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容器连接至分配导管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40901发布日期:2021-06-18 20:3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用于将容器连接至分配导管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容器连接至分配导管的连接器,该容器特别地是容纳用于透析中心的液体浓缩物的容器。



背景技术:

这种连接器用于大型容器、特别是医疗领域中的例如用于透析中心用的液体浓缩物的大型容器。

该领域中使用许多种类的容器。这些容器可以呈鼓或罐的形式。当打算对这些容器重新使用时,通常,这些容器由刚性塑料制成并且是自支承的,或者这些容器由半刚性塑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容器通常被放置在防止这些容器在储存期间受到冲击的笼架中。还存在用于一次性使用的容器,这些容器通常以由塑料制成的挠性袋构成并且被容纳在刚性包装件中,刚性包装件通常为波纹纸板。这些一次性使用的容器具有在分配内容物期间避免空气循环的优点,这是因为袋随着内容物被分配而逐渐收缩。

这些容器通常设置有连接器,以允许例如连接至通向透析中心的中央单元的分配导管。这些连接器通常安置在容器的底部附近,以允许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

为了将连接器连接至分配导管,在容器中设置有联接装置。选择这些联接装置以允许快速的、液密的且可靠的连接。

连接器结合有打开和封闭装置比如龙头或弹簧阀。由于连接器具有复杂的设计,因此连接器价格昂贵并且可能发生液体的意外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廉价地制造的且用于一次性使用的容器的连接器。所使用的材料必须允许易于回收利用并且具有较小的生态足迹。该连接器必须被设计成避免泄漏。该连接器必须能够与大容量容器例如容量在300l与950l之间的容器一起使用。该连接器与分配导管的连接及该连接器的打开必须能够被手动地且符合人体工学地执行。

这些目的通过本发明的连接器实现,该连接器由下述各者构成:

-基部,该基部设置有管状壁和底壁,底壁相对于主轴线径向地定向并且封闭管状壁的第一端部,在底壁中和/或在管状壁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开口;

-膜,该膜设置有环形的挠性壁、管道和导管,环形的挠性壁具有中央开口,管道在环形的挠性壁的中央开口中安置成使得管道在挠性壁的一侧上轴向突出,导管直接穿过该管道;

-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用于在密封装置起作用时防止被容纳在容器中的液体穿过管道的导管而离开连接器;

基部和膜以液密的方式彼此固定,使得管道突出到连接器的外部,

挠性壁被定尺寸成允许管道相对于底壁轴向移位,使得管道可以在封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封闭位置中,密封装置防止液体穿过管道的导管离开连接器,打开位置相比封闭位置而言更轴向远离于底壁,并且在打开位置中,密封装置不阻止液体穿过管道的导管离开连接器,

设置有保持装置,以利用下述力将管道保持在封闭位置中:该力足以抵抗由被容纳在配备有连接器的容器中的产品所施加的压力,但是该力可以被手动地克服以将管道移动到打开位置中。

由以密封的方式彼此固定的两个部分构成的连接器易于廉价地制造。始终通过位于所述两个部分之间的结合处的密封装置并且在连接器被封闭时确保连接器的密封。

保持装置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第一变型实施方式中,保持装置由下述各者构成:一方面,榫、优选地为中央榫,该榫从底壁沿轴向方向朝向连接器的内部突出;以及另一方面,定位在管道的导管的内端部处的入口开口,榫和入口开口被定尺寸成使得:在管道的封闭位置中,榫穿透在入口开口中,并且在管道的打开位置中,榫不穿透在入口开口中,保持装置由榫和管道的导管的入口开口的摩擦配合构成,使得榫通过摩擦而被保持在管道的导管的入口中。

在第二变型实施方式中,保持装置由挠性壁的封闭预载荷构成,该封闭预载荷用以在管道处于封闭位置时将环形分隔壁抵靠底壁挤压、优选地抵靠贯通开口或多个贯通开口挤压。

中央榫与管道的导管的入口之间的摩擦或挠性壁的封闭预载荷确保了管道被保持在封闭位置中。然而,中央榫与管道的导管的入口之间的摩擦或挠性壁的封闭预载荷不是太高,使得可以简单地通过手动拉动管道的突出部分而将管道从封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并因此将连接器从封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如有必要,可以通过推动管道来迫使榫重新进入导管中或迫使挠性壁返回其封闭预加载位置而再次使连接器封闭。

