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用贴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40553发布日期:2021-06-18 20:3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检查用贴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利用微波的图像诊断的检查用贴片。



背景技术:

作为乳腺癌的检查方法,提出了利用微波的乳房摄影术(mammography)(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利用微波的乳房摄影术中,不需要压迫作为检查对象的乳房,因此受检者在检查时不会感到疼痛。另外,在利用微波的乳房摄影术中不使用x射线,因此受检者不会暴露于x射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57524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利用微波的乳房摄影术中,通过使用探针扫描乳房,从而生成三维图像。然后,根据所生成的三维图像,诊断是否罹患乳腺癌。为了生成更准确的基于受检者的乳房的三维图像,要求每次扫描都要通过探针扫描预定的距离,并且以不遗漏、不重复扫描的方式扫描乳房。但是,由于探针的扫描是由检查实施者手动进行的,因此会产生扫描距离的偏差、扫描遗漏或重复。结果,三维图像的精度降低,导致图像诊断的精度也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情况不仅限于利用微波的乳房摄影术中,在利用微波的其他检查对象的图像诊断中也是共通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图像诊断的精度的检查用贴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一种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检查用贴片,其用于利用微波的图像诊断,并具备贴附在检查对象上的贴片主体。所述贴片主体构成为:能够在所述贴片主体上显示用于扫描所述检查对象的指标,并随着所述检查对象的形状发生变形,并且相对于频率为2ghz的微波具有70%以上的透射率。

根据上述构成,可以促使检查实施者根据贴片主体上所显示的指标进行扫描,从而能够提高对检查对象的扫描精度。而且,贴片主体相对于频率为2ghz的微波具有70%以上的透射率,因此也可以抑制因探针振荡而导致的微波的衰减。由此,所得的作为扫描结果的图像的精度提高,结果,图像诊断的精度提高。

一种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检查用贴片,其是用于利用微波的图像诊断的检查用贴片。具备具有扫描指标并贴附在检查对象上的基底膜。所述基底膜具有130%以上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以及4n/cm以下的100%定伸强度。

根据上述构成,可以促使检查实施者根据贴片主体上所显示的指标进行扫描,从而能够提高对检查对象的扫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检查用贴片的第1例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2]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检查用贴片的第2例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3]表示在与检查用贴片的表面相对的平面视图中的检查用贴片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4]表示使用第1例的检查用贴片时的贴片主体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5]表示使用第2例的检查用贴片时的贴片主体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6]用于说明检查用贴片的使用方法的示意图。

[图7]表示对第1实施方式的试验例的测定结果的表。

[图8]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检查用贴片的第4例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9]表示使用第2例的检查用贴片时的层叠体的结构。

[图10]用于说明检查用贴片的使用方法的示意图。

[图11]表示对第2实施方式的试验例的测定结果和评价结果的表。

[图12]表示对第3实施方式的试验例的测定结果和评价结果的表。

[图13]表示对第3实施方式的试验例的测定结果和评价结果的表。

[图14]用于说明第4实施方式中的检查用贴片制造方法中的一个工序的工序图。

[图15]用于说明第4实施方式中的检查用贴片制造方法中的一个工序的工序图。

[图16]用于说明第4实施方式中的检查用贴片制造方法中的一个工序的工序图。

[图17]表示对第4实施方式的试验例的测定结果的表。

[图18]表示对第5实施方式的试验例的测定结果和评价结果的表。

[图19]表示对第6实施方式的试验例的测定结果和评价结果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对检查用贴片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依次对检查用贴片、检查用贴片的使用方法以及试验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查用贴片是用于利用微波的图像诊断的一个例子的乳房摄影术的贴片。在乳房摄影术中,检查用贴片是贴附在作为检查对象的乳房上的贴片。

[检查用贴片]

参照图1至图3,对检查用贴片进行说明。

检查用贴片具备贴片主体。贴片主体的构成为:能够显示用于扫描乳房的指标,并且随着乳房的形状发生变形。贴片主体贴附在乳房上。在贴片主体中,相对于频率为2ghz的微波的透射率为70%以上。以下,参照图1对检查用贴片的第1例的构成进行说明、参照图2对检查用贴片的第2例的构成进行说明。然后,参照图3对检查用贴片的第1例和检查用贴片的第2例的共同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检查用贴片10的第1例具备基底膜11作为贴片主体10a的一个例子。基底膜11具有用于引导检查对象中的扫描位置的坐标网格12。坐标网格12是扫描指标的一个例子。在基底膜11中,相对于2ghz的微波的透射率为70%以上。

微波的透射率t由下式计算。

透射率t=(测定强度μm/基准强度μ0)×100

基准强度μ0是指在振荡2ghz微波的发送器与微波的接收器接触的状态下测定的微波的强度(mw/cm2)。测定强度μm是指在测定基准强度μ0时,在同一发送器与接收器之间夹着贴片主体10a的状态下测定的微波的强度(mw/cm2)。

根据检查用贴片10,可以促使医生或检查技师等检查实施者根据贴片主体10a上所显示的指标进行扫描。由此,能够提高对乳房的扫描精度。而且,贴片主体10a相对于2ghz的微波具有70%以上的透射率,因此也可以抑制因探针振荡而导致的微波的衰减。由此,所得的作为扫描结果的图像的精度提高,结果,图像诊断的精度提高。

贴片主体10a具有坐标网格12,因此不需要用于在贴片主体10a上显示指标的处理和工具。另外,检查实施者可以使用探针沿着坐标网格12进行扫描。因此,检查实施者可以将探针扫描的距离保持在一定的距离。

贴片主体10a包括jisk7361-1:1997中所规定的总光线透射率为30%以上的部分。因此,可以经由贴片主体10a中的总光线透射率为30%以上的部分来掌握乳房的表面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贴片主体10a中,坐标网格12以外的部分是总光线透射率为30%以上的透射部。因此,可以通过目视或照相机经由透射部来确定位于乳房中的痣或斑点的位置。由于乳房中的痣或斑点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因此在确定乳房中的病灶的位置时,乳房中的痣或斑点的位置是重要的。

基底膜11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合成树脂例如可以为聚氨酯树脂。由此,可以得到贴合适应性高且透湿度高的基底膜11。基底膜11的厚度例如可以为5μm以上30μm以下。对于由聚氨酯树脂制成的且薄的基底膜11而言,即使施加到基底膜11上的用于拉伸基底膜11的外力较小也可以很好地拉伸。因此,基底膜11对乳房的形状具有高的追随性,并且对乳房具有高的密合性。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基底膜11相对于2ghz的微波的透射率为70%以上,则也可以由除聚氨酯树脂以外的合成树脂形成。除聚氨酯树脂以外的合成树脂例如可以为聚偏氟乙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聚丙烯树脂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

基底膜11具备表面11f和背面11r作为彼此相对的一对表面。表面11f是在检查对象检查时探针扫描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坐标网格12位于背面11r上。

检查用贴片10还具备分离膜13和保护膜14。分离膜13以可剥离的方式层叠在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上。保护膜14以可剥离的方式层叠在基底膜11的背面11r上。

保护膜14覆盖基底膜的背面11r。因此,通过使坐标网格12夹在基底膜11与保护膜14之间,从而坐标网格12不会露出到检查用贴片10的外表面。由此,坐标网格12难以从基底膜11上剥落。从保护膜14重叠在基底膜11上的方向来观察,即从与基底膜11相对的方向来观察,保护膜14覆盖整个基底膜11。在保护膜14中,与基底膜11接触的面为表面14f,与表面14f相对的面为背面14r。保护膜14覆盖整个坐标网格12,并且,具有使背面14r成为大致平坦面的程度的厚度。

在检查用贴片10中,基底膜11的背面11r贴附在受检者上。在检查用贴片10中,在基底膜11的厚度方向上,在分离膜13与保护膜14之间夹着基底膜11。因此,在直到马上要将基底膜11贴附到受检者之前,基底膜11都是由分离膜13和保护膜14从外部保护。由此,直到在被贴附到受检者之前,基底膜11都保持清洁。

分离膜13和保护膜14均优选为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制成的膜。分离膜13和保护膜14例如由基材膜和防粘层形成。防粘层层叠在基材膜上。分离膜13的防粘层与基底膜11的表面11f接触。另外,保护膜14的防粘层与基底膜11的背面11r接触。基材膜例如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防粘层例如可以是由有机硅树脂制成的层。需要说明的是,分离膜13和保护膜14也可以仅由基材膜构成,并且在基材膜中与其他层接触的面上实施加工以提高剥离性。

可以对分离膜13的一部分实施半切割加工。换言之,在分离膜13的厚度方向上,分离膜13具有从分离膜13的表面一直延伸到分离膜13的中间的切口。需要说明的是,在分离膜13中,跟与基底膜11接触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是表面。

如图2所示,检查用贴片10的第2例除了具备基底膜11、分离膜13以及保护膜14以外,还具备粘接层15。在检查用贴片10的第2例中,贴片主体10b具备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粘接层15层叠在基底膜11上。粘接层15贴附在乳房上。在贴片主体10b中,具有分别显示指标的功能的层和贴附在检查对象上的功能的层。因此,与1层具有显示指标的功能和贴附在检查对象上的功能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用于形成检查用贴片的材料的自由度。

粘接层15覆盖基底膜的背面11r。因此,通过使坐标网格12夹在基底膜11与粘接层15之间,从而坐标网格12不构成检查用贴片10的外表面。由此,坐标网格12难以从基底膜11上剥落。从粘接层15重叠在基底膜11上的方向来观察,粘接层15覆盖整个基底膜11。在粘接层15中,与基底膜11接触的面为表面15f,与表面15f相对的面为背面15r。粘接层15的表面15f与基底膜11接触,并且粘接层15的背面15r与保护膜14接触。

粘接层15覆盖整个坐标网格12,并且具有使背面15r成为大致平坦面的程度的厚度。在检查用贴片10中,粘接层15的背面15r贴附在受检者上。

在基底膜11的厚度方向上,在分离膜13与保护膜14之间夹着贴片主体10b。因此,一直到马上要将贴片主体10b贴附到受检者之前,贴片主体10b都由分离膜13和保护膜14从外部保护。由此,一直到被贴附到受检者之前,贴片主体10b都保持清洁。粘接层15的厚度例如可以为5μm以上25μm以下。

与基底膜11同样地,粘接层15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用于形成粘接层15的合成树脂例如可以为聚氨酯树脂。通过使用聚氨酯树脂形成粘接层15,可以得到具有高透湿度的粘接层15。在贴片主体10b中,只要粘接层15相对于2ghz的微波的透射率为70%以上,则也可以由除聚氨酯树脂以外的合成树脂形成。

以下,参照图3对坐标网格12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如图3所示,坐标网格12包括多条网格线12a。各条网格线12a沿着扫描方向ds延伸,并且多条网格线12a沿着与扫描方向ds垂直的排列方向da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纸面的左右方向为扫描方向ds。扫描方向ds是检查实施者使用探针对检查对象进行扫描的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列方向da为纸面的上下方向。在排列方向da中,具有第1颜色的第1网格线12a1与具有第2颜色的第2网格线12a2交替排列。第2颜色不同于第1颜色。

在检查实施者使用探针沿着扫描方向ds扫描的过程中,可以交替地进行沿着第1网格线12a1的扫描和沿着第2网格线12a2的扫描。由此,能够防止检查实施者多次扫描同一条网格线12a,或者遗漏扫描某条网格线12a。即,根据网格线12a,可以减少检查实施者的扫描失误。

第1网格线12a1例如可以为红色、第2网格线12a2例如可以为蓝色。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第1网格线12a1的颜色的第1颜色和作为第2网格线12a2的颜色的第2颜色不限于红色和蓝色,只要是相互不同的颜色即可,可以任意地设定。

坐标网格12还包括多条沿着排列方向da延伸且沿着扫描方向ds排列的网格线12b。从与检查用贴片10展开的平面相对的方向来观察,多条网格线12b与上述多条网格线12a一起形成正方形格子。在各网格线12b中,第1区分12b1与第2区分12b2交替排列。在排列方向da中,将由彼此相邻的1条第1网格线12a1与1条第2网格线12a2所夹着的每个区划区分为第1区分12b1和第2区分12b2。与第1网格线12a1同样地,第1区分12b1具有第1颜色。与第2网格线12a2同样地,第2区分12b2具有第2颜色。

坐标网格12还包括位置标记12c。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置标记12c是用于标定坐标网格12中的位置的数字。位置标记12c例如包括沿扫描方向ds排列的多个数字。在排列方向da中,多个数字位于比上端处的第1网格线12a1更靠外侧。在扫描方向ds中,各数字位于2条网格线12b之间,或者位于比边缘处的网格线12b更靠外侧。位置标记12c例如包括沿排列方向da排列的多个数字。在扫描方向ds中,多个数字位于比左端处的网格线12b更靠外侧。在排列方向da中,各数字位于2条网格线12a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位置标记12c不限于多个数字,例如也可以包括多个字符。

由于坐标网格12包括位置标记12c,因此检查实施者可以通过参照位置标记12c来进一步提高检查的精度。另外,在乳房中发现了病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位置标记12c来标定乳房中病灶的位置。

可以使用油墨将坐标网格12打印在基底膜11的背面11r上。在用于打印坐标网格12的油墨中,可以使用能够对基底膜11进行打印的任意的油墨。

检查用贴片10还具备表示坐标网格12中的预定位置的标记16。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定位置为坐标网格12的中央部。标记16是位于坐标网格12的中央部的圆形的点。标记16的形状不限于圆形,可以任意地设定。另外,标记16也可以由彼此隔开的多个部分构成。此外,只要标记16表示坐标网格12的中央部,则也可以将其配置在偏离坐标网格12的中央部的位置处。与坐标网格12同样地,可以使用油墨将标记16打印在基底膜11的背面11r上。

