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1908发布日期:2021-06-15 21:5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血液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在使患者的血液体外循环的同时对其进行净化。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进行透析治疗的血液净化装置包括:构成用于使患者的血液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路的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净化在血液回路中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的血液净化器以及装置主体,其设置有用于在血液回路和血液净化器中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血泵等各种治疗手段。可以将血管通路导管或穿刺针(动脉侧穿刺针和静脉侧穿刺针)分别附接到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

然后,例如,通过用动脉侧穿刺针和静脉侧穿刺针刺穿患者后,驱动血泵,使患者的血液流经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在流动过程中,血液由血液净化器净化。此外,在透析治疗中,将用于将透析液引入血液净化器的透析液引入管线和用于将血液从血液净化器中排出的排液排出管线分别连接至血液净化器。

顺便提及,在血液净化治疗中,已经建立了使透析液在血液净化器的透析液流路中循环以通过血液净化膜由扩散作用去除血液中的物质的血液透析治疗(hd)、在血液净化器中由超滤压力去除血液中的水和物质并向血液中注入与去除的水相同量的补充液的血液滤过治疗(hf)、同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hd)和血液滤过治疗(hf)的血液透析滤过(hdf)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当对患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根据患者的病情,有必要在一个治疗过程中,在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和血液透析滤过(hdf)之间切换。

此外,在血液滤过治疗(hf)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hdf)中,对将补充液引入血液净化器的上游侧(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补液,将补充液引入血液净化器的下游侧(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后补液,以及将补充液引入血液净化器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两侧(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后补液进行各种各样的选择。因此,近年来需要一种可以在血液透析治疗(hd)、血液滤过治疗(hf)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hdf)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可以任意选择前补液、后补液和前后补液的血液净化装置。

为了满足这种需要,通常已经提出了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包括用于将补充液引入动脉侧血液回路以进行补液的前补液管线以及将补充液引入静脉侧血液回路以进行补液的后补液管线;一端连接到能够供应补充液的补液源,同时另一端连接到前补液管线和后补液管线,所述补液管线将补充液源的补充液经由前补液管线或后补液管线引入到动脉侧血液回路或静脉侧血液回路,所述血液净化装置在前补液管线和后补液管线中分别设有补液泵(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具体地,在通常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在前补液管线上设置有由蠕动型泵构成的补液泵,同时在后补液管线上设置有由蠕动型泵构成的补液泵。然后,当进行前补液时,驱动设置在前补液管线中的补液泵,以将补充液源的补充液引入动脉侧血液回路中,并且在进行后补液时,驱动设置在后补液管线中的补液泵,以将补充液源的补充液引入静脉侧血液回路中。另外,当同时进行前补液和后补液时,驱动前补液管线的补液泵和后补液管线的补液泵,以将补充液源的补充液引入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2607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一直以来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当在前补液管线和后补液管线中分别设置补液泵并且同时进行前补液和后补液时,由于同时驱动在该前补液管线中设置的补液泵和在该后补液管线上的补液泵,因此在前补液管线中设置的补液泵和在后补液管线中设置的补液泵的流量误差相加,发生较大的流量误差。因此,难以准确地掌握来自补充液源的补充液用量。

另一个问题是,对于在前补液管线和后补液管线中分别设有补液泵,并且具有在内部形成有与补液管线连接的流路的用于加热的加热袋的血液净化装置,当其配置于两个补液泵的补液供给方向的上游时,由于受到负压的影响,所以有必要使用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昂贵的加热袋。另一方面,当其配置于两个补液泵的供给方向的下游时,尽管不受负压的影响,但是必须设置两个加热袋,这增加了加热袋的成本。