还可以提供挠性壁的打开预载荷,使得该打开预载荷将环形分隔壁保持成在管道处于打开位置时与底壁间隔开,或者使得该打开预载荷在一旦榫已从管道的导管的入口开口中离开时则将管道的入口开口移动远离榫以及/或者将管道的入口开口保持在不与榫对准的位置中。通过提供第二预加应力位置,这次是在管道的打开位置中,即使在容器中的压力不足以使挠性壁移动远离底壁或不足以使管道的开口移动成距榫足够远时也可以确保连接器保持打开。一旦挠性壁已经经过不稳定的中间位置,则封闭预载荷或打开预载荷分别迫使挠性壁进入其中管道处于封闭位置的位置中或者其中管道处于打开位置的位置中。

密封装置也可以采用各种形式,这些形式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一方面,设置有榫、优选地为中央榫,榫从底壁沿轴向方向朝向连接器的内部突出,并且另一方面,在管道的导管的内端部处定位有入口开口,榫和入口开口被定尺寸成使得:在管道的封闭位置中,榫穿透在入口开口中,并且在管道的打开位置中,榫不穿透在入口开口中,密封装置由榫和管道的导管的入口开口的密封配合构成,使得中央榫在中央榫被引入于管道的导管的入口开口中时执行塞子的功能。被引入于管道的导管中的榫以塞子的方式起作用,该塞子不被接触。榫不会移动,并且也不会丢失。在连接器的打开位置中,液体穿过贯通开口或多个贯通开口离开容器、绕过榫、并且穿过未被榫阻塞的入口开口进入管道。相反,当管道配装在榫上时,榫阻塞导管的入口并且防止液体离开连接器。由于塞子未被操作人员接触并且始终保持在分配管路的内部,因此塞子保持清洁,并且如果有必要的话,塞子可以重新插入到管道中以使容器重新封闭。因此,如果榫与入口开口之间的摩擦是足够的,则榫和入口开口可以用作保持装置,并且如果榫和入口开口的界面被密封,则榫和入口开口可以用作密封装置。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密封装置由环形分隔壁构成,环形分隔壁优选地是平坦且径向的,环形分隔壁在与管道的结合部处形成于挠性壁中。然后,挠性壁被定尺寸成使得:当管道处于封闭位置时,挠性壁允许环形分隔壁被抵靠底壁挤压,以将底壁的贯通开口或多个贯通开口密封地隔离。如果底壁设置有榫,则该密封于中央榫的足部处在底壁的区域中进行。为了更高的效率,环形分隔壁优选地被定尺寸成覆盖贯通开口或所有贯通开口。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密封装置以位于挠性壁上或底壁上的环形密封件的形式制成,使得环形密封件在管道的封闭位置中将管道的导管与贯通开口或多个贯通开口隔离。

榫可以由管状壁构成,该管状壁优选地为筒形或略微截头锥形,该管状壁的与底壁相反的端部由前壁封闭,前壁优选地是径向的。前壁可以是平坦的或圆化的,以通过用作对中装置而便于使连接器封闭。

为了便于组装连接器,优选的是,为基部设置有第一接合凸缘,第一接合凸缘位于管状壁的与底壁相反的第二端部处,并且为膜设置有第二接合凸缘,第二接合凸缘位于挠性壁的外周边缘上,基部和膜通过其各自的接合凸缘以液密的方式彼此固定。

在管道上可以设置有联接装置,以允许连接器与分配导管的密封连接。在快速联接件之中,凸轮联接件特别适合于此类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在管道上可以设置有凸轮联接适配器。

