,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因此不能容易地与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会合。根据压力读数之间的差异有多大,还可以确定(1)在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中存在堵塞状况和/或(2)在罐20接近充满渗出物的罐20中存在充满状况。

参照图2,示出如图1中大体所示的具有以并排配置的方式设置的减压内腔52和二级压力内腔62的桥50的底部截面图。如图所示,减压内腔52包括第一端54和第二端56。减压内腔52流体地联接到邻近减压内腔52的第一端54的减压管14。二级压力内腔62类似地包括第一端64和第二端66,二级压力内腔62流体地联接到邻近二级压力内腔62的第一端64的二级压力管24。当二级压力源22被激活时,如上面参照图1所描述的,减压内腔52和二级压力内腔62在它们各自的第二端56和66处流体地连接以促进伤口渗出物的流动。如图所示,泡沫/纱布材料75可以设置在减压内腔52和/或二级压力内腔62内。参照图2,泡沫75可以是整体的,并且因此形状符合流体地连接的内腔52、62。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泡沫75分成单独的部分。

继续参照图2,桥50进一步包括用于连接到伤口敷料16的流体配接器58(尽管在图2的底部视图中会专门地示出流体配接器58,但是在图2的截面图和本文中的其他实施例中示出流体配接器58以描述配接器相对于桥的内腔的位置)。流体配接器58相对于减压内腔52放置和配置,以通过伤口敷料16向伤口部位施加减压源12生成的减压,并通过配接器58向桥50的减压内腔52传递从伤口部位去除的渗出物。应当理解,流体配接器58以及在本文中描述的其他流体配接器和连接点可以采取如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各种形式来流体地连接两个导管或通道。在某些实施例中,流体配接器58仅仅是孔或凹形接收器,该孔或凹形接收器用于流体地联接到从伤口敷料16突出的相应的孔或凸形配接器。在其他实施例中,桥50的流体配接器58可以是小管或其他凸形部件的形式,该小管或其他凸形部件用于流体地联接到伤口敷料16的相应凹形接收器。类似地,流体配接器58可以是单独的组件,该组件具有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桥50的第一端以及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敷料16的第二端。

在某些实施例中,桥50可以包括多个流体配接器58,该多个流体配接器58用于在沿着敷料16的多个点处将桥50流体地联接到伤口敷料16或者用于将桥50流体地联接到多个伤口敷料16和/或伤口部位。例如,根据患者的不同伤口部位的位置和桥50的减压内腔52的长度,多个流体配接器58可以沿着减压内腔52的长度设置,以将桥50流体地联接到多个伤口部位。在其他实施例中,桥50可以在两个或更多个点处流体地联接到相同的伤口敷料16。例如,桥50可以包括:第一流体配接器58,邻近二级压力内腔62的第二端66;以及第二流体配接器58,邻近减压内腔52的第二端56。在该后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将向伤口敷料16而非仅向桥50传递二级压力,在伤口治疗期间,由二级压力源22提供的流体可以具有选择用于特定目的的特定成分。例如,根据伤口部位所需的治疗,从二级压力源22传递到伤口敷料16的空气可以具有增加的氧含量、特定的水分含量和/或特定的ph值。进一步,在经由多个流体配接器58向伤口敷料16传递来自二级压力源22的二级压力和来自减压源14的减压两者的该实施方式中,上述会合流体路径46可能出现在伤口敷料16内而非桥50内或者除了桥50内之外上述会合流体路径46可能出现在伤口敷料16内。

已确定如果第一流体路径32与第二流体路径42会合的点在伤口部位附近,可以观察到改善的渗出物的清除。因此,在优选实施例中,且特别是在桥50仅流体地联接一个伤口部位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58优选地邻近桥50的减压内腔52和二级压力内腔62流体地连接的区域放置。换言之,桥50和伤口敷料16之间的连接优选地放置在图1的流体流动路径32和42会合以形成会合的流体流动路径46的点处。因此,在图2的并排的实施例中,桥50优选地为“u”形,该“u”形具有位于“u”的中点附近的、桥50与伤口敷料16之间的连接,减压内腔52和二级压力内腔62在该连接处会合。类似地,在将要治疗多个伤口部位的实施例中,桥50优选地连接到将要治疗的最关键的伤口部位的敷料16使得会合的流体流动路径46出现在邻近最关键的伤口部位处。

参照图3,与图2的并排设置相比,图3描绘了桥50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截面图,其中减压内腔52和二级压力内腔62的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为了将桥50连接到伤口敷料16,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58设置在下端内腔的底面中。根据该实施例,减压内腔52优选地位于二级压力内腔62的下方使得当正在使用桥50时,减压内腔52将邻近患者的皮肤。因此,该实施例的流体配接器58位于如图3描绘的减压内腔52的底面中。