本发明在这样的情况下得以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良好地进行前补液和后补液,并且即使同时进行前补液和后补液,也可以准确掌握来自补充液源的补充液用量的血液净化装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减少加热袋的成本。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为: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包括:血液回路,包括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并且在所述动脉侧血液回路和所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之间,在装配净化患者血液的血液净化器的状态下,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前补液管线,其将补充液引入所述动脉侧血液回路并进行前补液;后补液管线,其将补充液引入所述静脉侧血液回路并进行后补液;补液管线,其一端连接到能够供应补充液的补充液源,另一端连接到上述前补液管线和后补液管线;补液泵,其通过所述前补液管线和所述后补液管线中的至少一者从所述补液管线将补充液源的补充液供给至所述动脉侧血液回路和所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的至少一者;和控制部,其控制所述补液泵,其中,所述补液泵包括设置在所述补液管线中的第一补液泵和设置在所述前补液管线和所述后补液管线的至少一者中的第二补液泵。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为: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中,所述第二补液泵仅设置在所述前补液管线和所述后补液管线的一者中。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为:在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中,还包括加热袋,其由加热器加热并内置有所述补液管线的一部分,所述加热袋安装在所述补液管线中的所述第一补液泵和所述前补液管线与所述后补液管线的分支部之间。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为:在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在所述补液管线中的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动脉侧血液回路或所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之间安装有能够捕集补充液中的气泡的空气收集室。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为: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中,所述第一补液泵和所述第二补液泵是通过捋动构成补充液的流路的挠性管来进行送液的蠕动型泵。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为: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中,所述第二补液泵配置在所述前补液管线和所述后补液管线的一者中,并且在另一者中安装有止回阀。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为:在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中,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其用于检测所述补液管线、所述前补液管线和所述后补液管线中的所述第一补液泵和所述第二补液泵之间的液压,并且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液压对所述第一补液泵或所述第二补液泵的驱动速度进行校正。

发明的效果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由于补液泵包括设置在补液管线中的第一补液泵和设置在前补液管线和后补液管线中的至少一者中的第二补液泵,因此可以良好地进行前补液和后补液,并且即使在同时进行前补液和后补液的情况下,也可以准确地掌握来自补充液源的补充液用量。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由于第二补液泵仅设置在前补液管线和后补液管线的一者中,与在前补液管线和后补液管线二者中设置第二补液泵相比,可以不需要对两个第二补液泵进行同步,并且可以减小经由前补液管线的补充液的用量和经由后补液管线的补充液的用量的误差。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由于其包括由加热器加热并内置有补液管线的一部分的加热袋,所述加热袋安装在补液管线中的第一补液泵与前补液管线和后补液管线的分支部之间,因此无论材料的软硬如何,均可构成加热袋,并且可以减少加热袋的个数。由此,可以实现加热袋成本的降低。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由于在补液管线中的加热器与动脉侧血液回路或静脉侧血液回路之间安装有能够捕集补充液中的气泡的空气收集室,因此可以确保由于加热器的加温而在补充液中产生的气泡在空气收集室被捕集并去除。

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明,由于第一补液泵和第二补液泵是通过捋动构成补充液的流路的挠性管来进行送液的蠕动型泵,因此不需要另外的夹具部等,通过停止蠕动型泵即可关闭补充液的流路。

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明,由于第二补液泵配置在前补液管线和后补液管线的一者中,并且在另一者中安装有止回阀,因此即使在第一补液泵和第二补液泵之间产生负压,也可以通过止回阀防止血液回路中的血液被吸入前补液管线和后补液管线中。

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明,由于其包括用于检测补液管线、前补液管线和后补液管线中的第一补液泵和第二补液泵之间的液压的压力传感器,并且控制部根据该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液压对第一补液泵或第二补液泵的驱动速度进行校正,因此即使在补液管线、前补液管线和后补液管线中的第一补液泵和第二补液泵之间的补充液的流路中产生负压或正压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对第一补液泵和第二补液泵的驱动速度进行校正来消除负压或正压。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血液净化装置中的加热袋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止回阀连接至前补液管线,并且第二补液泵设置在后补液管线中的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在前补液管线和后补液管线中分别设置有第二补液泵的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控制部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应用于使患者的血液体外循环的同时对其进行净化的血液透析装置,如图1所示,由以下构成:具有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血液回路1、插装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之间以净化流过血液回路1的血液的血液透析器2(血液净化器)、透析液引入管线l1和排液排出管线l2、第一补液管线l3a、第二补液管线l3b、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血泵p1、补液输送泵p4、第一补液泵p3、第二补液泵p2、补充液细分室k、控制部4和加热器h。图中的附图标记pb表示压力传感器。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血泵p1、补液输送泵p4、第一补液泵p3和第二补液泵p2是由通过捋动构成流路的挠性管进行送液的蠕动型泵构成。

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每个的前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器,动脉侧穿刺针和静脉侧穿刺针(未示出)可以经由该连接器连接。然后,当在用连接到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前端的动脉侧穿刺针和连接到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的静脉侧穿刺针穿刺患者的状态下驱动血泵p1时,使得患者的血液在血液回路1中进行体外循环。

即,在将动脉侧穿刺针和静脉侧穿刺针穿刺患者的状态下驱动血泵p1时,患者的血液通过动脉侧血液回路1a到达透析器2,并在由透析器2进行血液净化后,通过静脉侧血液回路1b返回到患者体内。在本说明书中,将除血(采血)的穿刺针的一侧称为“动脉侧”,将返血的穿刺针的一侧称为“静脉侧”,“动脉侧”和“静脉侧”并不意味着要穿刺的血管是动脉或静脉。