在管道的自由端部上可以安置有可移除的盖,以保护导管的自由端部免受脏污。代替可移动的盖,可以设置其他保护装置、特别是可以通过剥离而被移除的简单薄膜。

优选的是,在基部上设置有紧固装置,以将连接器紧固至容器。紧固装置优选地由紧固凸缘构成,该紧固凸缘以与第一接合凸缘相距一定距离并且优选地与底壁对准的方式固定至基部的管状壁。在后一种情况下,连接器不会突出到容器中。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容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借助于连接器的紧固装置被紧固在该容器上。为了促进液体的流动,连接器优选地紧固在容器的底部附近。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连接器被焊接至挠性袋。该袋优选地被容纳在刚性包装件中,刚性包装件设置有开口或设置有用于形成开口的装置,以便使管道通过和/或允许进入管道。对于一次性使用而言,刚性包装件优选地由纸板制成。刚性包装件优选地包括内带和/或外壳和/或底盖。在其中基部设置有位于管状壁的与底壁相反的第二端部处的第一接合凸缘并且其中在基部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器紧固至容器的紧固装置的情况下,该紧固装置由紧固凸缘构成,该紧固凸缘以与第一接合凸缘相距一定距离且优选地与底壁对准的方式固定至基部的管状壁,可以通过将包装件的至少一个厚度部分引入到位于第一接合凸缘与紧固凸缘之间的环形空间中而将连接器紧固至刚性包装件。此操作使得更易于连接连接器以及打开连接器。

容器可以容纳任何种类的流体、并且尤其是用于透析的液体浓缩物。

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用于透析中心的液体浓缩物集中供应设施中的用途以及使用该连接器的方法。此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下步骤:a)释放管道的自由端部;

b)为管道的自由端部连接分配导管;

c)优选地手动拉动分配导管,以将管道从封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描述,附图示出: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分解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a)处于打开位置的以及(b)处于封闭位置的连接器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3:(a)以沿着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b)以立体图以及(c)以平面图示出了连接器的形成了基部的第一部分;

图4:(a)以沿着线bb截取的横截面图,(b)以立体图以及(c)以平面图示出了连接器的形成了膜的第二部分;

图5:示出了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具有八边形基部的容器的示例;

图6:示出了具有矩形基部的容器的示例,该容器的连接器被包装件的一部分保护;

图7:示出了图6的容器的分解图;

图8:示出了准备用于使连接器进入图6的容器中的开口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连接以及打开的不同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连接器(1)执行双重功能:

-首先,用作用以使容器打开以及封闭的阀,以便分配被容纳在容器中的液体,容器通常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挠性袋或刚性鼓状物;以及

-其次,用作用以将容器在容器处于打开位置时密封且快速地连接至分配导管的联接器,分配导管例如是通向透析中心的分配导管。

本发明的连接器沿着从容器的内部通向外部的主轴线(a)延伸。在本文呈现的示例中,除了少数例外以外,连接器具有围绕穿过该连接器的中心的轴线(a)回转对称性。当然,可以设想到其他形式,特别是简单的镜像对称(例如,具有大体上椭圆形的横向横截面)或旋转对称(特别是具有大体上三角形或正方形的横向横截面)。形容词“轴向的”和“径向的”用于参照该主轴线(a)进行的描述。形容词“轴向的”和“径向的”分别与平行于轴线或垂直于轴线同义。然而,当称一部分沿“轴向方向”延伸时,这并不意味着该部分一定是筒形的或平行于轴线;这仅表示该部分沿远离径向于该轴线的平面的方向延伸。此外,连接器的构成部分的朝向其内部指向的面由形容词“内部的”表示,并且相反的面由形容词“外部的”表示。最后,连接器意在封闭容器。因此,在连接器的安装状态下,作为整体考虑的连接器具有位于容器内部的内部面和位于容器外部的外部面。形容词“内部的”和“外部的”是指此使用位置,即使在连接器尚未连接至容器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连接器(1)由形成了基部(10)的第一部分以及形成了膜(20)的第二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紧固至容器(200),第二部分固定至基部,并且分配导管(3)可以连接至第二部分。

