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70741发布日期:2020-04-14 13:08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膏。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现在由于生活质量的改变,工作时间延长,工作状态多以坐姿办公,该疾病愈发年轻化。现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手法以非手术治疗(绝对卧床、牵引、理疗按摩、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髓核化学溶解法、氨基葡萄糖酸钙和硫酸软骨素等支持治疗)、经皮髓核切吸术/髓核激光气化术,手术治疗。中药膏药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措施,特别是结合现代治疗仪的电热效应,增加了中药的渗透能力。具有作用直接深入、疗效显著的特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疗效,基于此,针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外用膏药被广泛研究和关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膏,所述药膏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乳香、醋没药、降香、血竭、威灵仙、丹参、苏木、儿茶、鸡血藤、川乌、草乌、冰片、樟脑、松香。

进一步限定,所述药膏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乳香5-10g、醋没药5-10g、降香5-10g、血竭5-10g、威灵仙5-15g、丹参5-15g、苏木5-15g、儿茶5-10g、鸡血藤5-25g、川乌5-15g、草乌5-15g、冰片5-15g、樟脑5-15g、松香5-15g。

本发明中各药物的药性如下:

乳香:性辛、苦、温,入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治瘀阻气滞的脘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痛经,产后腹痛;

醋没药:性苦、辛、平,入肝、脾、心、肾经。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打损伤、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

降香:性辛、温,入心包、肝经。行瘀止血、消肿止痛。治金疮出血,跌打损伤,疼痛,瘀血肿痛等症;

血竭:性甘、咸、平,入心、肝经;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及痔疮。

威灵仙:性辛、咸、温,入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丹参:性苦、微寒,入心、心包经;清心除烦、活血行瘀、调经止痛、生新血去恶血。治月经困难、行经腹痛。

苏木:性甘、咸、平,入心、肝、脾经;行血祛瘀,消肿止痛。治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

儿茶:性苦、涩,微寒,归肺经;收湿生肌敛疮。治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

鸡血藤:性味苦微甘、温,归肝、心、肾经;活血舒筋、养血调经。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

川乌:性辛、热、有大毒,归肝经;祛风湿、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疹、脘腹冷痛、寒疝腹痛。

草乌:性辛、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治麻醉止痛、风寒湿瘠、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

冰片:性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脑、清热明目。治惊痫昏迷、目赤医膜、咽喉肿痛、牙疳口疮、痈肿疮疡。

樟脑:性辛、温;归心、脾经;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治止痒、镇痛。

松香:性甘、温;归肝、脾经;驱风安脏、生肌止痛、收湿止痒。治痈肿疮毒、疥癣、皮肤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膏,所述药膏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乳香、醋没药、降香、血竭、威灵仙、丹参、苏木、儿茶、鸡血藤、川乌、草乌、冰片、樟脑、松香。

本实施例中,所述药膏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乳香5-10g、醋没药5-10g、降香5-10g、血竭5-10g、威灵仙5-15g、丹参5-15g、苏木5-15g、儿茶5-10g、鸡血藤5-25g、川乌5-15g、草乌5-15g、冰片5-15g、樟脑5-15g、松香5-15g。

本发明中各药物的药性如下:

乳香:性辛、苦、温,入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治瘀阻气滞的脘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痛经,产后腹痛;

醋没药:性苦、辛、平,入肝、脾、心、肾经。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打损伤、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

降香:性辛、温,入心包、肝经。行瘀止血、消肿止痛。治金疮出血,跌打损伤,疼痛,瘀血肿痛等症;

血竭:性甘、咸、平,入心、肝经;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及痔疮。

威灵仙:性辛、咸、温,入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丹参:性苦、微寒,入心、心包经;清心除烦、活血行瘀、调经止痛、生新血去恶血。治月经困难、行经腹痛。

苏木:性甘、咸、平,入心、肝、脾经;行血祛瘀,消肿止痛。治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

儿茶:性苦、涩,微寒,归肺经;收湿生肌敛疮。治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

鸡血藤:性味苦微甘、温,归肝、心、肾经;活血舒筋、养血调经。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

川乌:性辛、热、有大毒,归肝经;祛风湿、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疹、脘腹冷痛、寒疝腹痛。

草乌:性辛、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治麻醉止痛、风寒湿瘠、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

冰片:性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脑、清热明目。治惊痫昏迷、目赤医膜、咽喉肿痛、牙疳口疮、痈肿疮疡。

樟脑:性辛、温;归心、脾经;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治止痒、镇痛。

松香:性甘、温;归肝、脾经;驱风安脏、生肌止痛、收湿止痒。治痈肿疮毒、疥癣、皮肤病。

临床应用,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明确诊断者;

2、30-79岁之间,性别不限;

3、知情同意,志愿受试者。

病例一:

姓名:邓某林,性别:男,年龄:55岁;

病症: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下肢疼痛,经过2个月治疗后,恢复正常,治疗后间断复查,复查间隔2个月,均为正常状态。

病例二:

姓名:程某,性别:男,年龄:45岁;

病症: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下肢疼痛,经过4个月治疗后,恢复正常,治疗后间断复查,复查间隔2个月,均为正常状态。

病例三:

姓名:袁某清,性别:女,年龄:67岁;

病症:膝盖疼痛,行走时关节处有响声,经过1个月治疗后,恢复正常,治疗后间断复查,复查间隔2个月,均为正常状态。

病例四:

姓名:旮某,性别:男,年龄:67岁;

病症: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下肢疼痛,经过6个月治疗后,恢复正常,治疗后间断复查,复查间隔2个月,均为正常状态。

病例五:

姓名:邓某华,性别:男,年龄:67岁;

病症: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下肢疼痛,经过2个月治疗后,恢复正常,治疗后间断复查,复查间隔2个月,均为正常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