又,空气收集室3连接在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中间,血液回路1中体外循环的血液在该空气收集室3中被去除气泡之后,返回到患者体内。取代将动脉侧穿刺针和静脉侧穿刺针穿刺患者的血管的方式,可以是将双腔导管插入患者的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或插入患者手臂的血管等方式。

透析器2包括能够导入血液的血液导入口2a、能够导出血液的血液导出口2b、能够导入透析液的透析液导入口2c、能够导出透析液的透析液导出口2d、跨越血液导入口2a和血液排出口2b而延伸的能够使血液流通的血液流路(未示出)、跨越透析液导入口2c和透析液导出口2d而延伸的能够使透析液流通的透析液流路(未示出)和位于血液流路和透析液流路之间的能够净化流过该血液流路的血液的血液净化膜(未示出)。

更具体而言,透析器2在其壳体上包括突出形成的血液导入口2a、血液导出口2b、透析液导入口2c以及透析液导出口2d,其中血液导入口2a上连接有动脉侧血液回路1a,血液导出口2b上连接有静脉侧血液回路1b,透析液导入口2c上连接有透析液导入管线l1,透析液导出口2d上连接有排液排出管线l2。此外,为了进行有效的透析治疗,使作为血液的入口的血液导入口2a与作为透析液的入口的透析液导入口2c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反转,并且构成为使透析液沿与血液流路中的血流相反的方向流动。

另外,在透析器2中容纳有多个中空丝膜,这些中空丝构成用于净化血液的血液净化膜。即,构成中空线的血液净化膜的内部用作血液流路,壳体与中空丝之间的空间用作透析液流路。并且,血液净化膜形成中空丝膜,并形成有贯穿其外周面和内周面的大量的微孔(细孔),构造成通过该中空丝膜,在血液流路中流动的血液中的杂质等可以渗透(过滤)到在透析液流路流动的透析液中。

透析液导入管线l1由流通透析液的挠性管构成,并与透析器2的透析液导入口2c连接。排液排出管线l2由流通排液的挠性管构成,并与透析器2的透析液导出口2d连接。

第一补液管线l3a由挠性管构成,该挠性管使储存在补充液储存袋b(补充液储存部)中的补充液流动到补充液细分室k,第一补液管线l3a的一端与补充液储存袋b(补充液储存部)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与补充液细分室k的下部连接。补充液储存袋b以预定的容量储存要供应到血液回路1的补充液,并且由附接到装置主体的支撑部(未示出)支撑在预定的高度。补充液细分室k储存补充液储存袋b(补充液储存部)的补充液,并且由容量小于补充液储存袋b的容器构成。

此外,在第一补液管线l3a中设置了补液输送泵p4,该补液输送泵p4由捋动构成补充液的流路的挠性管而进行送液的蠕动型泵。然后,在补液输送泵p4中,通过驱动使辊旋转,辊沿纵向方向捋动挠性管,以将容纳在补充液储存袋b中的补充液输送至补充液细分室k并储存在其中。

第二补液管线l3b由挠性管构成,该挠性管使储存在补充液细分室k中的补充液经由前补液管线l3c或后补液管线l3d在血液回路1中流动,第二补液管线l3b的一端与补充液细分室k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与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连接。本发明的补液管线由第一补液管线l3a和第二补液管线l3b构成。

此外,在第二补液管线l3b中,设置有第一补液泵p3,该第一补液泵p3为捋动构成补充液的流路的挠性管进行送液的蠕动型泵。在该第一补液泵p3中,通过驱动使辊旋转,辊沿纵向方向捋动挠性管,从而使得储存在补充液细分室k中的补充液经由前补液管线l3c向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经由后补液管线l3d向静脉侧血液回路1b输送液体来进行补液。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补液管线l3b上连接有加热补充液的加热器h。该加热器h是能够加热从补充液细分室k引入血液回路1中的补充液的发热器,并且能够安装如图2所示的加热袋5。在该加热袋5中,例如,将两个挠性片材堆叠并焊接以形成流路5a,并且流路5a构成为在其一端和另一端上具有可以与第二补液管线l3b连接的连接部5b、5c。

此外,在第二补液管线l3b中的加热器h与动脉侧血液回路1a或静脉侧血液回路1b之间安装有能够捕集补充液中的气泡的空气收集室6。因此,由于被加热器h加热的补充液中的气泡被空气收集室6捕集,因此可以防止气泡流入血液回路1。