基部(10)由环形底壁(11)构成,环形底壁(11)优选地是径向的且是平面的。环形底壁(11)的中央开口由从底壁的内部面沿轴向方向突出的榫(12)封闭。榫在此处示出为位于底壁的中央。可以设想到其他位置。该中央榫(12)由优选地为筒形或略微截头锥形的管状榫壁(121)形成,该管状榫壁(121)在其与底壁(11)相反的端部处由前壁(122)封闭,前壁(122)优选地是径向的。当然,中央榫(12)可以是圆的,并且底壁(11)在榫的位置处也可以是圆的,而不是环形的。底壁(11)的外周边缘由轴向延伸的管状壁(13)延续,管状壁(13)优选地为直筒形,或者为具有拔模斜度的筒形,以便于脱模。管状壁在底壁(11)的与中央榫(12)相同的一侧上突出。管状壁(13)的与底壁(11)相反的端部由大致径向的第一接合凸缘(14)延续,第一接合凸缘(14)从管状壁向外突出。第一接合凸缘(14)设置成用于将膜固定在基部上。在凸缘(14)的与底壁(11)相反的内部面上可以设置有额外厚度的材料(141),以便于将膜(20)焊接至基部(10)。管状壁(13)与第一接合凸缘(14)之间的结合可以是渐进的、特别是通过比环形壁更倾斜的结合部分(15)的中介作用而是渐进的。在轴向壁(13)的外部面上与第一接合凸缘(14)相距一定距离处可以设置有紧固凸缘(16),紧固凸缘(16)优选地与底壁(11)对准。紧固凸缘(16)设置成用于将连接器(1)紧固至容器(200)。在底壁(11)中设置有与底壁(11)的外部面和内部面接触的贯通开口(111)。贯通开口(111)优选地在与中央榫(12)并与管状壁相距一定距离处均匀地分布在底壁中。

膜(20)包括具有中央开口的环形挠性壁(23)。在环形挠性壁(23)的中央开口中安置有管道(22),使得管道(22)在挠性壁(23)的外侧部上轴向突出。导管(222)直接穿通该管道。该导管具有在挠性壁(23)的内部面上敞开的入口开口(222a)以及在管道的与挠性壁(23)相反的自由端部处敞开的出口开口(222b)。

在挠性壁(23)中于与管道(22)的结合部处构成有环形分隔壁(21),环形分隔壁(21)优选地是平坦且径向的。

挠性壁(23)的外周边缘由第二环形接合凸缘(24)延续,第二环形接合凸缘(24)的尺寸基本上对应于基部的第一接合凸缘(14)的尺寸。在第二接合凸缘(24)的内部面上可以设置有额外厚度的材料(241),以通过焊接到基部(1)的第一接合凸缘(14)上而便于第二接合凸缘(24)的附接。

管道(22)在管道(22)的外部面上、优选地在管道(22)的与挠性壁(23)相反的自由端部处设置有第一联接装置(221)。

基部和膜这两个部分的材料被选择成使得基部和膜除了贯通开口(111)和导管(222)以外都是液密的。

为了组装连接器,基部(10)和膜(20)在其各自的接合凸缘(14、24)处彼此固定,以便形成液密结合。在组装状态下,中央榫(12)在连接器的内部突出,并且管道(22)在连接器的外部突出。在可能的结合之中,焊接结合尤其特别适合于塑料部件。可以通过在组装元件之前使用加热刀片对待焊接的元件进行加热来进行焊接。超声焊接以及旋转焊接也非常适合。代替被焊接,所述两个部分也可以胶合。额外厚度的材料(141、241)有助于焊接并确保密封的结合。

挠性壁(23)被定尺寸成允许管道(22)相对于第二接合凸缘(24)轴向移位并因此允许管道(22)在连接器的组装状态下相对于底壁(11)轴向移位。这样,管道(22)可以从封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在封闭位置中,管道(22)的形成了管道的入口开口(222a)的内端部配装在中央榫(12)上,如图2b中所示;在打开位置中,导管的入口开口(222a)位于与中央榫(12)相距一定距离处或者与中央榫(12)脱离对准,如图2a中所示。挠性壁(23)优选地被预加有应力(预加有打开预载荷),以便在没有外部应力的情况下将管道(22)至少在打开位置下保持在与中央榫相距一定距离处并且使管道一旦在中央榫移出管道时则移动到打开位置中。