参照图2和图3,减压内腔52和二级压力内腔62最好由第一密封构件70、第二密封构件74(在图2的底部截面图中未示出)以及多支管构件72形成,多支管构件72设置在第一密封构件70和第二密封构件74之间以形成减压内腔52和二级压力内腔62。根据图2的实施例,第一密封构件70和第二密封构件74优选地是聚氨酯薄膜层,该聚氨酯薄膜层既围绕它们的边缘被密封在一起以形成基本密封的外壳,且沿着密封构件70、74的内部被密封在一起以将密封的外壳分成减压内腔52和二级压力内腔62。因此,根据该实施例,多支管构件72通过将密封构件70、74的内表面的部分密封在一起而形成。另一方面,根据图3的实施例,多支管构件72是设置在第一密封构件70和第二密封构件74之间的桥50的单独的密封构件,使得减压内腔52设置在第一密封构件70和多支管构件72之间而二级压力内腔62设置在第二密封构件74和多支管构件72之间。为了本公开,第一密封构件70和第二密封构件74称为“密封构件”,因为它们形成了将桥50密封以隔离外部环境的壁。多支管构件72被称为多支管构件是因为它将由第一密封构件70和第二密封构件74形成的密封的外壳分成各自的内腔52、62。在两个实施例中,多支管构件72然后包括开口73以将减压内腔52和二级压力内腔62在桥50内流体地连接,从而在减压内腔52和二级压力内腔62之间形成流体流动路径。参照图3的实施例,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58设置在第一密封构件70中并且优选地设置在多支管构件72的开口73下方(即,沿着减压内腔52和二级压力内腔62的流体流动路径)。另一方面,参照图2的实施例,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58将优选地设置在通常与多支管构件72的开口73对齐的底部密封构件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一密封构件70旨在在使用期间至少部分地紧贴患者的皮肤放置,上述第一密封构件70也可以称为皮肤接触表面。在某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密封构件70旨在成为桥50的皮肤接触表面时,第一密封构件70至少包括透湿膜以允许来自患者的水分通过透湿膜转移到减压内腔52和二级压力内腔62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参照图1-图2的并排配置,当将桥50固定到伤口敷料16时,第一密封构件70旨在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构件70由透湿的聚氨酯膜形成以允许通过第一密封构件70吸收来自患者的水分,使得水分可以被桥50内的泡沫75吸收和/或由减压源12从桥50带走。类似地,参照图3的实施例,第一密封构件70是接触患者的皮肤并且包括透湿膜的底部密封构件,以用于吸收将要从患者的皮肤转移到桥50的底部内腔(在图3中作为减压内腔52示出)的水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构件70还可以包括用于将桥50固定至患者的皮肤的粘合剂。根据该实施例,在将桥50固定到患者的皮肤之前,可以在第一密封构件的粘合剂部分上设置防粘衬里以覆盖粘合剂。参照图2a,图2a描绘了图2的具有覆盖第一密封构件70的防粘衬里90的桥50,防粘衬里90优选地包括由穿孔94分开的多个部分92。因此,根据该实施例,护士或其他护理员可以根据所需的部分92选择性地去除衬里90以选择性地向患者的皮肤施加第一密封构件70的粘合剂。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并参照图4至图9,桥100可以由多个模块化组件形成。如图4所示,每个模块化桥100包括大体上类似于图1至图3的桥50的连接桥150。因此,连接桥150包括减压内腔152和二级压力内腔162。减压内腔152和二级压力内腔162在连接桥150内流体地连接。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158邻近内腔152、162流体地连接的区域设置以将连接桥150流体地连接到伤口敷料。在某些实施例中,减压内腔152的第一端154和二级压力内腔162的第一端164可以使用各自的流体配接器155、165直接连接到减压管14和二级压力管24。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桥150包括更多的模块化组件,这些组件取决于患者的需要,诸如所需的桥100的长度、通过桥100流体地联接到压力源的伤口部位的数量以及伤口部位的位置。

类似于上述流体配接器58,用于将连接桥150连接到下述其他模块化组件的流体配接器155、165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只要流体配接器155、165允许所需组件之间的密封的流体连接以维持所需的流体流动路径32、42。进一步,连接点的位置可以变化。例如,参照图4b,流体配接器155为孔状,位于邻近末端154的减压内腔152的顶部中。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流体配接器155可以是直接形成在末端154中的孔或从末端154突出的凸形接合构件。还应当理解的是,如上述关于图2至图3的实施例,模块化组件的皮肤接触部分可以包括透湿膜和/或粘合剂。