根据标记16,在使用检查用贴片10时,可以将标记16所表示的坐标重叠在乳房的特定位置处。根据本实施方式,受检者可以将检查用贴片10贴附在乳房上,使得标识16位于乳房的乳头部,从而可以使坐标网格12位于乳头部的整个周围。由此,检查实施者可以沿着乳头部的圆周方向扫描整个乳房。

[检查用贴片的使用方法]

参照图4至图6,对检查用贴片1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参照图4对检查用贴片10的第1例中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参照图5对检查用贴片10的第2例中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使用检查用贴片10的第1例时,首先,使用者从基底膜11上剥落分离膜13和保护膜14。在使用检查用贴片10的第1例时,可以将分离膜13先于保护膜14剥落,也可以将保护膜14先于分离膜13剥落。

另外,如图5所示,在使用检查用贴片10的第2例时,使用者从基底膜11上剥落分离膜13,并且从粘接层15上剥落保护膜14。需要说明的是,与使用检查用贴片10的第1例时同样地,可以将分离膜13先于保护膜14剥落,也可以将保护膜14先于分离膜13剥落。

如图6所示,将贴片主体10a、10b贴附到受检者s的乳房b上。此时,可以将检查用贴片10贴附在乳房b上,使得检查用贴片10的标记16重叠在乳头部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标记16位于坐标网格12的中央部,因此通过将标记16与乳头部重叠,可以使坐标网格12的一部分位于乳头部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由此,根据坐标网格12的引导,容易扫描整个乳房b。

在将贴片主体10a、10b贴附到乳房b上时,在使构成层叠体的边缘的4个边朝向外侧拉伸的状态下,将标记16的位置与乳头部的位置重合。接着,通过将层叠体从贴片主体10a、10b的上端慢慢地向下端贴附到乳房b上,从而可以抑制在基底膜11上产生褶皱。需要说明的是,在贴片主体10a、10b中,位于乳头部的上方的边为上端、位于乳头部的下方的边为下端。在基底膜11上产生褶皱的情况下,在贴片主体10a、10b中,可以将基底膜11中包括产生了褶皱部分的部分从乳房b上剥离,并且,对贴片主体10a、10b施加将基底膜11朝向边缘外侧的拉伸力,在这种状态下,将贴片主体10a、10b贴附到乳房b上。由此,可以除去基底膜11上所产生的褶皱。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贴片主体10a、10b贴附到乳房b上时,也可以使用能够将贴片主体10a、10b朝向贴片主体10a、10b的边缘外侧拉伸的夹具。另外,如上所述,在对分离膜13实施半切割加工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将贴片主体10a、10b贴附到乳房b上。即,在将保护膜14从贴片主体10a、10b上剥落后,将分离膜13与贴片主体10a、10b的层叠体贴附到乳房b上。然后,将分离膜13从基底膜11上剥落。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扫描方向ds延伸的网格线12a包括具有相互颜色不同的第1网格线12a1和第2网格线12a2,并且,在排列方向da中,第1网格线12a1与第2网格线12a2交替排列。因此,检查实施者在使用探针沿着扫描方向ds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可以交替地进行沿着第1网格线12a1的扫描和沿着第2网格线12a2的扫描。由此,能够防止检查实施者多次扫描同一网格线12a、或者遗漏扫描某条网格线12a。即,根据网格线12a,可以减少检查实施者的扫描失误。

[试验例]

参照图7对试验例进行说明。

[试验例1-1]

准备了厚度为7μm的铝箔((株)uacj制造、1n30)作为试验例1-1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2]

通过将2张试验例1-1中所使用的铝箔重叠,从而准备了厚度为14μm的铝箔作为试验例1-2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3]

作为贴片主体,通过使用聚偏氟乙烯树脂(アルケマ公司制造,kynarflex2500)(kynar为注册商标)挤出成形,从而形成了厚度为80μm的聚偏氟乙烯树脂(pvdf)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1-3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4]

通过将2张与试验例1-3同样的成形方法所形成的pvdf膜重叠,从而形成了厚度为160μm的pvdf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1-4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5]

通过将4张与试验例1-3同样的成形方法所形成的pvdf膜重叠,从而形成了厚度为320μm的pvdf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1-5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6]

准备了厚度为75μm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eva)膜((株)タツノ化学制造、ミデア)(ミデア为注册商标)作为试验例1-6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7]

通过将2张试验例1-6中所使用的eva膜重叠,从而形成了厚度为150μm的eva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1-7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8]

准备了厚度为250μm的eva膜((株)タツノ化学制造、ミデア)作为试验例1-8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9]

准备了厚度为40μm的双轴延伸聚丙烯树脂(opp)膜(フタムラ化学(株)制造、for-mp)作为试验例1-9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10]

通过将2张试验例1-9中所使用的opp膜重叠,从而形成了厚度为80μm的opp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1-10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11]

通过将3张试验例1-9中所使用的opp膜重叠,从而形成了厚度为120μm的opp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1-11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12]

通过使用了水性氨基甲酸酯树脂(三井化学(株)制造、タケラックws-6021)(タケラック为注册商标)的熔融浇铸成膜,从而形成了厚度为15μm的聚氨酯(pu)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1-12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13]

通过将2张与试验例1-12同样的成膜方法所形成的pu膜重叠,从而形成了厚度为30μm的pu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1-13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14]

通过将4张与试验例1-12同样的成膜方法所形成的pu膜重叠,从而形成了厚度为60μm的pu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1-14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15]

通过将6张与试验例1-12同样的成膜方法所形成的pu膜重叠,从而形成了厚度为90μm的pu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1-15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16]

通过将8张与试验例1-12同样的成膜方法所形成的pu膜重叠,从而形成了厚度为120μm的pu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1-16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17]

准备了厚度为12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膜(東レ(株)制造、ルミラーs10)(ルミラー为注册商标)作为试验例1-17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18]

准备了厚度为25μm的pet膜(東レ(株)制造、ルミラーs10)作为试验例1-18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19]

准备了厚度为75μm的pet膜(東レ(株)制造、ルミラーs10)作为试验例1-19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20]

通过将2张试验例1-19中所使用的pet膜重叠,从而形成了厚度为150μm的pet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1-20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1-21]

准备了厚度为250μm的弹性体网膜(明和グラビア(株)制造)作为试验例1-21的检查用薄膜。

[评价方法]

[基准强度μ0的测定]

准备了振荡2ghz的微波的发送器和接收微波的接收器((株)エムケー·サイエンティフィック、dt-2g)。在使接收器的接收部与发送器接触的状态下,测定了30秒钟内的微波的强度。将30秒钟内测定的最大值作为微波的强度。进行了3次同样的测定,计算各次微波强度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强度μ0。基准强度μ0为1.85mw/cm2

[测定强度μm的测定]

在使整个接收器(同上)被各个试验例的检查用贴片包覆的状态下,通过使发送器与接收器的接收部接触,测定了各个试验例的测定强度μm。测定强度μm的测定是通过与基准强度μ0相同的方法进行的。

[评价结果]

关于各个试验例的检查用贴片,测定强度μm的测定结果如图7所示。

[评价结果]

如图7所示,可以确认:试验例1-1的测定强度μm为0.00mw/cm2、试验例1-2的测定强度μm为0.00mw/cm2、试验例1-3的测定强度μm为1.43mw/cm2。另外,可以确认:试验例1-4的测定强度μm为1.39mw/cm2、试验例1-5的测定强度μm为0.82mw/cm2、试验例1-6的测定强度μm为1.61mw/cm2。另外,可以确认:试验例1-7的测定强度μm为1.28mw/cm2、试验例1-8的测定强度μm为1.23mw/cm2、试验例1-9的测定强度μm为1.54mw/cm2

另外,可以确认:试验例1-10的测定强度μm为1.36mw/cm2、试验例1-11的测定强度μm为1.12mw/cm2、试验例1-12的测定强度μm为1.71mw/cm2。另外,可以确认:试验例1-13的测定强度μm为1.67mw/cm2、试验例1-14的测定强度μm为1.69mw/cm2、试验例1-15的测定强度μm为1.37mw/cm2。另外,可以确认:试验例1-16的测定强度μm为1.18mw/cm2、试验例1-17的测定强度μm为1.70mw/cm2、试验例1-18的测定强度μm为1.68mw/cm2。另外,可以确认:试验例1-19的测定强度μm为1.46mw/cm2、试验例1-20的测定强度μm为1.14mw/cm2、试验例1-21的测定强度μm为1.32mw/cm2

根据基准强度μ0和各个试验例的测定强度μm计算各个试验例中的微波的透射率,结果如图7所示。即,如图7所示,可以确认:试验例1-1的透射率为0%、试验例1-2的透射率为0%、试验例1-3的透射率为78%。另外,可以确认:试验例1-4的透射率为75%、试验例1-5的透射率为44%、试验例1-6的透射率为87%。另外,可以确认:试验例1-7的透射率为69%、试验例1-8的透射率为66%、试验例1-9的透射率为84%。

另外,可以确认:试验例1-10的透射率为74%、试验例1-11的透射率为61%、试验例1-12的透射率为92%。另外,可以确认:试验例1-13的透射率为91%、试验例1-14的透射率为92%、试验例1-15的透射率为74%。另外,可以确认:试验例1-16的透射率为64%、试验例1-17的透射率为92%、试验例1-18的透射率为91%。另外,可以确认:试验例1-19的透射率为79%、试验例1-20的透射率为62%、试验例1-21的透射率为71%。

在使用探针经由各个试验例的检查用贴片扫描乳房的情况下,确认了是否可以生成能够进行乳房诊断的三维图像。根据试验例1-3、试验例1-4、试验例1-6、试验例1-9、试验例1-10、试验例1-12至试验例1-15、试验例1-17至试验例1-19、以及试验例1-21的各个检查用贴片,可以确认:在贴附到受检者时能够充分地生成三维图像。相反地,根据试验例1-1、试验例1-2、试验例1-5、试验例1-7、试验例1-8、试验例1-11、试验例1-16以及试验例1-20的各个检查用贴片,可以确认:在贴附到受检者时,在检查用贴片中产生微波的衰减,从而透射率不足以生成三维图像。

由此,可以确认:通过使检查用贴片中的贴片主体的微波透射率为70%以上,可以形成能够用于乳房诊断的三维图像。

综上所述,根据检查用贴片的第1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以下记载的优点。

(1-1)可以促使检查实施者根据贴片主体10a、10b上所显示的指标进行扫描,从而能够提高对检查对象的扫描精度。而且,贴片主体10a、10b相对于频率为2ghz的微波具有70%以上的透射率,因此也可以抑制因探针振荡而导致的微波衰减。由此,所得的作为扫描结果的图像的精度提高,结果,图像诊断的精度提高。

(1-2)可以经由贴片主体10a、10b中的总光线透射率为30%以上的部分来掌握乳房b的表面的状态。

(1-3)由于贴片主体10a、10b具有坐标网格12,因此不需要用于在贴片主体10a、10b上显示指标的处理和工具。

(1-4)根据网格线12a,可以减少检查实施者的扫描失误。

(1-5)在使用检查用贴片10时,可以将标记16所表示的坐标重叠在乳房b的特定位置处。

(1-6)在贴片主体10b具有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的情况下,具有分别显示指标的功能的层和贴附在乳房b上的功能的层。因此,与1层具有显示指标的功能和贴附在乳房b上的功能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用于形成检查用贴片10的材料的自由度。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上述第1实施方式可以实施以下变形。

[贴片主体]

·在贴片主体10a、10b中,坐标网格12以外的部分的总光线透射率也可以小于30%。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贴片主体10a、10b的微波透射率为70%以上,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1-1)的优点。另外,坐标网格12中的总光线透射率也可以为3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经由坐标网格12来掌握乳房b的表面的状态。

·贴片主体10a、10b也可以不具有如坐标网格12所示例的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贴片主体10a、10b显示投影装置所投影的各种图像,从而在贴片主体10a、10b上显示指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1-1)的优点。

·贴片主体10a、10b也可以具有除四边形以外的形状。贴片主体10a、10b例如可以具有椭圆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几何形状,或者也可以具有作为几何形状以外的形状的不定形状。

·贴片主体也可以具有由3层以上的层构成的多层结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贴片主体能够显示指标,并且,贴片主体相对于2ghz的微波的透射率为70%以上,则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1-1)的优点。

[坐标网格]

·所有网格线12a也可以具有相同的颜色。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网格线12a也可以引导探针扫描的方向。

·坐标网格12也可以具有除正方形网格以外的形状。例如,坐标网格12可以具有由相互直径不同的多个同心圆形成的对应于极坐标的形状。

·坐标网格12也可以不具有网格线12b。只要坐标网格12至少具有网格线12a,则可以防止检查实施者的扫描失误。即,基底膜11不限于具有坐标网格12,也可以具有沿着1个方向延伸的形状等其他形状的扫描指标。扫描指标只要(例如)可以引导通过探针要扫描的位置,或者引导扫描的方向即可。

·坐标网格12也可以不具有位置标记12c。只要坐标网格12至少具有网格线12a,则可以防止检查实施者的扫描失误。

·贴片主体10a、10b不限于坐标网格12,也可以具有沿着1个方向延伸的图案的扫描指标、通过数字或字符的指标。扫描指标只要(例如)可以通过探针来提示需要扫描的位置,或者提示扫描的方向即可。

·坐标网格12也可以不通过打印来形成。例如,坐标网格12可以由基底膜11所具有的凹部和凸部来形成。

[标记]

·也可以省略标记16。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贴片主体10a、10b具有坐标网格12,则可以通过调整坐标网格12相对于乳房b的位置,将贴片主体10a、10b贴附到乳房b上,使其可以扫描乳头部的整个圆周方向。