导管(222)的入口开口(222a)和中央榫(12)被定尺寸成使得榫(12)可以穿透到入口(222a)中并且摩擦地被保持在入口开口(222a)中。在导管(222)与榫壁(121)之间施加的摩擦足以承受由容器中的液体施加的液体静压力,而该摩擦又不会太高,从而可以通过在管道(22)上沿轴向方向施加手动牵拉力而使榫(12)从导管(222)离开。该摩擦在封闭位置下执行保持装置的功能。

在封闭位置中,连接器必须被密封并且防止存在于容器中的液体流动穿过管道的导管的与入口(222a)相反的出口端部(222b)。为此,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在连接器处于封闭位置时起作用而在连接器打开时不起作用。

在本文呈现的示例中,有两种密封装置:

(a)位于中央榫(12)与导管的入口开口(222a)之间的界面处的密封装置,以及

(b)位于环形分隔壁(21)与底壁(11)之间的界面处的密封装置。这些密封装置是独立且互补的。可以仅选择这些解决方案中的一者或另一者。

第一密封装置由中央榫(12)与管道的导管的入口(222a)之间的密封配合构成。因此,在连接器的封闭位置中,中央榫(12)与导管的入口(222a)之间的界面用作封闭位置下的保持装置并且用作密封装置。这种密封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材料来获得。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榫用作密封地堵塞管道的导管(222)的入口的塞子。

第二密封装置由环形分隔壁(21)在该环形分隔壁(21)被抵靠底壁(11)挤压时构成。为此,首先,挠性壁(23)必须允许这种挤压。因此,挠性壁(23)在轴向方向上的延伸必须足够。此外,环形分隔壁(21)必须被定尺寸成至少挤压在位于中央榫(12)与贯通开口(111)之间的环形区域上。另外,通道开口(111)与中央榫(12)必须充分间隔开,以使该环形区域足够宽。为了更高效的结果,环形分隔壁(21)可以被定尺寸成覆盖全部贯通开口(111),以便在环形分隔壁(21)被抵靠底壁(11)挤压时密封地阻塞全部贯通开口(111),如图2b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通常,至少环形分隔壁的位于管道(22)下方的部分完美地起到第二密封装置的作用。挠性壁可以具有封闭预载荷,该封闭预载荷被设计成使得:在连接器的封闭位置中,挠性壁以足够的力将环形分隔壁(21)挤压在底壁(11)上,以将管道的导管(222)与贯通开口(111)隔离。优选地,封闭预载荷可以适于将环形分隔壁挤压在贯通开口(111)上,以密封地阻挡贯通开口(111)。因此,挠性壁(23)的打开预载荷使得可以在连接器打开时迫使管道进入与榫间隔开的位置,并且封闭预载荷使得可以在连接器封闭时将环形分隔部强行抵靠底壁挤压、并且优选地抵靠贯通开口挤压。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密封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包括为环形分隔壁(21)和/或底壁(11)设置环形密封件,环形密封件定位成使得环形密封件位于导管(222)的入口开口(222a)与贯通开口(111)之间,以便在连接器封闭时将入口开口(222a)与贯通开口(111)隔离。当底壁设置有榫时,环形密封件可以安置在这种榫与贯通开口之间。第三实施方式独立于前两个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其他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或两个实施方式组合使用。

连接器(1)可以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紧固至容器(2)。当容器是挠性袋(200)时,最简单的方式是将紧固凸缘(16)焊接在袋上。这样,可以获得与在图7的左侧示意性地示出的那种类型的袋相对应的类型的袋。