参照图5,当需要延伸连接桥150的减压内腔152和二级压力内腔162的长度时,可以使用双内腔延伸元件180。因此,双内腔延伸元件180包括第一内腔182,第一内腔182具有邻近第一内腔182的相对的末端的流体配接器185、187。参照图5b,流体配接器185设置在第一内腔182的底面中以经由在图4中所示的流体配接器155将第一内腔182与连接桥150的减压内腔152流体地连接。然后可以使用流体配接器187将第一内腔182流体地连接到另一模块化组件或减压管14。双内腔延伸元件180进一步包括第二内腔192,该第二内腔192可操作地在使用流体配接器197流体地连接到另一模块化组件或二级压力管24的同时,使用流体配接器195流体地连接到连接桥150的二级压力内腔162。由于双延伸元件180旨在仅延伸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和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而连接桥150提供会合的流动路径46,因此双内腔延伸元件180的第一内腔182和第二内腔192优选地如图5描绘的彼此流体地隔离。

参照图6,另一模块化组件可以设置有单内腔202以提供单内腔延伸元件200。单内腔延伸元件200可以通过将流体配接器205连接到连接桥150的流体配接器155或165中的一个(或者如果单内腔延伸元件未直接连接到连接桥150,则连接到中间模块化组件的流体配接器),来用于延伸连接桥150的减压内腔152或二级压力内腔162。例如,如果需要在将二级压力内腔162连接至到二级压力管24之前对二级压力内腔162进行延伸,而不沿着与如下图9所示的相似的方向延伸减压内腔152,则单内腔延伸元件200可以经由将单内腔延伸元件200的流体配接器205连接到连接桥150的流体配接器155来流体地连接到连接桥150的二级压力内腔162。根据伤口敷料16包括多个连接点的实施例,单内腔延伸元件200还可以用于将伤口敷料16的连接点中的一个流体地联接到减压管14,而另一单内腔延伸元件200用于将二级压力管24流体地联接到伤口敷料16的第二连接点。

以图7至图9为例,上述模块化组件可以用于为桥100提供不同的设置,该桥100将减压管14和二级压力管24连接到多个伤口敷料16a、16b、16c。例如,参照图7,连接桥150流体地连接到伤口敷料16a,使得上述会合的流体路径尽可能地靠近伤口敷料16a。伤口敷料16a一般是待需要治疗的最关键的伤口部位。然而,也可以基于诸如相对于其他伤口部位的位置和/或离压力源的距离的其他因素进行选择。因此,出于本公开的目的,连接桥150连接的伤口敷料16a也可以称为连接部位16a。为了将桥100连接到额外的伤口敷料16b和16c,16b和16c通常能够相对于连接部位16a沿着患者的皮肤的相同的线路设置,一个或多个双内腔延伸元件180a、180b、180c流体地联接到连接桥150。根据该实施例,双内腔延伸元件180a、180b的第一内腔182a、182b包括沿着第一内腔182a、182b的长度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188a、188b以将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流体地联接到伤口敷料16b和16c。然后双延伸元件180c的第一内腔182c将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连接到减压管14。为了延伸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双延伸元件180a、180b、180c的第二内腔192a、192b、192c类似地流体地联接到连接桥150和二级压力管24。

参照图8,示出了与图7类似的装置,在该装置中桥100包括双内腔延伸元件180a、180b、180c。然而,根据该实施例,不是将流体配接器188a、188b连接到伤口敷料16b、16c,而是将流体配接器188a、188b首先连接到各自的单内腔延伸元件200a、200b,再依次使用流体配接器208a、208b将该单内腔延伸元件200a、200b连接到分支伤口敷料16b、16c。

在如图9所示的又一示例性装置中,多个单内腔延伸元件可以用于将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流体地联接到没有位于相对于连接部位16a的线路上的伤口敷料16b、16c。根据该实施例,单内腔延伸元件200a、200b包括沿着单内腔延伸元件200a、200b的长度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流体配接器208a、208b以将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流体地联接到伤口敷料16b、16c。然后单内腔延伸元件200c使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沿着减压管14和连接部位16a之间的线路返回。然后单内腔延伸元件200d、200e用于将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延伸到与单内腔延伸元件200c对齐的公共点。在那个点上,双内腔延伸元件180用于将第一流体流动路径32流体地连接到减压管14并且将第二流体流动路径42流体地连接到二级压力管24。

为了说明和描述已展示该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前述描述不打算详尽到或将本发明限制至所揭露的准确的形式。鉴于以上教导,明显的修改或变形是可能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提供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的最佳说明,从而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中的一个能够在各个实施例中利用本发明并且进行适合所设想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当根据所有这种修改和变型公平、合法和平等地享有的范围进行解释时,所有这种修改和变型都在由所附权利要求确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