前补液管线l3c由用于将补充液引入动脉侧血液回路1a以进行前补液的流路构成,前补液管线l3c一端与第二补液管线l3b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中的血液泵p1和透析器2之间。然后,当驱动第一补液泵p3以在第二补液管线l3b将补充液从补充液细分室k送出时,该补充液经由前补液管线l3c被引入动脉侧血液回路1a。

后补液管线l3d由用于将补充液引入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以进行后补液的流路构成,后补液管线l3d的一端与第二补液管线l3b连接,另一端连接在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的空气收集室3之间。然后,当驱动第一补液泵p3以在第二补液管线l3b将补充液从补充液细分室k送出时,该补充液经由后补液管线l3d被引入静脉侧血液回路1b。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前补液管线l3c中,设置有第二补液泵p2,该第二补液泵p2由通过捋动构成补充液的流路的挠性管来进行送液的蠕动型泵构成,后补液管线l3d上连接有止回阀v1,止回阀v1允许补充液流到血液回路1并调节向相反侧的流动。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补液泵构成为包括设置在补液管线(第二补液管线l3b)中的第一补液泵p3以及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中的至少一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补液管线l3c)中的第二补液泵p2。

此处,第二补充液管线l3b构成本发明的补液管线,并且如图1所示,其一端连接至能够供给补充液的补充液源(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补充液细分室k),另一端连接至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构成为将补充液源(补充液细分室k)的补充液通过前补液管线l3c或后补液管线l3d引入到动脉侧血液回路1a或静脉侧血液回路1b。此外,补液管线(第二补液管线l3b)设置有第一补液泵p3,前补液管线l3c设置有第二补液泵p2。

结果,通过驱动第二补液泵p2使其流量与第一补液泵p3的流量基本相同,将补充液细分室k的补充液引入动脉侧血液回路1a中以进行前补液,并且通过在驱动第一补液泵p3的同时使第二补液泵p2停止,可以将补充液细分室k中的补充液引入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以进行后补液。此外,通过驱动第二补液泵p2使其送液量小于第一补液泵p3的送液量,可以将补充液引入到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从而进行前后补液。在此,控制部4控制第一补液泵p3和第二补液泵p2,以改变第一补液泵p3和第二补液泵p2的送液量的比率,从而可以改变前补液量和后补液量的比例。

此外,由于止回阀v1连接至后补液管线l3d,因此即使在第一补液泵p3与第二补液泵p2之间的流路中产生负压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血液回路1中的血液被吸入后补液管线l3d中。当第二补液泵p2的送液量大于第一补液泵p3的送液量时,在第一补液泵p3和第二补液泵之间的流路中产生负压。此外,如图3所示,止回阀v1连接至前补液管线l3c,并且在后补液管线l3d上设置第二补液泵p2,或者如图4所示,在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分别设置第二补液泵p2均可以。

此外,提供检测在第二补液管线l3b(补液管线)、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中的第一补液泵p3、第二补液泵p2和止回阀v1所包围的补充液的流路中的液压的压力传感器pb,并且控制部4根据由压力传感器pb检测到的液压来校正第一补液泵p3或第二补液泵p2的驱动速度。

例如,关于在第二补液管线l3b(补液管线)、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中的第一补液泵p3、第二补液泵p2和止回阀v1所包围的补充液的流路中产生负压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4的控制,将参考图5的流程图进行描述。首先,确定压力传感器pb检测到的补充液的压力(补充液压力)是否小于规定值(s1),如果确定小于规定值,则进入s2,并降低作为下游侧泵的第二补液泵p2的驱动速度。另一方面,如果在s1中确定由压力传感器pb检测到的补充液的压力(补充液压力)大于规定值,则跳过s2。

另一方面,补充液细分室k的每个上部均通过空气过滤器f向大气开放,当储存的液体流出时,空气被引入每个细分室,当液体流入时,空气从每个细分室排出。

控制部4控制补液泵(第一补液泵p3和第二补液泵p2),并且包括附接到装置主体上的微型计算机等。在测量过程中,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4将透析液引入透析器2中,并驱动第一补液泵p3(如果需要,也驱动第二补液泵p2)以将储存在补充液细分室k中的补充液引入血液回路1。此时,补液输送泵p4处于停止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用于将补充液源(补充液细分室k)的补充液供给至动脉侧血液回路1a或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补液泵包括补液管线(第二补充液管线l3b)中设置的第一补液泵p3和前补液管线l3c与后补液管线l3d的至少一者中设置的第二补液泵p2,因此可以良好地进行前补液和后补液,并且,即使同时进行前补液和后补液,也可以准确地掌握来自补充液源(补充液细分室k)的补充液用量。