·与坐标网格12同样地,标记16也可以不通过打印来形成。例如,标记16可以由基底膜11所具有的凹部和凸部来形成。

[基底膜]

·基底膜11的厚度可以大于30μm,也可以小于5μm。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贴片主体10a、10b中的微波透射率为70%以上,则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1-1)的优点。

·可以使用(例如)具有粘接性的粘接体将贴片主体10a即基底膜11贴附到乳房上。粘接体例如可以为胶带。在这种情况下,在基底膜11中,通过粘接体将比扫描指标更靠外侧的区域贴附在乳房上。粘接体可以位于基底膜11的背面11r上,也可以位于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上。在粘接体位于基底膜的表面11f上的情况下,只要粘接体具有从基底膜11延伸到基底膜11的外侧的形状和大小即可。

·贴片主体也可以具备基底膜11和用于层叠在基底膜11上的附着层。在这种情况下,基底膜11和附着层是分开的,在使用贴片主体时,附着层层叠在基底膜11上。附着层只要是能够通过附着在乳房上而将基底膜11定位到乳房上的层即可。附着层例如可以是由上述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层。或者,附着层例如也可以是由软膏状的脂肪族烃类形成的层。即,附着层例如也可以是由具有奶油状的脂肪族烃类形成的层。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贴片主体可以显示扫描指标,并且,贴片主体中的微波透射率为70%以上,则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1-1)的优点。

[粘接层]

·用于形成粘接层15的粘接剂也可以是除了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以外的粘接剂。例如,用于形成粘接层15的粘接剂也可以为丙烯酸系粘接剂。

[分离膜]

·在检查用贴片10中,也可以省略分离膜13。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贴片主体10a、10b可以显示指标,并且,贴片主体10a、10b中的微波透射率为70%以上,则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1-1)的优点。

[保护膜]

·在检查用贴片10中,也可以省略保护膜14。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贴片主体10a、10b可以显示指标,并且,贴片主体10a、10b中的微波透射率为70%以上,则也能够得到基于上述(1-1)的优点。

[检查对象]

·检查对象不限于乳房,也可以是人体中的其他部位。即,检查用贴片10不限于乳房摄影术,也可以用于其他图像诊断。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以及图8至图11,对检查用贴片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构成,通过赋予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符号,从而省略该构成的详细说明。以下依次对检查用贴片、检查用贴片的使用方法以及试验例进行说明。

[检查用贴片]

参照图1和图8,对检查用贴片进行说明。以下,参照图1对检查用贴片的第3例中的构成进行说明,参照图8对检查用贴片的第4例中的构成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同样地,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查用贴片是用于利用微波的图像诊断的一个例子的乳房摄影术的贴片。在乳房摄影术中,检查用贴片是贴附在作为检查对象的乳房上的贴片。

检查用贴片10的第3例具有与先前参照图1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的第1例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底膜11满足以下2个条件。

(条件2-1)拉伸断裂伸长率为130%以上。

(条件2-2)100%定伸强度为4n/cm以下。

检查用贴片10具有适合贴附到检查对象上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和100%定伸强度。因此,根据检查用贴片10,容易贴附到检查对象上。

可以根据jisk7161-1:2014(iso527-1)和jisk7127:1999(iso527-3)求出拉伸断裂伸长率。在测定对象物没有屈服点的情况下,可以测定拉伸断裂应变,在具有屈服点的情况下,可以测定拉伸断裂时的标称应变,并且使用这些测定值来求出拉伸断裂伸长率。

100%定伸强度是指将jisk7161-1:2014(iso527-1)中定义的应变达到预定值(100%)时所测得的力的大小除以试验片的宽度而求出的值。可以通过下式求出100%定伸强度(t)(n/cm)。

t=f/w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式中,f为所测定的力的大小(n),w为试验片的宽度(cm)。

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聚氨酯树脂包括选自由醚系聚氨酯树脂、酯系聚氨酯树脂以及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由此,可以得到贴合适应性高的基底膜11。

醚系聚氨酯树脂是指使用含有醚键(-o-)的醚系多元醇而生成的聚氨酯树脂。酯系聚氨酯树脂是指使用含有酯键(-coo-)的酯系多元醇而生成的聚氨酯树脂。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是指使用含有碳酸酯键(-oc(=o)o-)的多元醇而生成的聚氨酯树脂。基底膜11的厚度例如可以为5μm以上30μm以下。

基底膜11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对表面。一对表面由表面11f和背面11r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坐标网格12位于背面11r上。基底膜11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在基底膜11的除了坐标网格12以外的部分中,jisk7361-1中所规定的总光线透射率更优选为50%以上。

与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同样地,检查用贴片10还具备分离膜13和保护膜14。分离膜13以可剥离的方式层叠在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上。保护膜14以可剥离的方式层叠在基底膜11的背面11r上。在检查用贴片10的除坐标网格12以外的部分中,jisk7361-1中所规定的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

保护膜14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保护膜14的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

如图8所示,检查用贴片10的第4例除了基底膜11、分离膜13以及保护膜14以外还具备流动层17。流动层17由比水更能透射微波的脂肪族烃类形成。流动层17具有可以将基底膜11贴附在乳房上的粘性,其层叠在基底膜11上。即,流动层17中的微波透射率高于水中的微波透射率。通过使检查用贴片10具备流动层17,可以省略用于将基底膜11贴附到乳房上而进行的将药物涂布在检查对象上的工序,因此更容易将基底膜11贴附到乳房上。

流动层17由软膏状的脂肪族烃类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流动层17覆盖基底膜11的背面11r。因此,通过使坐标网格12夹在基底膜11与流动层17之间,坐标网格12不构成检查用贴片10的外表面。由此,坐标网格12难以从基底膜11上剥落。

在检查用贴片10的厚度方向上,流动层17位于基底膜11与保护膜14之间。在流动层17中,与基底膜11接触的面为表面17f,与表面17f相反一侧的面为背面17r。流动层17覆盖整个坐标网格12,并且,具有使背面17r成为大致平坦面的程度的厚度。流动层17是透明或半透明的。

在流动层17中,30℃下的剪切粘度优选为1000mpa·s以上200000mpa·s以下。在流动层17中,30℃下的剪切粘度更优选为5000mpa·s以上50000mpa·s以下。剪切粘度是指jisz8803:2011中所规定的剪切粘度。

通过使剪切粘度为1000mpa·s以上,可以提高流动层17将基底膜11贴附到乳房上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使剪切粘度为200000mpa·s以下,当通过涂布在基底膜11上形成流动层17时,能够抑制在基底膜11上产生褶皱或松弛。而且,通过使剪切粘度为200000mpa·s以下,可以抑制因流动层17的发粘而带给受检者不舒服的感觉,另外,可以抑制难以擦拭流动层17。

流动层17优选由选自由石蜡、角鲨烷以及纯地蜡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构成。根据这些材料,流动层17能够可靠地透射微波,并且可以减小对受检者的皮肤的刺激。

[检查用贴片的使用方法]

参照图4、图9和图10,对检查用贴片1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参照图4,对检查用贴片10的第3例中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参照图9,对检查用贴片10的第4例中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使用检查用贴片10的第3例时,首先,使用者从基底膜11上剥落分离膜13和保护膜14。在使用检查用贴片10的第1例时,可以将分离膜13先于保护膜14剥落,也可以将保护膜14先于分离膜13剥落。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检查用贴片10的第1例的情况下,将具有与构成流动层17的材料相同的软膏状的脂肪族烃类涂布在受检者的乳房上。然后,将基底膜11经由软膏状的脂肪族烃类而贴附到乳房上。为了使检查顺利地进行,优选在从基底膜11上剥落分离膜13和保护膜14之前,将软膏状的脂肪族烃类涂布在乳房上。

另外,如图9所示,在使用检查用贴片10的第4例时,使用者从基底膜11上剥落分离膜13,并且从流动层17上剥落保护膜14。需要说明的是,与使用检查用贴片10的第1例时同样地,可以将分离膜13先于保护膜14剥落,也可以将保护膜14先于分离膜13剥落。

如图10所示,无论是使用了检查用贴片10的第3例时,还是使用了检查用贴片10的第4例时,都是将基底膜11经由软膏状的脂肪族烃类h而贴附到受检者s的乳房b上。

[试验例]

参照图11,对检查用贴片的试验例进行说明。

[试验例2-1]

准备了厚度为12μm的pet膜(東レ(株)制造、ルミラーs10)(ルミラー为注册商标)作为试验例2-1的基底膜。

[试验例2-2]

准备了厚度为4.5μm的pet膜(東レ(株)制造、ルミラーf48)作为试验例2-2的基底膜。

[试验例2-3]

准备了具有防粘层、厚度为75μm的pet膜(東レ(株)制造、セラピールbx-9)(セラピー为注册商标)作为分离膜。然后,通过将分离膜作为支持体,进行eva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日本ポリエチレン(株)、ノバテックlv440)(ノバテック为注册商标)的挤出层叠成形,从而形成了厚度为30μm的eva膜作为基底膜。然后,通过将分离膜剥落,得到了试验例2-3的基底膜。

[试验例2-4]

在比较例2-3中,将基底膜的厚度变更为15μm,除此之外,通过与试验例2-3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2-4的基底膜。

[试验例2-5]

在试验例2-3中,将基底膜的厚度变更为5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2-3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2-5的基底膜。

[试验例2-6]

准备了厚度为30μm、由醚系聚氨酯树脂形成的pu膜(日本マタイ(株)制造、エスマーurs)(エスマー为注册商标)作为试验例2-6的基底膜。

[试验例2-7]

准备了厚度为15μm、由醚系聚氨酯树脂形成的pu膜(大倉工業(株)制造、シルクロンhvl85)(シルクロン为注册商标)作为试验例2-7的基底膜。

[试验例2-8]

准备了厚度为5μm的pu膜(中島工業(株)制造、薄膜氨基甲酸酯膜)作为试验例2-8的基底膜。

[试验例2-9]

准备了水转印式的纹身贴片(スリーエムジャパン(株)制造、a-one转印贴片型号:52103)。并且,准备了作为厚度为5μm的图像接收层的pva层作为试验例2-9的基底膜。

[评价方法]

[拉伸断裂伸长率]

根据jisk7127:1999的“塑料-拉伸特定的试验方法-第3部:薄膜及薄片的试验条件”的方法,将检查用贴片裁剪成哑铃状(试验片类型5),对于各个试验片,根据jisk7161-1:2014的方法测定了各个检查用贴片的拉伸断裂伸长率。详细而言,通过使用万能试验机((株)島津製作所制造、オートグラフags-xロードセル1kn),测定了拉伸断裂伸长率。通过万能试验机的固定夹钳在两处固定试验片,并且将此时的固定夹钳的前端之间的距离设为80mm。然后,将拉伸速度设为300mm/分钟,在试验片的固定位置之间拉伸试验片,从而求出了试验片的断裂伸长率。

[100%定伸强度]

根据jisk7127:1999的“塑料-拉伸特定的试验方法-第3部:薄膜及薄片的试验条件”的方法,将检查用贴片裁剪成哑铃状(试验片类型5),对于各试验片,根据jisk7161-1:2014的方法,算出了各个检查用贴片的100%定伸强度。详细而言,使用万能试验机(同上)算出了100%定伸强度。通过万能试验机的固定夹钳在两处固定试验片,并且将此时的固定夹钳的前端之间的距离设为80mm。然后,将拉伸速度设为300mm/分钟,在试验片的固定位置之间拉伸试验片,将所测得的力的大小除以试验片的宽度,从而算出了100%定伸强度。

[贴合适应性]

使用乳腺癌触诊训练用模型((株)タナック制造),评价了检查用贴片的贴合适应性。基底膜由石蜡形成,并且使用30℃下的剪切粘度为10000mpa·s的软膏状的脂肪族烃类贴附在模型的乳房上,评价了以下项目。需要说明的是,脂肪族烃类的粘度通过以下方法测定。根据jisz8803:2011中的“利用单圆筒旋转粘度计的粘度测定方法”,使用b型粘度计(東機産業(株)制造、安装有tvb-25ltm转子2),在保持为30℃的状态下测定了需要测定的脂肪族烃类。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搅拌1分钟后的脂肪族烃类作为脂肪族烃类。

(项目1)检查用贴片的褶皱

在项目1中,在将基底膜贴附到乳房上时,根据以下3个等级评价了基底膜上是否产生褶皱。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3个等级中,评价为“○”或“△”的基底膜为具有贴合适应性的检查用贴片。

○:不产生褶皱

△:产生细微的褶皱,但不影响检查

×:产生会影响检查的大的褶皱

[评价结果]

参照图11,对各评价的结果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可以确认:如果为eva树脂制的基底膜,则通过使其厚度为15μm以下,可以得到具有贴合适应性的基底膜。另外,可以确认:如果为聚氨酯树脂制的基底膜,则即使基底膜的厚度为30μm,也可以得到具有贴合适应性的基底膜。但是,在基底膜的厚度为30μm的情况下,虽然不会影响检查,但是会在基底膜上产生褶皱,因此聚氨酯树脂制的基底膜的厚度优选为30μm以下。另外,可以确认:即使在使用pva树脂制的基底膜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褶皱。

相反地,可以确认:pet树脂制的基底膜的贴合适应性低。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因为pet树脂制的基底膜中的拉伸强度较低,在将基底膜贴附到检查对象上时,基底膜无法拉伸而导致的。

由此,根据拉伸断裂伸长率为130%以上、且100%定伸强度为4n/cm以下的基底膜,能够提高贴合适应性。

综上所述,根据检查用贴片的第2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以下列举的优点。

(2-1)检查用贴片10具有适合贴附到乳房b上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和100%定伸强度。因此,根据检查用贴片10,容易贴附到乳房b上。