这种挠性袋是非常经济的。这些袋通常被放置在优选地由纸板制成的刚性包装件(4)中。然后,对用于袋的材料的选择无需考虑袋保持其形状而仅由袋与容纳在其中的液体的相容性来决定。因此,袋可以是相对较薄的。然而,包装件(4)必须能够支承容纳在袋中的载荷并且在对内容物进行储存、运输和抽吸期间保持容器的稳定形状。包装件(4)不得在由容纳于袋中的液体施加的液体静压力的作用下变形并且包装件(4)必须抵抗振动。在本文呈现的示例中,袋(200)被容纳在由下述多个部分构成的纸板箱中:内带(41)、外壳(42)和底盖(43)。如果包装件(4)由波纹纸板制成,则优选地是,使带(41)的波纹的取向相对于外壳(42)的波纹的取向偏移90°。例如,可以针对内带(41)选择水平波纹,并且针对外壳(42)选择竖向波纹。可以在包装件的每个部分中设置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的开口(411、421、431),以允许接近(431)连接器或允许连接器穿过(411、421)。特别地,内带的开口(411)可以通过将由纸板制成的两个突部折叠以释放出向下敞开的凹口而形成。这样,内带可以从顶部滑过袋(200)。第一接合凸缘(14)与紧固凸缘(16)之间的环形空间(17)可以用于将连接器(1)阻挡在内带(41)上,以便允许开口(411)的其中经折叠的突部形成了两倍厚度的边缘可以穿透在环形空间(17)中。通过两倍厚度实现的这种阻挡例如在图9a的底部处可以清楚地看到。为了保护从连接器突出的管道(22)的端部,优选地,包装件的一些开口不被预先制成。在本文呈现的示例中(特别是参见图8和图9a),带的开口(411)在将带(41)在袋(200)上方滑动之前已经制成。类似地,外壳的开口(421)已经制成,使得从连接器突出的管道(22)可以穿过外壳的开口(421)。相反地,底盖(43)的开口(431)尚未制成,使得管道被保护在该盖的后方。然而,存在预切口,以便于形成为管道(22)提供入口的开口(431)。外壳的开口和底盖的开口必须足够大,不仅要足够使分配导管(3)及其联接元件(301)容易地通过,而且要足够允许将联接装置锁定。选择与由塑料制成的连接器相关联的挠性袋和纸板包装件使得可以得到下述容器:在使用后,该容器的不同部分可以被容易地分类和回收利用。这种容器的生态足迹非常小。

包装件(4)的形状可以适应使用要求。特别地,可以如图5中所示的那样设置有八边形包装件,或者更简单地,包装件如图6中那样具有矩形或正方形基部。

还可以将连接器紧固至刚性容器比如由塑料制成的鼓状物(例如,通过焊接)或金属鼓状物(例如,使用螺纹紧固)。

设置成便于将管道(22)连接至分配导管的联接装置(221)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提供的是,将分配导管(3)的端部拧紧在管道(22)的自由端部上。也可以提供任何种类的快速联接件比如guillemin型对称配件或比如在本文呈现的示例中的凸轮联接件(凸轮锁)。在这种情况下,分配导管(3)的端部可以设置有凸轮联接件(301),并且管道的自由端部可以设置有槽(221),凸轮联接件的凸轮(302)在联接件被锁定时接合在槽(221)中,如图9b至图9c的内容所示。

为了确保完美的卫生,管道(22)的自由端部优选地在使用之前通过可移除的盖(未示出)封闭。为了确保容器的完整性、特别是连接器的完整性,盖可以设置有防侵扰装置。

本发明的连接器操作如下。

在图2b中所示的连接器的封闭位置中,环形分隔壁(21)抵靠底壁(11)挤压,以便在中央榫(12)的足部处提供环形密封并且阻塞贯通开口(111)。挠性壁(23)的封闭预载荷迫使环形分隔壁(21)尽管在袋(200)中的液体静压力的情况下也保持抵靠开口挤压。管道(12)处于封闭位置,并且中央榫(12)穿透在导管的入口(222a)中,以将导管密封地阻塞。根据不同部分的精确几何形状,剩余的环形腔室(30')可以保留在连接器中。但是该剩余的腔室(30')通过穿透于导管(222)中的榫(12)的插塞作用并且通过环形分隔壁(21)被抵靠贯通开口(111)挤压而与连接器的外部面(位于容器的外部,在图2b中的左侧)隔离。存在于容器中的位于底壁(11)的外部面一侧上的液体由于通过环形分隔壁(21)抵靠底壁(11)挤压实现的对贯通开口(111)的封闭而根本无法穿透到连接器中,或者该液体可以通过未被环形分隔壁(21)阻塞或未被环形分隔壁(21)充分阻塞的开口(111)穿透到连接器的剩余的腔室(30')中,但该液体无法穿透到由榫(12)所插塞的导管(222)中。由管道的导管的入口开口(222a)施加在中央榫(12)上的摩擦力是足够强的,以承受由容纳在容器中的液体施加的液体压力,即使在连接器安置在容器的下部分中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下述两个方面构成了保持装置:一方面,在榫(12)/管道的入口开口(222a)的界面处的摩擦力;以及另一方面,使环形壁(21)抵靠底壁(11)迫压的封闭预载荷。如本示例中那样,当存在榫时,可以仅使用榫/管道摩擦。在不存在榫的情况下,仅封闭预载荷就足以保持密封装置有效。

