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及配套的退热贴生产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58955发布日期:2020-07-04 04:32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及配套的退热贴生产设备与流程

本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及配套的退热贴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当“致热源”在人体内出现时,往往会引发人体发热,从本质而言,发热其实是身体具有抵抗力的表现,其过程是白细胞清楚致病因子的一场战斗。当发烧高于39℃时,除保持病人休息外,还要及时将病人提问将至安全范围内,避免引发集体功能性紊乱,导致病情加重。尤其是针对免疫力较差的儿童,在找到致病原因钱,应采用物理降温,而不是强行使用退烧药进行治疗,以免掩盖病因,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常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冰敷法、酒精擦拭法、粘贴退热贴等,但冰敷法的可持续降温时间有限,与患处的贴合度不够,再加上舒适度不够,导致很难用于儿童和婴幼儿;酒精擦拭法虽然降温效果明显,但对皮肤刺激性强,容易对婴幼儿健康造成损害;退热贴属于日常最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但市售退热贴的含水量较大,散热效果较差,粘贴不牢,另外大部分市售退热贴仅有降温作用,无任何治疗作用,因此在治疗高烧时,仍然需要其与口服药物同时使用。

内容

本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及配套的退热贴生产设备,以解决市售退热贴含水量较大,散热效果较差,粘贴不牢,无任何治疗作用的问题。

本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提供一种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所述医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覆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层是由如下各原料制得,原料以质量份数计,中药浸膏50-75份、高分子凝胶材料5-20份、渗透剂5-20份、纯化水5-20份;所述中药浸膏包括如下重量份中药:板蓝根20-28份、防风10-15份、桂枝5-15、细辛12-15、干姜15-30、款冬花5-10、荆芥5-10、金银花8-15份、柴胡提取物15-20份、麻黄5-10、白芍10-20、黄芩17-30份、甘草15-25份,制造步骤如下:步骤1:按照各原料的配比准确称取各原料后,备用;步骤2:将高分子凝胶材料加入等质量份的纯化水中,使高分子凝胶材料在常温条件下浸泡溶胀15-30min,然后加入剩余部分的纯化水并以60-10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10-20min,搅拌混匀后,作为组分一备用;步骤3:制备中药浸膏,作为组分二备用;步骤4:利用物料搅拌转运设备将组分二加入到组分一中进行混合,常温条件下以100-18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20-40min至混合均匀;步骤5:向步骤4中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渗透剂,60-10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30-50min至混合均匀;步骤6:将步骤5中所得混合物均匀涂布于背衬层上,压上覆盖层,经裁剪、固化、包装即得医用退热贴成品。

优选地,所述凝胶层是由各原料制得,各原料以质量份数计,中药浸膏70份、高分子凝胶材料18份、渗透剂10份、纯化水20份;所述中药浸膏包括如下重量份中药:板蓝根22份、防风14份、桂枝12份、细辛12份、干姜20份、款冬花8份、荆芥9份、金银花13份、柴胡提取物18份、麻黄8份、白芍15份、黄芩20份、甘草22份。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凝胶材料为卡波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渗透剂为薄荷醇、冰片、精油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渗透剂为月桂氮卓酮、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渗透剂为丁香挥发油、桉叶油、肉桂油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柴胡提取液为将柴胡粉碎后与水混合,先添加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处理,然后进行水煎提取,过滤,所得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沉淀,再过滤,将所得上清液去除无水乙醇后得到的药液。

优选地,所述中药浸膏的提取方式如下:

步骤a:制备柴胡提取液备用;

步骤b:将板蓝根、防风、桂枝、细辛、干姜、款冬花、荆芥、金银花、麻黄、白芍、黄芩、甘草中药材清洗、粉碎并过100目筛,加入2-3倍重量份的75%的乙醇水溶液浸泡20-40分钟;