(2-2)基底膜11由醚系聚氨酯树脂、酯系聚氨酯树脂以及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中的至少1种形成,由此,可以得到贴合适应性高的基底膜11。

(2-3)在检查用贴片10具备流动层17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用于将基底膜11贴附到乳房b上而进行的将药物涂布在乳房b上的工序,因此更容易将基底膜11贴附到乳房b上。

(2-4)通过使流动层17的剪切粘度为1000mpa·s以上,可以提高流动层17将基底膜11贴附到乳房b上的可靠性。

(2-5)通过使流动层17的剪切粘度为200000mpa·s以下,当通过涂布而在基底膜11上形成流动层17时,能够抑制在基底膜11上产生褶皱或松弛。

(2-6)通过使流动层17由石蜡、角鲨烯以及纯地蜡中的至少1种形成,流动层17能够可靠地透射微波,并且可以减小对受检者的皮肤的刺激。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2实施方式可以实施以下变形。

[基底膜]

·只要检查用贴片10所包括的基底膜11满足上述条件2-1和条件2-2,则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合成树脂可以为除聚氨酯树脂以外的树脂。例如,从试验例的基底膜可知,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合成树脂也可以为eva树脂或pva树脂等。

[流动层]

·用于形成流动层17的材料,只要比水更透射微波、并且可以将基底膜11贴附到乳房b上,则也可以为除石蜡、角鲨烷以及纯地蜡以外的具有软膏状的脂肪族烃类。

·只要通过流动层17可以将基底膜11贴附到乳房b上,则流动层17的粘度可以低于1000mpa·s,也可以高于200000mpa·s。

[分离膜]

·也可以省略分离膜13。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检查用贴片10具备满足上述条件2-1和条件2-2的基底膜11,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2-1)的优点。

[保护膜]

·也可以省略保护膜14。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检查用贴片10具备满足上述条件2-1和条件2-2的基底膜11,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2-1)的优点。

[检查用贴片]

·在检查用贴片10中,至少在基底膜11的除坐标网格12以外的部分中,总光线透射率只要为50%以上即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从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上剥落分离膜13,并且从背面11r上剥落保护膜14,可以观察到基底膜11所具有的坐标网格12。

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查用贴片10中,在分离膜13和基底膜11的层叠体中的除坐标网格12以外的部分中,总光线透射率可以为50%以上。由此,在将检查用贴片10贴附到检查对象上时,无论是将分离膜13从基底膜11上剥落的状态,还是不剥落的状态,都可以观察到基底膜11所具有的坐标网格12。

[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2、图12和图13,对检查用贴片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共同的构成,通过赋予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符号,从而省略该构成的详细说明。以下依次对检查用贴片和试验例进行说明。

[检查用贴片]

参照图2,对检查用贴片进行说明。

与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同样地,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是用于利用微波的图像诊断的一个例子的乳房摄影术的贴片。在乳房摄影术中,检查用贴片是贴附在作为检查对象的乳房上的贴片。

检查用贴片10具有与先前参照图2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的第2例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底膜11由聚氨酯树脂形成。粘接层15由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形成。粘接层15层叠在基底膜11上。粘接层15的厚度为5μm以上25μ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查用贴片10中,在基底膜11与粘接层15的层叠体中,满足以下3个条件。

(条件3-1)jisk7127中所规定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130%以上。

(条件3-2)100%定伸应力为10mpa以下。

(条件3-3)jisz0208中所规定的透湿度在40℃且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为750g/m2·天以上。

检查用贴片10具有适合贴附到检查对象上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和100%定伸应力。因此,根据检查用贴片10,容易贴附到检查对象上。另外,通过使检查用贴片10的透湿度满足上述范围,在将检查用贴片10贴附到检查对象上的情况下,可以抑制检查对象的出汗。

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聚氨酯树脂包括选自由醚系聚氨酯树脂、酯系聚氨酯树脂以及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构成的组中的任意1种。由此,可以得到贴合适应性高且透湿度高的基底膜11。

醚系聚氨酯树脂是指使用含有醚键(-o-)的醚系多元醇而生成的聚氨酯树脂。酯系聚氨酯树脂是指使用含有酯键(-coo-)的酯系多元醇而生成的聚氨酯树脂。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是指使用含有碳酸酯键(-oc(=o)o-)的多元醇而生成的聚氨酯树脂。

在基底膜11是由醚系聚氨酯树脂形成的情况下,基底膜11的厚度优选为30μm以下。基底膜11的厚度例如可以为5μm以上30μm以下。在基底膜11是由酯系聚氨酯树脂形成的情况下,基底膜11的厚度例如可以为5μm以上15μm以下。在基底膜11是由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形成的情况下,基底膜的厚度例如可以为5μm以上15μm以下。

基底膜11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对表面。一对表面由表面11f和背面11r构成。一对表面中的一者为印有坐标网格12的引导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坐标网格12位于背面11r上。即,背面11r为引导面的一个例子。基底膜11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在基底膜11中,jisk7361-1中所规定的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

粘接层15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粘接层15的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50%以上。

分离膜13和保护膜14优选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制成的膜。

[试验例]

参照图12和图13,对检查用贴片的试验例进行说明。

[试验例3-1]

准备了厚度为12μm的pet膜(東レ(株)制造、ルミラーs10)(ルミラー为注册商标)作为基底薄。另外,准备了厚度为38μm、由pet膜和防粘层构成的保护膜(東レフィルム加工(株)制造、セラピールwz)(セラピール为注册商标)。利用凹版涂布将丙烯酸系粘接剂(コスメディー製薬(株)制造、hipas10)(hipas为注册商标)涂布在保护膜上,并使丙烯酸系粘接剂干燥。由此,得到了厚度为20μm的粘接层。接着,通过将基底膜和粘接层粘贴在一起而得到了层叠体。通过将层叠体在40℃的环境下老化,从而得到了试验例3-1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2]

在试验例3-1中,将基底膜变更为厚度为4.5μm的pet膜(東レ(株)制造、ルミラーf48),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2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3]

准备了具有防粘层、厚度为75μm的pet膜(東レ(株)制造、セラピールbx-9)作为分离膜。然后,通过将分离膜作为支持体,进行eva树脂(日本ポリエチレン(株)、ノバテックlv440)(ノバテック为注册商标)的挤出层叠成形,从而形成了厚度为30μm的eva膜作为基底膜。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3的检查用贴片。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涂布在保护膜上的粘接层与基底膜贴附到一起时,将分离膜和基底膜的层叠体贴附到粘接层上。然后,在将由分离膜、基底膜、粘接层以及保护膜构成的层叠体老化之后,通过将分离膜剥落,从而用作试验例3-3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4]

在试验例3-3中,将基底膜的厚度变更为15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3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4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5]

在试验例3-3中,将基底膜的厚度变更为5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3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5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6]

在试验例3-5中,使用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トーヨーケム(株)制造、sp-205)形成粘接层,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5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6的检查用贴片。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粘接层时,在将1%的固化剂(トーヨーケム(株)制造、t-501b)添加到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中之后,通过搅拌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得到了用于形成粘接层的涂布液。

[试验例3-7]

在试验例3-1中,将基底膜变更为厚度为30μm的pu膜(日本マタイ(株)制造、エスマーurs)(エスマー为注册商标),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7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8]

在试验例3-7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1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7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8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9]

在试验例3-7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5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7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9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10]

在试验例3-7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3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7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10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11]

准备了厚度为30μm、由醚系聚氨酯树脂形成的pu膜(日本マタイ(株)制造、エスマーurs)作为基底膜。另外,准备了厚度为30μm、由pet膜和防粘层构成的保护膜(東レフィルム加工(株)制造、セラピールwz)。在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トーヨーケム(株)制造、sp-205)中添加1%的固化剂(トーヨーケム(株)制造、t-501b),搅拌它们从而制备了涂布液。接着,利用凹版涂布将涂布液涂布在保护膜上,并且使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干燥。由此,得到了厚度为20μm的粘接层。然后,通过将基底膜与粘接层粘贴在一起而得到了层叠体。通过将层叠体在40℃的环境下老化,从而得到了试验例3-11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12]

在试验例3-11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1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1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12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13]

在试验例3-11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5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1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13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14]

在试验例3-11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3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1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14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15]

在试验例3-1中,将基底膜变更为厚度为15μm、由醚系聚氨酯树脂形成的pu膜(大倉工業(株)制造、シルクロンhvl85)(シルクロン为注册商标),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15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16]

在试验例3-11中,将基底膜变更为厚度为15μm、由醚系聚氨酯树脂形成的pu膜(大倉工業(株)制造、シルクロンhvl85),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1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16的检査用贴片。

[试验例3-17]

在试验例3-1中,将基底膜变更为厚度为5μm的pu膜(中島工業(株)制造、薄膜氨基甲酸酯膜),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17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18]

在试验例3-17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1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17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18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19]

在试验例3-17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5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17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19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20]

在试验例3-17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3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17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20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21]

在试验例3-11中,将基底膜变更为厚度为5μm的pu膜(中島工業(株)制造、薄膜氨基甲酸酯膜),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1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21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22]

在试验例3-21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1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2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22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23]

在试验例3-21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5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2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23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24]

在试验例3-21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3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2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24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25]

准备了水转印式的纹身贴片(スリーエムジャパン(株)制造、a-one转印贴片型号:52103)。然后,替代基底膜的是,将同封的粘接层粘贴在作为图像接收层的pva层上,从而得到了试验例3-25的检查用贴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pva层涂布在防粘纸上,因此在将pva层与粘接层粘贴在一起后,使用被水浸湿的纸巾将防粘纸润湿,从而将pva层转印在粘接层上。由此,将pva层从防粘纸上剥离。然后,通过将包括pva层和粘接层的层叠体放置在40℃的环境下2小时,使pva层的表面充分干燥之后,进行了试验例3-25的检查用贴片的评价。另外,在贴附试验例3-25的检查用贴片时,将防粘纸和pva层的层叠体贴附在层叠于分离膜上的粘接层上,接着,将粘接层的分离膜剥落。之后,将粘接层贴附在对象物上,接着,通过将防粘纸润湿,从而将防粘纸从pva层上剥落。在这种状态下,评价了试验例3-25的检查用贴片的贴合适应性。

[试验例3-26]

准备了具有防粘层、厚度为75μm的pet膜(東レ(株)制造、セラピールbx-9)作为分离膜。然后,涂布含有酯系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三井化学(株)制造、タケラックws-5984)(タケラック为注册商标)后,使其干燥。接着,通过将干燥后的层在常温下老化2天,得到了厚度为15μm的基底膜。通过与试验例3-6同样的方法在基底膜上形成粘接层,从而得到了试验例3-26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27]

在试验例3-26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1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26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27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28]

在试验例3-26中,将基底膜的厚度变更为5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26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28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29]

在试验例3-28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1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28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29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30]

在试验例3-26中,将含有酯系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变更为含有醚系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三井化学(株)制造、タケラックws-6021),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26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30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31]

在试验例3-30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1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30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31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32]

在试验例3-30中,将基底膜的厚度变更为5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30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32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33]

在试验例3-30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1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30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33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34]

在试验例3-26中,将含有酯系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变更为含有碳酸酯系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三井化学(株)制造、タケラックws-6110),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26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34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35]

在试验例3-34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1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34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35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36]

在试验例3-34中,将基底膜的厚度变更为5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34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34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3-37]

在试验例3-36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1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3-36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3-37的检查用贴片。

[评价方法]

[拉伸断裂伸长率]

根据jisk7127的“塑料-拉伸特定的试验方法-第3部:薄膜及薄片的试验条件”的方法,测定了拉伸断裂伸长率。在测定拉伸断裂伸长率时,将检查用贴片脱模成哑铃状(试验片类型5),使用拉伸试验机进行拉伸断裂测定。将拉伸速度设为300mm/分钟,将标线间距离l0设为25mm。测定断裂时的伸长量,从而算出断裂点伸长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拉伸断裂测定时,对仅由基底膜和粘接层构成的层叠体实施拉伸断裂测定。

[100%定伸应力]

在拉伸断裂测定中,通过将检查用贴片的伸长率为100%时的拉伸力除以检查用贴片的截面积的初始值,从而算出了标线间距离l0达到100%伸长率时的应力。

[贴合适应性]

使用乳腺癌触诊训练用模型((株)タナック制造),评价了检查用贴片的贴合适应性。将检查用贴片贴附在模型的乳房上,评价了以下3个项目。

(项目1)检查用贴片的褶皱

(项目2)检查用贴片的隆起

(项目3)反复进行检查用贴片的贴附和剥离(可重复使用性)

在项目1中,在将检查用贴片贴附到乳房上时,根据以下3个等级评价了检查用贴片上是否产生褶皱。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3个等级中,评价为“○”或“△”的检查用贴片为具有贴合适应性的检查用贴片。

○:不产生褶皱

△:产生细微的褶皱,但不影响检查

×:产生会影响检查的大的褶皱

在项目2中,在将检查用贴片贴附到乳房上时,根据以下3个等级评价了检查用贴片的一部分是否从乳房隆起。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3个等级中,评价为“○”或“△”的检查用贴片为具有贴合适应性的检查用贴片。

○:不产生隆起

△:因乳头部的凹凸而产生隆起,但不影响检查

×:检查用贴片从乳房大幅隆起,因而影响检查

在项目3中,进行以下操作:将检查用贴片贴附到乳房上之后,将检查用贴片暂时从乳房上剥落,并再次将检查用贴片贴附到乳房上,评价了以下3个等级。

○:可以将检查用贴片贴附后剥落,并再次贴附

△:检查用贴片剥落时,检查用贴片发生变形,但可以再次贴附使用

×:检查用贴片剥落时,检查用贴片破损,或者检查用贴片无法再次贴附

[透湿度]

