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针刺伤的输液管用头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71125发布日期:2020-04-14 13:11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针刺伤的输液管用头皮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针刺伤的输液管用头皮针。



背景技术:

国内大量研究证明,护士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护士的双手上时常见到割伤、针刺伤等造成的伤口。

由于目前输液管用头皮针均采用独立针套,易掉落和丢失,以至于可能会导致护士在整理输液管时出现意外被刺伤的情况发生,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防针刺伤的输液管用头皮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针刺伤的输液管用头皮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针刺伤的输液管用头皮针,包括针头、针座、针翼和软管,所述针翼固定安装在针座外侧面上,所述针头滑动安装在针座内壁上,所述软管与针座之间设置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固定安装在针座外侧面上,所述软管固定安装在过渡管的外侧面上,远离针座的所述过渡管端部开设有通孔,位于过渡管内的所述针头端部固定安装密封滑块,所述密封滑块滑动安装在过渡管内壁上,所述密封滑块与过渡管接触的对应面上内嵌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布设的磁块,所述软管的外侧面上滑动套设有用于限制针头位置的定位组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针座与密封滑块的对应面呈“v”型设置,所述密封滑块与针座的对应面设置成与针座“v”型面相互配合的斜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针座与密封滑块的对应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密封滑块与针座的对应面上设置有与第二凹槽对应的柔性凸起。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动套设在软管的外侧面的套环和若干与磁块一一对应的铁块,所述铁块内嵌在套环与软管接触的对应面内。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环上开设有通槽,位于通槽两侧壁的所述套环上对称开设有盲孔,位于盲孔的上方开设有滑槽,所述套环上设置有刀片组件,所述刀片组件对称设置,所述刀片组件包括剪切刀片和用于固定安装剪切刀片的压板,所述压板滑动安装在盲孔和滑槽内,所述压板与盲孔内壁之间连接有压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针头固定安装在过渡管的端部,所述针座的内壁上滑动安装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在针头外侧,所述保护套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第二密封滑块和限位块,所述第二密封滑块滑动安装在在过渡管内壁上,所述第二密封滑块与过渡管接触的对应面上内嵌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布设的磁块,所述软管的外侧面上滑动套设有用于限制保护套位置的定位组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针座与第二密封滑块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过渡管和密封滑块,在定位组件的作用下,驱动密封滑块在过渡管移动,继而实现在头皮针未使用时,将其收纳在过渡管内,在头皮针使用时将头皮针引出的目的,从而形成头皮针使用状态和保护状态处于一体化结构,避免使用独立的保护套存在意外掉落和丢失的问题,同时能够保护护士意外被刺伤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防针刺伤的输液管用头皮针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防针刺伤的输液管用头皮针的展开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防针刺伤的输液管用头皮针中套环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针刺伤的输液管用头皮针中密封滑块与针头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防针刺伤的输液管用头皮针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针头、2-针座、3-针翼、4-软管、5-过渡管、6-通孔、7-密封滑块、8-磁块、9-套环、10-铁块、11-第二凹槽、12-柔性凸起、13-通槽、14-盲孔、15-滑槽、16-剪切刀片、17-压板、18-压簧、19-保护套、20-第二密封滑块、21-限位块、2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一种防针刺伤的输液管用头皮针,包括针头1、针座2、针翼3和软管4,所述针翼3固定安装在针座2外侧面上,所述针头1滑动安装在针座2内壁上,所述软管4与针座2之间设置有过渡管5,所述过渡管5固定安装在针座2外侧面上,所述软管4固定安装在过渡管5的外侧面上,远离针座2的所述过渡管5端部开设有通孔6,位于过渡管5内的所述针头1端部固定安装密封滑块7,所述密封滑块7滑动安装在过渡管5内壁上,所述密封滑块7与过渡管5接触的对应面上内嵌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布设的磁块8,所述软管4的外侧面上滑动套设有用于限制针头1位置的定位组件;通过设置过渡管5和密封滑块7,在定位组件的作用下,驱动密封滑块7在过渡管5移动,继而实现在头皮针未使用时,将针头1收纳在过渡管5内,在头皮针使用时将针头1引出的目的,从而形成头皮针使用状态和保护状态处于一体化结构,避免使用独立的保护套存在意外掉落和丢失的情况发生,同时能够保护护士意外被刺伤的情况发生;进一步,为保证密封性,所述针座2与密封滑块7的对应面呈“v”型设置,所述密封滑块7与针座2的对应面设置成与针座2“v”型面相互配合的斜面;再进一步,为更好的保证密封性以及对密封滑块7的定位,所述针座2与密封滑块7的对应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1,所述密封滑块7与针座2的对应面上设置有与第二凹槽11对应的柔性凸起12。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动套设在软管4的外侧面的套环9和若干与磁块8一一对应的铁块10,所述铁块10内嵌在套环9与软管4接触的对应面内;通过设置磁块8与铁块10的相互吸合的作用原理,能够实现头皮针未使用时收纳在过渡管5内的定位以及在头皮针使用时将头皮针引出的目的,从而达到将头皮针收纳的目的。

进一步,为避免使用后的头皮针再次被而已循环使用,造成病菌污染,所述套环9上开设有通槽13,位于通槽13两侧壁的所述套环9上对称开设有盲孔14,位于盲孔14的上方开设有滑槽15,所述套环9上设置有刀片组件,所述刀片组件对称设置,所述刀片组件包括剪切刀片16和用于固定安装剪切刀片16的压板17,所述压板17滑动安装在盲孔14和滑槽15内,所述压板17与盲孔14内壁之间连接有压簧18;通过设置剪切刀片16,在压簧18的作用下,将剪切刀片16收纳在盲孔14和滑槽15内,避免意外伤害;当头皮针在使用过后,移动套环9至远离过渡管5的软管4的位置处,从而弯折针头1放置在对称设置的剪切刀片16中,相向压持对称设置的压板17,从而对针头1进行剪切使其断裂,避免被二次循环利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过渡管5和密封滑块7,在定位组件的作用下,驱动密封滑块7在过渡管5移动,继而实现在头皮针未使用时,将其收纳在过渡管5内,在头皮针使用时将头皮针引出的目的,从而形成头皮针使用状态和保护状态处于一体化结构,避免使用独立的保护套存在意外掉落和丢失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2

如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针头1固定安装在过渡管5的端部,所述针座2的内壁上滑动安装保护套19,所述保护套19套设在针头1外侧,所述保护套19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第二密封滑块20和限位块21,所述第二密封滑块20滑动安装在在过渡管5内壁上,所述第二密封滑块20与过渡管5接触的对应面上内嵌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布设的磁块8,所述软管4的外侧面上滑动套设有用于限制保护套19位置的定位组件;通过设置保护套19,在定位组件的作用下,驱动保护套19在过渡管5移动,继而实现在头皮针未使用时,保护套19外伸将针头1保护在保护套19内部,在头皮针使用时将保护套19收缩露出针头1目的,从而形成头皮针使用状态和保护状态处于一体化结构,避免使用独立的保护套19存在意外掉落和丢失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为更好的保证密封性,所述针座2与第二密封滑块20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密封圈22,从而更好的保证输液管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保护套19,在定位组件的作用下,驱动保护套19在过渡管5移动,继而实现在头皮针未使用时,保护套19外伸将针头1保护在保护套19内部,在头皮针使用时将保护套19收缩露出针头1目的,从而形成头皮针使用状态和保护状态处于一体化结构,避免使用独立的保护套19存在意外掉落和丢失的情况发生。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