步骤c:将步骤a中所得的柴胡提取液加入到步骤b中的混合溶液中,再超声20-30分钟,回流提取,所得馏份浓缩至原中药材重量的0.8-1.5倍,即得中药浸膏。

优选地,所述背衬层为无纺布或复合无纺布,所述覆盖层为聚乙烯薄膜层、聚丙烯薄膜层、聚碳酸酯薄膜层中的一种。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浸泡溶胀时间为22分钟,所述搅拌速率为85r/min,搅拌时间为16min;步骤4中所述的搅拌速率为140r/min,搅拌时间为30min;步骤5中所述的搅拌速率为82r/min,搅拌时间为42min。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医用退热贴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物料搅拌和转运的物料搅拌转运设备,所述物料搅拌转运设备包括搅拌罐罐体和包裹在搅拌罐罐体外壁上的加热保温装置,所述搅拌罐罐体的顶部盖板上安装有减速器,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上连接有电机,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上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穿过搅拌罐罐体的顶部盖板延伸至搅拌罐罐体内部,搅拌杆的中部和底部安装有叶轮,搅拌罐罐体的顶部盖板上安装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料口一和进料口二,搅拌罐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出料口,出料口通过管道与蠕动泵的进料口相连通,蠕动泵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涂布机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加热保温装置包括包裹在搅拌罐罐体外侧的保温层,搅拌罐罐体与保温层之间的介质间隙内填充有填充油,保温层的上部设置有与介质间隙相连通的进油口,保温层的底部设置有与介质间隙相连通的出油口,搅拌罐罐体的底部与保温层之间的间隙内安装有加热元件。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的侧壁上安装有与介质间隙连通的液位计,保温层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支撑腿。

优选地,所述减速器与搅拌杆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本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本发明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制造的医用退热贴,含有纯天然中草药,采用调和的方法解除热邪,同时调和肝脾与肠胃,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抗菌消炎、缓解头晕头痛的功效,完全适用于儿童。

2.采用本发明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制造的医用退热贴,为外用贴剂,质地柔软,自粘性强,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透湿性、透气性等优点,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性高,可适用于儿童;

3.本所述医用退热贴的制造方法操作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制备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可靠。

4.本发明所述的医用退热贴生产设备,温度控制精确、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物料搅拌转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罐罐体2、电机3、减速器4、联轴器5、搅拌杆6、叶轮7、进料口一8、进料口二9、液位计10、出料口11、蠕动泵12、保温层13、填充油14、加热元件15、进油口16、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所述医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覆盖层,所述凝胶层是由各原料制得,各原料以质量份数计,中药浸膏70份、高分子凝胶材料20份、渗透剂15份、纯化水25份;所述中药浸膏包括如下重量份中药:板蓝根25份、防风12份、桂枝8、细辛13、干姜18、款冬花8、荆芥9、金银花13份、柴胡提取物16份、麻黄8、白芍15、黄芩20份、甘草20份,制造步骤如下:步骤1:按照各原料的配比准确称取各原料后,备用;步骤2:将高分子凝胶材料加入等质量份的纯化水中,使高分子凝胶材料在常温条件下浸泡溶胀15min,然后加入剩余部分的纯化水并以6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10min,搅拌混匀后,作为组分一备用;步骤3:制备中药浸膏,作为组分二备用;步骤4:利用物料搅拌转运设备将组分二加入到组分一中进行混合,常温条件下以10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20min至混合均匀;

步骤5:向步骤4中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渗透剂,6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30min至混合均匀;步骤6:将步骤5中所得混合物均匀涂布于背衬层上,压上覆盖层,经裁剪、固化、包装即得医用退热贴成品。

所述高分子凝胶材料为卡波姆。

所述渗透剂为薄荷醇。

所述柴胡提取液为将柴胡粉碎后与水混合,先添加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处理,然后进行水煎提取,过滤,所得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沉淀,再过滤,将所得上清液去除无水乙醇后得到的药液。

所述中药浸膏的提取方式如下:

步骤a:制备柴胡提取液备用;

步骤b:将板蓝根、防风、桂枝、细辛、干姜、款冬花、荆芥、金银花、麻黄、白芍、黄芩、甘草中药材清洗、粉碎并过100目筛,加入2.3倍重量份的75%的乙醇水溶液浸泡26分钟;

步骤c:将步骤a中所得的柴胡提取液加入到步骤b中的混合溶液中,再超声22分钟,回流提取,所得馏份浓缩至原中药材重量的1.2倍,即得中药浸膏。

所述背衬层为无纺布,所述覆盖层为聚乙烯薄膜层。

实施例2

一种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所述医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覆盖层,所述凝胶层是由各原料制得,各原料以质量份数计,中药浸膏70份、高分子凝胶材料20份、渗透剂15份、纯化水25份;所述中药浸膏包括如下重量份中药:板蓝根26份、防风13份、桂枝9、细辛13、干姜18、款冬花8、荆芥9、金银花13份、柴胡提取物16份、麻黄8、白芍15、黄芩20份、甘草20份,制造步骤如下:步骤1:按照各原料的配比准确称取各原料后,备用;步骤2:将高分子凝胶材料加入等质量份的纯化水中,使高分子凝胶材料在常温条件下浸泡溶胀19min,然后加入剩余部分的纯化水并以75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15min,搅拌混匀后,作为组分一备用;步骤3:制备中药浸膏,作为组分二备用;步骤4:利用物料搅拌转运设备将组分二加入到组分一中进行混合,常温条件下以136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28min至混合均匀;