根据基于jisz0208的“防湿包装材料的透湿度试验方法(杯式法)”的方法,测定了检查用贴片的透湿度。在测定透湿度时,称量了氯化钙(无水)作为吸湿剂。接着,利用电子天平测定了含有吸湿剂的透湿杯的初始重量。然后,将检查用贴片放置在40℃且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下2小时后,测定透湿杯的重量。之后,算出透湿杯的重量中的增加部分作为水蒸气的透过量。

[出汗研究]

从检查用贴片上切下5cm见方的试验片。然后,将试验片贴附在3位健康受检者的手臂上,并让各位受检者在40℃且相对湿度20%的试验室内以安静的状态停留5分钟。然后,将试验片从各位受检者上剥落,确认在受检者的手臂中剥落试验片后的部分中是否产生出汗。

○:所有受检者均未发现出汗

×:1人以上的受检者发现出汗

[评价结果]

参照图12和图13,对各评价的结果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可以确认:通过使用聚氨酯树脂制的基底膜,可以抑制检查用贴片上产生褶皱,另外检查用贴片的可重复使用性提高。需要说明的是,在基底膜的厚度为30μm的情况下,虽然对检查没有影响,但是在检查用贴片上产生褶皱,因此聚氨酯树脂制的基底膜的厚度优选为30μm以下。另外,在基底膜的厚度为5μm的情况下,虽然对检查没有影响,但是在可重复使用性的试验中发现检查用贴片的变形,因此基底膜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

另外,可以确认:通过使用贴合适应性高的基底膜,可以满足检查用贴片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420%以上、并且100%定伸应力为10mpa以下。由此,可以提高检查用贴片的贴合适应性。然后,可以确认:通过使用透湿度高的基底膜,可以使检查用贴片的透湿度成为783g/m2·天以上,从而可以抑制出汗。

相反地,可以确认:pet树脂制的基底膜的贴合适应性低。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因为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的基底膜中拉伸伸长率较低,在将检查用贴片贴附到检查对象上时,基底膜无法伸长而导致的。另外,在eva树脂制的基底膜中,通过将厚度减小到5μm,可以提高基底膜的贴合适应性。但是,eva树脂制的基底膜的透湿度较低,因此有可能在贴附了检查用贴片的部分中产生对检查产生影响的程度的出汗。另外,可以确认:根据pva树脂制的基底膜,基底膜会产生破损,因此检查用贴片的可重复使用性较低。另一方面,即使在使用pva树脂制的基底膜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褶皱和隆起,因此在提高贴合适应性方面,拉伸断裂伸长率只要为130%以上即可。

可以确认:作为用于形成粘接层的粘接剂,与丙烯酸系粘接剂相比,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的透湿度高。另外,可以确认:通过使用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形成粘接层,可以使检查用贴片的透湿度成为750g/m2·天以上,由此,可以抑制出汗。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减小粘接层的厚度,可以提高检查用贴片的透湿度,从而可以抑制出汗,然而,会因乳头部的凹凸而在检查用贴片上产生隆起。另外,即使是在使用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形成粘接层的情况下,当粘接层的厚度为30μm时,由于透湿度较低,因而也难以抑制受检者的出汗。另外,当粘接层的厚度过厚时,粘接层的粘接力过强,因而在剥落检查用贴片时,会对受检者产生负担,或者通过与基底膜的组合,检查用贴片会产生破损。从这一方面来看,粘接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25μm以下。

如图13所示,可以确认:根据构成聚氨酯树脂的多元醇的不同,拉伸断裂伸长率不同,由此,贴合适应性的试验结果不同。可以确认:与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制的基底膜相比,酯系聚氨酯树脂制、或者醚系聚氨酯树脂制的基底膜的拉伸断裂伸长率较高,因此不易产生褶皱。另外,可以确认:与酯系聚氨酯树脂制、或者醚系聚氨酯树脂制的基底膜相比,即使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制的基底膜的厚度小,在可重复使用性试验中也不易产生变形。另外,可以确认:与酯系聚氨酯树脂制、或者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制的基底膜相比,醚系聚氨酯树脂制的基底膜的透湿度较高,因此即使基底膜的厚度较大,也可以抑制受检者的出汗。

如上所述,可以确认:通过使用贴合适应性高的聚氨酯树脂制的基底膜,可以满足检查用贴片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310%以上、并且100%定伸应力为10mpa以下。由此,可以确认:可以提高检查用贴片的贴合适应性。然后,可以确认:通过使用透湿度高的聚氨酯树脂制的基底膜,可以使检查用贴片的透湿度成为752g/m2·天以上,从而可以抑制出汗。

综上所述,根据检查用贴片的第3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以下列举的优点。

(3-1)检查用贴片10具有适合于贴附到乳房b上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和100%定伸应力。因此,根据检查用贴片10,容易贴附到乳房b上。另外,通过使检查用贴片10的透湿度满足上述范围,在将检查用贴片10贴附到乳房b上的情况下,可以抑制乳房b的出汗。

(3-2)通过使用醚系聚氨酯树脂、酯系聚氨酯树脂或者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形成基底膜11,可以得到贴合适应性高且透湿度高的基底膜11。

[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3实施方式可以实施以下变形。

[基底膜]

·只要检查用贴片10所包括的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的层叠体满足上述条件3-1至条件3-3,则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合成树脂也可以是除聚氨酯树脂以外的树脂。

[粘接层]

·只要检查用贴片10所包括的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的层叠体满足上述条件3-1至条件3-3,则用于形成粘接层15的粘接剂也可以是除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以外的粘接剂。

[分离膜]

·也可以省略分离膜13。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检查用贴片10具备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3-1)的优点。

[保护膜]

·也可以省略保护膜14。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检查用贴片10具备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3-1)的优点。

[检查用贴片]

·在检查用贴片10中,至少在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的层叠体中的除了坐标网格12以外的部分中,总光线透射率只要为50%以上即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从基底膜11上剥落分离膜13,并且从粘接层15上剥落保护膜14,从而可以观察到基底膜11所具有的坐标网格12。

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查用贴片10中,在分离膜13、基底膜11以及粘接层15的层叠体中的除了坐标网格12以外的部分中,总光线透射率可以为50%以上。由此,在将检查用贴片10贴附到检查对象上时,无论是将分离膜13从基底膜11上剥落的状态,还是不剥落的状态,都可以观察到基底膜11所具有的坐标网格12。

[第4实施方式]

参照图2和图14至图17,对检查用贴片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4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共同的构成,通过赋予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符号,从而省略该构成的详细说明。以下依次对检查用贴片、检查用贴片的制造方法以及试验例进行说明。

[检查用贴片]

参照图2,对检查用贴片进行说明。

与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同样地,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是用于利用微波的图像诊断的一个例子的乳房摄影术的贴片。在乳房摄影术中,检查用贴片是贴附在作为检查对象的乳房上的贴片。

检查用贴片10具有与先前参照图2所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中的第2例相同的结构。具备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基底膜11具有用于引导检查对象中的扫描位置的坐标网格12。坐标网格12是扫描指标中的一个例子。粘接层15层叠在基底膜11上。基底膜11包括作为与粘接层15接触的面的背面11r、以及作为与背面11r相反一侧的面的表面11f。表面11f是检查对象在检查时的探针扫描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中,满足以下2个条件。

(条件4-1)jisb0601:2013中所规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1μm以上。

(条件4-2)作为jisk7125:1999中所规定的动摩擦系数,表面11f与金属制的表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3以下。

由于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1μm以上,并且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与金属制的表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3以下,因此当使用探针来扫描基底膜11的表面11f时,容易使探针相对于表面11f滑动。由此,能够平滑地相对于基底膜11的表面11f进行探针的扫描。

检查用贴片10还具备分离膜13。分离膜13具有由聚丙烯树脂或聚乙烯树脂形成的被涂布面。基底膜11的表面11f是与被涂布面接触的面,具有追随着被涂布面的形状。

在分离膜13的被涂布面中,优选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4-3)在被涂布面中,jisb0601:2013中所规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以上。

在通过将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涂布液涂布在分离膜13的被涂布面上,从而形成基底膜11的情况下,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倾向于小于分离膜13的被涂布面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另外,分离膜13的被涂布面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越大,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倾向于变大。

如上所述,分离膜13的被涂布面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以上。因此,在通过将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涂布液涂布在被涂布面上,从而形成基底膜11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使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1μm以上的可靠性。由此,可以得到包括基底膜11检查用贴片10,其中该基底膜11具有可以提高探针扫描的平滑性的表面11f。

另外,分离膜13相对于基底膜11的剥离强度优选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4-4)jisz0237:2009中所规定的剥离强度为0.3n/25mm以下。

通过使剥离强度为0.3n/25mm以下,能够抑制分离膜13难以从基底膜11上剥落。由此,可以提高检查用贴片10的可操作性。需要说明的是,2层的界面中至少一个面处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越大,2层之间的剥离强度倾向于变大。另外,2层的界面中至少一个面处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越大,2层之间的密合性倾向于变高。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1μm以上,并且使分离膜13相对于基底膜11的剥离强度为0.3n/25mm以下,可以同时提高探针扫描的平滑性和检查用贴片10的可操作性。

在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中,优选进一步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4-5)jisb0601:2013中所规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小于5μm。

通过使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小于5μm,可以提高使分离膜13相对于基底膜11的剥离强度为0.3n/25mm以下的可靠性。

在分离膜13的被涂布面中,优选进一步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4-6)jisb0601:2013中所规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小于7μm。

分离膜13的被涂布面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小于7μm,因此在通过将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涂布液涂布在被涂布面上从而形成基底膜11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使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小于5μm的可靠性。由此,可以抑制分离膜13难以从基底膜11上剥落。

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合成树脂例如可以为聚氨酯树脂。聚氨酯树脂可以包括选自由醚系聚氨酯树脂、酯系聚氨树脂以及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由此,可以得到贴合适应性高且透湿度高的基底膜11。

醚系聚氨酯树脂是指使用含有醚键(-o-)的醚系多元醇所生成的聚氨酯树脂。酯系聚氨酯树脂是指使用含有酯键(-coo-)的酯系多元醇所生成的聚氨酯树脂。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是指使用含有碳酸酯键(-oc(=o)o-)的多元醇所生成的聚氨酯树脂。基底膜11的厚度例如可以为5μm以上30μm以下。

基底膜11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在基底膜11中,jisk7361-1中所规定的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

粘接层15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粘接层15的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

用于形成粘接层15的粘接剂例如可以为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通过使用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形成粘接层15,可以得到具有高透湿度的粘接层15。粘接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为5μm以上25μm以下。

在检查用贴片10的除了坐标网格12以外的部分中,jisk7361-1中所规定的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

分离膜13和保护膜14优选是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制成的膜。

[检查用贴片的制造方法]

参照图14至图16,对检查用贴片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在制造检查用贴片10时,首先,准备分离膜13。如上所述,优选准备作为涂布液的涂布对象的被涂布面13r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以上且小于7μm的分离膜13。

在使用检查用贴片10时,将分离膜13从基底膜11上剥落。因此,形成基底膜11的材料和形成分离膜13、特别是被涂布面13r的材料是可以相互剥离的材料。例如,形成基底膜11的材料是聚氨酯树脂,形成涂布面13r的材料优选为聚丙烯树脂或聚乙烯树脂。

但是,在将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涂布液涂布在基底膜11的被涂布面13r上的情况下,优选被涂布面13r对于涂布液的润湿性高。由此,在整个被涂布面13r中,能够抑制基底膜11的厚度产生偏差。从这个方面来看,如上所述,由于被涂布面13r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以上,因此也可以提高被涂布面13r对于涂布液的润湿性。

如图15所示,将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涂布液涂布在被涂布面13r上。然后,通过使涂布液干燥,从而形成基底膜11。此时,由于被涂布面13r对于涂布液具有充分的润湿性,使得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涂布液在追随着被涂布面13r的凹凸的状态下被干燥。由此,基底膜11的表面11f成为具有追随着被涂布面13r的凹凸的凹凸的面。

如图16所示,在基底膜11的背面11r打印坐标网格12和标记16。需要说明的是,在用于打印坐标网格12和标记16的颜料中,优选使用满足根据“关于确保医药品、医疗器械等的品质、有效性及安全性等的法律(药事法)”中所规定的化妆品标准的颜料。另外,颜料的溶剂或分散介质优选不含有甲苯。

接着,通过将形成在保护膜14上的粘接层15与基底膜11粘贴在一起,从而可以得到先前参照图2所说明的检查用贴片10。需要说明的是,在用于形成粘接层15的粘接剂中,优选使用满足iso10993中所规定的生物适应性的粘接剂。

[试验例]

参照图17,对检查用贴片的试验例进行说明。

[试验例4-1]

准备了双轴延伸聚丙烯(opp)膜(フタムラ化学(株)制造、fos)作为分离膜。然后,涂布含有醚系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三井化学(株)制造、タケラックws-6021)(タケラック为注册商标)后,并使水性聚氨酯干燥。接着,通过将干燥后的层在常温下老化2天,得到了厚度为15μm的基底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4-1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4-2]

准备了在一对面中一个面为哑光面的双轴拉伸聚丙烯(opp)膜(フタムラ化学(株)制造、for-mp)。然后,通过对与哑光面相反一侧的非哑光面实施喷砂处理,从而在非哑光面的表面上形成微小的凹凸。接着,通过与试验例4-1同样的方法在非哑光面上形成了基底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4-2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4-3]

准备了聚丙烯(pp)层叠防粘纸(リンテック(株)制造、ev130tpsg)作为分离膜。然后,通过与试验例4-1同样的方法在分离膜的1个面上形成了基底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4-3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4-4]

准备了聚丙烯(pp)层叠防粘纸(リンテック(株)制造、ev130tpd)作为分离膜。然后,通过与试验例4-1同样的方法在分离膜的1个面上形成了基底膜。由此,得到了试验例4-4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4-5]