当要抽吸容纳在容器(2)中的液体时,首先,必须为膜的管道(22)连接分配导管(3)。首先必须通过创建缺失的开口(431)并且通过移除保护性的盖(未示出)来释放管道(22)。

然后将分配导管(3)连接至管道。在本文呈现的示例中,该连接通过凸轮联接件实现。如图9a中所示,分配导管的联接件(301)滑动到管道(22)上,直到管道的自由端部处于联接件(301)的底部为止。然后使凸轮臂抵靠联接件折叠(图9b),然后凸轮(302)进入管道的槽(221)(图9c)。现在,分配导管牢固地紧固至连接器的膜(20)的管道(22)(图9d)。

现在可以通过在分配导管(3)上沿连接器的轴向方向施加牵拉力来打开连接器(图9e)。通过拉动分配导管,管道(22)被拉动并且克服由榫在管道上施加的摩擦力而在榫(12)上滑动,直到中央榫被完全从导管(222)中移出为止。该拉动还可以克服封闭预载荷的抵抗。这样,到达了连接器的打开位置。环形分隔壁(21)也远离底壁移动,从而释放贯通开口(111)。通常由工作人员手动执行该拉动。然而,可以通过集中式安装而以自动的方式执行该拉动。

在图2a中所示的连接器的打开位置中,管道的入口开口(222a)处于间隔开的位置。环形分隔壁(21)与底壁(11)相距一定距离,使得贯通开口(111)是畅通的。在连接器的内部形成有传送腔室(30),传送腔室(30)在底壁(11)与环形分隔壁(21)之间轴向延伸,并且传送腔室(30)在基部侧由管状壁(13)与结合部段(15)限定并且在膜侧由挠性壁(23)限定。榫(12)在该传送腔室(30)中突出,同时与导管的入口(222a)相距一定距离,使得导管在两个端部处都是敞开的。因此,存在于容器中的液体并且因此位于连接器的内部面一侧(位于图2a中右侧)的液体可以穿过未被堵塞的贯通开口(111)自由进入传送腔室(30)、绕过中央榫(12)、然后穿过导管(222)的入口开口(222a)而进入导管(222)、并且穿过管道导管的出口开口(222b)离开连接器以进入分配导管(3)。

本发明的连接器(1)特别适用于具有几百升容量的容器、包括被容纳在具有能够与欧式托盘(800cm2x1200cm2)或美式托盘(1,000cm2x1,200cm2)相容的尺寸的刚性包装件中的300升至950升的挠性袋。连接器(1)可以安置在容器的下部部分中,使得容器的内容物可以仅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

用于制造连接器的材料必须能够与容器(2)中的液体相容。基部(10)必须是相对刚性的,以便:首先,对膜(20)进行支承,并且其次,在连接器正被打开时抵抗由分配导管(3)施加的拉动。此外,如果基部将通过基部的紧固凸缘(16)而被焊接至挠性袋,则基部(10)的材料必须能够与挠性袋(30)的材料相容。相反,膜(20)必须是足够挠性的,以便:首先,允许管道从封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并且其次,避免在该位置改变期间发生撕裂。例如对于用于透析的液体浓缩物而言,基部例如可以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成,但是可以设想到其他材料比如聚丙烯(pp)或聚酰胺(pa)。对于膜而言,具有高肖氏硬度的热塑性弹性体(tpe)原则上是非常适合的,例如ldpe或聚苯乙烯-b-聚(乙烯-丁烯)-b-聚苯乙烯(sebs)。如果基部和膜通过焊接相互固定,则基部和膜的材料必须是能够相容的。