步骤5:向步骤4中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渗透剂,82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39min至混合均匀;步骤6:将步骤5中所得混合物均匀涂布于背衬层上,压上覆盖层,经裁剪、固化、包装即得医用退热贴成品。

所述高分子凝胶材料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

所述渗透剂为冰片。

所述柴胡提取液为将柴胡粉碎后与水混合,先添加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处理,然后进行水煎提取,过滤,所得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沉淀,再过滤,将所得上清液去除无水乙醇后得到的药液。

所述中药浸膏的提取方式如下:

步骤a:制备柴胡提取液备用;

步骤b:将板蓝根、防风、桂枝、细辛、干姜、款冬花、荆芥、金银花、麻黄、白芍、黄芩、甘草中药材清洗、粉碎并过100目筛,加入2倍重量份的75%的乙醇水溶液浸泡40分钟;

步骤c:将步骤a中所得的柴胡提取液加入到步骤b中的混合溶液中,再超声20分钟,回流提取,所得馏份浓缩至原中药材重量的1.0倍,即得中药浸膏。

所述背衬层为无纺布,所述覆盖层为聚乙烯薄膜层。

实施例3:

一种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所述医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覆盖层,所述凝胶层是由各原料制得,各原料以质量份数计,中药浸膏70份、高分子凝胶材料20份、渗透剂15份、纯化水25份;所述中药浸膏包括如下重量份中药:板蓝根25份、防风10份、桂枝8、细辛13、干姜15、款冬花8、荆芥9、金银花13份、柴胡提取物15份、麻黄8、白芍15、黄芩20份、甘草20份,,制造步骤如下:步骤1:按照各原料的配比准确称取各原料后,备用;步骤2:将高分子凝胶材料加入等质量份的纯化水中,使高分子凝胶材料在常温条件下浸泡溶胀22min,然后加入剩余部分的纯化水并以85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106min,搅拌混匀后,作为组分一备用;步骤3:制备中药浸膏,作为组分二备用;步骤4:利用物料搅拌转运设备将组分二加入到组分一中进行混合,常温条件下以14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30min至混合均匀;步骤5:向步骤4中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渗透剂,82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42min至混合均匀;步骤6:将步骤5中所得混合物均匀涂布于背衬层上,压上覆盖层,经裁剪、固化、包装即得医用退热贴成品。

所述高分子凝胶材料为卡波姆。

所述渗透剂为桉叶油。

所述柴胡提取液为将柴胡粉碎后与水混合,先添加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处理,然后进行水煎提取,过滤,所得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沉淀,再过滤,将所得上清液去除无水乙醇后得到的药液。

所述中药浸膏的提取方式如下:

步骤a:制备柴胡提取液备用;

步骤b:将板蓝根、防风、桂枝、细辛、干姜、款冬花、荆芥、金银花、麻黄、白芍、黄芩、甘草中药材清洗、粉碎并过100目筛,加入3倍重量份的75%的乙醇水溶液浸泡40分钟;

步骤c:将步骤a中所得的柴胡提取液加入到步骤b中的混合溶液中,再超声25分钟,回流提取,所得馏份浓缩至原中药材重量的1.5倍,即得中药浸膏。

所述背衬层为复合无纺布,所述覆盖层为聚碳酸酯薄膜层。

实施例4:

一种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所述医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覆盖层,所述凝胶层是由各原料制得,各原料以质量份数计,中药浸膏70份、高分子凝胶材料20份、渗透剂15份、纯化水25份;所述中药浸膏包括如下重量份中药:板蓝根20份、防风10份、桂枝5、细辛12、干姜15、款冬花5-、荆芥5、金银花8份、柴胡提取物15份、麻黄5、白芍10、黄芩17份、甘草15份,制造步骤如下:步骤1:按照各原料的配比准确称取各原料后,备用;步骤2:将高分子凝胶材料加入等质量份的纯化水中,使高分子凝胶材料在常温条件下浸泡溶胀30min,然后加入剩余部分的纯化水并以10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20min,搅拌混匀后,作为组分一备用;步骤3:制备中药浸膏,作为组分二备用;步骤4:利用物料搅拌转运设备将组分二加入到组分一中进行混合,常温条件下以166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38min至混合均匀;

步骤5:向步骤4中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渗透剂,10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45min至混合均匀;步骤6:将步骤5中所得混合物均匀涂布于背衬层上,压上覆盖层,经裁剪、固化、包装即得医用退热贴成品。