除了将含有醚系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变更为含有醚系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三井化学(株)、タケラックw-5661)以外,通过与试验例4-4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4-5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4-6]

除了将含有醚系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变更为含有碳酸酯系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三井化学(株)、タケラックw-6110)以外,通过与试验例4-4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4-6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4-7]

除了将分离膜变更为聚丙烯(pp)层叠防粘纸(リンテック(株)、ev130tpdfn-l)以外,通过与试验例4-3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4-7的检查用贴片。

[评价方法]

[算术平均粗糙度ra]

根据jisb0601:2013的“产品的几何特性规范(gps)-表面性状:轮廓曲线方式-用语、定义及表面性状参数”的方法,使用表面粗糙度/轮廓形状综合测定仪((株)東京精密、サーフコム130a)(サーフコム为注册商标)测定了算术平均粗糙度ra。

[动摩擦系数]

根据jisk7125:1999的“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试验方法”的方法,测定了基底膜的表面中的动摩擦系数。在动摩擦系数的测定中,使用了摩擦系数测定仪((株)東洋精機製作所、tr-2)。

在测定动摩擦系数时,将铝板配置在平滑的玻璃板上,将基底膜贴附在铝板上,使得与各个基底膜的背面接触。然后,准备了具有200g负荷的铝板作为砝码。接着,在使基底膜的表面与砝码接触的状态下,以100mm/分钟的速度滑动砝码从而测定摩擦力的大小,算出仅使砝码滑动40mm时的动摩擦系数。

[剥离强度]

根据jisz0237:2009的“粘接胶带/粘接薄片试验方法”的方法,测定了分离膜相对于基底膜的剥离强度。在剥离强度的测定中,使用了台式精密万能试验机((株)島津製作所、ags-x5kn)。测定剥离强度时,从各个检查用贴片上切下宽度为25mm的试验片。然后,将分离膜固定在台式精密万能试验机上,算出将基底膜相对于分离膜剥离180°时的强度。

[评价结果]

参照图17,对各评价的结果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7中,基底膜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是指基底膜的表面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另一方面,分离膜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是指分离膜的被涂布面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

如图17所示,可以确认:分离膜的被涂布面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越大,基底膜的表面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倾向于越大。另外,可以确认:在试验例4-1的检查用贴片中,基底膜的表面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小于0.1,并且动摩擦系数超过3。另外,可以确认:在试验例4-1的检查用贴片中,在沿着基底膜的表面进行探针扫描的情况下,可以感觉到探针对基底膜表面的卡顿。

相反地,可以确认:在试验例4-2至试验例4-7的检查用贴片中,基底膜的表面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1以上,并且动摩擦系数为3以下。另外,可以确认:在试验例4-2至试验例4-7的检查用贴片中,在沿着基底膜的表面进行探针扫描的情况下,没有感觉到探针对基底膜的表面的卡顿。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确认:在试验例4-7的检查用贴片中,由于动摩擦系数为3.0以下,因此在沿着基底膜的表面进行探针扫描的情况下,没有感觉到探针对基底膜的表面的卡顿。但是,可以确认:在试验例4-7的检查用贴片中,由于剥离强度超过0.3n/25mm,因此将分离膜从基底膜上剥落时需要很大的力,检查用贴片的可操作性降低。

相反地,可以确认:在试验例4-2至试验例4-6的检查用贴片中,由于剥离强度为0.3n/25mm以下,因此将分离膜从基底膜上剥落时不会感觉到困难。

如上所述,在使沿着基底膜的表面进行的探针扫描具有平滑性的方面,基底膜的表面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0.1μm以上,并且动摩擦系数优选为3.0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分离膜的被涂布面相对于基底膜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3μm以上,则可以使基底膜的表面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成为0.2μm以上。

在提高检查用贴片的可操作性的方面,基底膜的表面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小于5.0。此时,分离膜的被涂布面相对于基底膜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小于7.0μm。

综上所述,根据检查用贴片的第4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以下列举的优点。

(4-1)当使用探针来扫描基底膜11的表面11f时,容易使探针相对于表面滑动。由此,能够平滑地进行对于基底膜11的表面11f的探针扫描。

(4-2)由于分离膜13的被涂布面13r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以上,因此可以提高使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成为0.1μm以上的可靠性。

(4-3)通过使剥离强度为0.3n/25mm以下,能够抑制分离膜13难以从基底膜11上剥落。由此,可以提高检查用贴片10的可操作性。

(4-4)通过使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小于5μm,可以提高使分离膜13相对于基底膜11的剥离强度为0.3n/25mm以下的可靠性。

(4-5)由于分离膜13的被涂布面13r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小于7μm,因此可以提高使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小于5μm的可靠性。由此,可以抑制分离膜13难以从基底膜11上剥落。

[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4实施方式可以实施以下变形。

[基底膜]

·只要检查用贴片10所包括的基底膜11满足上述条件4-1和条件4-2,则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合成树脂也可以是除聚氨酯树脂以外的树脂。

·基底膜11不限于通过对分离膜13的被涂布面13r涂布涂布液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对分离膜13的被涂布面13r的挤出层叠法来形成。

·基底膜11的表面11f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也可以为5μm以上。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基底膜11满足上述条件4-1和条件4-2,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4-1)的优点。

[粘接层]

·用于形成粘接层15的粘接剂也可以是除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以外的粘接剂。

[分离膜]

·也可以省略分离膜13。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基底膜11满足条件4-1和条件4-2,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4-1)的优点。

·只要基底膜11满足上述条件4-1和条件4-2,则分离膜13的被涂布面13r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也可以小于0.2μm。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4-1)的优点。

·分离膜13的被涂布面13r上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也可以为7μm以上。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基底膜11满足上述条件4-5,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4-4)的优点。

[保护膜]

·也可以省略保护膜14。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基底膜11满足条件4-1和条件4-2,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4-1)的优点。

[检查用贴片]

·分离膜13相对于基底膜11的剥离强度也可以大于0.3n/25mm。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基底膜11满足上述条件4-1和条件4-2,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4-1)的优点。

·在检查用贴片10中,至少在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的层叠体中的除了坐标网格12以外的部分中,总光线透射率只要为50%以上即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从基底膜11上剥落分离膜13,并且从粘接层12上剥落保护膜14,可以观察到基底膜11所具有的坐标网格12。

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查用贴片10中,在分离膜13、基底膜11以及粘接层15的层叠体中的除了坐标网格12以外的部分中,总光线透射率可以为50%以上。由此,在将检查用贴片10贴附到检查对象上时,无论是将分离膜13从基底膜11上剥落的状态,还是不剥落的状态,都可以观察到基底膜11所具有的坐标网格12。

[第5实施方式]

参照图2和图18,对检查用贴片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5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共同的构成,通过赋予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符号,从而省略该构成的详细说明。以下依次对检查用贴片和试验例进行说明。

[检查用贴片]

参照图2,对检查用贴片进行说明。

与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同样地,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是用于利用微波的图像诊断的一个例子的乳房摄影术的贴片。在乳房摄影术中,检查用贴片是贴附在作为检查对象的乳房上的贴片。

检查用贴片10具有与先前参照图2所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中的第2例相同的结构。基底膜11由聚氨酯树脂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粘接层15由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形成。粘接层15层叠在基底膜11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中,满足以下3个条件。

(条件5-1)在粘接层15中,作为jisz0237:2009中所规定的剥离强度,相对于不锈钢制的试验板的剥离强度为1.5n/25mm以上6.0n/25mm以下。

(条件5-2)在基底膜11中,jisk7127中所规定的断裂强度高于粘接层12的剥离强度。

(条件5-3)在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构成的层叠体中,jisz0208中所规定的透湿度在40℃且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为750g/m2·天以上。

根据检查用贴片10,通过使粘接层15的剥离强度为6.0n/25mm以下,可以抑制粘接层15的一部分残留在乳房上。另外,通过使基底膜11的断裂强度高于粘接层15的剥离强度,基底膜11难以破损。由此,可以减轻受检者和检查实施者的负荷。另一方面,在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构成的层叠体中,jisz0208中所规定的透湿度在40℃且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为750g/m2·天以上,因此能够抑制乳房的出汗。另外,粘接层15的剥离强度为1.5n/25mm以上,因此可以将粘接层12以填充乳房体与乳头部之间的高度差(即填充乳房体与乳头部之间的高低差)的方式贴附到乳房上。由此,可以提高检查的精度。

另外,粘接层15由合成树脂中透过性高的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形成,因此可以抑制贴附有粘接层15的检查对象的出汗。

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聚氨酯树脂包括选自由醚系聚氨酯树脂、酯系聚氨酯树脂以及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基底膜11优选由醚系聚氨酯树脂形成。通过使用醚系聚氨酯树脂形成基底膜11,可以提高基底膜11的透湿性。

基底膜11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下。由此,在将基底膜11贴附到乳房上时,可以抑制因基底膜11过厚而在基底膜11上产生褶皱。另外,基底膜11的厚度优选为8μm以上。由此,在将基底膜11贴附到乳房上时,可以抑制因基底膜11过薄而在基底膜11上产生褶皱。

基底膜11的断裂强度优选为6.3n/25mm以上10.4n/25mm以下。由此,与具有超过10.4n/25mm的断裂强度的基底膜11相比,可以在抑制基底膜11破损的同时,在能够保持更高透湿度的范围内抑制基底膜11的厚度。

基底膜11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在基底膜11中,jisk7361-1中所规定的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

粘接层15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粘接层15的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

在检查用贴片10的除坐标网格12以外的部分中,jisk7361-1中所规定的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

[试验例]

参照图18,对检查用贴片的试验例进行说明。

[试验例5-1]

准备了厚度为75μm的保护膜(東レフィルム加工(株)制造、セラピールbx-9)(セラピール为注册商标)。准备了作为主剂的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トーヨーケム(株)制造、サイアバインsp-205)(サイアバイン为注册商标)和固化剂(トーヨーケム(株)制造、t-501b)。然后,在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中添加固化剂,使得固化剂所含有的异氰酸酯基的摩尔数相对于主剂所含有的羟基的摩尔数之比(异氰酸酯基的摩尔数/羟基的摩尔数)(以下也称为主剂与固化剂的摩尔比)为0.13,将它们搅拌从而制备涂布液。接着,利用凹版涂布将涂布液涂布在保护膜上,并使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干燥。由此,得到了厚度为10μm的粘接层。接着,准备了厚度为8μm的氨基甲酸酯膜(大倉工業(株)制造、シルクロンhvl85sw)(シルクロン为注册商标)作为基底膜。然后,将基底膜与粘接层粘贴在一起后,在50℃下静置3天。由此,得到了试验例5-1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5-2]

在试验例5-1中,将主剂与固化剂的摩尔比变更为0.19,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5-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5-2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5-3]

在试验例5-1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2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5-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5-3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5-4]

在试验例5-2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20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5-2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5-4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5-5]

准备了聚丙烯(pp)层叠防粘纸(リンテック(株)制造、ev130tpd)作为分离膜。然后,涂布含有醚系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三井化学(株)制造、タケラックws-6021)(タケラック为注册商标)后,使水性聚氨酯干燥。接着,通过将干燥后的层在常温下老化2天,得到了厚度为10μm的基底膜。将粘接层贴附在基底膜上,从而得到了试验例5-5的检查用贴片,其中粘接层是通过除了将厚度变更为15μm以外、其他与试验例5-1同样的方法制作的。

[试验例5-6]

在试验例5-5中,将基底膜的厚度变更为15μm,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5-5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5-6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5-7]

在试验例5-6中,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20μm、并且将主剂与固化剂的摩尔比变更为0.03,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5-6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5-7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5-8]

在试验例5-1中,将主剂变更为丙烯酸系粘接剂(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制造、コーポニール8065)(コーポニール为注册商标),并且将固化剂变更为固化剂(東ソー(株)制造、コロネートl-55e)(コロネート为注册商标)。然后,将主剂与固化剂的摩尔比变更为0.15,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5-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5-8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5-9]

在试验例5-1中,将主剂与固化剂的摩尔比变更为0.25,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5-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5-9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5-10]

除了准备厚度为30μm的pu膜(日本マタイ(株)制造、エスマーurs)(エスマー为注册商标)作为基底膜以外,通过与试验例5-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5-10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5-11]

除了准备作为主剂的丙烯酸系粘接剂(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制造、コーポニールn-4181)和固化剂(東ソー(株)制造、コロネートl-55e),并且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20μm以外,通过与试验例5-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5-11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5-12]

在试验例5-7中,将主剂与固化剂的摩尔比变更为0.01,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5-7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5-12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5-13]

准备了水转印式的纹身贴片(スリーエムジャパン(株)制造、转印贴片型号:51112)。由厚度为5μm的pva层、以及厚度为110μm且支持pva层的分离层构成透明胶膜,通过将分离层从透明胶膜上剥离,从而将pva层用作基底膜。然后,将通过与试验例5-1同样的方法得到的粘接层贴附在pva层上,得到了试验例5-13的检查用贴片。

[评价方法]

[断裂强度]

根据jisk7127的“塑料-拉伸特性的试验方法-第3部:薄膜及薄片的试验条件”的方法,测定了断裂强度。在测定断裂强度时,将各个试验用贴片脱模成为狭窄平行部的宽度为6mm的哑铃状(试验片类型1b)。然后,使用拉伸试验机进行拉伸断裂测定。将拉伸速度设为300mm/分钟,将标线间距离l0设为25mm,测定断裂时的拉伸负荷。通过将所测定的拉伸负荷乘以25/6,从而算出粘接层的宽度为25mm时的断裂强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拉伸断裂测定时,对仅由基底膜和粘接层构成的层叠体实施拉伸断裂测定。

[剥离强度]