此外,由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补液泵p2仅设置在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的一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仅前补液管线l3c),因此与第二补液泵p2设置在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两者上的情况相比(参见图4),可以不需要进行两个第二补液泵p2的同步,并可以抑制前补液管线l3c的补充液用量和后补液管线l3d的补充液用量的误差。

此外,由于具有由加热器h加热并且内置有补液管线(第二补液管线l3b)的一部分加热袋5,因此可以通过加热器h对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的补充液进行加热。此外,由于该加热袋5安装在补液管线(第二补液管线l3b)中的第一补液泵p3与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的分支部之间,因此加热袋5被设置在难以受到第一补液泵p3运行时产生的负压影响的位置,以及在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的分支之前的补液管线的预定位置。因此,无论材料的硬度如何均可以构成加热袋5,并可以减少了加热袋5的数量,降低加热袋的成本。

此外,由于在补液管线(第二补液管线l3b)中的加热器h与动脉侧血液回路1a或静脉侧血液回路1b之间安装有能够捕集补充液中的气泡的空气收集室6,因此,可以通过空气收集室6可靠地捕集并去除由于用加热器h加热而在补充液中产生的气泡。如图6所示,通过将空气收集室6连接至前补液管线l3c,空气收集室6捕集流经前补液管线l3c的补充液中的气泡,流经后补液管线l3d的补充液中的气泡可以被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空气收集室3捕集。

此外,由于第一补液泵p3和第二补液泵p2由捋动构成补充液的流路的挠性管以进行送液的蠕动型泵构成,并且设置在补液管线(第二补液管线l3b)和前补液管线l3c(或后补液管线l3d)中,因此可以通过停止蠕动型泵来关闭补充液的流路,而不需要单独的夹具等。

此外,由于在前补液管线l3c或后补液管线l3d中,其中一个设有第二补液泵p2,另一个安装有止回阀v1,因此即使第一补液泵p3和第二补液泵p2之间产生负压,止回阀v1也可以防止血液回路1中的血液被吸入前补液管线l3c或后补液管线l3d中。

此外,由于包括检测补液管线(第二补液管线l3b)、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中的第一补液泵p3、第二补液泵p2和止回阀v1所包围的补充液流路的液压(补液管线、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中中的第一补液泵p3和第二补液泵p2之间的液压)的压力传感器pb,并且控制部4根据由该压力传感器pb检测到的液压校正第一补液泵p3或第二补液泵p2的驱动速度,因此即使在补给管线(第二补给管线l3b)、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中的第一补液泵p3、第二补液泵p2和止回阀v1所包围的补充液的流路中产生负压或正压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校正第一补液泵p3或第二补液泵p2的驱动速度来消除负压或正压。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图7所示,例如,作为补充液源的补充液储存袋b可以不经由补充液细分室k而直接连接至补液管线l3b。在这种情况下,补液管线l3b中设置有第一补液泵p3,并且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的至少一者中(在该图中为仅设置在补液管线l3c中)设置有第二补液泵p2。补充液储存袋b由挠性容器制成,但作为替代,可以使用由硬质容器或液相等构成的补充液储存部。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期望加热袋5仅配置在补液管线(第二补液管线l3b)的第一补液泵p3与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的分支部之间,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加热袋5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也可以在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上设置加热袋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个加热袋5设置在补液管线(第二补液管线l3b)中的第一补液泵p3与前补液管线l3c和后补液管线l3d的分支部之间,然而,例如,可以设置多个加热袋5(可以将其分成多个部分来配置)。

工业可利用性

只要是包括设置在补液管线中的第一补液泵和设置在前补液管线和后补液管线的至少一者中的第二补液泵的血液净化装置,也可以对其增设其他功能。

标号的说明

标号1表示血液回路

标号1a表示动脉侧血液回路

标号1b表示静脉侧血液回路

标号2表示透析器(血液净化器)

标号3表示空气收集室

标号4表示控制部

标号5表示加热袋

标号6表示空气收集室

标号k表示补充液细分室

标号b表示补充液储存袋(补充液储存部)

标号l1表示透析液导入管线

标号l2表示排液排出管线

标号l3a表示第一补液管线

标号l3b表示第二补液管线

标号l3c表示前补液管线

标号l3d表示后补液管线

标号p1表示血泵

标号p2表示第二补液泵

标号p3表示第一补液泵

标号p4表示补液输送泵

标号h表示加热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