所述高分子凝胶材料为壳聚糖。

所述渗透剂为月桂氮卓酮。

所述柴胡提取液为将柴胡粉碎后与水混合,先添加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处理,然后进行水煎提取,过滤,所得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沉淀,再过滤,将所得上清液去除无水乙醇后得到的药液。

所述中药浸膏的提取方式如下:

步骤a:制备柴胡提取液备用;

步骤b:将板蓝根、防风、桂枝、细辛、干姜、款冬花、荆芥、金银花、麻黄、白芍、黄芩、甘草中药材清洗、粉碎并过100目筛,加入3倍重量份的75%的乙醇水溶液浸泡40分钟;

步骤c:将步骤a中所得的柴胡提取液加入到步骤b中的混合溶液中,再超声30分钟,回流提取,所得馏份浓缩至原中药材重量的1.3倍,即得中药浸膏。

所述背衬层为复合无纺布,所述覆盖层为聚丙烯薄膜层。

实施例5:

一种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所述医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覆盖层,所述凝胶层是由各原料制得,各原料以质量份数计,中药浸膏70份、高分子凝胶材料20份、渗透剂15份、纯化水25份;所述中药浸膏包括如下重量份中药:板蓝根28份、防风15份、桂枝15、细辛15、干姜30、款冬花10、荆芥10、金银花15份、柴胡提取物20份、麻黄10、白芍20、黄芩30份、甘草25份,制造步骤如下:步骤1:按照各原料的配比准确称取各原料后,备用;步骤2:将高分子凝胶材料加入等质量份的纯化水中,使高分子凝胶材料在常温条件下浸泡溶胀22min,然后加入剩余部分的纯化水并以85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106min,搅拌混匀后,作为组分一备用;步骤3:制备中药浸膏,作为组分二备用;步骤4:利用物料搅拌转运设备将组分二加入到组分一中进行混合,常温条件下以14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30min至混合均匀;

步骤5:向步骤4中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渗透剂,82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42min至混合均匀;步骤6:将步骤5中所得混合物均匀涂布于背衬层上,压上覆盖层,经裁剪、固化、包装即得医用退热贴成品。

所述高分子凝胶材料为卡波姆。

所述渗透剂为桉叶油。

所述柴胡提取液为将柴胡粉碎后与水混合,先添加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处理,然后进行水煎提取,过滤,所得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沉淀,再过滤,将所得上清液去除无水乙醇后得到的药液。

所述中药浸膏的提取方式如下:

步骤a:制备柴胡提取液备用;

步骤b:将板蓝根、防风、桂枝、细辛、干姜、款冬花、荆芥、金银花、麻黄、白芍、黄芩、甘草中药材清洗、粉碎并过100目筛,加入3倍重量份的75%的乙醇水溶液浸泡40分钟;

步骤c:将步骤a中所得的柴胡提取液加入到步骤b中的混合溶液中,再超声25分钟,回流提取,所得馏份浓缩至原中药材重量的1.5倍,即得中药浸膏。

所述背衬层为复合无纺布,所述覆盖层为聚碳酸酯薄膜层。

实施例6:

一种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所述医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覆盖层,所述凝胶层是由各原料制得,各原料以质量份数计,中药浸膏70份、高分子凝胶材料20份、渗透剂15份、纯化水25份;所述中药浸膏包括如下重量份中药:板蓝根22份、防风12份、桂枝7、细辛14、干姜17、款冬花7、荆芥7、金银花10份、柴胡提取物20份、麻黄10、白芍20、黄芩30份、甘草25份,制造步骤如下:步骤1:按照各原料的配比准确称取各原料后,备用;步骤2:将高分子凝胶材料加入等质量份的纯化水中,使高分子凝胶材料在常温条件下浸泡溶胀30min,然后加入剩余部分的纯化水并以10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20min,搅拌混匀后,作为组分一备用;步骤3:制备中药浸膏,作为组分二备用;步骤4:利用物料搅拌转运设备将组分二加入到组分一中进行混合,常温条件下以166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38min至混合均匀;步骤5:向步骤4中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渗透剂,10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45min至混合均匀;步骤6:将步骤5中所得混合物均匀涂布于背衬层上,压上覆盖层,经裁剪、固化、包装即得医用退热贴成品。

所述高分子凝胶材料为壳聚糖。

所述渗透剂为月桂氮卓酮。

所述柴胡提取液为将柴胡粉碎后与水混合,先添加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处理,然后进行水煎提取,过滤,所得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沉淀,再过滤,将所得上清液去除无水乙醇后得到的药液。

所述中药浸膏的提取方式如下:

步骤a:制备柴胡提取液备用;