根据jisz0237:2009的“粘接胶带/粘接薄片试验方法”的方法,测定了检查用贴片的剥离强度。使用各个检查用贴片制作宽度为25mm的样品。然后,将保护膜从粘接层上剥离后,将粘接层贴附在不锈钢试验板上。接着,通过将样品在重量为2kg的辊上往返2次,对样品施加负荷,然后将样品静置30分钟以上。然后,使用拉伸试验机,测定了剥离速度为300mm/分钟、且样品相对于不锈钢试验板撕下180°时的剥离强度。

[透湿度]

根据jisz0208的“防湿包装材料的透湿度试验方法(杯式法)”的方法,测定了检查用贴片的透湿度。在测定透湿度时,称取了氯化钙(无水)作为吸湿剂。接着,利用电子天平测定了含有吸湿剂的透湿杯的初始重量。然后,将检查用贴片放置在40℃且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下2小时后,测定透湿杯的重量。之后,算出透湿杯的重量中的增加部分作为水蒸气的透过量。

[贴合适应性]

使用乳腺癌触诊训练用模型((株)タナック制造),评价了检查用贴片的贴合适应性。将检查用贴片贴附在模型的乳房上,评价了以下3个项目。

(项目1)检查用贴片的褶皱

(项目2)检查用贴片的隆起

(项目3)检查用贴片的破损难易度

在项目1中,在将检查用贴片贴附到乳房上时,根据以下2个等级评价了检查用贴片上是否产生褶皱。

○:不产生褶皱,或者产生细微的褶皱,但不影响检查

×:产生会影响检查的大的褶皱

在项目2中,在将检查用贴片贴附到乳房上时,根据以下2个等级评价了检查用贴片的一部分是否从乳头部隆起。

○:不产生隆起,或者因乳头部的凹凸而产生隆起,但不影响检查

×:检查用贴片从乳头部大幅隆起,因而影响检查

在项目3中,进行以下操作:将检查用贴片贴附到乳房上之后,将检查用贴片暂时从乳房上剥落,再次将检查用贴片贴附到乳房上,评价了以下3个等级。

◎:即使将检查用贴片从乳房上迅速剥落,基底膜也不会破损

○:当将检查用贴片从乳房上慢慢剥落时,基底膜不会破损

×:即使将检查用贴片从乳房上慢慢剥落,基底膜也会破损

[胶残留]

在作为支持体的厚度为12μm的pet膜上形成用于各个检查用贴片的粘接层。然后,将粘接层贴附在人体上,并在这种状态下经过30分钟以上,然后使用拉伸试验机将粘接层相对于人体撕下180°。此时,将剥离速度设为300mm/分钟。根据以下2个等级评价了将粘接层从人体上撕下时是否有胶残留,即粘接层的一部分是否残留在人体上。

○:完全没有粘接层残留

×:粘接层的一部分没有剥落而是残留在人体上

[出汗程度]

将各个检查用贴片贴附在人体上,并在这种状态下经过30分钟以上,然后确认各个检查用贴片贴附的位置处是否出汗。此时,根据以下3个等级评价了出汗程度。

◎:完全没有出汗

○:会出汗,但不影响利用微波的检查

×:会出汗,且利用微波的检查的结果中产生噪音

[评价结果]

参照图18,对各评价的结果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可以确认:根据透湿性高的聚氨酯树脂制的粘接层,可以较高地保持基底膜和粘接层构成的层叠体中的透湿度。具体而言,可以确认:在具有聚氨酯树脂制的粘接层的层叠体中,层叠体的透湿度可以保持为750g/m2·天以上。另外,可以确认:如果层叠体的透湿度为750g/m2·天以上,则不会产生对利用微波的检查有影响的出汗。然后,如果层叠体的透湿度为850g/m2·天以上,则完全不会出汗。

如试验例5-9、5-10所示,可以确认:即使在使用聚氨酯树脂制的粘接层的情况下,如果粘接层的剥离强度为1.2n/25mm以下,则由于对于高度差部分的粘接性低,因而因乳头部与乳房体之间的高度差异而产生隆起。另一方面,如试验例5-4所示,可以确认:如果粘接层的剥离强度为1.6n/25mm以上,则可以可靠地抑制层叠体的隆起。从这样的结果来看,优选的是,粘接层的剥离强度为1.5n/25mm以上,从而抑制因乳头部与乳房体之间的高度差异而产生的隆起。

但是,如试验例5-12所示,可以确认:在粘接层的剥离强度为7.2n/25mm的情况下,由于对人体的粘接性过高,因此在将粘接层从人体上剥落时,会产生胶残留。相反地,如试验例5-11所示,如果粘接层的剥离强度为5.4n/25mm以下,则不会产生胶残留,因此在抑制胶残留方面,粘接层的剥离强度优选为6.0n/25mm以下。

如上所述,在抑制由基底膜和粘接层构成的层叠体的隆起、并且抑制粘接层的胶残留方面,粘接层的剥离强度优选为1.5n/25mm以上6.0n/25mm以下。

另外,可以确认:基底膜的厚度与基底膜的断裂强度呈正相关。然后,如试验例5-5至试验例5-7所示,在抑制剥落基底膜时所产生的基底膜的破损方面,可以说优选的是,断裂强度大于剥离强度,并且断裂强度与剥离强度的差要更大一些。然而,如试验例5-10所示,当基底膜过厚而导致基底膜本身的刚性过高时,在贴附基底膜时,容易在基底膜上产生褶皱。另外,当基底膜的刚性过高时,即使在解除了对基底膜的力之后,也容易保持在剥落基底膜时的形状变化作为基底膜的变形。从这个方面来看,基底膜的厚度优选小于30μm,另外更优选为20μm以下。

相反地,如试验例5-13所示,即使在基底膜的厚度过薄的情况下,在贴附基底膜时,也容易在基底膜上产生褶皱。因此,基底膜的厚度优选大于5μm,另外更优选为8μm以上。

另外,如试验例5-1至试验例5-8所示,如果基底膜的断裂强度在6.3n/25mm以上10.4n/25mm以下的范围内,则可以抑制基底膜的破损,并且在保持基底膜的高透湿度的范围内抑制基底膜的厚度。

综上所述,根据检查用贴片的第5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以下列举的优点。

(5-1)通过使粘接层15的剥离强度为6.0n/25mm以下,可以抑制粘接层15的一部分残留在乳房b上。另外,由于基底膜11的断裂强度高于粘接层15的剥离强度,因此基底膜11难以破损。由此,可以减轻受检者和检查实施者的负荷。

(5-2)在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构成的层叠体中,透湿度为750g/m2·天以上,因此能够抑制乳房b的出汗。另外,粘接层15的剥离强度为1.5n/25mm以上,因此可以将粘接层15以填充乳房b所具有的高度差异(即填充乳房b所具有的高低差)的方式贴附到乳房b上。由此,可以提高检查的精度。

(5-3)粘接层15由合成树脂中透湿性高的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形成,因此可以抑制乳房b的出汗。

(5-4)通过使基底膜11的厚度为20μm以下,在将基底膜11贴附到乳房b上时,可以抑制因基底膜11的厚度过厚而在基底膜11上产生褶皱。

(5-5)通过使基底膜11的厚度为8μm以上,在将基底膜11贴附到乳房b上时,可以抑制因基底膜11的厚度过薄而在基底膜11上产生褶皱。

(5-6)通过使用醚系聚氨酯树脂形成基底膜11,可以提高基底膜11的透湿性。

(5-7)通过使基底膜11的断裂强度为6.3n/25mm以上10.4n/25mm以下,与具有超过10.4n/25mm的断裂强度的基底膜11相比,可以在抑制基底膜11破损的同时,在保持更高透湿度的范围内抑制基底膜11的厚度。

[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5实施方式可以实施以下变形。

[基底膜]

·基底膜11也可以由除醚系聚氨酯树脂以外的聚氨酯树脂形成。例如,基底膜11可以由酯系聚氨酯树脂或者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形成。

·只要检查用贴片10所包括的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的层叠体满足上述条件5-1至条件5-3,则用于形成基底膜11的合成树脂也可以是除聚氨酯树脂以外的树脂。

·基底膜11的厚度可以大于20μm,也可以小于8μm。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检查用贴片10满足条件5-1至条件5-3,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5-1)和(5-2)的优点。

·基底膜11的断裂强度可以小于6.3n/25mm,也可以超过10.4n/25mm。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检查用贴片10满足条件5-1至条件5-3,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5-1)和(5-2)的优点。

[粘接层]

·用于形成粘接层15的粘接剂也可以是除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以外的粘接剂。例如,根据试验例5-8,用于形成粘接层15的粘接剂也可以是丙烯酸系粘接剂。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满足上述条件5-1至条件5-3,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5-1)和(5-2)的优点。

[分离膜]

·也可以省略分离膜13。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检查用贴片10具备满足上述条件5-1至条件5-3的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5-1)和(5-2)的优点。

[保护膜]

·也可以省略保护膜14。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检查用贴片10具备满足上述条件5-1至条件5-3的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5-1)和(5-2)的优点。

[检查用贴片]

·在检查用贴片10中,至少在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构成的层叠体的除了坐标网格12以外的部分中,总光线透射率只要为50%以上即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从基底膜11上剥落分离膜13,并且从粘接层15上剥落保护膜14,可以观察到基底膜11所具有的坐标网格12。

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查用贴片10中,在分离膜13、基底膜11以及粘接层15构成的层叠体的除了坐标网格12以外的部分中,总光线透射率可以为50%以上。由此,在将检查用贴片10贴附到检查对象上时,无论是将分离膜13从基底膜11上剥落的状态,还是不剥落的状态,都可以观察到基底膜11所具有的坐标网格12。

补充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掌握的技术思想。

[附记5-1]

一种检查用贴片的制造方法,

其是制造具备基底膜和层叠在所述基底膜上的粘接层的检查用贴片的方法,

包括形成所述粘接层的工序,

形成所述粘接层的工序包括:将主剂和固化剂混合,其中所述主剂包含由氨基甲酸酯骨架构成并且具有至少2个末端的主链以及该主链的各个末端的羟基;所述固化剂包含由氨基甲酸酯骨架构成并且具有至少2个末端的主链以及该主链的各个末端的异氰酸酯基,使得所述异氰酸酯基的摩尔数相对于所述羟基的摩尔数之比为0.02以上0.2以下。

(5-8)根据上述构成,将粘接层的剥离强度增大到可以跟随着检查对象的高度差异以填充检查对象的高度差异(即,填充检查对象所具有的高低差)的程度,并且减小到在将粘接层从检查对象上剥落时粘接层的一部分不会残留在检查对象上的程度。

[第6实施方式]

参照图2和图19,对检查用贴片的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6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共同的构成,通过赋予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符号,从而省略该构成的详细说明。以下依次对检查用贴片和试验例进行说明。

[检查用贴片]

参照图2,对检查用贴片进行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同样地,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是用于利用微波的图像诊断的一个例子的乳房摄影术的贴片。在乳房摄影术中,检查用贴片是贴附在作为检查对象的乳房上的贴片。

检查用贴片10具有与先前参照图2所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的第2例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贴片10中,基底膜11和粘接层12构成的层叠体满足以下2个条件。

(条件6-1)拉伸断裂伸长率为130%以上

(条件6-2)100%定伸应力为10mpa以下

另外,在检查用贴片10中,基底膜11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6-3)在基底膜11的与形成有粘接层15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对于不锈钢制板的剥离强度为3.5n/25mm以下

根据检查用贴片10,层叠体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130%以上,并且100%定伸应力为10mpa以下,因此可以通过小的力将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构成的层叠体大幅拉伸。而且,由于基底膜11的剥离强度为3.5n/25mm以下,因此可以如上述那样较高地保持层叠体的柔软性,并且在层叠体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接触的情况下,通过使力作用在远离接触部分的方向上,从而可以解除在层叠体内的接触。由此,通过层叠体所具有的柔软性,容易贴附与乳房相一致的层叠体,并且也容易解除层叠体内的接触,从而能够提高检查用贴片10的可操作性。

根据jisk7127:1999(iso527-3:1995)的“塑料-拉伸特性的试验方法-第3部:薄膜及薄片的试验条件”以及jisk7161-1:2014(iso527-1:2012)的“塑料-拉伸特性的计算方法-第1部:通则”,算出拉伸断裂伸长率。在作为测定对象物的试验片没有屈服点的情况下,算出jisk7161-1:2014的3.7.2中所定义的“拉伸断裂应变”作为拉伸断裂伸长率。另一方面,在试验片具有屈服点的情况下,算出该标准的3.8.1中所定义的“拉伸断裂标称应变”作为拉伸断裂伸长率。需要说明的是,拉伸断裂应变是根据该标准的10“计算及试验结果的表现”中所记载的下式(1)算出的。另外,拉伸断裂标称应变是根据该标准的10“计算及试验结果的表现”中所记载的下式(2)算出的。

ε=δl0/l0···式(1)

εt=εy+δlt/l···式(2)

需要说明的是,在式(1)中,ε为应变(%)、l0为试验片的标线间距离(mm)、δl0为试验片的标线间距离的增加量(mm)。另外,在式(2)中,εt为标称应变(%)、εy为屈服应变(%)、l为初始的夹具间距离(mm)、δlt为从屈服点起的夹具间距离的增加量(mm)。

根据jisk7127:1999(iso527-3:1995)的“塑料-拉伸特性的试验方法-第3部:薄膜及薄片的试验条件”,在jisk7161-1:2014(iso527-1:2012)的“塑料-拉伸特性的计算方法-第1部:通则”的3.6.3中所定义的“x%应变拉伸应力”中,算出100%定伸应力作为应变达到规定值(100%)时的应力。需要说明的是,100%应变拉伸应力是根据该标准的10“计算及试验结果的表现”中所记载的下式(3)算出的。