通过将本发明的连接器与挠性袋(200)和纸板包装件(4)一起使用,可以以低成本制造一次性使用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各种构成部分可以被容易地分类和回收利用。也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对这种容器进行重新使用:一旦容器变空则将其送回并且在重新填充之前对袋连同连接器进行清洗。

为了避免死空间,连接器(1)优选地不突出于容器(2)中。因此,紧固凸缘(16)有利地尽可能靠近基部的底壁(11)定位,如果可能的话甚至如在当前情况中那样与底壁(11)对准。此外,优选地,当连接器(1)封闭时,一方面,管道(22)从由第二接合凸缘(24)的外部面形成的平面突出,以使得更易于从包装件的外部抓取管道(22),但另一方面,管道(22)不突出至包装件的外部,以避免在存储或运输期间被损坏或被无意拉动的风险。然而,如果连接联接件允许,则联接装置可以更靠近于环形分隔壁(21),使得在连接器的封闭位置中管道不会从由第二接合凸缘(24)的外部面形成的平面突出。

贯通开口(111)优选地形成在平坦的底壁(11)中,从而允许液体轴向穿透到传送腔室(30)中。当紧固凸缘(16)不与底壁对准时,贯通开口(111)也可以形成在位于底壁与第一接合凸缘之间的筒形管状壁(13)中,使得液体的流径向穿透到传送腔室(30)中。

优选地,挠性壁(23)被预加有应力(被预加有打开预载荷),以在连接器打开时将环形分隔壁(21)和管道(22)自然地保持成与中央榫(12)相距一定距离。然而,也可以省略该弹簧作用,并且仅使用经由分配导管(3)而对管道(22)施加的永久性拉力和/或被容纳在容器中的液体的液体静压力来将管道的导管的开口(222a)保持成与榫间隔开或至少与榫脱离对准。类似地,如果环形分隔壁是足够刚性的,则环形分隔壁将在其被充分向下推动于中央榫(12)上时通过管道(22)而被自动地抵靠贯通开口(111)挤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无需提供挠性壁(23)的封闭预载荷。

在本文呈现的示例中,接合凸缘(14、24)是平面的。接合凸缘(14、24)可以是截头锥形的,从而允许在连接器的组装期间实现定中心的效果。

如果按要求如此设置连接器的几何形状,则管道(22)也可以在连接器的内部朝向中央榫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管道(22)的入口开口(222a)与径向分隔壁(21)间隔开。

如果仅在中央榫(12)/管道的导管的入口开口(222a)的界面处进行密封,则无需设置环形分隔壁,并且挠性壁可以延伸直至管道。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在具有环形分隔壁(21)的情况下或在不具有环形分隔壁(21)的情况下都无需使管道(22)和挠性壁(23)接触底壁(11)。

与具有龙头或弹簧阀的连接器不同,本发明的连接器不会泄漏,即使在其处于打开位置时也是如此。本发明的连接器制造简单,并且其成本低廉。

如已经提到的,保持装置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除了封闭预载荷以及在榫/管道的入口开口的界面处的摩擦之外,例如还可以考虑使用永久磁体的磁性保持装置。

设置有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容器可以容纳准备用于分配的液体,比如用于透析中心的液体浓缩物。该容器还可以容纳待被放入溶液中的固体浓缩物。在这种情况下,溶解液体经由连接器而被引入到容器中,同时在容器中产生振荡,以促进固体浓缩物的溶解。然后浓缩溶液再次穿过连接器而被移出。重复该操作,直到固体浓缩物被完全耗尽为止。作为应用的示例,可以参考专利申请wo2018091585a1。

附图标记列表:

1连接器

10基部

11底壁

111贯通开口

12中央榫

121榫壁

122前壁

13管状壁

14用于结合至膜的第一凸缘

141额外厚度的材料

15结合部段

16用于紧固至容器的第二凸缘

17环形空间

20膜

21环形分隔壁

22管道

221第一联接装置

222导管

222a导管的位于内侧的入口

222b导管的位于外侧的出口

23挠性壁

24用于结合至基部的第三凸缘

241额外厚度的材料

30传送腔室

30'剩余腔室

200容器/挠性袋

3分配导管

301第二联接装置

302凸轮

4包装件

41内带

411开口

42外壳

421开口

43底盖

431开口

a主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