步骤b:将板蓝根、防风、桂枝、细辛、干姜、款冬花、荆芥、金银花、麻黄、白芍、黄芩、甘草中药材清洗、粉碎并过100目筛,加入3倍重量份的75%的乙醇水溶液浸泡40分钟;

步骤c:将步骤a中所得的柴胡提取液加入到步骤b中的混合溶液中,再超声30分钟,回流提取,所得馏份浓缩至原中药材重量的1.3倍,即得中药浸膏。

所述背衬层为复合无纺布,所述覆盖层为聚丙烯薄膜层。

实施例7:

一种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所述医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覆盖层,所述凝胶层是由各原料制得,各原料以质量份数计,中药浸膏70份、高分子凝胶材料20份、渗透剂15份、纯化水25份;所述中药浸膏包括如下重量份中药:板蓝根25份、防风12份、桂枝10、细辛15、干姜20、款冬花10、荆芥10、金银花10份、柴胡提取物15份、麻黄10、白芍20、黄芩20份、甘草25份,制造步骤如下:步骤1:按照各原料的配比准确称取各原料后,备用;步骤2:将高分子凝胶材料加入等质量份的纯化水中,使高分子凝胶材料在常温条件下浸泡溶胀22min,然后加入剩余部分的纯化水并以85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106min,搅拌混匀后,作为组分一备用;步骤3:制备中药浸膏,作为组分二备用;步骤4:利用物料搅拌转运设备将组分二加入到组分一中进行混合,常温条件下以14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30min至混合均匀;

步骤5:向步骤4中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渗透剂,82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42min至混合均匀;步骤6:将步骤5中所得混合物均匀涂布于背衬层上,压上覆盖层,经裁剪、固化、包装即得医用退热贴成品。

所述高分子凝胶材料为壳聚糖。

所述渗透剂为月桂氮卓酮。

所述柴胡提取液为将柴胡粉碎后与水混合,先添加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处理,然后进行水煎提取,过滤,所得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沉淀,再过滤,将所得上清液去除无水乙醇后得到的药液。

所述中药浸膏的提取方式如下:

步骤a:制备柴胡提取液备用;

步骤b:将板蓝根、防风、桂枝、细辛、干姜、款冬花、荆芥、金银花、麻黄、白芍、黄芩、甘草中药材清洗、粉碎并过100目筛,加入3倍重量份的75%的乙醇水溶液浸泡40分钟;

步骤c:将步骤a中所得的柴胡提取液加入到步骤b中的混合溶液中,再超声30分钟,回流提取,所得馏份浓缩至原中药材重量的1.3倍,即得中药浸膏。

所述背衬层为复合无纺布,所述覆盖层为聚丙烯薄膜层。

临床和药效研究

选择140名有小儿发热症状的婴幼儿,年龄1-5岁,随机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实验组4、实验组5、实验组6、实验组7、对照组,每组20人。实验组1-7依次使用本实施例1-7所得医用退热贴,对照组服用西药(对乙酰氨基酚)。其结果如表1所示,痊愈:使用本品后,发热症状消失,饮食等恢复正常;有效:使用本品后,发热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无效:使用本品后,发热症状无变化。

表1

由此可见,使用本所述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所得的医用退热贴,有效率达99.3%,痊愈率达95%,与口服退热药的疗效相当,但是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现,较小儿童对口服药的顺应性较差,相比口服退热药,本所述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所得的医用退热贴更加方便、安全有效,更适用于儿童。

实施例8: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医用退热贴生产设备,包括用于物料搅拌和转运的物料搅拌转运设备,所述物料搅拌转运设备包括搅拌罐罐体1和包裹在搅拌罐罐体1外壁上的加热保温装置,所述搅拌罐罐体1的顶部盖板上安装有减速器3,减速器3的动力输入轴上连接有电机2,减速器3的动力输出轴上连接有搅拌杆5,搅拌杆5穿过搅拌罐罐体1的顶部盖板延伸至搅拌罐罐体1内部,搅拌杆5的中部和底部安装有叶轮6,搅拌罐罐体1的顶部盖板上安装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料口一7和进料口二8,搅拌罐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出料口10,出料口10通过管道与蠕动泵11的进料口相连通,蠕动泵11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涂布机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保温装置包括包裹在搅拌罐罐体1外侧的保温层12,搅拌罐罐体1与保温层12之间的介质间隙内填充有填充油13,保温层12的上部设置有与介质间隙相连通的进油口15,保温层12的底部设置有与介质间隙相连通的出油口16,搅拌罐罐体1的底部与保温层12之间的间隙内安装有加热元件14;所述保温层12的侧壁上安装有与介质间隙连通的液位计9,保温层12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支撑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