σ=f/a···式(3)

需要说明的是,在式(3)中,σ为应力(mpa)、f为所测定的力的大小(n)、a为试验片的初始的截面积(mm2)。

根据jisz0237:2009的“粘接胶带/粘接薄片的试验方法”的方法,测定剥离强度。测定剥离强度作为该标准的10.4.1中的“方法1:相对于试验板的180°剥离的粘接力”。

基底膜11是由聚氨酯树脂形成的。聚氨酯树脂优选包括选自由醚系聚氨酯树脂、酯系聚氨酯树脂以及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由此,可以得到具有高的柔软性、且容易贴附到检查对象上的基底膜11。

醚系聚氨酯树脂是指使用含有醚键(-o-)的醚系多元醇所生成的聚氨酯树脂。酯系聚氨酯树脂是指使用含有酯键(-coo-)的酯系多元醇所生成的聚氨酯树脂。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是指使用含有碳酸酯键(-oc(=o)o-)的多元醇所生成的聚氨酯树脂。基底膜11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30μm以下。

聚氨酯树脂可以包含第1聚氨酯树脂和第2聚氨酯树脂。第1聚氨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第2聚氨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使形成基底膜11的聚氨酯树脂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彼此不同的2种聚氨酯树脂,可以使基底膜11兼具柔软性和低粘接性。在形成基底膜11的聚氨酯树脂中,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第1聚氨酯树脂倾向于主要有助于基底膜11的柔软性,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第2聚氨酯树脂倾向于主要有助于基底膜11的低粘接性。

第1聚氨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为40℃,第2聚氨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为90℃。由此,第1聚氨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第2聚氨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差较大,因此容易使基底膜兼具柔软性和低粘接性。

检查用贴片10多用于温度保持在室温即20℃左右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第1聚氨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较小,并且第2聚氨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幅高于环境温度。由此,通过第1聚氨酯树脂可以提高基底膜的柔软性,并且通过第2聚氨酯树脂可以降低基底膜的粘接性。

第2聚氨酯树脂的第2质量(p2)相对于第1聚氨酯树脂的第1质量(p1)之比(p2/p1)优选为1/25以上1/5以下。由此,通过第1质量与第2质量之比,可以在基底膜11中表现出用于实现高柔软性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和100%定伸应力、以及用于实现低粘接性的剥离强度。

粘接层15由合成树脂制的粘接剂形成。粘接层15优选由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形成。在粘接层15由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形成的情况下,粘接层12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25μm以下。

分离膜13和保护膜14优选是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制成的膜。

分离膜13的硬度优选高于基底膜11的硬度。由此,在分离膜13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接触的情况下,可以抑制接触部位相互粘接。

如上所述,由于层叠体满足条件6-1和条件6-2,因此相对于作用在层叠体的力,层叠体被拉伸的量较大。因此,层叠体对乳房b所具有的形状具有高的跟随性,并且在层叠体上不易产生褶皱。而且,由于基底膜11满足条件6-3,因此在拉伸层叠体时,即使基底膜11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接触,或者粘接层12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接触,也可以解除这种接触。这样,由于基底膜11和粘接层12构成的层叠体虽然具有高柔软性但是还具有低粘接性,因此根据具备这样的层叠体的检查用贴片10,能够提高乳房摄影术的检查效率。

[试验例]

参照图19,对试验例进行说明。

[试验例6-1]

准备了具有防粘层、厚度为75μm的pet膜(東レフィルム加工(株)制造、セラピールbx-9)(セラピール为注册标)作为分离膜。然后,将含有醚系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三井化学(株)制造、タケラックws-6021)(タケラック为注册商标)涂布在分离膜上,然后使其干燥。接着,通过将干燥后的层在常温下老化2天,得到了厚度为10μm的基底膜。

接着,准备了具有防粘层、厚度为38μm的pet膜(東レフィルム加工(株)制造、セラピールwz)作为保护膜。在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トーヨーケム(株)制造、sp-205)中添加1%的固化剂(トーヨーケム(株)制造、t-501b),搅拌它们从而制备了涂布液。然后,利用凹版涂布将涂布液涂布在保护膜上,并使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干燥。由此,得到了厚度为20μm的粘接层。然后,通过将基底膜和粘接层粘贴在一起而得到了层叠体。通过将层叠体在40℃的环境下老化,从而得到了试验例6-1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6-2]

准备了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含有醚系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三井化学(株)制造、タケラックws-6021)作为第1聚氨酯树脂。准备了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含有醚系多元醇的水性聚氨酯(三井化学(株)制造、タケラックw-6020)作为第2聚氨酯树脂。然后,将第1聚氨酯树脂和第2聚氨酯树脂混合,使得第2聚氨酯树脂的质量相对于第1聚氨酯树脂的质量之比为1/25。在试验例6-1中,使用将第1聚氨酯树脂和第2聚氨酯树脂混合后的聚氨酯树脂,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6-1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6-2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6-3]

在试验例6-2中,将第2聚氨酯树脂的质量相对于第1聚氨酯树脂的质量之比变更为1/12.5,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6-2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6-3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6-4]

在试验例6-2中,将第2聚氨酯树脂的质量相对于第1聚氨酯树脂的质量之比变更为1/10,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6-2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6-4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6-5]

在试验例6-2中,将第2聚氨酯树脂的质量相对于第1聚氨酯树脂的质量之比变更为1/5,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6-2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6-5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6-6]

在试验例6-2中,将第2聚氨酯树脂的质量相对于第1聚氨酯树脂的质量之比变更为1/2,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6-2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6-6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6-7]

在试验例6-2中,将第1聚氨酯树脂的质量和第2聚氨酯树脂的质量变更为相同,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6-2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6-7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6-8]

在试验例6-2中,将第2聚氨酯树脂的质量相对于第1聚氨酯树脂的质量之比变更为5/1,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6-2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6-8的检查用贴片。

[试验例6-9]

在试验例6-2中,将第2聚氨酯树脂的质量相对于第1聚氨酯树脂的质量变更为10/1,除此以外,通过与试验例6-2同样的方法得到了试验例6-9的检查用贴片。

[评价方法]

[拉伸断裂伸长率]

根据jisk7127:1999(iso527-3:1995)的“塑料-拉伸特性的试验方法-第3部:薄膜及薄片的试验条件”以及jisk7161-1:2014(iso527-1:2012)的“塑料-拉伸特性的计算方法-第1部:通则”的方法,测定了拉伸断裂伸长率。在测定拉伸断裂伸长率时,将检查用贴片脱模成哑铃状(试验片类型5),使用拉伸试验机((株)島津製作所制造、ags-x5kn)测定了拉伸断裂强度。将试验速度设为300mm/分钟,将标线间距离l0设为25mm,将初始夹具间距离l设为80mm。在试验片没有屈服点的情况下,算出拉伸断裂应变作为拉伸断裂伸长率。另一方面,在试验片具有屈服点的情况下,算出拉伸断裂标称应变作为拉伸断裂伸长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测定拉伸断裂伸长率时,对仅由基底膜和粘接层形成的层叠体实施测定。

[100%定伸应力]

与测定拉伸断裂伸长率同样地,根据jisk7127:1999(iso527-3:1995)的“塑料-拉伸特性的试验方法-第3部:薄膜及薄片的试验方法”准备了试验片。然后,根据jisk7161-1:2014(iso527-1:2012)的“塑料-拉伸特性的计算方法-第1部:通则”,算出了100%定伸应力作为应变达到100%时的应力。

[贴合适应性]

使用乳腺癌触诊训练用模型((株)タナック制造),评价了检查用贴片的贴合适应性。将检查用贴片贴附在模型的乳房上,根据以下3个等级评价了检查用贴片上是否产生褶皱。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3个等级中,评价为“○”或“△”的检查用贴片为具有贴合适应性的检查用贴片。

○:不产生褶皱

△:产生细微的褶皱,但不影响检查

×:产生会影响检查的大的褶皱

[剥离强度]

根据jisz0237:2009的“粘接胶带/粘接薄片试验方法”的方法,测定了剥离强度。在剥离强度的测定中,使用了台式精密万能试验机((株)島津製作所、ags-x5kn)和表面精加工ba的sus304板。从检查用贴片制作宽度为25mm的试验片。然后,在基底膜中,将与层叠有粘接层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接触sus板,并使用2kg的橡胶辊将基底膜压接在sus板上。接着,将试验速度设为300m/分钟,将试验片从sus板上剥离180°。

[处理适应性]

在基底膜和粘接层构成的层叠体中,将作为基底膜的一部分的第1部分与作为其他部分的第2部分重叠,然后根据以下3个等级评价了基底膜是否贴附。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3个等级中,评价为“○”或“△”的检查用贴片是具有处理适应性的检查用贴片。

○:第1部分与第2部分没有贴附

△:第1部分与第2部分贴附,但是即使将第2部分从第1部分上剥落,基底膜也不会破损

×:第1部分与第2部分贴附,当将第2部分从第1部分上剥落时,基底膜破损

[评价结果]

参照图19,对各评价的结果进行说明。

如图19所示,可以确认:在试验例6-1至试验例6-9的所有检查用贴片中,拉伸断裂伸长率都为130%以上。另外,可以确认:在试验例6-1至试验例6-5的检查用贴片中,100%定伸应力为10mpa以下。相反地,可以确认:在试验例6-6至试验例6-9的检查用贴片中,100%定伸应力都大于10mpa。另外,可以确认:在贴合适应性的评价中,试验例6-1至试验例6-4的检查用贴片的评价结果为“○”、试验例6-5的检查用贴片的评价结果为“△”、试验例6-6至试验例6-9的检查用贴片的评价结果为“×”。

如上所述,可以确认:根据试验例6-1至试验例6-4的检查用贴片,通过使拉伸断裂伸长率为440%以上的高值、并且使100%定伸应力为4.2mpa以下的低值,从而可以得到高的贴合适应性。另外,在试验例6-5中,拉伸断裂伸长率为450%的高值,另一方面,尽管100%定伸应力为10mpa以下,但高于试验例6-1至试验例6-4的检查用贴片的值,因此在层叠体中确认到了不会影响到检查的程度的褶皱。相反地,可以确认:在试验例6-6至试验例6-9的检查用贴片中,拉伸断裂伸长率为330%以上的高值,另一方面,100%定伸应力也为超过10mpa的高值。因此,在试验例6-6至试验例6-9的检查用贴片中,需要较大的力来拉伸检查用贴片,因此难以将层叠体以不产生褶皱的方式贴附到乳房上。

另外,可以确认:在试验例6-1的检查用贴片中,由于剥离强度为3.6n/25mm的高值,因此当将基底膜的第2部分从第1部分上剥落时,基底膜破损。另一方面,可以确认:在试验例6-2至试验例6-9的检查用贴片中,通过使剥离强度为2.2n/25mm以下的低值,可以将基底膜的第2部分从第1部分上剥落。

如上所述,可以确认:通过使拉伸断裂伸长率为130%以上、100%定伸应力为10mpa以下、并且剥离强度为3.5n/25mm以下,可以同时提高检查用贴片的贴合适应性和处理适应性。

另外,根据图19所记载的结果可知:在用于形成基底膜的聚氨酯树脂中,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较高的第2聚氨酯树脂的比例越高,剥离强度越低,从而处理特性倾向于变高。但是,在用于形成基底膜的聚氨酯树脂中,当第2聚氨酯树脂的比例过高时,100%定伸应力提高,从而贴合适应性倾向于降低。然后,通过使第2聚氨酯树脂的质量(p2)相对于第1聚氨酯树脂的质量(p1)之比(p2/p1)为1/25以上1/5以下,可以同时提高检查用贴片的贴合适应性和处理特性。

综上所述,根据检查用贴片的第6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以下记载的优点。

(6-1)拉伸断裂伸长率为130%以上、并且100%定伸应力为10mpa以下,因此可以通过小的力将基底膜11和粘接层12构成的层叠体大幅拉伸。而且,由于基底膜11的剥离强度为3.5n/25mm以下,因此可以较高地保持层叠体的柔软性,并且在层叠体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接触的情况下,通过使力作用在远离接触部分的方向上,从而可以解除层叠体内的接触。

(6-2)通过使聚氨酯树脂包括选自由醚系聚氨酯树脂、酯系聚氨酯树脂以及碳酸酯系聚氨酯树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可以得到具有高的柔软性、因而容易贴附到乳房b上的基底膜11。

(6-3)通过使形成基底膜11的聚氨酯树脂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彼此不同的2种聚氨酯树脂,可以使基底膜11兼具柔软性和低粘接性。

(6-4)通过使第1聚氨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第2聚氨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差增大,容易使基底膜11兼具柔软性和低粘接性。

(6-5)由于第2质量相对于第1质量之比为1/25以上1/5以下,通过第1质量与第2质量之比,可以在基底膜11中表现出用于实现高柔软性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和100%定伸应力、以及用于实现低粘接性的剥离强度。

(6-6)由于基底膜11和粘接层12构成的层叠体夹在分离膜13与保护膜14之间,因此一直到将分离膜13和保护膜14从层叠体上剥落之前,通过这些膜都可以使层叠体保持干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6实施方式可以实施以下变形。

[粘接层]

·只要检查用贴片10所包括的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的层叠体满足上述条件6-1至条件6-3,则用于形成粘接层15的粘接剂也可以是除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以外的粘接剂。

[分离膜]

·也可以省略分离膜13。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检查用贴片10具备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并且满足条件6-1至条件6-3,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6-1)的优点。

[保护膜]

·也可以省略保护膜14。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检查用贴片10具备基底膜11和粘接层15,并且满足条件6-1至条件6-3,也可以得到基于上述(6-1)的优点。

[其他变形例]

·可以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将上述第1实施方式至第6实施方式以及各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构成相互组合来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